人在不同年龄段应该如何理财?

鹏哥说房产


朋友们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记得关注点赞。

不同的人对风险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因此产生的决策也是大大不同的。性别、年龄、投资经验、职业等决定了不同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一般来说,年轻人更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中年投资人则追求低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投资者会越发保守,越看重长期增值,而年轻者更青睐于短期操作。

1.青年人投资理财:承担高风险,获取高收益

单身时期的年轻人很多都是“月光族”,但投资理财还是越早越好。年轻人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强,不要浪费了这种能力。

2.两口之家投资理财:追求中高收益,承担中高风险

已经成家的年轻人,不但要考虑家庭财产保值增值,还要考虑孩子的教育费用等一系列未来的支出,最好进行一些投资组合。

3、三口之家投资理财:收益与风险均衡化

中年人收入一般比较稳定,但家庭责任较重,还要考虑为退休做准备,投资时应该坚持稳健原则,分散风险。

4.老年人投资理财:以低风险为核心

对老年人而言,投资的稳健、安全、保值最重要,不宜过度配置股票等风险较高的产品。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基金小白一起学习基金理财。



基金小白理财路C


蒋老师观点:人在不同的年龄段,理财的策略不同,在年轻人的时候应该多储蓄、投资自己,等到了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可以加大投资理财,等到了年长的时候,需要保持资金安全和稳定。

阶段一:20~30岁——初涉职场的“月光族”

首先要有理财观念。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大多还处于单身或准备成家阶段,大多数没有储蓄观念,“拼命地赚钱,潇洒地花钱”是其座右铭。

因此常听到有很多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赚钱需要有赚钱的本领,只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要学会让钱也帮自己去赚钱。

其次,做好投资规划。这一时期经济收入虽然低,但要将不必要的开支尽量省掉,这样一方面可以积累投资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结婚准备本钱。

首先要有理财观念。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大多还处于单身或准备成家阶段,大多数没有储蓄观念,“拼命地赚钱,潇洒地花钱”是其座右铭。

因此常听到有很多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赚钱需要有赚钱的本领,只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要学会让钱也帮自己去赚钱。

其次,做好投资规划。这一时期经济收入虽然低,但要将不必要的开支尽量省掉,这样一方面可以积累投资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结婚准备本钱。

阶段二:30~40岁——初为父母

步入二人世界的年轻人,随看家庭收入及成员的增加,开始加大生活的规划。为把家庭变成真正的避风港,需要进行家庭风险规划,建立家庭风险基金,增加保险等未来保障型产品。

这一阶段的家庭一般都背负房贷、车贷等贷款,因此在理财方面,首先要先架上一层安全网,即要做好家庭的保险规划,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是此阶段必不可少的。

另外,随着孩子的出生,孩子的教育规划也不可忽视。

最后,金融资产投资方面,此阶段家庭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可以考虑一些相对激进的产品,让自己的获利机会更大一些,但切记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阶段三:40~50岁——有老有小的“夹心层”

这一阶段的中年人虽然工作稳定,但上有老,下有小,孩子的教育费用猛增,父母的身体也面临健康问题,此时应把孩子的教育费用,家庭生活费用作为理财的重点,确保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父母顺利安度晚年。

风险管理也成为此时的第一要务,投资策略也要从之前的激进改为稳健,要选择一定比例低风险的产品,家庭紧急备用金的比例也要增加,至少应为月支出的六倍以上。

阶段四:50~60岁——饱经历练的沧桑人

这一阶段的男女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已达到最佳状态,加上子女开始独立,家庭负担逐渐减轻,理财也应侧重于扩大投资。

这个阶段如果风险投资失败,就可能损失前半生积累的财富。所以不建议选择过多的高风险投资产品,应先选择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收益高于银行储蓄即可。随着退休年龄逐步接近,应逐渐减少风险性投资产品。

阶段五:60岁以上——健康第一,安享晚年

人生到了60岁以上,已经处于退休的年龄,投资和花费通常都比较

保守,此时理财的原则应是身体第一,财富第二。理财方式必须要以稳健为主,保本在此时比什么都重要,最好不要再进行新的投资,以前的投资产品也应把高风险的产品逐步转换为低风险的产品。

这一阶段的家庭紧急备用金也要准备月支出的12倍以备急用。投资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为主。

综上所述:

工作收入是固定的,而理财收入则是无限可能的。理财要随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异,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理财方法,既要提高自己的主动收入,也要提高自己的被动收入,通过多种方法学习理财知识。


蒋昊说经济


人生主要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理财方式应该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实际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考量。综合而言,中国目前适合普通家庭的理财方式主要包括:定期存款、债券、股票、商品房、期货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资产的配置建议如下:

1.第一阶段,20-30岁,多数人均在23-25岁这个年龄段参加工作,这个年龄段的人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主动性收入外,应该不断增强自身财商知识的积累。在工作2-3年后,应将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生活备用金;四分之一购买国债等无风险收益的理财产品(目前三年期应该为4%,与大额存单利率基本相同,但此年龄阶段的收入一般很难达到银行大额存单20万的最低门槛,而国债起购门槛低的多);剩下的四分之二应该全部购买风险相对高但收益更大产品,如股票,etf 基金等。如果个人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此阶段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购买首套房(父母已赠送首套房的除外)。

2.第二阶段,30-45岁。此阶段跨越而立之年和不惑之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为事业快速成长期,多数人会面临成家立业,所以投资方式上侧重点应该与前一阶段有所不同。将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购买无风险的产品,如国债,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三分之一用于为家人配置重大疾病险,百万医疗险(消费型险)等保险产品(目前市面上普遍的百万医疗险均会要求搭售年金险,最低门槛年金险,一般为10万保额,年交1万,10年累交,可根据自身收入情况适当放大保额)。三分之一用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例如股票,大宗商品期货(黄金,大豆,鸡蛋,玉米,豆粕)等。此年龄阶段一般财商知识积累速度会加快,应重点关注并且学会长期持有A 股主板中的核心资产,如10年前的贵州茅台,5年前的长江电力等,为后加速后面10年的财富积累奠定基础。同时,40岁以前应该尽量考虑在国内一线或强二线城市购买自己的二套房。

3.第三阶段,46-60岁。此阶段理财方式应该由进攻型转入防守型。父母进入衰老期,子女进入成年期,两个方面均需要筹备大量的备用金。建议将前20-30年的财富积累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流动性最强收益可以忽略不计的资产,如现金存款;第二部分为流动性稍强但收益较低的资产,如现金价值较高的保险单,关键时候可以迅速提现;第三部分为变现速度慢但收益较高的资产,如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住宅。同时,这个时期的主动收入已不适合再购买高风险的期货等产品。尽量将二分之一进行储蓄,二分之一定投国债或etf 基金。(当然也可结合该年龄段所处的历史时期,结合当时的具体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但主要还是购买风险低,收益低的产品)。

4.第四阶段,60岁以后。此阶段开始,绝大多数人的主动收入会大幅度减少,进入主要靠被动收入生活的年龄段。此阶段一方面将财务积累合计安排,三分之一用于自身养老的日常开销;三分之一用于防备老年的重大疾病(此部分可以根据年轻时购买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等情况进行调整);三分之一用于财富传承。

综上所述,以目前的投资种类而言,各年龄阶段的资产情况可以按照以上的逻辑进行配置,但根据实际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也可以不严格拘泥于此条框。如股市提前进入牛市,或者长期处于熊市,则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偏好进行适当调整。


财富价值的时间兑换


人在不同阶段如何进行理财。

首先你得有一个理财的观念,【为了什么而理财,是为了钱生钱,还是为了集够一定的数量去做某件事。】其次就是你要有一个大概的计划。

打个比方,我今年20岁单身,月收入5000。那么我是不是先要个理财的观念(理由)。除去租房,吃饭,路费等一系列的生活费用。一个月最终剩余2000。那么剩余的这笔钱,抛去急用还是不急用的想法(急用钱可以借,家里或朋友),那么这笔钱是存在银行,还是买其他理财产品。这个可以根据个人经历经验进行最大化的分配。比如500存银行,1500债券。就是你总有对你的资产进行保值。

这些理财的具体情况计划要看个人的大概生活走向,交女朋友,结婚,生孩子,养老养小,过年过节,是不是要搞事情。

别想太多了,你没有女朋友。


找到她



这个图挺好


oO痕无过风Oo


按照26、27结婚来讲,刚出了校门,其实挣不了多少钱,支出也大,还会出现入不敷出,所以边上班挣钱边及早树立财务规划意识,工资多了就使劲花,工资少了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最终也没攒下钱,刚出学校其实挣得都不多,大家都基本差不了多少,就看支出了,有的人消费了,摆阔了,有的人给自己投资了,增加人脉,增加技能,增加知识,年轻的时候理财除了要每次强制储蓄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现金和自己生活日常开销外,都应不断投资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收入来源,结婚后有了孩子,给孩子跟老人规划一部分钱,剩下有一部分钱可以投资理财,定投基金或者优质股票,坚持5到10年,到了40到50岁了如果自己经济情况好的话可以参与股权投资或者私募基金,这个对自身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如果经济情况一般的话就考虑稳健型投资,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国债逆回购都可以。60岁时候准备好养老金,其余的也要买稳健型,不可再冒险。以上是我的观点。


a勖勉呃


从20岁开始我们要学会加扛杆,趁年轻贷款买房是最好的理财方式。到了30岁,房贷也基本还清没还完的支出占比也很小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每年积累出一笔存款,所以这时最好的理财方式是学会存钱。到了40岁,因为经过10年的存款积累你已经有了一笔小的可投资资产(平常人都能有30万至100万),这时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要学会钱生钱,在工资收入之外多增加一份财产性收入,比如创业开店投资买房出租炒股票再差也买入余额宝或国债等,同时继续每年要积累出一笔存款(一万也是爱)。到了50岁,你的孩子没有20也有10多岁了吧,在你还有能力的时候为他买套房子(交个首付也可以),这样会让孩子们减轻不少负担也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也为我们的晚年生活有个自由的空间打下基础。到了60岁,这时的我们都到了退休年龄,之前的财富积累随着经的发展也贬值得不值一提,所以当下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身体健康和心态平和孩子孝顺。你们说对吗?


传奇70878428


很多客观因素占不考虑,只以每个阶段可能的收入做参考,大众版本。

20-25一般收入较低或者还在上学,把自己历史上收的压岁钱进行打理,配置如下:1重疾保险,保额可以先10万或20万。2基金定投。3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类固收理财。4学会合理负债使用信用卡

25-30一般慢慢收入开始增加,1坚持存钱进行类固收理财。2保险继续增加保额20万或30万。3基金定投坚持,增加定投金额。4更合理负债,增加资金使用效率。

30-40收入可能高速增长阶段,1类固收是基础持续进行资金打理。2坚持基金定投。3可考虑配置海外保险+继续增加国内保险保额4如能力可以,可考虑私募股权或者证券基金。5依然保持合理负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不喜欢很多机构把理财描述很复杂。分析来分析去,讲一堆无效的东西。说的更粗暴答案就是有钱人理财挣钱相对容易很多,老百姓想从0-1不容易!


D石油大鳄G


理财不分年龄段看个人,手上有闲钱都想用钱来生钱,钱现在放在银行利息低,保险也是一种理财手段,降低个人风险;高风险高收益炒股,这个玩得是心态;现在互联网金融比较火爆,收益比较稳健,建议用佳兆业金服这个平台,项目收益优质,多重还款保障;基金也是不错得选择,相对股票要稳健不少;


生活记事录


25岁以前努力学习 为自己充电

25–30岁 收入的30%做储蓄存款 20%充电 2%为自己购买保险健康投资 8%去开阔眼界 20%购买保值能力比较强的产品

35岁 20%做储蓄 10%孩子教育投资 15%保险 健康投资 10%充电 15%每年陪家人父母出去一次 5%购买保值能力强的产品

40岁 20%储蓄 20%保险健康投资 15%孩子教育 8%充电 22%陪家人每年出去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