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是最好的收藏

禮記·王制》是最早反映糧食安全思想的,書中提到:“國家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意思是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維持九年之用的糧食儲備,就有所隱患;如果沒有足夠維持六年之用的糧食儲備,就會讓人著急了;如果沒有足夠維持三年之用的糧食儲備,國家就離滅亡不遠了,這個放在當今就有些誇張了。

但在古代,以農耕經濟為主體,看天吃飯,糧食種類單一且產量低,這就合符情理了!糧食不僅能夠應對戰爭、饑荒、旱災等意外情況的發生,也能對市場供需起到調節作用。這些思想都強調了糧食儲備對於國家安危的重要性!

糧食,是最好的收藏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大概意思是指,象所謂九年、六年之糧食儲備,不單單是指官倉儲糧,也包括百姓私倉的儲糧。只有這樣,民眾才能在災荒年景“心不慌”。後世曲解了官倉私倉,儲糧食以備災荒的本意,只重視官倉儲糧,結果出現災荒年景時,百姓私倉無所蓄積,政府官倉又不能及時賑濟,往往會危及國家統治。所以要藏糧於民。百姓富足,則 國家也富足。這些對糧食儲備重要性的明確認識,形成為國家糧食儲備政策,可見中國自古就是非常重視糧食的。


糧食,是最好的收藏


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日益嚴重。外出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不願回鄉務農,農業生產面臨著後繼乏人的現狀,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農業後繼乏人將日益嚴重!

誰來種地”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願不願意種地、會不會種地、什麼人來種地、怎樣種地的問題。

糧食,是最好的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