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穿过的羊毛衫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穿过的羊毛衫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穿的羊毛衫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黄褐色的羊毛衫,领口左右两边均断线磨损,前襟开口处缺一粒扣子,剩下两粒扣子颜色不一,肘部的大破洞用浅灰色的棉纱布补过。这件羊毛衫是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穿过的。
  在开国大典上,在那件崭新的中山装里面,毛主席穿的就是这件破旧的羊毛衫。
  毛主席的卫士马武义曾回忆:“开国大典是普天同庆、大喜的日子,可是那时候谁能够知道我们的主席,他穿着破了窟窿的羊毛衫。除了主席身边的卫士知道,别人谁也不知道这件事。他难道穿不起一件羊毛衫吗?”
  开国大典前夕,工作人员翻遍箱子,找不出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只有这件羊毛衫的状况好一点,但也破损了多处。工作人员想请人给主席做些新衣服,主席拒绝了,只同意做外面的礼服,他说:“外面穿得太难看,老百姓不答应,穿在里面的,别人反正也看不见。”
  在这样的盛典上,主席为什么要穿这样一件旧衣服呢?
  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毛主席内心应该说是高兴的,但他的表情大部分时候是凝重的。大典结束回到中南海住地时,他对卫士连说了两遍:“胜利来之不易!”


  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复杂的心情,但彼时彼刻他应该更加感受到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期望,更加感到不能辜负人民的嘱托。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跟身边工作人员提到,我们要对得起革命烈士,不要忘本,要保持人民的本色,要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所以,他对自己要求一直十分严格。在置办新衣服问题上,他总是说:“旧的补一补,还能穿。”一次,卫士周福明见主席常穿的睡衣实在不能再补了,便劝主席换一件新的,主席说:“你们都穿补丁衣服,我为什么不能穿,我不也是人民中的一员吗?”
  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复杂的心情,但彼时彼刻他应该更觉责任重大,更加为如何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而着急。革命战争年代,主席洗脸洗脚只用一条毛巾,卫士李银桥想为他多领一条,主席却不肯接受,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现在很艰苦,能够节约的就要节约。每个人都少用一条毛巾就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就能支援前线多打一场胜仗。”1947年底,主席对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师哲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我们这么多的人口,要吃、要穿,面临着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共产党敢不敢负起责任来?”开国大典结束当晚,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头上的三座大山搬掉了,看来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这个任务还很重啊。”新中国成立了,主席还是反复说:“我们国家还很穷,我们要勤俭节约。”为了节约每一分钱搞建设,他坚持把用旧的毛巾留下来缝补毛巾被,坚持把被宾馆服务员当作垃圾扔掉的皮拖鞋捡回来继续穿,坚持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几年……

  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复杂的心情,但彼时彼刻他应该更意识到自己做好表率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行前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主席最担心的是,面对胜利,党内会产生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等,他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由此,主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每当身边工作人员劝他要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时,他总是说: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喝的、用的,如果我生活上不检点、不节约,随便吃了、用了、拿了,省长们、市长们、部长们都有样学样,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
  即便在开国大典这样辉煌的历史时刻,毛主席还坚持穿这样的破旧羊毛衫,后面蕴含的精神并不简单,它是毛泽东主席坚守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不忘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让民族更加有尊严,以身作则,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向人民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破旧羊毛衫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领袖,他要以实际行动自警自勉自律。

  这是长期血与火的考验和磨练形成的一种意识和情怀,毛主席一生时刻想念着人民,与人民永远心相通、意相连,他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坚守着为民族谋复兴的信念。
  现在这件羊毛衫静静地躺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无声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静静地守望着新一代共产党人对先辈精神的继承和坚守,默默见证着中国正如毛主席所预言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陈萍 阳国利)


(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穿过的羊毛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