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讲台的第五集古代故事-------梅国桢巧施铁禁计


荃讲台的第五集古代故事-------梅国桢巧施铁禁计

梅国桢

自汉朝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举兵南下入侵中原(指华夏民族又是中华民族的地盘)。可是,这些游牧民族的生产力水平比不上中原,大多数还都不会冶铁。

明朝(十大王朝之一,其还有大秦王朝,大汉王朝,大唐贞观王朝,大唐开元王朝,大宋王朝,大元王朝,大清康熙王朝,大清雍正王朝,大清乾隆王朝。)宗万历年间,兵部右侍郎梅国桢,他管理西北边塞三镇军务。由于塞外少数民族久苦于明国的铁禁,于是,他们没日没夜地想,最后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这天,首领带着几位手下拜见梅国桢。寒暄后,首领拿出一块明朝给的铁说:“塞外发现铁矿,这是自己冶的铁。特地向你报喜呀!”

梅国桢一眼就看出敌人的诡计,但是他却不动,让手下将铁接过去。并传令铁匠在上面刻字造成一把剑。刻的字是“某年某月某日某王赠铁”。那首领一看事成欢天喜地的走了。

梅国桢马上命令边关:“塞外可以治铁了,今天断绝一切铁器供应。”

那边的首领便派人跟梅国桢理论。“你们为什么不遵守约定,断绝一切铁器供应?”梅国桢说:“应为你们塞外可以炼铁,所以消除一切供应。”说着梅国桢叫下人拿出首领赠的铁,接着说:“这块铁是你们首领向我报喜的。”

塞外的首领知道后叫苦连天,不但没有诱开关边禁铁,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知识链接:

梅国祯(1542年-1605年),明代官员。字克生,号衡湘,湖北麻城人。少雄杰自喜,善骑射。万历十一年进士,任固安知县,迁任御史。万历二十年。宁夏降将哱拜父子反叛;他被任为监军御史,随明将魏学曾前往讨伐。官兵一再失利。他荐举李如松为提督,率领辽东、宣府、大同及山西各路援兵前往。魏学曾上书请求不让监军参与军机,他亦上书劾魏学曾失职。官兵久战不胜,魏学曾披逮解京,由叶梦熊代之。他督将士奋力征讨,并用离间计,使哱拜军内乱;官兵乘机进袭,拜自缢死,其子降。以功被提升为太仆少卿,次年任右趼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后又调任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宣府)、大(大同)、山西军务。
  在镇三年,平定西北叛乱。卒赠右都御史。《明史》有传。著有《梅司马遗文》、《燕台集》、《性理格言》等,其诗才华富赡,气概深沉,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含蓄深厚。
  国祯与李贽友善,曾为《藏书》作序。李贽有《与梅衡湘》、《复梅客生》等书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