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3-6岁是形成孩子好的品格,优秀的价值观,坚强乐观的性格的时间段

。如果家长能在这个合适的时间教育孩子,是很容易在还未有自我思想的孩子身上,填充一些好的“营养物质”。孩子就正如同一颗小小的树苗。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不但要为它找好充足的肥料—好的家庭环境;适宜地水分浇灌—好习惯的培养;使用驱虫剂—纠正孩子不良的行为,小树苗才会在正确的引导与栽培之中,慢慢的长出正直的枝干。有了结实的主要枝干,才会架起孩子人生的避雨湾。因此,家长们要搭好时光这一趟从不返回的列车,培养出孩子好的性格,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举止。当孩子有这5点“毛病”时,该打就得打!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1、不合心意就大喊大叫

很多家长想要把自己的爱全部给孩子。但其实爱也同样要有合适的分寸。很多在家长宠爱下成长的孩子,不能够接受父母,长辈,甚至是同龄的小孩子的“意见反驳”。在家里“横行霸道”习惯了,所以孩子们很难接受除了自己观点之外的一切言语。当家长们不愿意配合自己的心意时,孩子们就会大喊大叫。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不满意。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2、使用哭泣“威胁”父母

很多家长喜欢“顺”着孩子。仿佛当孩子拿出哭泣“杀手锏”来,家长们一定会让步。所以家长们要明白,让步,只会让孩子变得“得寸进尺”。他们会用哭泣这样的方式,来“威胁”父母。

同归哭泣好似告诉父母“你不满足我,我调皮捣蛋”。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对这样的“无赖”行为,扼杀在孩子3—6岁这样一个时间段之内。该严厉的时候,就要拿出自己的威信,义正言辞地告诉他们,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3、谎言的制造

很多家长发现,小小的孩子,认知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就已经学会了说谎。有时候面对一眼可以看穿的谎言也能“面不改色”的坚决不承认自己说谎的行为。家长们要注意,倘若孩子在3—6岁就形成了经常撒谎的坏习惯,那么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就像是一颗蛀牙会一直影响孩子人生观的形成。

因此,面对喜欢撒谎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过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样孩子才会留有教训。在犯错误时,会主动考虑解决的办法,而不是选择欺瞒父母。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4、独立能力的缺失

有些孩子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做自己的事情。这就是独立能力的缺失。平时的生活中任由父母操心惯了,所以形成了孩子懒惰的坏习惯。没有独立的能力,孩子就没有独自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家长们可以放开自己担心的双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一些事情。来提升孩子的独立能力,才不会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习惯。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5、攀比的心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虚荣心的生长也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事情。攀比会丑态化孩子的心理。家长们也许注意到,孩子们回家会很突然的向父母要求购买一些物品。在家长询问为什么要买时,孩子会回答“因为隔壁小胖就有这个玩具,但是我却没有”。

这就是孩子攀比心理在作祟。家长们要改掉孩子喜欢攀比的坏心理,可以提升孩子的价值观。告诉孩子们,要会分配自己的零花钱。世间新奇的玩意实在是太多了,根据自己的能力与财力去选择性的购买才是明智的。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只有在关键的时期帮助孩子走正确的道路,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因此,必要的情况下,家长可以使用适当的“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注重孩子心理的变化。不要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

孩子的性格取决于家长的培养,6岁之前,趁着孩子的性格还没完全成型,抓紧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品格、这样孩子在未来才能走的更远,我给大家推荐两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

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关键期,有这5个“毛病”别惯着,该打就得打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套装12册)

德国宝宝入手一套的功能性早教启蒙书,适合2~5的孩子观看浏览!

※从懵懂探索到自理懂事

※2~5岁宝宝一站式生活养成

※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一共有12大成长主题,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点击图片购买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套装12册)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