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个“东都”,其中三个都在河南

在世界历史上,拥有广阔的领土的国家很多采用复都制,也被称为“两都制”。就中国来说,历史上有四个城市一次或者多次作为东都,如商丘、开封、洛阳、扬州,其中三个都在今天的河南。

河南地区曾长期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这,也造就了洛阳、开封等来自河南的古都。在商朝时,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根据《左传》的记载:“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搜。”这里的相土之东都,一般被认为是今河南商丘,也即商丘曾经是商朝的东都。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个“东都”,其中三个都在河南


在商朝末年,周武王姬发起兵伐纣,并在之后建立周朝。在西周时期,周成王在国都镐京以东的雒邑(今洛阳市)兴建东都,称为成周,为西周两都之一。由此,在西周时期,洛阳地区也被称为东都。对于洛阳,除了周朝外,历史上多次被称为东都。西汉时期,刘邦定都长安,东汉,洛阳因为在长安之东,所以被称为东都。东汉班固有《东都赋》,描绘的就是洛阳地区。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个“东都”,其中三个都在河南

在隋唐这一历史阶段,洛阳的人口和经济日益繁荣,逐渐成为当时最大的城市。相对于当时的都城长安,洛阳被称为东京或东都。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也即开封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东都。在后面的元朝,开封也被成为东都。

最后,和后梁、后唐一样,南唐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公元937年,李昪在江南建立南唐,定都江宁(今江苏南京)。在南唐时,曾存在着西都江宁、东都扬州、南都南昌。这样看来,历史上总共出现了四个东都,其中三个都分布在河南,想想是不是有点自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