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写得更好些?你更爱看哪一部?

醉心创作


一、哪个写的更好?

平心而论,这两部作品都堪称“伟大的著作”,经典才能永流传!我感觉,《三国演义》比《水浒传》写的情节更紧凑,一章一节跟的更紧;场面描写的声势更浩大,更全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水浒传》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个性鲜明,但我感觉比较直接。而《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采取的是一直写,一直完善。也就是说,你要耐心地看下去,一个人物的形象才能完整地呈现在脑海中;在文采,艺术成就方面,我感觉《三国演义》要高于《水浒传》,有读头,有嚼头。综上,我认为,《三国演义》写的更好一些。

二、更爱看哪一部?

我更爱看《水浒传》。

《三国演义》重点写的是计谋,文韬:诸葛亮,徐庶,庞统,郭嘉,程昱,张昭,田丰等等等等,甚至包括曹操,刘备,孙权,数不过来!干什么呢?互相算计,尔虞我诈,把对方想尽办法往死里整!我不愿看!《水浒传》则不同,权谋虽有,但对忠勇,义气,豪爽,侠义的描述更到位,更精彩,更感人,更吸引人:鲁智深,武松,林冲等等。所以,我更爱看《水浒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家之言,请多指正!只愿人人多读书,读好书!


登攀


单从文学角度来看,《三国演义》更胜一筹;因为作者写到最后,人物形象依旧跃然纸上,故事情节也不见松散,布局谋篇还是那么匀称,剪裁仍然详略得当——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呀!

我想这样说:从古至今,还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能达到《三国演义》的文学高度。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乒乓球804


要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哪个更好看,可以分几个角度来比较一下。

第一、谁的文采更华丽。《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都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据部分史料记载,罗贯中正是施耐庵的学生。凡是读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人,无不被二位文学家华丽的文采所惊艳。在这个方面,应该是不相上下。所以,论文采:《三国演义》=《水浒传》

第二、谁的叙事更精彩。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因为《水浒传》讲述的是江湖义气、草莽仇杀,年少看了容易被江湖气所误导。《三国演义》讲述的征战权谋、谋臣武将,年老了不要总想着勾心斗角、设计别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只不过《三国演义》注重描写征伐和计谋,而《水浒传》注重描写人物和打斗,但就故事的精彩程度而言,也是不分伯仲的。所以,论叙事:《三国演义》=《水浒传》

第三、谁的影响力更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同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两部小说对明清以后的中国历史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来很多文学创作提供了基本的借鉴和参照。时至今日,两部小说仍然是很多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但从小说人物、故事的知晓度、谈论度,两部小说转换为电视剧、电影和舞台剧等现代文学文艺作品的转换度,显然还是《三国演义》更胜一筹。所以,论影响力:《三国演义》>《水浒传》

第四、谁的粉丝更多。《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无以计数的忠实“粉丝”,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那样的三国迷、水浒迷,但是客观的讲,三国迷是要多于水浒迷的,因为水浒迷以中老年男子偏多,而三国迷是男女老少皆有;水浒迷多在国内,三国迷则遍布全球,特别像日本、韩国这样的周边国家,三国迷是非常多的。所以,论粉丝量:《三国演义》>《水浒传》

综上所述,我认为《三国演义》更好看!


新晋过来人


《三国演义》的故事更加现实,虽然有虚构的成分,但合情合理。这部小说展现了三国时期的社会风云变幻,各路英雄崛起,各展风姿。读起来,荡气回肠。

《水浒传》人物既现实又魔幻,让人不知道究竟依据现实来判断还是依据魔幻来判断。依据现实来判断里面的人物,所有的读者都为他们招安以后的结局难受。

如果依据魔幻情节来判断,他们招安就没错,因为他们从伏魔井到天宫,再到人间,他们的使命是要来完成从魔到神的转变的。对也好,不对也罢,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过程,他们必须在这辈子完成由魔到神的转变。从这个角度看,招安就没错。

三国和水浒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都有令人激动的英雄情节,都有英雄末路的悲凉。这两部小说对比,我觉得我更喜欢《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更有正气。

《水浒传》中的人物邪气重,打打杀杀的,戾气太重,特别是很多人做恶霸、开黑店、做人肉包子,偏偏这些人还讲兄弟义气,无法想象这是怎样合二为一的形象。也很难想象,能指望这些人救国救民,救民于水火,创造什么惊人的奇迹,做什么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能让这些杀人狂魔放下残杀无辜的屠刀,就已经是功德无量,大功一件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招安的问题,我觉得不是宋江对不起兄弟们,而且这些人沾了宋江的光,这些人该感谢宋江,让他们从一个为害社会的恶人,转变为为国家上战场的英雄。即便是死,也是死得光荣。如果他们永远是杀人狂魔,就算是活着,也是一个恶魔,总有一天会恶贯满盈,不得好死,杀人太多,坏事做多了总会有报应的,还谈什么宋江害了他们?




牡丹梅花鑫森淼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写得更好些?你更爱看哪一部?

我的答案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都是我们古代的文学巨著,与《红楼梦》和《西游记》一起成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要说哪个更好,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不同,这个答案当然也不可能是一样的。


虽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罗贯中也曾经对《水浒传》做过加工

、增补。但我仍然觉得更喜欢《三国演义》,主要原因是因为以下三点:

1、三国的故事背景更吸引我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基础结合民间传说

演绎的一部关于三国时期天下纷争,群雄四起,斗智斗勇争夺天下的故事。水浒传是以宋朝时期的官府腐败,贪官污吏陷害忠良,社会动荡,一些英雄好汉被迫奋起反抗的时代为背景。对比水浒的江湖义气,我更喜欢三国的被甲执锐、鞍不离马驰骋战场的豪气。

2、更喜欢三国里的人物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亮,忠勇无双的关云长,勇武过人的张翼德,爱才却多疑的一代枭雄曹操,有胆有识谋略过人的刘备。罗贯中对这些人物的塑造非常有特点,每个人物的个性鲜明,非常生动。


3、水浒的结局太悲惨

我跟大多数的读者一样,喜欢完美的结局,《水浒传》是结局是宋江带着弟兄们被朝廷招安,却被奸臣毒酒所害,108将死伤殆尽,实在是太悲惨了。

虽然我个人比较喜欢《三国演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两部小说都是非常经典,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巨著,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值得大家的喜爱!


阿蔡的环球探索日记


《戏说四大名著》

一段戏说,读懂了四大名著,看透了人生百味。

戏说四大名著,各有特色,精彩纷呈。请看,如下:

三国是正史,

水浒是野史,

红楼是家史,

西游是妖史。

三国写官,

水浒写盗,

红楼写人,

西游写怪 。

三国玩的是心计,

水浒玩的是义气,

红楼玩的是感情,

西游玩的是神奇 。

西游:猴哥救我;

红楼:妹妹救我;

水浒:哥哥救我;

三国:军师救我 。

三国写了一次变革,

水浒写了一次冲动,

红楼写了一场恋爱,

西游写了一次旅游 。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

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

红楼写了一个大家族,

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

三国斗智斗勇,

红楼怀金悼玉,

水浒官逼民反,

西游光怪陆离 。

红楼:大部分是女人,

水浒:大部分是男人,

西游:大部分不是人

三国:大部分全是人。

红楼:丫头脸皮厚,

水浒:朝廷脸皮厚,

三国:军师脸皮厚

西游:神仙脸皮厚 。

红楼:亲戚靠不住,

西游:神仙靠不住,

三国:战友靠不住。

水浒:老大靠不住 。

西游:酒要偷着来喝,

红楼:酒要美女陪喝,

水浒:酒要大碗来喝,

三国:酒要煮熟了喝 。

西游:俺们天上有人,

红楼:俺们朝廷有人,

水浒:俺们道上有人,

三国:俺们有的是人。

红楼:贾不贾,白玉为堂金做马,

西游:耍不耍,唐僧骑着大白马,

三国:打不打,五虎关张赵黄马,

水浒:傻不傻,好汉枉做朝庭马。

西游:浪子回头,师父指引到西方实习,

红楼:孤女梦断豪门,哥哥为你泪撒红尘,

三国:从贫贱到富强,三兄弟的旷世畸恋。

水浒:何去何从,3个弱女,105个虎狼壮汉。

西游:

出身不好,想成佛是有难度的,

红楼:

出身不好,想嫁人是有难度的,

水浒:

出身不好,想当官是有难度的,

三国:

出身不好,想创业是有难度的。

三国侧重在国:

治国,兴国,安国,丧国。

水浒侧重在气:

勇气,义气,豪气,霸气。

红楼侧重在情:

亲情,爱情,官情,民情。

西游侧重在趣:

情趣,游趣,野趣,妖趣。

以下补充:

三国:杀人,

水浒:坑人,

红楼:爱人,

西游:吃人。

三国:军阀打架,

水浒:好汉打架,

红楼:亲戚打架,

西游:神仙打架。

三国:学的是韬略,

水浒:学的是造反,

红楼:学的是叛逆,

西游:学的是皈依。

三国:先分后合,

水浒:先合后分,

红楼:有合有分,

西游:难合难分。

三国:为的是当皇帝,

水浒:为的是当大官,

红楼:为的是当情人,

西游:为的是当神仙。

三国:与人斗,其乐无穷,

水浒:与官斗,其乐无穷,

西游:与妖斗,其乐无穷,

红楼:窝里斗,其乐无穷。

各位看官,你们看懂了四大名著了吗?


诗哥杜士成


《水浒传》中打打杀杀颇为热闹,兄弟之间义字当头两肋插刀,大碗喝酒不醉不休,大块吃肉豪气冲天。与仇敌相拼血肉横飞,两眼暴睁毫不畏惧。

梁山水泊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虽说《水浒传》以悲剧结尾,但其中的情节吸引人,因为什么呢?因为热闹,因为书中描写的是宋朝时期社会底层人物的故事。我们大多数人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所以我们爱看《水浒传》。

可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水浒传》中人物要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话,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人渣,或是犯罪分子。这些好汉随便杀人放火,给人感觉既无知又可怜,悲剧的结局让人难以同情。

《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权谋计策、英雄纵横战场相争、忠义结交同生共死。书中的一个个妙计让人拍案叫绝,对现代社会都有指导性的意义。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让我看到一个人不能居功自傲、不能狂妄、更不能看不起人,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无论有多大成绩都要有意识地去收敛自己的行为,放低自己的位置。关羽是非常优秀的,但缺点也是很突出的,我们看清楚了关羽的行为,才能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另一位非常聪明的人杨修也值得说一下,杨修能屡次明白曹操的意图,这说明杨修这人顶级聪明。聪明本不是问题,但如果因为聪明而去卖弄聪明那就是问题了。有时候聪明人比不聪明的人更令人讨厌,优点也会变为缺点。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故事情节值得细细咀嚼品味,每多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三国演义》在中国四大名著中应立首位,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教科书,对我的影响最大,我看过好多遍越看越喜欢。

从教育意义上来看,《三国演义》明显优于《水浒传》。从气势、格局、军事、计谋、人物形象上来看,《三国演义》同样明显优于《水浒传》。再从故事的情节编排上来看,《三国演义》场面比《水浒传》大许多,也就是说它们的级别是有一定差距的。

每一个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样,那么从书中得到的乐趣也是不一样的。喜欢什么样的书就看什么书,不必强求自己去看什么样的书,高兴就好。





来自南通的龙卷风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非常精彩的古典小说,各有特色,两部都很好,很难分出高低,《水浒传》讲江湖故事,讲一帮江湖好汉在体制外聚集、发展和壮大的狭义故事,但实际上却深刻揭示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对古代皇权专制制度的一部很深刻的讽刺小说。而且,《水浒传》虽讲狭义、道义,但其实阐述了很有趣的江湖中的“厚黑”道理,比如,宋江貌不惊人言不压众,武功平平,出身官位也不怎样,但他却能在一百零八将中成为梁山山寨的首领,其原因在于他的“厚黑”手段,而吴用的无底线的阴谋和不择手段的阴毒招式使他能在山寨里如鱼得水等,很值得读者注意。


《三国演义》讲魏蜀吴三国故事,曹魏得天时,东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作者有拥刘反曹的基本立场,但又肯定了曹操的用人之道,军事韬略等,《三国演义》在把战争写得极为精彩,特别是对于军事谋略的描绘,可谓精妙至极,比《战争与和平》《九三年》等小说更精彩。《三国演义》是非常通俗的古典谋略书,其中的谋略计策深入浅出,流传广泛,影响了各个阶层的人士,是古典谋略在民间影响的一部伟大的书籍。《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精彩有趣的人物形象,像诸葛亮、关羽、曹操、周瑜、赵云、郭嘉、陆逊、鲁肃等,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民间流传很广,是一部很值得反复阅读的古典小说名著。


分析社会问题,了解政治,弄清江湖道义等,多读读《水浒传》,而想了解军事韬略、智谋计策和对于战争的描写,多读读《三国演义》,再说,两部小说的语言都很精彩,各有特色,值得认真玩味。

在小说的结构上,《水浒传》随意、流畅、灵动,但不是发展逻辑,值得探讨;而《三国演义》结构宏阔,设置巧妙,立体性强,特别是前半部,是很妙的小说结构安排,值得学习,两部小说都是学习学小说的当代作者值得反复借鉴的佳作。


文城观点


三国演义写得非常好!


用户7749498752276


三国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