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失蹤”了?

2019.02.06

第576次推送

如同鴕鳥一般,

柏拉圖把自己深深地隱藏起來。

我們在柏拉圖的書裡,

找不到出自柏拉圖之口的任何意見。

蘇格拉底才是柏拉圖書裡永恆的主角,

那麼,“柏拉圖思想”從何談起?

更深一層地思考,

蘇格拉底所說的話,

是否真是柏拉圖心中所認同的內容呢?

柏拉圖為什麼不肯直接地寫出自己的觀點,

而要費盡心思地搞出這些戲劇、對話?

梁捷 | 柏拉图“失踪”了?

柏拉圖的思想

梁捷 | 柏拉图“失踪”了?

柏拉圖生於公元前427年,死於公元前347年。他與他的恩師蘇格拉底、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被稱作“希臘三賢”。

為何我們只講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卻不講蘇格拉底?因為蘇格拉底沒有著述,而柏拉圖有很多著述,著述裡卻只有蘇格拉底,而沒有柏拉圖。

這也是我們閱讀柏拉圖所必須明白的一點。亞里士多德則不然,現存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都為課堂授課的講義筆記,不存在柏拉圖諸多“對話錄”的戲劇性。

所以研究柏拉圖這個人,必須與蘇格拉底置於一處,一併研究。

柏拉圖身材高大,相貌優美,辯才無礙,才華出眾,而且出身於一個比較富裕的雅典貴族家庭,家庭中有不少政治家,所以他從小就持有不小的政治抱負。不幸的是,他生活在一個雅典社會轉型、民主衰落的時期。

在公元前450年前後希臘與波斯持續數十年戰爭之後,著名政治家伯利克里主導了雅典民主政治,並在外交上拉攏一些小國,組成提洛同盟。此時,與雅典相鄰並長期不睦的斯巴達也在崛起,組織了針鋒相對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兩個同盟摩擦不斷,從公元前431年正式開打,即所謂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後來曾參與戰爭的雅典大將修昔底德撰寫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成為史學經典。

蘇格拉底就曾參加過伯羅奔尼撒戰爭,據說還頗為勇敢。但他職位不高,無關大局。公元前404年,雅典徹底戰敗,斯巴達攻破雅典,在雅典扶持了一個傀儡政權,史稱“三十僭主”,標誌著經歷數百年、凝聚數代人心血的雅典民主制度崩潰。此後雅典政治仍有反覆,再從僭主制轉向代議民主制,但其最輝煌的時期已經逝去。當時柏拉圖才二十出頭,正想一展身手,卻遭此政治打擊。

這還不算什麼。公元前399年,雅典發生一件思想史上的大事,即蘇格拉底被民主投票判處死刑。有人說,西方思想史的核心是兩人之死,一是蘇格拉底之死,一是耶穌基督之死。蘇格拉底並非必死不可。按照美國學者斯東在《蘇格拉底的審判》的看法,這是蘇格拉底自覺尋死,蘇格拉底希望用自己的死給予雅典民眾以啟示。蘇格拉底入獄之後,還有人試圖救走他,可是都被蘇格拉底嚴詞拒絕。柏拉圖親歷了這個過程,對他的人生造成巨大影響。

今日我們常見的柏拉圖的著作,有時取名為《柏拉圖對話錄》,由數十篇組成,還夾雜一些偽作。過去談論最多的是他的《理想國》與《法律篇》,但《理想國》是他中年時期的集大成之作,《法律篇》則是他晚年的思考,對於不熟悉柏拉圖思想和表達方式的人而言,都不易讀。我主張按照發展順序閱讀柏拉圖。

先讀柏拉圖早期著作,尤其是關於蘇格拉底之死的那些著作,如《申辯》《克力同》《遊敘弗倫》

再讀柏拉圖中期戲劇性比較強的著作,如《會飲》《斐多》《斐德若》

熟悉了柏拉圖的表述方式後,再讀《理想國》

讀完《理想國》之後,再補充讀其他著作以及《法律篇》

柏拉圖的思想浩瀚廣大,希望簡單地從《理想國》和《法律篇》中提取出他的思想,那是絕無可能的。

讀過一些柏拉圖的著作就會明白,這些都是一篇篇“對話”,更準確地說,都是一出出“戲劇”。蘇格拉底是戲劇中永恆的主角,而柏拉圖自己幾乎從未在這些戲劇中露面,連一般的配角都不是

柏拉圖把自己深深地隱藏起來。我們在柏拉圖這些書裡找不到出自柏拉圖之口的意見, “柏拉圖思想”從何談起?

也有人建議,蘇格拉底是永恆的主角,那麼柏拉圖可能就藉助蘇格拉底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可以用蘇格拉底的話作為“柏拉圖思想”。

但問題是,在對話中,蘇格拉底雖然總處於優勢地位,但他並不願意說教,而是喜歡使用反詰的方法,誘導周圍人說出自己的觀點,加以引申發揮後,有效地形成矛盾,從而促進周圍人的思考。

蘇格拉底所說的一切,從今日角度看,多是“話術”,又怎能算是“柏拉圖思想”?

更深一層地思考,蘇格拉底所說的話,是否真是柏拉圖心中所認同的內容呢?柏拉圖為什麼不肯直接地寫出自己的觀點,而要費盡心思地搞出這些戲劇、對話?

芝加哥大學已故的政治哲學大師列奧·施特勞斯認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柏拉圖目睹蘇格拉底被民主審判致死,柏拉圖深知政治本身的危險性,在雅典民主制崩潰的時代,他用這種“隱微書寫”的方式既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又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柏拉圖的這些著作本身就包含了兩重或者多重的含義,不同人所讀到的東西、理解的東西各不相同。對一般人而言,只能讀出柏拉圖的字面意思,即淺白書寫的層面。而對於有經驗的讀者,受過施特勞斯學派大師的指點,就有機會從仔細深入的文本閱讀中,理解柏拉圖真正要傳遞的思想。

我不想在柏拉圖是否“隱微書寫”這個問題上糾纏,但我同意施特勞斯學派的很多看法,閱讀柏拉圖絕不能簡單粗暴、斷章取義。我們要理解柏拉圖對一些經濟問題的看法,就一定要先理解作為背景的政治思想。

柏拉圖認為,認識事物的關鍵在於“理念”,又有人將其翻譯成“相”。比如桌子就有桌子的理念,我們平時看到的只有高的、低的、圓的、方的、木質的、石質的各種各樣具體的桌子,但是我們都能很快地將其命名為桌子,我們相互之間也並不會誤解。這是因為,所有桌子背後都有桌子的理念,這種理念能被我們的心智所認識。理念是普遍性的,桌子、杯子是這樣,勇敢、善良、美好等亦是如此,正因為有理念,我們才有可能認識這個世界。

今日我們談論經濟學,談論各種市場、交易、貨幣、GDP 的增長,這些概念背後的理念都是什麼?

最終的理念是不可達至的。你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桌子,但不可能找到“桌子”。按照柏拉圖的看法,所有事物都是對理念的模仿而存在,所有的桌子就是對桌子理念的模仿,所有的善都是對善的理念的模仿。事物因為對理念的模仿而成為事物,柏拉圖

認為,我們這個可感知的世界也不過是造物主根據理念世界所創造,所以要認識終極理念是極困難甚至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我們可能天然就掌握這些理念,在前世就已熟知所有理念,只是“忘記”了。所有的學習過程,只是幫助我們“回憶”起那些已被遺忘的記憶而已。

在此基礎上,我們來討論一個後來被不斷提起、今日仍然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問題——分工。這個命題因為後來被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的開篇中討論而被一些經濟學家所瞭解。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第二卷中也提及分工。但柏拉圖論述的分工與效率沒有半點關係,而是與個人的等級、個人的品性直接關聯。柏拉圖認為,分工的意義僅在於使得每個人專門去做最適合他性格的工作,從而導致效率提高。有些人能坐得住,就適合做一些需要專心一致的工作;有的人好靜不好動,就應該去做更需要活動的工作。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表達瞭如下意思:理念與理念的等級不同,比如“馬”作為理念高於“白馬”,“白馬”又高於“白色蒙古馬”;人與人的等級也不同,也存在等級差異;勞動分工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習性,去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從而對整個城邦有利,實現城邦的正義。這種說法,從啟蒙主義之後的政治制度來看,是明顯的“政治不正確”。但在柏拉圖本身的思想體系裡,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柏拉圖的這本對話錄,一般翻譯成《理想國》,有些學者主張更直接地翻譯成《王制》。顯然它不是《經濟學原理》,而是從古典的、原初的立場上探討城邦應當採取的善的政治制度,這是認識《理想國》的基礎。

我們不妨順著這個問題繼續追問。《理想國》的核心議題是“正義”,包括個人正義、城邦正義等概念的聯繫和互通。後來的斯密是將分工與效率聯繫在一起,這已為我們所熟知。但這並非天然。在柏拉圖看來,與分工相聯繫的是正義,每個人都從事最適合自身內在德性的工作,這才是實現正義的必要條件。說實話,這個觀點比分工提高效率更符合我們的直覺和常識。

所以毫不奇怪,很多人聽到後來經濟學的奇談怪論,都會異常驚訝。已故華裔經濟學家楊小凱認為,系統會自動朝向分工的趨勢演化。而事實上,人的直覺總是反對分工的。18世紀,有個法國醫生寫過一本《人是機器》的書,收入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哲學系列。它的意思是,人體就像一部機器,複雜而有序地運作。這種機械觀點當時就遭到批評。到了20 世紀,機器已變得越來越簡單,泰羅發現人的勞動可以根據動作進一步拆分,福特發現可以用流水線組裝汽車,人的勞動被徹底機械化。用我們很熟悉的一個詞來說,就是馬克思說的“人的異化”。

如今時常聽到一種批評,認為經濟學在倫理學維度存在缺失。哈佛有兩位教授,寫作《經濟學原理》的經濟學教授曼昆與寫作《正義》《什麼是金錢不能買到》的倫理學教授桑德爾,一直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北京大學的汪丁丁教授也一直倡導“尋找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此。回到柏拉圖,回到《理想國》,我們卻發現並不存在這些所謂的問題。後來斯密偏離了柏拉圖的方向,發展了經濟學,也同時引發了這些問題。這正是我們學習思想史的趣味之處。

梁捷 | 柏拉图“失踪”了?

《梁捷西方經濟思想史講稿》

定價:49 元

ISBN:9787309145595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由於學科分工和知識爆炸,經濟系的學生往往缺乏西方歷史和政治、社會、制度等各方面的常識。而這些常識,又往往是理解西方經濟思想的基礎。因此,本書在論述西方經濟思想的同時,也注意補充相關的歷史知識。

目前的西方經濟學教育多注重技術,而較少討論歷史。所以,激發讀者興趣、幫助讀者理解西方經濟思想史與當代新古典經濟學之間的關係,是本書希望實現的重要目標。

經濟思想人物的生平經歷與他們的思想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所以本書在討論重要經濟思想人物時,都花費一定的篇幅介紹他們的生平活動。

經濟思想的演變,往往涉及經濟思想人物之間的互動和聯繫,本書注重動態地考察這些人之間的交往傳承。

梁捷 | 柏拉图“失踪”了?

掃一掃 聽故事

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小時候差點兒走丟,後來在牛津大學上學的時候也因為喜歡看“禁書”差點兒被開除……

經濟思想人物的生平經歷與他們的思想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聽梁捷老師給大家講一講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那些經濟學大師們的故事,這些點點滴滴都影響了他們留給後世的思想的形成,當然也是每一個人都能聽得懂的故事。

梁捷 | 柏拉图“失踪”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