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理想國》:靈魂有三個部分——慾望、激情與理性


餘紀元

接下來我們討論靈魂三個部分的具體內容。《理想國》第4卷中對三個部分的描述與該書其他卷,尤其是第8、9兩卷中的內容有所不同。對所有這三個部分的闡述後來都得到了擴展和豐富。


柏拉圖《理想國》:靈魂有三個部分——慾望、激情與理性


1.慾望

前面講過,慾望在柏拉圖這裡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慾望是靈魂三個部分中的一個,而廣義的慾望是靈魂中的三個部分中每個部分都有的。柏拉圖在508d中指出靈魂三部分每部分也都會有自己的快樂。英語中將廣義的慾望翻譯成desire,而將狹義的慾望翻譯成appetite。中文裡也應作出相應的區分。我們勉為其難地把廣義的desire譯作“欲求”,把狹義的appetite譯作“慾望”。

慾望是與理性相對立的。它的驅動力最強,但理性因素最小。柏拉圖對慾望這一部分的描繪很豐富,但不是很系統。

慾望首先包括生理慾望。在437d他指的是乾渴和飢餓,在439d6中他將性慾引入進來。其次慾望包括對滿足這些生理慾望的途徑的追求,即對錢財的慾望。這種意義上的慾望有兩個特徵。第一,它們只是一味追求對象,僅僅是一種衝動,而不對對象進行思考。這類慾望很混亂,似乎可繫於任何對象之上。它們不是我們決定要有的,而是不經過腦子自動地就來了或發生了。第二,這種慾望不能對對象的好壞做出判斷和鑑別。它們只是不斷地要求:“我想,我要,我還要。”

在第4卷中,慾望基本上是動物層次上的衝動。到第9卷,慾望亦有了信念的內容,具有工具性的推論,而不僅僅是動物性的貪婪。在第9卷中,柏拉圖還將慾望區分成必要的和不必要的兩類。必要的慾望的滿足有助於人們生活;不必要的慾望則是,無論它是否得到滿足都不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這一區分我們以後還要詳述。

慾望內容太多,而且在諸多內容之間並沒有共同的目的。它們彼此對立、相互衝突。所以柏拉圖在580d說慾望是“多種形式”的,缺乏統一性,亦缺乏一個合適的名稱。但是,如果說在所有的慾望背後有一個基本的因素,有了它之後所有的慾望都可以得到滿足,那麼這種基本的因素就是錢(580e~581a)。這就是為什麼慾望部分也可叫做愛錢的部分。


柏拉圖《理想國》:靈魂有三個部分——慾望、激情與理性


2.激情

在436a中,柏拉圖將激情定義為“我們因為它而能感到憤怒”的靈魂部分。按照這一定義,小孩與動物都有激情。在518b中,柏拉圖將激情描述為“愛好榮譽、渴求勝利的部分”。柏拉圖對這部分的描繪明顯地體現了古希臘文化中的榮譽觀。《荷馬史詩》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所呈現的英雄們爭強好勝的精神和對榮譽名聲的渴求。

激情部分涉及兩個出自同一源頭的因素。第一,它讓我們有雄心,有競爭精神,有爭強好勝的性格。它會使我們對強力壓迫進行反抗,也會有進攻性和暴力傾向。在這方面激情主要表現為自豪與驕傲。第二,它使我們對不正義的事情產生憤怒之情,而又使我們在做了錯事之後感到羞愧或歉意。

激情涉及自我意識。它不同於慾望,因為慾望不指向自我感覺;它不同於理性,因為它不考慮關於整體的善。一般而言,激情支持理性,與慾望對立。在441a中柏拉圖說激情是理性天然的盟友。因為激情部分依賴於主體關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信念(440b4~7)。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激情會永遠和理性站在一起。受過良好訓練的激情部分會使一個人堅持自己認為是對的、好的東西,並能夠奮力爭取自己所向往的價值。激情就提供了這種進取的動力。可激情也能為惡的壞的培育所腐蝕。如果激情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和培育的話,它也會拒斥理性的要求,就會和慾望結合起來反對理性。柏拉圖在410d中說如果激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訓練的話就會變得野蠻、粗暴而殘忍。因此,對激情進行教育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要從兒童時期開始對激情部分進行培養和訓練,使其與理性和諧結合。

激情部分在以後的哲學家那裡逐漸演變成各種意義上的情感(passion,feeling or emotion)。與passion相對應的希臘詞是pathos。pathos的本義是“遭受”和“際遇”,亦即人在沒有主動做什麼的情況下被動地承受外在而來的東西,是被影響的客體。現代哲學亦力圖在passion,feeling和emotion之間作出區分。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柏拉圖《理想國》:靈魂有三個部分——慾望、激情與理性


3.理性

理性部分,柏拉圖用的詞是to logistikon,也叫做愛智慧的部分。理性的功能按照第4卷的論述為,首先,它能夠做計劃和推論。其次,理性運用計劃和推論所思考的問題及關注的對象是作為整體的城邦,不是城邦中某一階層的利益,更不是他自己的利益。它知道什麼對靈魂的每個部分是有益的,什麼對整個靈魂共同地是有益的。第三,理性在靈魂的三個部分中處於統治地位。在第7卷581中,柏拉圖在此三點的基礎上對理性的功能又添加了一點:熱愛並且尋求真理。這種熱愛和尋求真理是一種純思辨。在《理想國》第4卷中的理性主要是實踐理性,而在第7卷中的理性是對形式或理念做純粹思辨的,因而我們也可以將其看做是思辨理性。亞里士多德後來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區分了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其實這種區分在柏拉圖這裡就已經奠定了基礎。

理性關注整個靈魂。它對主體作為一個整體其幸福是什麼有一個清楚的概念,並以此作指導去行動。這是它與激情的主要區別所在。激情會按照它認為什麼對主體最好的信念而衝動,但它不會考慮對主體整體的利益而言這種衝動是不是最好的。

柏拉圖的理性概念與休謨不同。在休謨看來,理性自身沒有動力,只是慾望的奴隸。慾望告訴我們要什麼,確立目的;而理性告訴我們如何得到,決定有效地獲取目的的手段與途徑。而對於柏拉圖,理性部分對整體的善有知識,所以能根據這一知識選擇並控制慾望的類型與內容。理性有工具性的一面,但更是實質性的。它並不僅是實現慾望的工具性、手段性的價值,不僅告訴我們如何達到已確立的目標,而且自身確立價值和目標。它可以告訴我們,按照事物自然的秩序,按照我們的真實本性,什麼才是最好的,值得追求的。問題是,理性從哪裡得到這種關於整體的知識?這一問題,我們在討論了柏拉圖的形而上學後才能回答。

以上是靈魂三部分的基本內容。在柏拉圖的描寫中,每一部分都被看做是一個主體。每一部分都要將靈魂推動趨向於它自身的特殊目的。在《理想國》588c~d中,柏拉圖構建了一個比喻來描述靈魂的這三部分。他將理性比作人,激情比作獅子,慾望比作一隻多頭多形式的野獸。在《斐得羅篇》中,柏拉圖又將人的靈魂比作一架馬車。理性是馬車伕,激情是一匹白馬,慾望是一匹黑馬。理性竭力把馬車往正道上趕。黑馬努力將馬車拉向邪路,而白馬則有的時候會幫馬車伕將馬車向正路上拉,但有的時候也會助黑馬一臂之力。

(《理想國》講演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