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遺民畫家是一個特別的繪畫群體。是指華夏文明和遊牧文明對抗的過程中,遊牧文明依靠武力,完成對華夏文明政權的取代後,所產生一批忠於華夏文明的畫家。“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同為遺民畫家盛行的時代,宋末與明末卻有著天壤之別。明末遺民畫家能夠完整地融合到新的政權體系中,宋末的遺民畫家卻一直堅守

“生為大宋臣,死亦趙家魂”的遺民氣節。

其中最有名的代表是鄭思肖《墨蘭圖》和龔開《瘦馬圖》。

鄭思肖,本名叫鄭之因。元朝取代宋朝以後,無法走出思念舊主的陰影,終日面南背北而坐,又因“肖”與“趙”諧音,遂改名“四肖”。實際上,宋朝未亡以前,鄭思肖雖然擅長畫蘭,但名氣沒有那麼大,與同時期的好友趙孟頫更是相差甚遠。

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鄭思肖畫像圖

宋朝覆滅以後,由“君子愛蘭”到“無根之蘭”畫風逆轉的背後,透露出鄭思肖的繪畫性情鉅變,也使得他與文天祥、陸秀夫等人成為那個時期家國思想的領袖級人物。

鄭思肖一生酷愛畫蘭花,常以蘭花的品質來寓意自己的君子德行。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勞而改節。正好與鄭思肖“唯有固窮心不改,左清右史足清娛”的自畫像題詩相吻合,可見鄭思肖已是鐵心要以“窮困”來彰顯自己的氣節。

寥寥數筆,勾勒而出的《墨蘭圖》到底隱含著鄭思肖哪些不可磨滅的憂傷。不妨以藉助原畫進行一一分析。

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鄭思肖畫筆下的蘭花

故土失陷帶來無處紮根的悵然

《墨蘭圖》最大的特點是“無根”。以鄭思肖的角度來看,蘭是花中君子,受到歷代儒家知識分子的極力推崇。此時的蘭花已經與君子合二為一。君子生髮於華夏,蘭花成長於漢家土壤,如今能夠代表漢家的大宋江山已經盡數歸“野蠻”的蒙古族所有,作為君子蘭便沒有任何的立足之地,要根何用。

蘭花代表著宋朝的遺民,準確地說是認同華夏文明的知識分子,他們是文明的保有者,也是文明的解讀者,承擔著傳承文明的重任。如同不食漢朝的“商山四皓”一樣,鄭思肖以無根的蘭花,來對抗外族文化的入侵,表明自己的文明立場和文化歸屬。

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鄭思肖·墨蘭圖

蕭散數枝是外柔內剛的性格

鄭思肖的《墨蘭圖》“潦潦草草”,整卷畫上只有零零散散的數筆線條,沒有其他的陪襯,只有蘭花一株。特別是採取淡墨的繪畫手法,觀者見到此畫未免心生一種蕭條落寞的感覺,此中的寓意是象徵著“外柔內剛”。線條稀疏構成的一花數葉,看似率性隨意的外表,實則彰顯出墨蘭柔中帶剛的性格。外柔內剛正好符合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纖弱的軀體下埋藏的那顆剛正不阿的大義,同時也在暗喻中華文化“大道至簡,內涵豐富”的原理。


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龔開畫像圖

龔開是個特別有意思的人,也是一個十分悲情的畫家,他的一生從沒有開心過。生於亂世,又無能為力的現狀對於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來說,是一種黯然的悲傷。雖有心投筆從戎報效家國,卻沒有自己好友陸秀夫那樣投海殉國的勇氣,所以只好選擇藉助筆墨作發洩自己的悲憤和無助。

年輕時的龔開喜愛畫一些光怪陸離的鐘馗和鬼魅。封建時期的正統的文人很少去繪製這些另類的事物,文人通常喜歡以高雅的事物來彰顯自己的情操,比如山水草木。龔開卻一門心思求新求怪,也說明他的內心一直被灰暗的陰影所籠罩,特別是宋朝滅亡後,龔開將大部分的心血凝結到畫馬,獨闢蹊徑地形成屬於自己的“瘦馬”風格。那麼龔開又是如何藉助“瘦馬”來表現自己的家國情懷呢。


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龔開·瘦馬圖

筆鋒細膩下的失落感

《瘦馬圖》是龔開的巔峰之作,全圖用筆極其細膩勻稱,筆尖所及之處粗細得當,足以見得龔開深厚的繪畫功底。用如此細膩的筆鋒勾勒出的瘦馬,立於秋風之中,毛髮隨風擺動,不免令人心生蕭瑟之感。此馬雖然低頭俯頸,無法掩蓋眼神中流露的堅定。如同夕陽照耀著一匹瘦馬,遠遠望去瘦骨嶙峋地像一座山。

過去是一匹駿馬,現在是一匹瘦馬。龔開想以此來說明什麼,回想曾經與陸秀夫同居廣陵幕府,召集天下英傑參與抗元,崖山戰役後,最後一支抗元力量瓦解,自己匿身於鬧市,過往今昔湧上心頭,不免有一種失魂落魄的愴然感。


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同時期趙孟頫的“馬”也呈現瘦骨嶙峋的形象

瘦馬駿骨是家國情懷的寄託

很多人從龔開一貫怪異的畫法和荒誕的造型來解讀《瘦馬圖》是緣木求魚的做法,龔開筆下的瘦馬更像是一個知識分子精神層面的窗口,他想通過這個歪七扭八的窗口向世人一些精神上的東西。

詩人曾原《題瘦馬歌》中,寫道“少盡其力老棄之,可憐骨立行步遲”。此二句詩用來形容龔開實在恰當不過。宋朝覆滅,龔開將自己看作是舊時的“老人”,一群保持舊習不改的遺民,就如同一隻瘦老馬,可憐兮兮地立於畫中。

這批瘦馬是龔開自己,亦或是像龔開一樣不臣服外來壓迫的士大夫階層,他們雖然形體消瘦,但能夠看出壯碩的肌腱和巨大的骨骼,要是有一些血肉的“裝飾”應該還是一匹良馬。龔開看來,瘦馬的骨骼是華夏文明內在的氣節,外來入侵所的剝奪山河故土如同這匹馬的血肉,是不能從精神層面徹底地將儒家法統所抹殺。這是以龔開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華夏文明的一種高度自信和家國情懷寄託。

墨蘭無根,瘦馬駿骨|看宋末遺民畫家的“遺民氣節”

宋末遺民畫家深居簡出,以繪畫寄託家國情懷

鄭思肖、龔開作為宋末遺民,是特殊時期造就的特殊群體,他們的“墨蘭無根,瘦馬駿骨”成為一個時代特有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以光怪陸離的姿態來掩飾文明易位的悲愴,自願地化身前朝遺民,以筆鋒描繪華夏遺風。以畫言志,為家國大義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遺民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