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遗民画家是一个特别的绘画群体。是指华夏文明和游牧文明对抗的过程中,游牧文明依靠武力,完成对华夏文明政权的取代后,所产生一批忠于华夏文明的画家。“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同为遗民画家盛行的时代,宋末与明末却有着天壤之别。明末遗民画家能够完整地融合到新的政权体系中,宋末的遗民画家却一直坚守

“生为大宋臣,死亦赵家魂”的遗民气节。

其中最有名的代表是郑思肖《墨兰图》和龚开《瘦马图》。

郑思肖,本名叫郑之因。元朝取代宋朝以后,无法走出思念旧主的阴影,终日面南背北而坐,又因“肖”与“赵”谐音,遂改名“四肖”。实际上,宋朝未亡以前,郑思肖虽然擅长画兰,但名气没有那么大,与同时期的好友赵孟頫更是相差甚远。

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郑思肖画像图

宋朝覆灭以后,由“君子爱兰”到“无根之兰”画风逆转的背后,透露出郑思肖的绘画性情巨变,也使得他与文天祥、陆秀夫等人成为那个时期家国思想的领袖级人物。

郑思肖一生酷爱画兰花,常以兰花的品质来寓意自己的君子德行。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正好与郑思肖“唯有固穷心不改,左清右史足清娱”的自画像题诗相吻合,可见郑思肖已是铁心要以“穷困”来彰显自己的气节。

寥寥数笔,勾勒而出的《墨兰图》到底隐含着郑思肖哪些不可磨灭的忧伤。不妨以借助原画进行一一分析。

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郑思肖画笔下的兰花

故土失陷带来无处扎根的怅然

《墨兰图》最大的特点是“无根”。以郑思肖的角度来看,兰是花中君子,受到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极力推崇。此时的兰花已经与君子合二为一。君子生发于华夏,兰花成长于汉家土壤,如今能够代表汉家的大宋江山已经尽数归“野蛮”的蒙古族所有,作为君子兰便没有任何的立足之地,要根何用。

兰花代表着宋朝的遗民,准确地说是认同华夏文明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文明的保有者,也是文明的解读者,承担着传承文明的重任。如同不食汉朝的“商山四皓”一样,郑思肖以无根的兰花,来对抗外族文化的入侵,表明自己的文明立场和文化归属。

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郑思肖·墨兰图

萧散数枝是外柔内刚的性格

郑思肖的《墨兰图》“潦潦草草”,整卷画上只有零零散散的数笔线条,没有其他的陪衬,只有兰花一株。特别是采取淡墨的绘画手法,观者见到此画未免心生一种萧条落寞的感觉,此中的寓意是象征着“外柔内刚”。线条稀疏构成的一花数叶,看似率性随意的外表,实则彰显出墨兰柔中带刚的性格。外柔内刚正好符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纤弱的躯体下埋藏的那颗刚正不阿的大义,同时也在暗喻中华文化“大道至简,内涵丰富”的原理。


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龚开画像图

龚开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也是一个十分悲情的画家,他的一生从没有开心过。生于乱世,又无能为力的现状对于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是一种黯然的悲伤。虽有心投笔从戎报效家国,却没有自己好友陆秀夫那样投海殉国的勇气,所以只好选择借助笔墨作发泄自己的悲愤和无助。

年轻时的龚开喜爱画一些光怪陆离的钟馗和鬼魅。封建时期的正统的文人很少去绘制这些另类的事物,文人通常喜欢以高雅的事物来彰显自己的情操,比如山水草木。龚开却一门心思求新求怪,也说明他的内心一直被灰暗的阴影所笼罩,特别是宋朝灭亡后,龚开将大部分的心血凝结到画马,独辟蹊径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瘦马”风格。那么龚开又是如何借助“瘦马”来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呢。


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龚开·瘦马图

笔锋细腻下的失落感

《瘦马图》是龚开的巅峰之作,全图用笔极其细腻匀称,笔尖所及之处粗细得当,足以见得龚开深厚的绘画功底。用如此细腻的笔锋勾勒出的瘦马,立于秋风之中,毛发随风摆动,不免令人心生萧瑟之感。此马虽然低头俯颈,无法掩盖眼神中流露的坚定。如同夕阳照耀着一匹瘦马,远远望去瘦骨嶙峋地像一座山。

过去是一匹骏马,现在是一匹瘦马。龚开想以此来说明什么,回想曾经与陆秀夫同居广陵幕府,召集天下英杰参与抗元,崖山战役后,最后一支抗元力量瓦解,自己匿身于闹市,过往今昔涌上心头,不免有一种失魂落魄的怆然感。


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同时期赵孟頫的“马”也呈现瘦骨嶙峋的形象

瘦马骏骨是家国情怀的寄托

很多人从龚开一贯怪异的画法和荒诞的造型来解读《瘦马图》是缘木求鱼的做法,龚开笔下的瘦马更像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层面的窗口,他想通过这个歪七扭八的窗口向世人一些精神上的东西。

诗人曾原《题瘦马歌》中,写道“少尽其力老弃之,可怜骨立行步迟”。此二句诗用来形容龚开实在恰当不过。宋朝覆灭,龚开将自己看作是旧时的“老人”,一群保持旧习不改的遗民,就如同一只瘦老马,可怜兮兮地立于画中。

这批瘦马是龚开自己,亦或是像龚开一样不臣服外来压迫的士大夫阶层,他们虽然形体消瘦,但能够看出壮硕的肌腱和巨大的骨骼,要是有一些血肉的“装饰”应该还是一匹良马。龚开看来,瘦马的骨骼是华夏文明内在的气节,外来入侵所的剥夺山河故土如同这匹马的血肉,是不能从精神层面彻底地将儒家法统所抹杀。这是以龚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华夏文明的一种高度自信和家国情怀寄托。

墨兰无根,瘦马骏骨|看宋末遗民画家的“遗民气节”

宋末遗民画家深居简出,以绘画寄托家国情怀

郑思肖、龚开作为宋末遗民,是特殊时期造就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墨兰无根,瘦马骏骨”成为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以光怪陆离的姿态来掩饰文明易位的悲怆,自愿地化身前朝遗民,以笔锋描绘华夏遗风。以画言志,为家国大义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遗民气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