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称谓之姓氏、名、字、号

1、姓氏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朝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统称为姓了。上古时,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无姓无氏;贵族中妇人称姓,男子称氏;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氏是用来“明贵贱”的。

2、 人与人之间相区别的符号。在古代社会,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名一般用作自称、谦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直呼其名,常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3、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取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东汉张衡字平子、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就是同一个意义。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有的名和字的意思相反,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他“名”、“字”中的“熹”与“晦”、是反义。

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后人对前人,可以尊称其“字“,以表示敬重;平辈之间也可以彼此称字,表示礼貌。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

4、 又叫别号、表号。号有自取的,也有别人给取的。

  自号就是自己为自己所取的号。古人的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自号且乐道人。

  2)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赠号

  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