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晉滅之根,晉武帝過錯一人,用錯一人,選錯一人

對於西晉滅亡的根本原因,大家普遍認同的觀點是:一、統治集團腐朽,西晉奢侈之風盛行,導致君臣百姓離心離德,最終導致政權根基不穩;二、政權後繼無人,傻皇帝即位;三、八王之亂直接送葬了西晉的國運根本。對於既成事實來講,上述原因確實在西晉滅亡的源頭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深究歷史,我們會發現,這些原因都不是決定西晉未來的根本原因,真正對於西晉國運的發展走向起決定性作用的,只能有一個人——晉武帝司馬炎。對於司馬炎來講,他的統治應該分為兩部分來評價,而這個分水嶺就在西晉滅吳。在西晉滅吳之前,司馬炎政治清明,治國理政頗有章法,而且簡樸無華,以身作則,這時的司馬炎不失為一個治國有方的明君。但是在西晉一統天下,四海昇平之後,作為氏族出身的司馬炎,骨子裡的奢靡淫亂的基因頓時爆發。當時在司馬炎的表率下,王公貴族相互攀比,奢侈成風,單單司馬炎的後宮佳麗就多達一萬餘人,奢侈程度令人汗顏。但是這些侈靡之事對於國運昌盛的西晉來說,根本動搖不了它的根基,真正轉折了西晉國運的,是晉武帝的一系列的用人選則。其實對於這些葬國的原因,當初的晉武帝是有很多選擇可以規避的,但是晉武帝司馬炎卻完美的避過了所有的正確答案,選擇了最致命的一條路。

驅逐了扶大廈之將傾的司馬攸,邊緣化了挽狂瀾於既倒的賢臣——司馬炎完美的錯過了一個能購維繫西晉百年國運的西晉棟樑

司馬攸,晉武帝司馬炎的親弟弟,自幼聰慧過人,長大也是性情溫和,深得司馬昭喜歡,無論德才,都居司馬炎之上。由於司馬師膝下無子,於是司馬昭將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司馬昭曾經表示,天下是司馬師打下的天下,自己能夠統領天下 ,不過是司馬師成就了自己,所以一旦自己過世,那麼這個位置應該由司馬師的繼子司馬攸來繼承,這樣自己才能心安。因此,司馬昭想立司馬攸為世子,不過在眾位大臣以廢長立幼,於禮不合的藉口給勸阻了,因此司馬炎才能登基稱帝。

司馬攸極具治國才能,單比司馬炎肯定強多了。司馬炎曾經下令,各封國的官員由封國的諸王負責自選,這就相當於將本應由中央掌控的人事權下沉到諸侯國當中,這對於當時的封建王朝來說,是非常不利於中央集權的。於是,司馬攸曾三度上述中央,要求諸侯國的官員選拔、升遷的人事權必須掌握在中央手中,但是並沒有得到採納

,這也就為後期諸王各自為政埋下了禍根,導致諸侯國的官員只認藩王,不認中央。

另外,當時的宗室費用開銷全部都有皇室負責,司馬攸於是上書中央,他認為各分封國所收的租賦完全足夠宗室開銷,所以建議中央取消對宗室的財政支援,但是又沒有得到採納,這也導致各國有足夠的資本與中央對抗。

而司馬攸自己的封國的官員選拔、任命、升遷全部報請中央批准,而且封國內的官員喪病、自然災害等,司馬攸都會由封國的財政予以補貼,因此司馬攸雖然長居洛陽,但是他在自己封國的威望極高,深受百姓愛戴。

對於日後給西晉帶來大麻煩的劉淵,司馬攸很早便提議要除掉他,因為劉淵在年輕的時候便顯示出了自己的野心和才華,司馬攸深知此子不能輕視,所以主張殺掉他。但是司馬炎卻要在蠻夷身上採取懷柔政策,而劉淵正是他樹立的一個典型,他希望通過懷柔劉淵,而讓異族放下作亂的心思,不曾想最終給自己的國家培養了一個勁敵。

司馬攸憑藉著自己非常實用的治世理念以及寬厚溫柔的性格,加上他對司馬炎以及母親的孝順,得到了當朝大多數大臣的擁戴。在司馬炎病危準備政權交接的時候,由於太子實在難堪大任,於是滿朝文武擁立司馬攸即位的呼聲非常高。這就引起了司馬炎的猜疑,於是那些支持司馬攸的大臣都被放逐出洛陽。當時司馬炎身邊的佞臣荀勖和馮紞等人只會阿諛奉承、搬弄是非,弄權玩術,所以司馬攸對這些人非常不滿,這些人也十分清楚,如果讓司馬攸上位的話,自己榮華富貴不保,甚至性命堪憂,於是他們拿出了他們的拿手好戲,時常於司馬炎耳邊吹風,構陷讒言,於是司馬炎最終決定遣司馬攸回封國。司馬攸知道自己被進讒言而不得信任後,抑鬱而死。

東晉大家時常評論司馬炎在位後期所犯的兩個致命錯誤,一是強令司馬攸回封國,一個是讓太子即位,而論到這兩個錯誤哪個更致命,結論異常的統一,那就是讓司馬攸回封國的錯誤導致的危害更大。

這裡有一個現象,那就是朝中文武對司馬攸即位的呼聲甚高,說明了當時朝中文武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是非常正直,而且有能力的,如果這時候司馬攸即位,率領這些大臣治國,那麼一定會有個很好的結果。退一步講,就算不即位,僅僅監國輔政,有這麼一群正直的大臣,晉國的命運也不會那麼早逝。

而司馬攸的即位之說,直接導致了朝中肱股之臣被放逐出京,導致朝內佞臣當道,直接的結果就是群魔亂舞,紛爭不斷。


你不知道的晉滅之根,晉武帝過錯一人,用錯一人,選錯一人

司馬攸


奸臣輔政,權力爭奪的導火索

楊駿,司馬炎皇后的父親,自從女兒當上皇后之後,他在朝中是風生水起,水漲船高。父憑女貴,正因為這點,楊駿邁入了升遷的快車道,在他不斷被破格提拔的時候,他不僅肆意妄為,蠻橫囂張,而且體驗到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快感。他攜手自己的弟弟楊珧、楊濟,把持朝政,獨斷專行,而且肆無忌憚的打壓異己,殘害忠良。這三人在當時被稱為三楊,權傾一時,也因此在朝中樹敵無數,只可惜沒人能夠傷其絲毫。

晉武帝司馬炎病重的時候,楊駿時時刻刻不離左右,對司馬炎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以至於都斷了皇帝與臣下的聯繫,所有的政令都有楊駿代為傳達。一次,司馬炎病情稍微好轉,於是起身理政,此時才發現,原本自己決定的人事調動,都被楊駿背後給篡改了,那些議定好的位置,現在都被換成了楊駿的人。司馬炎當即大怒,疾聲厲色的指責楊駿,楊駿誠惶誠恐。

司馬炎於是命令楊駿傳旨,宣司馬亮入宮輔政,誰知剛剛觸犯龍顏的楊駿居然敢扣旨不發,病危的司馬炎數次追問司馬亮是否入宮,當他最後得知司馬亮始終沒有入宮後,他看著皇后送來的任命嚴峻輔國的草詔,久久不語,擲書於地也無可奈何了。

彌留之際的司馬炎還在苦苦追問司馬亮是否入宮,直至病逝都沒見到司馬亮入宮。

司馬炎就此含恨而終,於是由皇后口傳遺詔,封楊駿為太尉,輔國。

楊駿上位後,首先便誣陷司馬亮意圖謀反,欲發兵捉拿,好在司空石鑑從中阻撓,未能得逞。司馬亮因此連夜逃出洛陽,躲過一難。逼走了司馬亮之後,楊駿更加肆無忌憚,作威作福之勢更甚。楊駿知道自己在朝中口碑不佳,於是他便以擁立幼主即位之功,來封賞大家,以籠絡人心。這時的楊駿,誰也阻止不了了,連他的兩個弟弟勸他都沒有用。先帝剛死就大行封賞,於禮有孛,但是楊駿完全不在意大臣們的諫言,隨性而為。於是凡是他想拉攏的人都得到了封賞,賞賜的力度之大,比開國元勳和平吳的將帥所獲的封賞都大,一時間人人加官晉爵。

權勢巔峰的楊駿並沒有被權力的掌控所衝昏頭腦,他知道這個時候必須要防範一個人,那就是新任皇后賈南風。於是他將洛陽周圍的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命心腹執掌戍衛。但是這些舉動並沒有打消皇后干政的慾望,反而更加刺激了皇后掌權決心。於是皇后聯合司馬氏乾淨利落的除掉了楊駿等一干黨羽,楊駿慘死。

德微而位高,是毀滅一個人最通暢的捷徑,楊駿的飛揚跋扈、擅權專政其實每個朝代都有,但是為什麼說他是毀滅西晉的一個重要原因呢?首先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朝中忠臣義士皆被其打壓,或出走,或罷官,這些本來還能與奸佞之臣相互制衡的忠臣一旦走出朝堂,再回來已經是天地變色,沒有可以發揮的空間了。而且,憑藉他的所作所為,史書上記載,很多在野的仁人義士談政色變,更有甚者逃離千里之外,就為了逃避當官;其次,楊駿將司馬亮逼得連夜逃串,這個事情影響之大,完全澆滅了朝臣對司馬氏的所寄之望,司馬氏最後一個頂樑柱都被奸佞嚇的望風而逃,別人就算有心振國,也不敢大放手腳,楊駿最後雖然死了,司馬亮也回來了,但是可想而知他在朝臣心中的威嚴,如何能如指臂使的馭眾治國;第三,正是因為楊駿的所作所為,所以皇后聯絡楚王入宮,這是開啟了之後八王之亂的開端,而楊駿正是開啟這個亂象的那把鑰匙。


你不知道的晉滅之根,晉武帝過錯一人,用錯一人,選錯一人

楊駿


床頭夜叉賈南風,才色皆無竟弄權

賈南風是賈充的女兒,他們一家的家風值得一敘。賈南風的母親郭槐曾經為賈充生過一個兒子,這天恰巧賈充下朝回家吃飯,看見乳母抱著兒子,就走過去愛撫孩子,正好被郭槐看見,郭槐以為二人調情,於是第二天便將乳母鞭笞致死,時年三歲的兒子由此驚恐,一病不起,不久夭折。不久,又生了一個兒子,又是賈充愛撫乳母懷中的兒子,被郭槐看見,繼而又死一乳母,接著這個孩子也夭折了。

自此之後便一直沒有再生出兒子,直到賈充病死,無人即位,所以郭槐就把自己二女兒賈午的兒子過繼為賈充的孫子,這個舉動很是有違倫常,但是卻得到晉武帝的支持,可見當時禮樂截崩。而這個賈午就是賈午藏香故事的主人公。

由此可見,賈南風的心胸狹隘是有傳統的。當賈南風為世子生下兒子後,其餘嬪妃一旦懷孕,賈南風便用戟刺孕婦,直至倒地,然後責怪宮女防範不嚴,接著親自持刀將其砍死,先後死於其手中幾個人。當時晉武帝聽說後,怒欲將其廢除出門,奈何賈充乃當時第一佞臣,雖說已死,但朝中佞臣黨羽甚多,而且都是巧言善變之人,眾人齊力說服了晉武帝,才保住了賈南風,由此可見其父母之傳承。

賈南風殺死楊駿後,唆使手下大臣勸退皇太后,逼死皇太后的母親,並且圈禁了太后。然後將朝中重要職位分封給各個司馬氏的諸侯王。未及享受權欲,便與諸王產生間隙,由此她昏招百出,終於導致了八王之亂,送葬了西晉大好河山。


你不知道的晉滅之根,晉武帝過錯一人,用錯一人,選錯一人

賈南風


賈南風擅妒,心胸狹隘卻窺視皇權。她才不足以馭眾,色不足以動人,如此之人怎能沒有自知之明,非要跳進爭權奪利的漩渦之中。賈南風兇悍如此,楊駿無非是專職擅權、飛揚跋扈,但是誣陷其謀反之醉,過於狠毒了,雖說楊駿死有餘辜,但是他的餘黨罪不致死,懲罰過於嚴重了。最主要的是她唆使大臣彈劾皇太后謀反,皇太后謀反一說,縱觀歷史,西晉獨見。尤其是逼死了皇太后的母親,更是讓人心有不忍。

如果說楊駿是開啟八王之亂的鑰匙,那麼賈南風便是那手持鑰匙之人,正是兩個人天衣無縫的配合,才將各地司馬諸王封入洛陽,執掌大權,緊緊的盯著皇位上的那個白痴皇帝,猶如財狼虎豹看著嘴邊的食物,怎能不亂。尤其賈南風還沒有呂后那種馭眾之才,她只有眼中的權欲和內心狹隘,如此一說,西晉怎能不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