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你见过哪些作死的人?

史学达人


南沙海战上的越军。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海空军的主力飞机歼8的作战半径才800公里。而南沙群岛距离我最近的海南陵水机场要1000余公里。也就是说,我空军够不着南沙群岛。而越南趁着我海空军实力弱,就把南沙群岛当成了自己家的!

而我国当时为了改革开放,对于越南这样的强盗,采取“一忍再忍”的政策。甚至,我国海军去南沙的时候,都是打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义。1987年,经过向联合国申请,我国开始在南沙群岛永署礁建立1座海洋观测站。这下越南不乐意了。

1988年,3月14日,越南派出604、605号运输船和505号登陆舰到到赤瓜礁海域给我军捣乱。越南上来就派出43名士兵登上赤瓜礁,和岛上的6名解放军对峙。

当时,我军在附近海域有三艘护卫舰:502,、531、556舰。而越南是两艘运输船,一个登陆舰。从火力上来说,我军占有绝对优势的。双联装的100毫米口径炮,我军就有4座(还有三门单管的)。而越军最好的武器就是4座双联40毫米口径炮!但是,我军为了国际影响,命令士兵“不准开第一枪”!越军自知处于劣势,也不敢动真格。

于是,为了支援岛上的解放军,我军又派出52人登上赤瓜礁。就这样双方一百余人,集中在200来米的岛礁上对峙:动口不动手。

此时,我军上面的领导们可急坏了。南沙距离越南更近,时间拖得久了,局势可能会对我军更不利。要赶紧想法让越南先开枪啊,我们好收拾这帮土匪!怎么办?空手揍他丫的!

于是,岛礁上的解放军战士们给越军上了一堂自由搏击课。越军有枪也不敢用,肉搏又不行。最终,越军被揍的七荤八素的,个个鼻青脸肿。甚至,越军的国旗都被我军战士张清收缴了。眼见越旗被收缴了,一个越军士兵忍不住了,抄起步枪就要打张清。幸好,我军战士杨志亮反应快,伸手将越军枪管举开。张清安然无恙,而杨志亮胳膊中了枪。越军这一开枪,岛上的解放军赶紧撤退。。。

(越军505登陆舰)

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听见枪响以后,激动地喊:“打啦、打啦、打啦”!

我军不打第一枪,也不允许别人向我开枪!

于是,我海军三艘护卫舰赶紧开火,开始自卫反击。从下命令开火,到第一发炮弹命中越军舰船,只用了20秒。(嗯,看来早就准备好了)

不到10分钟,越军604船起火下沉。赤瓜礁上的越军举白旗投降。

不到20分钟,越军505舰被7发100毫米炮弹击毁,烧了五天五夜。

不到50分钟,越军605船被击毁,当晚沉没。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到1949年元旦以后,一向跋扈的“邱疯子”已经极度悲观和低落,作为陈官庄包围圈里的主力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每天只管带着后方医院的女护士去各军喝酒跳舞,醉熏熏回来以后蒙头大睡,所有军务一概不管,进入了“作死”阶段。



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是1948年12月4日被华野包围的,到了12月7日邱清泉已经心理崩溃,居然寄希望于解放军20天就会自动撤围,发现万无可能后开始发牢骚:“还是外国人打仗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降,不像我们中国,明知不能打,还要打下去”。

几天后他又突发奇想,对参谋长李汉萍说:“何必这么悲观呢?到了总崩溃的时候,几十万散兵游勇潮水般朝外流,鱼总有漏网的,难道我们还逃不出去吗”?等到看完战场态势图,他又绝望起来,大喊:真正崩溃了,真正崩溃了!



邱清泉留学德国期间,曾因为同窗好友去风月场所玩乐,一怒绝交,可见自律较严,然而在陈官庄战场上,这些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1月初战斗最激烈的几天,他干脆每天疯完后喝得酩酊大醉,蒙上被子睡觉凡事不闻不问。

作战指挥权则完全交给了参谋长,并且指定李汉萍为其死后的兵团指挥官,连副司令都懒得招呼,自言自语道:“我今年已经48岁了,看也看够了,玩也玩够了,什么都享受过,就是死也值得了”。



在陈官庄包围圈中不仅有部队,还有从徐州跟随逃出的闲散官员、地主、学生等“难民队伍”,邱清泉强迫他们就地入伍成立了“暂编旅”。而那些妇女都成为了邱清泉及其部下的临时太太,在空投场附近挖个洞,罩上降落伞就是一个窝,邱清泉率领军官们进入最后的疯狂。

1949年1月9日下午,在华野的猛烈攻击下,杜聿明、邱清泉率兵团部退入陈官庄第5军军部,当晚19时核心阵地被突破,子夜时分,杜邱等人在警卫营掩护下向南突围,途中两人跑散,只好各自亡命。



跑到后来,邱清泉身边只剩下警卫营长远硕卿、副官陈亮、卫士徐仁成和一个警卫营的通讯兵。邱清泉精神已近失常,边跑边喊,后来实在跑不动了,躺在地上休息时突然拔出手枪自尽,但因姿势问题仅击中腹部,副官等惊起时,邱清泉又连开两枪,均未击中要害,且再无力气举枪。

倒地不起的邱清泉命令远硕卿补枪,但求速死,远营长不肯,邱清泉乃大骂:你想抗命吗?于是远硕卿示意通讯兵何永福动手,这个兵倒是挺敢下手,迎面开了两枪全部击中胸口,邱清泉当场毙命,终于结束了作死的这一个月时光。


度度狼gg


要说战场作死一定要把日军拉出来秀秀,战场上讲求低调好比如前沿阵地不向上级敬礼一个道理,秀的快死的也快。举个二战战场上日军高调秀存在引发的血案,战地摆酷被三八大盖一枪两洞回老家,相信了解二战史的小伙伴们应该猜到是谁了。

高调秀存在的正是饭冢国五郎少将(死后追晋),这位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在战争期间被作为宣传典型的战地录影出现在日本各大影院放映,由于胡子拉碴面貌狰狞再拎个指挥刀到处跑很上镜,直接被称之为“军神饭冢联队长”。

正是太高调了他的死亡更显神奇,本来联队长一级不用直接冲锋战死概率很低,不过就有一个催命鬼在很恰当的时间给他送行来了。这个人就是日本著名战地记者小悮行男,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为了宣传“军神”的神勇小悮一行到庐山前线采访饭冢,由于防守方占据有利地形同时也是粤军精锐陆军160师,双方在东孤岭血战日饭冢发动了15次进攻都无法拿下中国守军防线。

损兵折将下饭冢一脸苦闷,由于战场血拼久了不修边幅胡子没刮、眼睛里全是血丝,再加上天气酷热赤裸上身的他显的很是凶悍。这位记者眼光独到,认为此时的饭冢异于常人这才是军人独有的魅力,于是小悮建议饭冢在阵地上比画几个酷酷造型,记录下来回日本东京接着宣传。

在记者吹捧下饭冢在大家挑选的地方拿着指挥刀开始又蹦又跳,过程相当精彩记者们拍的也相当卖力,不过这么闹腾自然引起守军注意。如果人多大家都穿戴差不多守军也不好辨认,关键是记者为了艺术效果给饭冢扣了一顶钢盔,毕竟是战场上的东西上面的绿漆早就剥落在太阳照射下反光严重,目标明显守军是看到了但手上没炮只有汉阳造够不着。

关键时刻一队老兵拎着三八大盖到来。有了显眼的目标再加上射程威力管够的步枪,已经完成表演任务正在回去的饭冢在老兵一枪之下立现两洞,直接洞穿胸口完成人生中最后一次战场录制工作然后就回归天国欣赏自己最后的作品了。


河东三叔


1948年,国共两党进行全面胜负性的淮海大决战,白崇禧拥兵数十万,不支援淮海战场一兵,结果,国军败,国民党败于大陆。

不得不说,国民党是被白崇禧打败的!

不久,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端了白崇禧的全部家当!

我要换成是老蒋,当时就会杀了白崇禧!



用户创维


看到回答里面有说辽沈战役廖耀湘的。廖耀湘的作死不是逡巡不进,而是他被一场意外的遭遇战吓慌了神,竟然用明码呼叫指挥国民党军队。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著名的、直接影响战役进程与结局的“胡家窝棚战斗”。

194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锦州。10月19日,中央军委批准了东北野战军的作战计划——就地聚歼廖耀湘兵团于野战之中。

东野指挥部适时下放指挥权,各纵队马上下达指示: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追。

接到上级指示,战场局面完全改观了。

战场上既没有前后方之分,也没有一线二线之别。为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东野指战员们大胆穿插、渗透、分割,廖兵团被打得斗志全无。

接下来重点来了。

10月26日凌晨,3纵7师21团3营前进到了胡家窝棚附近。3营2排长任炳全,从胡家窝棚村民口中得知,有国军多辆汽车驶入,国军士兵还背着带天线的机器。任排长当即判断胡家窝棚可能是敌人的一个师部或者团部,于是安排25位战士在村外潜伏,等到入夜再进攻。

当晚一辆载满军官的卡车驶过村口,2排战士当即用机枪猛烈扫射,并冲上前去包围卡车。胡家窝棚战斗打响了。

廖耀湘的指挥部没有想到此地竟然有东野部队,而且夜间枪炮声显得格外大,敌人一时间无法判断我军兵力状况。25位战士立即用卡车上缴获的迫击炮向敌人的中心驻地轰炸。

夜里响亮而密集的枪炮声,吓坏了廖耀湘。他慌忙转移兵团指挥部,以避开“共军主力”。

2排战士冲进屋内后,从屋子里敌人没有来得及销毁的文件上,看到有的落款是“廖耀湘”。当时战士们没人认识“廖”字,但是“耀湘”两个字认识,一联想,廖耀湘!哦!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是碰上了廖耀湘的指挥部,怪不得敌人装备这么好、火力这么猛。

而侥幸逃脱的廖耀湘则认为:共军已经发现了他的指挥部,共军的这股部队就是冲着他来的。

有了这个想法的廖耀湘彻底慌了神。

他逃到新6军22师指挥部之后,竟然用明语呼叫部属向新立屯集中!

我军通过监听则完全掌握了廖耀湘兵团的行动计划和路线,立即采取了迅速有效的针对措施。之后仅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在10月28日拂晓,基本解决了廖耀湘兵团。廖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廖耀湘本人也被我军俘虏。

据廖耀湘后来说:“解放军第一棒子即打碎了‘西进兵团’的脑袋,使我感到兵团的命运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恐惧慌乱让廖耀湘失去了正常指挥官的思维,竟然用无线电明语指挥部队,这当真是“作大死”。

其实,从深层次上看,这也是国军高级将领早已内心惧战的表现;能看出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交流。


凌烟阁论史


提到战场上作死的人,笔者想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海军将领,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是一个非常擅长赌博的人,他因为赌术过于高超,被多家国际赌场禁止入内,赌博能够赌到这个境界,山本五十六也称得上是“赌神”了。然而在1943年,山本五十六却用自己的小命进行了一次赌博,最后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在太平洋战争中期,日本逐渐失去了战争主动权,但是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日本海军仍然对美军有一定的威胁。1943年4月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日军对瓜岛进行轰炸,日军损失了21架战斗机,只击中了3艘美国舰艇。为了不让山本五十六伤心,日本指挥官夸大了战绩,山本五十六误认为日军取得大胜利,为了鼓舞日军乘胜追击,他决定乘坐专机去前线视察部队。

由于日军前线和美军航空基地距离非常近,日本海军的参谋们都不支持山本五十六以身犯险。然而赌徒出身的山本五十六根本不听任何人的劝阻,他固执的认为美军不会攻击自己,坚持要去前线视察。(西方国家有不攻击统帅的惯例)为了让山本五十六视察的消息更快的传到前线,山本五十六的副官用电报向前线通报了这一信息。前线指挥官看到电文后非常的惊讶,他认为山本五十六的副官以如此大的篇幅介绍山本五十六视察,肯定会被美军破译掉。

不过山本五十六仍然固执己见,他没有听从任何人的劝告,坚持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在山本五十六固执己见的时候,美军已经破译了电文,知道了山本五十六出现的具体时间。因为西方有不击杀统帅的惯例,尼米兹不想杀死山本五十六,但是尼米兹的参谋都认为杀死山本五十六,会对日本造成极大地影响。

在经过罗斯福的同意后,尼米兹定下了杀死山本五十六的计划。当山本五十六的专机飞到前线的时候,埋伏好的美军航空兵突然出现,山本五十六的座机遭到了美军机枪的扫射,最终坠机身亡。山本五十六固执己见,最终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在山本五十六被击毙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再也没有恢复中途岛海战时期的实力。


军武小咖



辽沈战役开始后,国军统帅部严令廖耀湘兵团出辽西,去救援锦州的范汉杰。但廖耀湘和卫立煌当时都认为,辽西是水网地带,河流纵横,大兵团行动不便,不应该出辽西。但国军统帅部认为,必须在辽沈打一仗,击败解放军一部,才能稳住华北局面。在一番恩威并用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之后,廖耀湘终于同意出辽西了。

但廖耀湘对出辽西救援锦州毫无信心,而且认为锦州只是诱饵,目的还是围城打援,他只要如辽西,就会掉进解放军的包围圈,所以一直希望直接从辽南方向走,去营口,因为营口有港口,而且辽南没有解放军主力,无论攻守都比较主动。

所以,在得到统帅部要求救援锦州的命令后,廖耀湘过了一星期才把部队集结到沈阳以北的新民。但集结之后又不马上开始向西进攻,而是先去攻占了彰武,试探解放军的意图到底是什么。但是再进攻彰武的时候,解放军只是稍微接触就马上撤退了,并未死守,说明彰武并不是解放军的预定战场。


出辽西要渡过辽河,大凌河,巨流河等河流,每个河流又在这一带有大量小的支流,从而形成一个河网地区。所以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光是架桥就很费时间。所以廖耀湘以此为借口,在辽河以东磨磨蹭蹭,一直到国军统帅部严令马上渡河向西进攻之后,廖耀湘才带着负气的心态开始渡过辽河,进占了新立屯。这样,整个兵团就处在两条河流中间,旁边又有山,处境是很危险的。

好不容易渡过辽河,到了新立屯,廖耀湘又得到消息,锦州已经完了。按照廖耀湘的看法,廖耀湘兵团出辽西的目标既然是救援锦州,那么现在锦州已经被解放军攻克了,范汉杰兵团也已经全军覆没,范汉杰本人也下落不明,再西进就失去了意义。接下来解放军一定会以围歼廖耀湘兵团喂目标,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抓紧按他的想法,南下营口,准备撤离东北。

但国军统帅部依然不同意廖耀湘的意见,二坚持要廖耀湘兵团和侯镜如兵团两个兵团东西对进,在锦州一带寻求与解放军进行决战的机会,并齐心协力击破解放军一部,以稳定华北的局势,否则华北局面也会出现很大变数。这时候廖耀湘兵团和侯镜如兵团刘出现了分歧,廖耀湘要求东进兵团突破塔山解放军防线,她才肯西进,而侯镜如兵团则要求廖耀湘兵团到锦州附近的大凌河一线,才肯东进。

这样相持不下,廖耀湘兵团十多万人刘在新立屯附近既不前进阜新,也不后退沈阳,也不南下营口,就在这个河网纵横的地带待着,一待就是一星期。从锦州解放到廖耀湘兵团确立南下营口的方案,中间又过去了一个星期,一直到十月二十一日,国军统帅部看在辽西决战已无可能,才不得已同意了南下营口的方案。


就在这一个星期里,参与了解放锦州的部队已经基本上造成了休整和补充,而且也已经在开始向廖耀湘兵团附近移动了,准备将廖耀湘兵团就围歼在黑山大虎山这一带。廖耀湘确立南下方案之后,才开始想黑山大虎山一线展开攻击,并且一开始并未使用兵团主力部队新六军,而是胖残破不全的七十一军打头阵,这一来又耽误了两天时间。

强攻黑山大虎山不成,廖耀湘又反应迟钝,没有马上判断出解放军的意图,而是仍然企图在攻占黑山大虎山一线之后,全兵团再安全通过这个走廊地带。打了两天发现解放军是在死守待援,廖耀湘终于发现情况不妙了,才命令新六军接替七十一军,继续攻击黑山解放军阵地,掩护兵团向南通过这个走廊。到这时候为时已晚,四面都已经被解放军包围了,已经插翅难逃了。仅仅三天后,整个廖耀湘兵团刘被全歼在了这个地区。

在这个意义上说,廖耀湘在辽西这个水网地带逗留不进,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固然是因为国军统帅部与东北剿总卫立煌以及廖耀湘本人之间的意见分歧,但在发现这个地带是一个对廖耀湘兵团作战十分不利的地带之后,却没有做出任何决策来迅速离开这个地区,或者先控制黑山大虎山一线,保证兵团的安全,就这么再这个死地消极的待着不动,也就是廖耀湘自己作死了。


萧武


阿部规秀,日本“名将之花”,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他的死就是骄纵自傲、目中无人的结果造成的。以当时八路军和日军的实力对比,他真的是自己作死的。

阿部规秀是日本的山地战专家,从小向往着成为真正的武士,并一直为之努力,二十一岁毕业于日本专门培养陆军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然后凭着优良的军人素质和骄人的战功,五十一岁已经成为陆军少将,并在两年后晋升为陆军中将,被日本国内誉为“名将之花”。

阿部规秀的军事能力相当突出,治军有方,当时与国民党部队作战鲜有败绩,日本军人都以进入他的部队而骄傲,在对华作战中对中国军民残酷冷血,屠杀毫不留情,他本人是个不折不扣杀人魔鬼。

多次战斗的胜利,让阿部规秀渐渐产生了轻敌的思想,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况且自从来到河北战场后,基本上都是自己擅长作战的山地丘陵地带,更让他胸有成竹,不可一世。

1939年日军开始秋季大扫荡,企图彻底消灭所在地区的抗日队伍,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杨成武部,集中优势兵力,在雁宿崖消灭来犯的阿部规秀部的一支日军大队,这让刚晋升中将不久的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便亲自率领一支1500余人的日军,前来报复,八路军将计就计,把阿部规秀引至黄土岭地区,设伏围歼,阿部规秀损失惨重,但仍然组织部队负隅抵抗。

战斗中,八路军发现一个村旁的独立小院中,有许多日本军官进进出出,并且有卫兵守护,由此判断这里可能是日军的指挥部,现场指挥员当机立断,马上调来炮兵,由刚满18岁的炮手李二喜,按不同的方位打出四发炮弹,其中一发炮弹正在院子中间爆炸,使正在指挥作战的阿部规秀的腹部和腿部受到重创,之后被日军用毯子包着,慌忙抬走。

八路军歼灭大部分日军后,在其援军到来之前,撤出战场,但当时还不知道日军旅团长中将已被炸得身负重伤。

后来在敌人的电台和报纸上,才知道阿部规秀在受重伤三小时后,不治身亡。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阿部规秀之死,在于他的轻敌自傲,没有把八路军的战斗力放在眼里,当时的形势,也确实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处于绝对上风,但不屈的中国人民不会束手待毙,总有机会给有作死心态的侵略者致命一击,让他们血债血偿。


历史微点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中将,他就是中国战争史上作死的代表人物。

孟良崮战役之前,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苏皖解放区大举进攻,其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列的整编74师、第5军和素有“钢军”支撑的第7军担任主力,这三支部队战斗力很强,给华野造成不小的压力。

整编74师在国军部队的配合下,力克华野6纵,攻占了华中解放区心脏-淮安,解放军退到苏北根据地。给整个华野造成很大震撼。6纵司令员王必成更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整编74师取得此次胜利,让张灵甫嚣张到极点,他甚至扬言要把华野赶到大海里喂鱼。蒋介石也对整编74师和张灵甫大大奖赏了一番。

张灵甫见华野退到苏北,以为华野不堪一击,不顾总指挥顾祝同的命令,孤军深入,被粟裕和华野抓住战机,予以重创。

1947年5月14日,华野第1、8纵队主力寻隙向敌纵深穿插,至14日上午,1纵以攻占曹庄、黄斗顶山、天马山等要点,同时,第4、第9纵队从正面发起攻击,占领黄鹿寨、佛山及马牧池、隋家店一线,扼制了整编第74师的进攻。

张灵甫见华野有分割包围74师的意图,火速朝垛庄方向撤退,华东野战军发现整编第74师南撤,立刻追击。华野第4、第9纵队经彻夜攻击,进占唐家峪子、赵家城子一线;第6纵队在第1纵队一部协同下,于15日拂晓攻占垛庄,截断了整编第74师的退路;第8纵队攻占万泉山,同第1、第6纵队打通了联系,在芦山、孟良崮地区形成了对整编第74师的四面包围。

至此华野基本完成了对整编第74师的包围。顾祝同听闻整编第74师被包围,下令国军新泰的整编第11师、蒙阴的整编第65师、桃墟的整编第25师、青鸵寺的整编第83师以及河阳、汤头的第7军、整编第48师等部迅速向整编第74师靠拢;同时并急调第5军、整编64师、20师和9师兼程驰援74师。

张灵甫看到外围有这么多国军救援自己,就想依托孟良崮和华野决战。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把整编74师带上了孟良崮,也把把整编74师带向了坟墓。

1947年5月15日,整编74师被华野围困在孟良崮地区,5月15日晚上一点多,华野发起总攻,74师难以抵挡,而外围救援的国军,始终被华野阻拦在孟良崮之外,难以靠近孟良崮。

74师伤亡惨重,张灵甫给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发报“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李天霞却无动于衷,派出一个连冒充一个旅的番号,遇到华野的阻击后立即撤回。

1947年5月16日,74师伤亡殆尽,张灵甫深感大势已去,给南京蒋介石发出最后一封电报:

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

张灵甫发完这封电报后,举枪自尽。

到5月16日下午战斗结束时,74师3万余人,大部全歼,残余被俘。华野取得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

整编第74师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战死的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哀叹这是“无可补偿的损失”,随后蒋介石发布为追念张灵甫“成仁”通告国军官兵训词,极力颂扬张灵甫“杀身成仁”的精神。


袁卫宇


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公元957年)春,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赵匡胤追随周世宗柴荣征讨淮南,他的第一战就在涡口击败了敌军数万众,斩杀敌军兵马都监何延锡等。

此时的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率众号称十五万人在清流关阻击后周军队,却被赵匡胤击溃,最后他们又在赵匡胤的追击之下退守城中。皇甫晖此时完全处于被动之中,他可能想起了当年的淝水之战,抱着一线生机,他尝试着利用东晋的打法,于是对赵匡胤说:“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他没有想到赵匡胤竟然欣然允诺了。

等到皇甫晖整理完军队,并出阵准备迎接后周军队的进攻之时,却发现单枪匹马的赵匡胤已经杀到面前了,他“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

这是赵匡胤在后周军旅中普通的一战,却很让人认为他是和宋襄公、苻坚一样泥古不化、明显作死的人。但其实不然啊,这是赵匡胤的一贯作风,后来柴荣再征南唐之时,在水流湍急的十八里滩前一筹莫展,《宋史》记载:“世宗方议以橐驼(即骆驼)济师,而太祖独跃马截流先渡,麾下骑随之,遂破其砦”。也就是说,连雄主周世宗柴荣都想采取保守的打法,没想到赵匡胤直接硬上,并且胜利了。

战场上的赵匡胤就是这么一条汉子,他以迷之自信强势作死,却成为后周将领中命最大的人,不但没有被生性多疑的周世宗柴荣处死,反而笑到了最后,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