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在微博上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禁眉头一皱。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仔细一想……还真是有点意思。



妈宝男是什么呢?



就是指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是对的,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的男人。



那扶弟魔又是什么呢?



是指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响,会对自己的弟弟不计成本地奉献,四舍五入就是弟弟的第二个妈。

这两词放一块总结一下,七个字概括中心思想。



重男轻女的遗毒。

你可能会觉得,那扶弟魔是重男轻女,妈宝男怎么也是了?



01.妈宝男的诞生

每个养出妈宝男的家庭,一定有一段畸形的亲子关系。

著名主持人青音在《中国式的情与爱》中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朋友,我一直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后来我观察,他应该是一个“妈宝男”。



这位朋友今年已经34岁了,但到现在也没有结交一段很长很深的恋爱关系。



女朋友都是交往几个月就分手了,用他的话说就是



我妈不喜欢。

她跟我妈有点合不来。



我说:“真的是跟你妈合不来?见你妈了?”

没有,我觉得她那个性格将来肯定受不了。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等我问问我妈”



“妈宝男”就是妈妈心里头永远的宝贝,关键在于这个状态——



妈妈这样看儿子,儿子也一直以此自居,结果这种关系一直延续下去。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一旦这种“角色扮演式”的自我感动开始形成,



妈宝男会把自己所有不合常理的举动都“感情正当化”。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那这种畸形的状态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让我想起我家养的猫。



我是从一只小猫开始养它的,它学会用猫砂,学会打滚,学会撒娇学会怎么和毛线球斗智斗勇时,



几乎它学会干任何一件事,我的反应一律都是:



哇!太可爱了。

哇!你好聪明啊!

事实上猫需要我夸它吗?不需要。



我夸它是因为我由衷的想要夸它,由此不难推及妈妈是怎么看待“妈宝”儿子的。



你可以想象,妈妈看儿子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了不起的。



要不然朋友圈里那些丧心病狂晒娃党是怎么回事?



儿子的任何一点闪光都会令妈妈觉得,

哇,我的孩子不得了,我的孩子竟然会打喷嚏。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我曾经听我一个闺蜜说过她的婆婆。



那时候是夏天,热得很。

婆婆一路走来出了一身汗,一进屋就开始当着自己老公的面脱衣服,脱内衣。

她特别惊愕,赶快跟她老公说“你快出去快出去”。



这时婆婆自己说,

这有什么关系,他是我喂大的,还能没见过吗。

任何不懂得审时度势的放手,不合时宜的关怀与自以为是的保护,其实也是一种过强的控制欲。



真的太可怕了。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谈起这种现象也曾说过:

这种幼年时期的过度关注,令儿子有和妈妈共生在一起的感觉。


“妈宝男”的形成原因重点就在于,他和妈妈是一体的。

02.没有谁天生就是扶弟魔

在中国的婚恋市场,有很多潜规则。

其中女生有弟弟这项则属于众多潜规则中的扣分项。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所谓的“扶弟魔”大都出身重男轻女的家庭。

自从家里添了这么一个宝贝弟弟起,大人就灌输:

你就这么一个弟弟,一定要对他好。

“扶弟魔”们的口头禅通常有:

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他是我亲弟弟,我能怎么办??

血浓于水,我必须得帮他!!!

这种语境下的血浓于水,说白了就是道德绑架。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但是为什么这些女孩们又轻易的屈服于这种绑架了呢?

这里就要提一条旧新闻了。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杭州一位28岁的女孩在一网络科技公司任经理,2017年5月1日,女孩拍了婚纱照;



14日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我烧糊涂了。

第二日凌晨不幸猝死。

这条新闻最引人关注的是女孩的小姨的一段话:

外甥女年薪20多万,最近要结婚买房,父母务农,家人把弟弟的压力加到她身上,

还说哪怕你出嫁了,以后也要帮弟弟。



这哪里是养女儿,这就是从小培养了一个人形自走取款机啊。

天涯上也曾经有网友自爆过:



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弟弟是家里唯一的血脉,要保护他,要对他好,好吃好喝供着他。

我高中毕业考入一家护士专科学校,谈了一个男朋友,



家里条件一般,但对我挺好的,我准备毕业跟他一起去南方打工,



爸妈把我户口本和身份证都藏了起来,要他们家给三十万彩礼钱,


我知道爸妈想拿卖我的钱给弟弟在县城买房子,娶媳妇用。



那时候弟弟才16岁,还在读高中。


一年后,他们给我找了一个比我大十岁的男人,离婚没孩子,



人也一般,只是他愿意拿出三十万彩礼。



但后来,他还是跟我离婚了,理由是没有男人受得了我这个扶弟魔。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就当及时止损了



没有哪个姑娘天生就是“扶弟魔”,没有人一出生就满脑子三从四德,



是父母从小对女儿灌输“你要对你弟弟好,你要无条件为他付出”的观念,



乃至日复一日“你一辈子都要对你弟弟好”的念叨把正常的姑娘变魔怔了。



像吸血的蚂蟥一样存在的扶弟魔固然可恨,



但我们不妨把“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反过来看:

她们也很可怜。



03.为别人而活的人,永远在演悲剧

《圆桌派》里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叫做“你偷走了我的历史。”



为了方便理解这句话,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说一个妈宝男长大后结婚,

那他就势必要把原来和妈妈一起分享的那些时间和妻子一起分享。

这时妈妈就会认为:

本应该属于我的这部分时间(历史)成了另一个人的。

“男票是个妈宝男,居然不让我帮我弟,要分手吗?”

母亲的过多干涉其实是来自于一种不可抑制的控制欲,甚至于对儿媳的嫉妒。



同样的情况套用在扶弟魔身上也很适用,只不过角色正好反转——



扶弟魔偷走的是丈夫的历史,甚至还要顺便偷夫家一点钱。



而这种畸形现象的诞生,正是由于当事人的人生过多的依付于他人而造成的。



不过,这个世界永远是有正反两面的。



你看见了正面,必然也在同一瞬间看到了反面。



妈宝男内心最恨的人也是自己那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扶弟魔内心最恨的人说不定正是那不断掏空她的弟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