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丨北京新高考物理將“單飛”,模考呈現2大變化需考生注意

2020年北京高考,物理將正式“放單飛”。昨日上午剛剛結束的2020年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物理考試,釋放了哪些值得關注的新高考信號?對新高考物理備考有什麼指導性作用?

作業幫直播課高中物理名師胡婷第一時間對本次物理測試進行了解析。


1物理模考呈現兩大變化:


一是題目數量的變化。


試題數量變化:相比往年的高考題,這次物理模擬考試題的總題量從原來12道題(包括8道選擇、1道實驗、3道解答題)變為20道題(包括14道選擇、2道實驗、4道解答題)。選擇題增加4題,實驗題增加1題,解答題增加1題。


二是分值的變化。


往年高考物理總分120分,選擇題共計8道,每題6分,總分48分。實驗題1道,總分18分。解答題共計3道,分別是16,18,20分,總分54分。


本次模擬考總分100分。選擇題變為14道題,每道變為3分,總分42分,總分值少6分。實驗題變為2道,分別10分, 8分,總分18分,總分值不變。解答題變為4道,分別9分,9分, 10分,12分,共計4道,總分40分,總分值少14分。


整體來看,最顯著的變化是選擇題和計算題的題量增加,而每題分值減少。


2題型分析和備考建議


今年的物理模擬考整體難度與往年高考持平,已經進行了一輪複習的同學們對於試卷中的很多題目應該相當眼熟,幾乎原題重現,因此這套試卷同學們更應注重試卷結構的變動和難度的分佈。


選擇題由於題量的增加,題目涉及知識點更具針對性,更注重基礎原理的考察和生活實際的應用。

比如前4道選擇題就是基礎概念考察,區分易混淆概念、現象,這種題目非常簡單。再比如第5題、第6題、第11題為模型和原理的考察,要求學生搞清原理和本質,也是往年北京高考的特點。


實驗題近幾年力學考察更多,本次測試加入電學實驗,並且兩道分值相差不多,所以接下來複習時同學們也要重視電學實驗的複習,例如各種測電阻的方法、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測乾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等等。


解答題第17題,考察多物體多過程問題,考察動能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綜合考察,但難度不大。第18題、第19題、第20題是往年北京高考原題的變式,18題考基礎。19題第一問基礎,第二問考察同學們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第20題是粒子流模型,應用動量定理,考察宏觀和微觀的聯繫,而第二問在第一問的基礎上考察我們分析問題和靈活應用的能力。因此,接下來同學們在複習要做到,遇到新模型、新概念要學會聯繫和類比我們熟悉的模型和知識,

勤思考,勤練習,提升自己對於新信息的處理能力和建立模型分析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