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的丧葬规矩有哪些呢?

新大风歌


规矩最起码是村规民约、或上级政府部门的规定和要求;风俗,是各地的约定俗成,而长期流传下来的习俗。对于丧葬,风俗的说道,要远远多于规矩。国家民政部门因地制宜的对各地殡葬管理有规定也有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但政府对殡葬管理要求相差无几,比方说提倡火化,树葬,河葬等,提倡移风易俗,提倡新的丧葬行模式,这就叫规矩。

但在各地丧葬风俗还大行其道。河北和河南就迥然不同。人死后,通知亲朋好友,发丧,吊唁行礼,入敛,出殡,都有大操,按照约定俗成的程序一一的进行,各有各的说道。是风俗也是传统。还没有什么其他新的规矩,只是人死后葬礼的成本提高。




大滦州小市民





鄃城五芹






a财神小仙


农村新的丧葬规矩有哪些?

我是南方山区农村的,就我来说,我们这里的丧事丧葬并没有什么新的规矩。在破除迷信年代,受大气候的影响,丧葬是从简的。在宗教信仰等相关自由的政策放开后,我们这里的丧葬习俗,又原回归了还是延续祖辈遗传下来的方法进行操作的,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

一,逝者去世后,家属首先要给逝者准备好一口黑色或红色的棺木,然后再请两个相关人员为逝者洗擦身体并换好入棺的衣服。这期间,洗擦身体的清水是由孝子到水井旁先烧一柱香,然后再当场现取回来的水。为逝者更换的衣服为三腰五领(即三裤五褂)。棺木放在堂屋〈即大厅)里,为逝者更换好衣服后,将其放入棺材中,供逝者的亲朋好友前来看望祭拜,逝者的亲属分跪棺材两旁哭丧回拜前来吊丧的客人。

二,为逝者寻找墓地,挖井做墓。首先,请道士或风水师到山上用锣盘(实为指南针)定位,为逝者寻找风水宝地(风水宝地的要求是逝者在此安息后能保佑后人兴旺发达),然后,再请八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按风水师指定的方向要求为逝者掘井做墓。

三,坟墓挖好后,风水师再根据逝者去世的时间,结合逝者家属的生辰八字,测算出不伤害后人、有利于后人兴旺发达的良辰吉日,由先前那八位掘井做墓之人发丧,将逝者的棺木抬入坟墓里安葬即可。发丧过程中,有的主人请有乐队,没请的也有,这个是根据各个主人的自愿,没有规定的。

四,逝者入墓埋好后,在我们这里,首先,烧过纸钱,然后,再为逝者烧上灵屋(即是纸做的房子),同时,还要连续七天的傍晚要为逝者送上烟火,传说是逝者到了个新的地方,送上火把是助其照明的。

以上是我们这里我所见过的丧葬规矩,仅供参考!


乐享未来的农村人


真巧啊,昨天才看完赵本山的电影“落叶归根”。

在农村,红白喜事非常常见,各地都有各地的规矩,也是经过许多年流传下来的,但是现在农村丧葬出台了一些新规矩,比如,要求红喜事酒席不得超过5桌,白喜事最多不超过十桌,老人死了以后不再允许土葬,只允许火葬,但是许多农村的老人始终认为落叶归根,火葬不好,所以许多人表示不同意。

农村新的丧葬规矩有哪些呢?

1. 要求墓地集中,不得乱埋乱葬

以前因为没有过多的规划,家里老人百年之后,许多人随便找了一块山,或者找一块闲置的土地,就下葬了,导致现在各种地方都出现了坟冢,于是当经济发展,需要修路或者城镇化发展需要使用土地时,想要征收非常麻烦,所以国家新出台的丧葬规定每个地区,都有固定的丧葬地,不许再乱埋乱葬。

2.提倡酒席从简,拒绝浪费铺张

农村里面有句古话叫做,人死饭团开,意思就是村里一旦有人去世了,大家就都窝在一起吃饭,所以一般有的人家里,有老人过世,都会摆上几十桌酒席,现在国家提倡勤俭节约,所以对于农村办丧喜事这块,提倡酒席从简,像湖南这边的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了,一般丧事最多只能办3天,酒席不得超过十桌。

3.禁止土葬提倡火葬

入土为安的思想其实早就已经深入我们农村人的心里,这是千百年来的习俗,也被认为是子女孝顺的一种,所以当国家提倡土葬时,许多农民朋友就不乐意了,认为这是违背常理的一个事情,尤其是村里的老人,但其实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这是非常有益的一个事情,健康老死的人还好,如果患有疾病的人,就算掩埋,也还是有可能污染环境和传染疾病的,何况现在癌症等爆发增多呢。

农村丧葬改革,也代表着科技等进步,以及反腐思想的渗透,所以大家应该理解。


麦包抱


公私合伙倒卖墓地……


hjgj365


目前我们镇上没有什么限制,只是现在提倡火葬。但是火葬的都是退休的干部,或者是有退休金的人才火葬。

现在基本上都是土葬,毕竟死者为大,政府上,甚至村子没有任何限制的措施。

谢谢


徐大圣


人死了没有任何意义气回清风尸还泥,如今时兴爬烟囱,爬了烟囱后也就七八两骨灰,在对人类做点最后贡献可以拿去做饲料喂猪鸡鹅鸭去,也正好去还还一生吃了多少猪鸡鹅鸭的债,比拿去树葬水葬海葬天葬好吧,更比那些暴发死人财的地主高尚多少倍,


缘在旅途



谢谢!农村新的丧葬规矩有哪些呢?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思想又推崇以“孝”治天下,主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百善孝为先”,孝文化遂成为考验子孙是否孝顺的一项重要礼仪。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指导下,古人对祖先的葬礼,是倾其所有,不厌其烦,其复杂繁琐,劳民伤财,已到了令今人不可思议的程度。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葬礼已大大简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推进,农村新的丧葬规矩也就适时推行了,很多老人还一时很难接受,但是随着政策的推进和各种惠农补助措施的实施,慢慢的农村新的丧葬规矩也就接受了。


一:提倡火葬,禁止土葬

火葬在农村已经实施好多年了,但是真正火葬的人却少之又少,年龄大的老人思想比较保守,对于自己的后事,好多生前就给子女交代好,不要土葬,宁可选择偷埋,不办理丧事,也不火葬。一段时间推行火葬还需要时间,任重而道远。

二:丧事从简,不准铺张浪费

农村的丧葬也算一件大事,攀比之风很强,好多老年人生前生病花了很多钱,去世后,如果孩子在丧事上,办的不太热闹,就会被乡里乡亲说成不孝顺,所以在农村借钱也得风光的大办丧事,有一部分人,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孝顺,甚至都不愿意,去看上一眼,等到父母去世后,却大操大办。现在各地已经出了明文规定,白事不准大操大办,不准超过十桌,烟不准超过7元,酒不准超过50元,共产党员,村社干部必须带头遵守。

三:村里设置公墓

以前农村的老人去世后,都会把墓地选在自己的耕地上,没有合理的规划,对村风村貌的建设影响非常不好,所以村里专门选出一块地设置公墓,村里去世的人都被葬在公墓里,这样既节约土地,也改善村貌。这项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村集中葬埋已经成了常规,不准在自己的承包土地内随意葬埋。


四:移风易俗,摈弃丧葬陋习

现在农村的丧事上,有些子女为了表示自己孝顺,或者攀比之心,请一些歌舞团表演,中间会有人妖低俗的表演,或者请一些专业哭丧人员,代替自己的哭丧等,家人老人去世,哭丧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悲伤与不舍,现在应该演变成了表演,对此年龄大的老农,对这些表示接受不了。


橄榄剑社会


先把那些大幕推平了再来服众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