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大雷教育杂谈


这句话只适合极少数老师,我就碰到过。初中时班里物理平均分全校倒数第一,后来换了一个老师,不到半年,转为全年级第一,而且平均分比第二高十几二十分,什么概念😂

他没有给我们讲过一句大道理,没有骂过我们一句,上完课就走。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说实话物理底子根本没有,第一个物理老师只会照着书本念。

说实话我至今还让我倍感钦佩,他是我的恩人,没有他我可能看不到高中。但我人生中也遇到仅此一位这样的老师。中国教育资源其实还是很匮乏,学校越好,碰到特别老师的概率就大一点。

但中国绝大多数老师工作还是很负责认真的。


司马化云


这句话如果是从老师的口中说出,那么可视为自我激励或教师间互相激励。
但如果是从外行口中说出,而且振振有词地说出,那么可以视为暴露智商。

我们用归谬法来推导一下。

如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成立,那么教练也是老师的一种,“没有练不好的运动员,只有不会练的教练员”的说法也应该成立。等哪天我不想教书想打职业篮球了,我请的任何一个教练都应该把我培养成姚明的级别,否则就是教练员不会教,跟我的身高无关。等哪天我不想教书想要当演员了,我请的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把我培养成影帝,否则就是老师不会教,跟我的颜值无关。

可见,如果撇开语境单看这句话,那它就是一句政治上无比正确却枉顾个体差异和教学规律、毫无逻辑的话。

这句话有三处严重错误:

1、没有给出“好”的标准。

究竟是把孩子教到北大的水平为好,还是教到及格的水平为好?

究竟是把孩子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为好,还是培养成家长需要的人为好,还是培养成孩子自己希望的样子为好?

究竟是全科优秀的全才为好,还是单科突出的专才为好?

究竟是成绩优秀为好,还是品德优秀为好,还是体育优秀为好,还是艺术优秀为好?

国家、家长、老师、孩子自己,心中都会一个“好”的标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标准是模糊的,是不统一的,是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讨论前提,那么这个讨论就永远是空中楼阁。

2、枉顾个体差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潜台词就是“所有人能学好所有东西”。

我们能接受人的手指天生有长短,能接受人的身高天生有长短,但为何不能接受人的大脑天生有差异呢?

一个人擅长逻辑思维,还是擅长形象思维;擅长分析,还是擅长想象;擅长语言,还是擅长运动,既和后天环境有关,也和先天发育有关。

在大量科学结论面前,我们为何还要强迫一个人在他不擅长的领域也学好呢?

3、夸大教育的作用。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另一种潜台词就是“教育是万能的”。

我也很希望教育是万能的,但只要当过老师或者做过父母的人都应该明白,教育不仅不是万能的, 反而在很多时候是无力的。

人类的教育史和人类存在的历史几乎一样长。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学习障碍、行为偏差、游戏成瘾等等问题。

如果教育是万能的,那么何必还要警察和心理医生。

如果教育是万能的, 那么何必要监狱呢?


教师行业里败类也不少,但出败类的比例绝对是各行业中最低的之一。我敢说,中国绝大多数老师只要在岗位一天,就会尽全力对国家负责, 对家长负责,对孩子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我们已经不指望外行尊敬我们,也不需要所有人理解我们,我们只希望不被污名化,而已。


如果您认同本文,请“点赞”、“评论”或“分享”,以让本文被更多人看到。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