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坛有哪些被捧得过高的作品?

颜焕原



要说中国文坛上被捧得过高的文学作品,个人以为不下一部 ,而是几部,十几部,甚至几十部。

所谓捧得过高,意即作品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像后期越传越神的那般唯高唯上,而是带有明显的个人崇拜或者故意推高的有意为之,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个人目的或者集体意志,也有的是人云亦云,盲目的随大流而虚张声势,结果却使一些本来意境不深、格调不高、语言平白的作品紧赶慢爬地攀上高峰,实则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无知或者故意,也破坏了文学作品应该依峙的客观评价依据,是对文学环境和文学情态的凌辱和伤害。

这里不必多举,仅举特别有名的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

比如尽人皆知的《平凡的世界》,比如余华的《活着》,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毋庸置疑,这三部作品,都在民间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影响力,甚至一度左右了人们的阅读取向和文化态度以及普世价值。


这三篇作品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是路遥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带有路遥先生毕生执着不懈的追求和人间挚爱的温度,是路遥先生用生命谱写的一曲颂歌,也是路遥先生所有作品中最具文化价值的长篇巨制,也获得了国内文学最高奖。

但这部作品却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喜欢它的人把它当成了人生的坐标和理想,排斥它的人对于它的作品内核提出强烈质疑,更是对路遥先生的笔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攻讦。若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我个人基本同意后者的观点,它除了那些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乌托邦以外,篇幅的构成语言也很无味,全篇凭借那几个浪漫而温暖的线索抓人眼球攫人魂魄,却有违于现实生活中的常识性认知与实践,更像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精神寄托,或者痴心梦想。

尤其是它的语言,更是平白到看点很少,几近于无。我们固然可以说路遥先生的作品本身就是这种写作特色,写作风格,但这种缺乏文学作品经典化描述的作品,更像是一杯白开水,也可以说它是一部文学色彩很单薄又很淡泊的作品。

再说《活着》。很多人将它奉为了神作,予以了无与伦比的文学地位,甚至还有人一度热炒期盼它能获得本届或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

若说在文采上、意境上,余华的笔下功夫相较于路遥要高出很多,也很有韵味和看点,这都不是他的短板。他的个人短板在于这么一部作品对于现实中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意识进行了一次清洗和灌输,那种肆意抹黑甚至一黑到底的文学形象,更让我们感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磨难和戕害,也是对人类心灵的摧残和肆虐,不仅格调不高,也直接反馈出作者个人巨大的内在心里阴暗面,也难怪这些年来除了个别人还偶尔提上一句外,基本属于寂寞沉沦的状态。

至于那部《黄金时代》,更像是一个儿戏或者一个笑话。这个王小波被有人恣意的推高和尊崇,是极大的个人虚妄主义和利己思想的再度猖獗与嗜狂,更是对目今文坛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巨大伤害,也是对人们思想意识的深度强奸和肆意摧残。那些得益者不过就是那么几个唧唧歪歪的所谓大师高人,都是一堆人文垃圾或者推声造势的制造者,作俑者,受益者。

这三部作品,路遥的个人魅力犹在,其作品也充满了正能量,虽然笔下粗糙,但不影响它对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冲击和再建,也可以一直被当做励志的标杆与借鉴。其他两部,则基本属于另类,影响力也没有《平凡的世界》影响巨大,权当是一个过客把它放过也就罢了,甚至还可以直接用心志在意志取向上灭了它。


龙吟148119260


以所谓的“70年70部长篇小说“为例,许多优秀的经典作品遗憾落选。个人认为,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徐光耀《平原烈火》,李晓明、韩安庆的《平原枪声》,冯志的《敌后武工队》等作品,要比《我们播种爱情》和《万山红遍》等所谓“最为精彩的中国故事”要更“精彩”——— 影响更深远,生命力更恒久……… 在70部中最少应占两个席位,如果有关部门真要照顾徐怀中和黎汝清两位革命老人的话,完全可以从他们的后期作品中选择,如黎汝青的“湘江之战”、“皖南事变”等,还有徐怀中的最新茅奖获奖作品“牵风记”,相信要比“70部”中后边十五部的大部分都要优秀得多……

让时间说话……

但愿,十年后,有更多的读者还记得“70部”的精彩故事,就像今天的我们,还记得《高玉宝》、记得《草原烽火》、记得《茫茫的草原》、记得《心灵史》、记得许多许多一样!


如義齋人


我想说,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其作品受到国内读者的追捧,获奖之前少有问津。

我也是在全国人民热火朝天拥捧中国首位诺奖作家的氛围中,读了他的《生死疲劳》,但说实话,我没看完就丢在一边了。

莫言的想象力够丰富,把人的一生投胎到牛、驴、猪牲畜的肉身,思想和灵魂还属于人,真逗,瑞典诺贝尔文学颁奖会还真好这一口。

村上春树一直是诺贝尔奖的陪跑者,但他的作品畅销全世界。村上对于自己的作品非常自信,他认为只要读者买他的作品读,得不得诺贝尔奖真的无所谓。

诺奖评奖者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眼光,无法代替庞大的读者群体。所以说读者是作家眼里的上帝。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潜伏的情感世界,能够启发读者对美的追求,能够提升读者的自我意识,这样的作品才是经典作品。它经得起历史的锤炼。

而莫言的作品显然被捧得太高,随着时间的洗刷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将风光不在。


小朝清风


另类君答题o(* ̄︶ ̄*)o

杨朔是个散文家,他的许多作品都上了课本,有些课本还被老师要求背诵,例如《荔枝蜜》、《香山红叶》、《茶花赋》等。

三十年前我上初中,正是懵懂无知的年级,那时候从天然的嗅觉就感知到,这位杨作家的散文,真的不咋滴,因为通篇都是在诱导你如何如何,尽管辞藻略显华丽,但那也不过是用文字堆砌而成的图案罢了,丝毫感觉不到有文学的美感和老师们吹嘘兜售的所谓诗意美好。

上高中的时候老杨仍然阴魂不散,在语文课本中时隐时现,那时候一想起来他的字句和中心思想,真的感到味同嚼蜡,或许他是有感而发的写作,但我真的感觉那都是命题作文,空虚枯燥乏味,真不知道他所谓的满清热忱从哪里来,有往哪里去了。

到大学以后才知道,老杨是服毒自杀的,原因不必解释了吧。

1968年8月,杨朔绝望中吞服安眠药自杀。终年55岁。写了半辈子命题作文,最后还是挂了。

再来一锤,他的作品据说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更有甚者说他的文章是建国后第一流的散文作品。

感觉这个幽默有点黑哟!


另类文史


中国文坛被捧得过高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

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原因不外是以下几方面:



一、以得奖与否来论定一部作品的价值


成败王候败则寇。在这种陈旧观念影响下,一部作品得了奖,就必然是好作品——这种观念本身就是狭隘的,天真的,因循守旧的,没有独立思维的。须知,那个奖是怎么来的——是少数人评出来的,尽管这个少数人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但他们就必然会代表大众读者的心声么——未必!

当然,少数人也确实评出过好作品,比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推拿》等等,都是好作品。

但有没有自演自唱的,有没有互相吹捧的,有没有利益交换的,有没有论资排辈的,有没有照顾地域甚至排排座吃果果的,有没有为了迎合某个历史阶段需要的,有没有让大众读者读不懂而故弄玄虚显示高深的,有没有宣称文学是小众的人才能读懂,普通读者读不懂也属正常的论调——难说!

实难理解,一部文学作品,有话不好好说,非要故弄玄虚让普通读者难以理解导致读不下去,这样的文学作品究竟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只给少数精英和研究人员读的东西,应该是专业书籍或专业论文,不应该是文学作品。换句话说,文学作品应该是大众读物,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时隔上千年,至今还是老少咸宜,这不就是眼前的例证么。退一万步说,我们不和经典作品相比,只求让大众读者能读懂,这个标谁还算高么?

正因如此,那个得了声名显赫的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大奖的作品,被铺天盖地的反面声音所淹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没有独立思考,被动地随声应合,造成一种人云亦云的假象


经常会出现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部作品有人说好,马上就会跟上来大批的拥护者,至于和其它优秀作品相比,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能带给读者什么样的启迪和感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前几天受悟空问答邀请,要求回答对《活着》这部作品的评价。这是一部叫好声很高的作品。为此笔者特意重读了一遍,一字一句从头读到尾,却至今也没完成回答的任务。究其原因:实在找不出该如何回答的脉络。

主人公福贵,从旧社会一个吃喝嫖赌不认爹娘的败家子,到新社会丧子丧女丧妻落得孤家寡人却仍然“活着”,通篇是苦难苦难还是苦难,这种为了苦难而写苦难的作品,到底要说明什么呀?如果说,作者是想告诉人们,不管遇到任困苦都要像福贵那样坚强地活下去,那么这个主题就实在欠低了。因为人们不用告诉也都在这样活着——苦难人人有,深浅各不同,所以佛祖才告诉我们这些凡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另外,为了让我们今天过上好日子而抛头颅洒热血满门忠烈的比比皆是,与他们舍己为人忍受苦难的精神相比,福贵这种吃喝嫖赌把家产败光的混蛋,受到的苦难就值得同情和效仿么?

更加费解的是,为了写苦难,让一个孩子为了献血救校长(县长夫人),竟然被医护人员抽血活活地抽死。别说是医务人员,就算是个临时工,也知道人身上的血不是无尽无休可以连续抽这个常识,况且孩子已经说头晕了他还一个劲地抽,直至把孩子抽死。

文学作品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把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直接抽血而抽死,这算源于生活还是高于生活,实在弄不懂。

或许是笔者孤陋寡闻艺术鉴赏力低下,反正看不出《活着》好在什么地方。



三、只考虑语言优美和正面歌颂,不考虑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

关于这方面,应该说已经达成共识。首推杨朔的《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香山红叶》等系列散文。论语言,论意境,论遣词造句,论层次段落,论谋篇布局都属于极品。尤其是语言,甜腻得能粘掉牙。正因如此,当年被连篇累牍搬上中小学课本,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文学作品的功能是什么?它的要素是什么?宣传口号固然可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跃出战壕振臂高呼:

同志们,坚决消灭敌人,冲啊!——

为了新中国,前进!——

在这样的口号鼓舞下,战士们热血沸腾,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舍生忘死奋勇冲杀,此时此刻口号的能量是巨大的,是不可低估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文学作品的功能不是这些。它不是呼喊,不是说教,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潜移默化的拨人心弦,润物细无声的思考和回味。而单纯依靠迎合形势而红极一时的文学作品,只能是红极一时,是经不住历史和时间检验的。



总结:

罗嗦两句:

1、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见仁见智,实属正常。本文意见只代表个人,欢迎批评,不吝赐教。

2、中国文坛被捧得过高的作品实例,还可以举出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有一点必须阐明:捧得过高的作品不是坏作品,只是没必要捧得过高罢了。因为捧得过高,容易摔得很疼!

如此而已。


文化一家人


现在捧得最高的就是张爱玲,不断地被人们发掘、谈论,万人瞩目,无限崇拜,据说有三千万张爱玲迷,还有张爱玲学,是现代文坛的一大神话。

张爱玲是海外学者夏志清挖掘出来一手捧上神坛的。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作出结论,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夏志清对鲁迅的评价明显贬低,先承认《阿Q正传》“是现代中国小说惟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但又认为它“显然受到过誉,它的结构很机械,格调也近似插科打诨”。

在夏志清眼里,张爱玲的《金锁记》比鲁迅的《阿Q正传》要伟大的多。

夏志清在《张爱玲与鲁迅及其他》中认为张爱玲是现代文学的祖师奶奶。在人品上,高赞张爱玲是最有尊严的中国人,反过来攻击鲁迅是走狗。

夏志清意识形态过于明显,连胡适都要承认鲁迅的文学业绩,在立场上说鲁迅是我们的人。因为在胡适看来,鲁迅也是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

鲁迅才是响当当的现代文学的祖师爷,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本范式,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巅峰。

贬低鲁迅抬高张爱玲,夏志清太庸俗。夏志清说张爱玲是现代文学的祖师奶奶更是可笑,鲁迅去世的时候,张爱玲才16岁。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才展露文坛,在她之前20年代30年代已经出现一大批才女作家,有冰心、萧红、丁玲、林徽因、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梅娘等等,张爱玲没有资格当奶奶。

被夏志清挖掘出来的张爱玲,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蹿红,变成了一种经典模式,一种流行符号。在理论界,1994年,以“冷月情魔”的称谓位居现代文学大师排行榜第八。在娱乐界,张爱玲的小说不停地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著名导演李安的《色戒》更是轰动一时。在出版界,张爱玲的作品不停的翻印出版,仅《小团圆》一书印数就达到一百万册。

张爱玲为什么这么红?

首先必须承认,由于历史的原因,张爱玲长期被低估了。张爱玲是一个才女,一个文坛的异数,最擅长女性的心理描写,有种苍凉美艳的风格,同时又有点偏执阴暗。在习以为常的宏大叙事文坛上,张爱玲的风格颇有点前卫。

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周瘦鹃如此评价张爱玲的作品:“请读者共同来欣赏张女士一种特殊情调的作品,而对于当年香港所谓高等华人的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也可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张爱玲的这种特殊情调其实就是一种小资情调,张爱玲不是现代文学的祖师奶奶,应该是小资文化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是名门之后,有“海上名媛”美誉,高贵雅致,生活奢华,穿旗袍喝咖啡,说英语迷恋《红楼梦》,与大众相隔,写的作品都是日常生活,男女之事,典型的小资情调。

正如老作家柯灵所说:“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30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而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偌大的文坛,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

当时上海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开放的环境,发达的经济,培育出一个强大的市民阶层,像张爱玲这样的小资情调很适合市民的口味,当时几家有影响力的杂志对张爱玲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宣传与推介,商人的嗅觉是灵敏的。上海沦陷以后,日伪文化检查严格,抗日文学艰难,市场对张爱玲这样的小资文化需求更加强烈。所以说,上海沦陷了,反而成就了张爱玲。

张爱玲成了旧上海的文化象征,民国怀旧,张爱玲更是首当其冲的文化人物,喝着咖啡,听着音乐,谈着恋爱,读着张爱玲的小说,聊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不正是优雅别致的小资生活吗?

张爱玲的作品充满精致、唯美、感伤的 小资情调 ,正好迎合了当代人在世俗化浪潮中多愁善感、渴望慰藉的情感需要。在世俗化的今天,张爱玲这个小资文化的祖师奶奶是不会缺席的,所以炙手可热也是顺理成章。

张爱玲的小资情调决定了她文学高度,最伟大之类的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王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张爱玲:“我知道现在有许多读者追捧张爱玲的作品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张爱玲的写作有一种生动感,她对颜色的描绘很好,对有些人情世故的描写,特别是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十分不错,但真有那么好吗?我实在是不懂,我也不知道,我希望有人能够对我进行一点儿教育。我已经下过多少次决心要读她的作品了,我找了她的书,我还上国家图书馆借了她的书,但没有几篇我能认真读得下来的。张爱玲曾说要是没有发生过的事,她还是写不了的,只能写发生过的事。这个话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不是天真了一点?现在张爱玲俨然快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了,我觉得有点悲哀,我宁愿去读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我觉得也很有意思。”

王小波说:“天知道张爱玲后来写的那叫什么东西。她把自己的病态当作才能了……”

王安忆说:“张爱玲略一眺望到人生的虚无,便回缩到俗世之中,而终于放过了人生的更宽阔和深厚的蕴含。”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说:“张爱玲的作品本身与其曾经拥有的至高文学声望是不相匹配的”。

很多人欣赏的是张爱玲的情调和雅致,正好契合当代的生活状态,以及所引发的共鸣。其文学作品被严重高估和神话了。

张爱玲称不上是现代文学的祖师奶奶,但可以说是小资文化的祖师奶奶。这也许是张爱玲的最大魅力了。


非常道毕延河


要选这样的作品,我以为非前几年化名姜戎的《狼图腾》莫属。

该小说以严正的历史假面,以长篇大论的歪理邪说,美化侵略,美化暴君;过分拨高北方游牧文明和游牧民族、西方的的航海文明和航海民族、丑化农业文明和农业民族,把前两者对后者的侵略屠杀摧残硬说成是输血,是后者前进发展的动力,鼓吹侵略有功论。如以这种论调为标准的话,那么一切侵略都是应该被歌颂的,包括日本的侵华战争,所以其荒谬也是显而易见的!

说白了,和纳粹的论调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当时由于其视角之新颖,选材之独到,故事之引人,文笔之老到,以及以比较有神秘色彩的狼和游牧文化为切入点,于2006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煽情推介以来曾引发了长期的轰动和热烈的反响,并于2016年拍成了电影。

但幸亏社会主流舆论之清醒,并不予以积极反应,于今已被人冷淡了,而拍成的电影也由于硬往枕头方面生拉硬扯,和原著主题大相径庭,更削弱了其主题,带累其原著更被人冷落,今已很少有人提起了!!!



老虎不吃菜


前段时间评选的茅盾文学奖,也是写小说的人争夺的一个焦点,作为当代中国最高的文学奖项,茅奖是各路写小说的或明或暗必争之地。

茅奖也评出了一些不错的作品,但也有一些作品只是平衡各方利益的结果。

在利益逻辑下,中国文坛被捧得过高的作品不乏少数。

在一些人眼里,诺奖光环笼罩的莫言的作品就成了最高水准,莫言的作品虽然在当代中国小说中也算不错,像《红高粱》《天堂蒜苔之歌》等,但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谱系中也就三流水准。


这种情况不一而足,因为左右当代中国文学评价的很重要标准已经成了人情世故。

你读到的哪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最失望?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红楼梦,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吃饱了撑着的太太小姐公子在一座大观园里瞎叽歪,既不描写当时的社会状况,又不揭露民间的疾苦,既不反封建,又不歌颂美好的爱情,我就不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鹿原,深刻描绘了时代变迁下的中国各个阶层的命运以及各个阶层人物的心理特点,其广度和深度都不是红楼梦所能比拟的。


术追秦缓


《回鹿原》写了陕西白鹿原一带的一些人物和事件,有其特定的地方性,固然写得深刻生动,但代表不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反映,几个重要人物白孝文、黑娃、白灵等的经历都很有些偶然性,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格,小娥的事情多是淫荡事情,所以,这部小说一开始就被过高评估为民族史诗是不合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