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能成為一代女皇,是她的強勢、霸道,還是李治的無能、軟弱?

直溝釣魚


武則天能夠成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主要還是因為她的兩個兒子不爭氣,與李治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李治在世她也只是皇后而已,大不了與聱獨孤伽羅一樣,夫婦二人並稱宮中“二聖”天皇與天后,這在制度上並不算僭越,因為後來武則天是皇帝的正妻,在古代嫡妻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可是李治去世之後,唐中宗李顯登基為帝,他的老婆韋氏來自關中大族韋家,韋家與杜家在唐朝號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也是關中四姓之一,除了比不上“五姓七望”那樣的頂級門閥,與武則天她老孃的弘農楊氏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

那個時候世家的光輝還在,武則天一面打壓世家,一邊又以世家血統為高貴,所以她的兒子也多以世家女為后妃,而性格軟弱的李顯明顯駕馭不了這樣彪悍的老婆,最後也是死在老婆手裡,所以朝政大權盡為韋氏所掌,甚至有大臣不滿李顯竟然說:“我就是要將天下都給韋氏又能怎樣?”

李顯的懦弱無能引起了武則天的不滿,於是她廢黜李顯的皇帝位,將他貶為盧陵王,又立李旦為帝,李旦也是個性格軟弱之人,最後楞是將皇位讓給武則天來做,自己樂得清靜。

所以武則天成為皇帝是時也命也,但是與李治的關係確實不大,只能怪兒子不爭氣鎮不住媳婦兒,最後老婆婆自己出來當家。


飛凡看歷史


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蹟,她作為一代女帝成為了封建社會獨樹一幟的存在,她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體制下可以站穩腳跟,而且在離世後也沒有被後來繼承皇位的人改寫歷史或者是抹黑她,足可見武則天的政治智慧和遠見卓識。那麼武則天能夠成為一代女皇,究竟是她的強勢和霸道所造就的呢,還是因為李治太軟弱無能了?

1、 李治在情感上需要武則天

在探討武則天的政治作為之前,絕地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李治對武則天情感方面的依賴。李治雖然出生在皇室,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武則天從小就缺乏母愛,而且在皇宮中一直過著卑微的生活,這樣的李治打從心底裡喜歡強勢霸道的女性。所以在缺乏母愛沒有安全感的李治遇到武則天的時候,他已經被她深深吸引,如果李治對武則天的愛不堅定,絕對不敢將自己的後母娶進宮裡。

2、 李治在政治上需要武則天

李治之所以會被扶上皇位,主要和長孫無忌的舉薦和支持有關,而長孫無忌正是看中了李治軟弱無能這一點,他想要利用李治的這個弱點讓自己繼續把持朝政。所以李治上臺以後他經常受到朝中老臣的掣肘,這讓李治非常的壓抑。這個時候武則天就成為了李治的得力助手,武則天全力支持李治討伐老臣,經過他們的一系列努力,終於成功的將關隴集團打壓住。李治可以順利達到政治目的,離不開武則天的協助。因此,與其說武則天利用李治登上了皇位,不如說李治當初也認可武則天的政治能力,同時也在政治上也離不開武則天這個得力助手。

3、 武則天具備當皇帝的資質

接下來再說武則天,她能夠當上皇帝確實有幾分運氣,但是更多的是依靠她自己不懈拼搏的毅力和勇氣。即便是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武則天,也不得不說這位女性是全才,她有嬌柔嫵媚的一面,也有堅毅果敢的一面。武則天從小飽讀詩書,在李治生病期間也讓她發揮了政治才能,並經過了很多磨鍊,所以她具備治理朝政的能力。武則天也有政治手腕,是一個天生的統治人才。所以武則天可以成為女皇,和李治的軟弱無能有關,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武則天絕對堪當大任。


歷史小地主


是李治的懦弱無能成就了武則天。

不過,武則天確實是擁有大智慧的奇女子。但李世民不吃她這一套,武則天給李世民當了整整十年的小老婆,卻一直是個才人,一點也沒晉級,跟她一塊進宮的宮女早就晉升到高級別的妃位了,可她還原地不動,可見李世民根本不喜歡她這種活潑大膽、妖嬈狐媚的女人。李世民喜歡長孫皇后、徐賢妃那樣的端莊賢淑的淑女。

李世民是個英明的皇帝!

而李治喜歡武則天、蕭淑妃這種嫵媚活潑、霸道強勢的女人。李治年幼喪母,武則天又比李治大六歲,正好填補了他缺少的母愛。他倆喜歡的女人性格不一樣。

李治的原配老婆王皇后,史書記載她端莊賢淑,不苟言笑。是李世民在眾多選妃女孩裡為他選的。史書上說,李世民十分喜歡這個兒媳,在他即將嚥氣時,他將王氏託付給了老臣長孫無忌。

李治不喜歡王皇后,王皇后一直也得不到丈夫的愛。李世民死後,李治不顧群臣反對,廢了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直到後來,武則天改朝換代,這跟李治的昏庸無能脫不了干係。


來自星星的小孩


武則天能成為一代女皇,是她的強勢、霸道和出色的政治才能造就的,在爭權奪利中,她戰勝了高宗李治、太子李忠、李賢。高宗李治的失敗原因與他性格軟弱有一定關係。

永徽六年十月,唐高宗不顧大臣們的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實現人生的第一個勝利。

為了攫取更高的權力,武則天利用各種機會、各種藉口,將政敵一個一個地消滅。

顯慶以後,高宗李治因為身患重病,經常需要武則天幫忙處理一些政務。她在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的支持下,趁機架空唐高宗李治,先後將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趕下臺。

高宗自顯慶以後,多苦風疾,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常稱旨,由是參預國政。” ——《新唐書·則天皇后本紀》

武則天的獨斷專行,引起了高宗李治的不滿,於是他開始反擊,著手限制武則天的權力。

  • 1.龍朔三年(663),李治將武則天的重要黨羽右相李義府流放。

  • 2.同年十月,高宗下詔讓太子處理政事。

  • 3.麟德元年(664)發生準備廢掉武則天的皇后。

麟德元年,宦官王伏勝告發,武則天在宮內用巫術害人,高宗藉機和上官儀謀劃廢掉武則天,上官儀草擬廢后詔書。

二人沒想到的是,武則天在高宗身邊佈置了眼線,廢后的密謀被武則天知道了,武則天急忙跑到高宗跟前申訴,看見眼前的武則天,高宗的軟弱,暴露無疑,怕武則天發火,將廢后的責任,甩鍋給上官儀。隨後武則天指使許敬宗,誣告上官儀與廢太子李忠謀反,將上官儀殺害,家屬沒入官府為奴。

帝羞縮,待之如初,猶意其恚,且曰:"是皆上官儀教我!"後諷許敬宗構儀,殺之。 ——《新唐書·后妃傳》

上官儀是上官婉兒的爺爺。

上官儀事件,朝中反武勢力受到了嚴重打擊,唐高宗顯得勢孤力弱。為了抑制武則天,高宗採取了多項措施:

  • 1.多次命太子李弘監國;

  • 2.組織新的宰相班子。

  • 3.打算禪位給太子。

太子李弘雖然是武則天的兒子,但是他卻不滿意武則天擅權干政。母子間在皇權的分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不幸的是,太子李弘在上元二年四月,突然死了。太子李弘的死在歷史上是一個謎,有人認為是武則天殺了自己的兒子。

唐高宗把大唐天下寄託在太子身上,沒想到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件事對高宗的打擊非常嚴重。但是高宗依然沒有放棄和武則天的鬥爭,他把希望轉移到他和武則天的次子李賢身上。武則天的四個兒子裡,李賢是最聰明的一個。

上元二年六月,李弘死後不到一個月,李賢被立為皇太子。

李賢為皇太子後,高宗屢次命他監國,培養其執政能力,高宗還為李賢特意安排了宰相班子。李賢監國其間,處理政事的能力得到了君臣的交口稱讚。

對武則天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太子賢不僅深得高宗讚賞,而且表現出比他哥哥更強的政治才能,對武則天來說不是一個好事,留這樣一個定時炸彈在身邊,武則天不放心。因而,武則天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來收拾這個太子了。

她首先在輿論上詆譭太子李賢,營造他不具備當皇帝的能力和天命的氛圍。接著武則天尋找除掉太子的機會,儀風四年,明崇儼遇刺身亡,武則天派人誣陷是太子所為,又在馬坊搜得戰甲數百個,誣告太子謀反。她以此為藉口,要高宗廢太子。

高宗命宰相薛元超、裴炎等人審理此案,想保住太子,誰知武則天不依不饒,認為太子謀反,天地不容,要大義滅親。不能饒恕。武則天為了權力連兒子都犧牲了。

“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

此時高宗被逼之下,調露二年八月,將李賢廢掉,次年十一月,將其貶到巴州。武則天並不就此罷休,文明元年(68 4)二月,派人將李賢殺害。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武則天當時權力之大,連高宗都無能為力。

李賢被廢后,武則天的三子李顯被立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唐高宗駕崩,皇太子李顯即位,這就是歷史上的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為中書令,表面上看皇權似乎完成了平穩的交接。

但是55天之後,武則天和裴炎合謀將李顯廢為廬陵王。

中宗被廢之後,武則天臨朝稱制,歷史上屬於她的時代來臨了。

從武則天的上位史可以看出,武則天的強勢和高宗李治的軟弱,兩個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了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的出現。


閔不克


唐高宗李治在唐太宗李世民還沒死的時候,就和武則天是眉來眼去的,有曖昧關係!唐太宗死後,太子李治即位,就是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是被武則天迷得神魂顛倒,做了一件中國歷史上令人震驚的有悖倫理的事!就是納父親的嬪妃,名份上的後母武則天為妃,後又立為皇后!後來唐高宗死後,武則天又廢了大唐,建立了周朝,自己做了女皇!

一個女人是通過什麼高超的手段,坐上了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的寶座呢?

李治即位後,武昭儀(武則天)和王皇后、蕭淑妃爭寵。都經常在唐高宗李治的面前說對方的壞話,李治是非常的頭疼,誰的話都不信!不久武昭儀生了個小公主,王皇后做為母儀天下的後宮老大,也得有所表示!於是就親自去看望,王皇后和武昭儀涵喧了一會,武昭儀說孃家老媽來了,自己出去一會,請王皇后和一個自己貼身的宮女照顧小公主!晚上唐高宗李治下朝回來看望小公主,武昭儀讓宮女把孩子抱出來,打開被子卻發現公主死了。武昭儀是馬上就昏了過去(假裝的,套路),李治問怎麼回事,宮女(被武昭儀買通了)說王皇后來過。武昭儀醒來後,就一口咬定是王皇后把自己的孩子掐死的!李治也半信半疑的,這時武昭儀把自己的表演天賦充分的發揮出來了!是一哭二叫三上吊,自己說什麼也不活了!李治看著心愛的女人都這樣了,沒有辦法只得把王皇后給撤了,打入了冷宮。

武昭儀從民間重金弄到兩種偏方,一種是塗在自己身上的花粉,類似於夜來香,但是比夜來香的味道強百倍,柔和清香沁入肺腑;還有一種是給唐高宗李治用的,類似於現在的壯陽藥。兩個人是夜夜纏綿在一起,武昭儀把李治的魂都給勾走了,是離不開武昭儀了!武昭儀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幾年的時間裡給唐高宗李治生了四個兒子。大兒子李弘、二兒子李賢、三兒子李顯、老四李旦。母以子為貴,武昭儀終於母儀天下,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自古有*色是刮骨的鋼刀*、*只有累死的牛,為沒有耕壞的地*,李治過度的縱慾,是掏空了身體!加上他孱弱多病的身體,他無法正常處理朝廷紛繁複雜的政事,皇后武則天就替他處理朝政。是朝廷裡的,邊疆的,吏部的,兵部的等等公文讓武則天處理的井然有序。唐高宗就更加的依賴武則天了,任何事情都和武則天商量。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二兒子李賢(太子李弘過早夭折了),一年年的長大了,被立為太子。李賢有武則天的天賦,李治讓太子李賢處理一些政事,都處理得非常好!唐高宗是非常的滿意,就重點培養太子李賢。武則天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經過幾個不眠之夜的考慮,他讓人揭發太子李賢造反,唐高宗李治是說什麼也不相信?結果士兵們在太子府裡搜出一些刀槍武器和幾百付鎧甲,於是武則天大義滅親,太子李賢被貶為庶人,軟禁起來。唐高宗李治的三兒子李顯被立為太子,武則天是一手把持朝政,太子李顯只能無所事事,開始吃喝玩樂!這也不行,武則天以太子李顯無能為由,把李顯貶為廬陵王。

唐高宗李治死後,他的四兒子李旦即位,就是歷史上的唐睿宗。他知道武則天的歹毒,也知道幾個哥哥的下場,所以做事如履薄冰,處處小心謹慎小心。有時候武則天找他商量一些事情,李旦就說老媽您是做皇帝的料,您就處理吧,不用同兒皇帝我商量(嚇的不行了)!時間一長,武則天就有了做女皇的想法。

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廢了兒子唐睿宗,也廢了大唐王朝!建立了周朝,自己坐上了女皇的寶座——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隱者康司馬


1.武則天能成為一代女皇,首贊是因為她有真知灼見。

武則天生活在封建社會,男性佔統治地位,她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能脫穎而出,成為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固然有其強勢、霸道的一面,但她超人的政治魅力,縱橫捭闔的手腕與膽識,精明果敢的處理政務的能力是重要的因素。

她同時期的王皇后與蕭淑妃的強勢與霸道比她並不遜色,也都面對無能、軟弱的李治,終不能出類拔萃,就是缺乏武則 天的魅力、能力與手腕;這在武則 天當政後,出臺並實行了一系列有關國計民生的政策,保持了社會經濟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就可以看得出來,我是說,當女皇僅僅依靠霸道與強勢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說,早期她矇蔽了患病的李治而取得了權力,靠得是強勢與霸道;那麼李治去世後,能使天下長治久安,她依靠的是她的真知灼見;綜合武則天的政績,她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2.武則天有常人不能具備的學習能力,以此獲得了治國安邦之才。

武則天容止美,在古代和今天這都是優勢,又多智謀,還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成為一代女皇后,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明,胸中裝有大格局,這一點,只有西漢的呂后才能與她相媲美。

當時,她的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身體不好,經常耳鳴眩暈,李治就讓思緒敏捷的武則天幫助自己處理政務,天長日久,武則天學習了和鍛鍊了自己處理政事的才能;對於如何制定和實行政策、如何協調朝臣的關係、如何解決軍政方面一些棘手的難題都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是主要的,這為她日後坐北朝南、統領整個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武則天的強勢和霸道中裹挾了勇氣與膽量。

唐太宗時期,武則 天還 是才人,太宗有匹名叫獅子驄的馬,脾氣暴躁、極難馴服,便 徵詢君臣的意見如何征服它;滿朝文武都面面相覷,毫無辦法!

這個時候,武則天說:陛下,我可以馴服它,馬不聽話,我首先用鐵鞭抽打它,還不聽話,我用錘子錘它的頭,如果它仍然不聽話,我就用匕首殺死它。

戎馬一生的唐太宗聽了武則天的馴馬術後,對這位美麗的女子也刮目相看了;在萬馬齊喑的時候,作為政治人物有主意與方法才是重要的,連戎馬一生的太宗就佩服她的智慧、勇氣和過人的膽量。

4,武則 天是與命運抗爭的女子。

武則天能成為女皇,還表現在她從不屈服於命運,勇於同命運抗爭上;由於沒有受到前夫唐太宗的寵愛,就在太守行將入木時,聰明的武則 天與太子李治暗生情愫,李世民去世後,依慣例,她被迫入長安感業寺為尼,如果她只有霸道和強勢,就意謂著她政治生命的熄滅。

但是由於審時度勢,抓住了李治這跟救命的稻草,又得以二次進宮,才實現了鹹魚翻身;這個過程看似輕描淡寫,卻是她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設身處地,沒有足夠的智慧,是很難實現的。

二次進宮後,為了權力,她用各種辦法打擊異己,甚至不惜掐死自己的女兒,才鋪平了通向皇后的道路;高宗駕崩後,她又開始對自己的兒子們進行了殘酷的打擊,在征服各方勢力後,才最終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可以說,武則天通向皇位的過程,就一直是同自己的命運想抗爭的過程。

5.唐高宗李治為武則天成為女皇創造了條件。

李治上位後,朝中臣子大部分都是父親遺留下來的開國元勳,如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等等,由於位高權重,這個功臣集團成為了高宗行使權力的束縛;為了爭取皇權,唐高宗與這些老臣展開的明爭暗鬥;善於辨風識向、察言觀色的武則天自然而然成為高宗的政治合作伙伴,二人聯手扳倒了文官集團,實現了皇后位置的“廢王立武”,從而沉重地打擊了關隴貴族,使李治的君主集權成為了現實,這時,武則天的霸道與強勢正好彌補了高宗的不足,這個過程也提高了武則天的個人威望。

縱上所述:武則 天的真知灼見、個人學習能力、治國安邦之才、高超的政治手腕、與命運抗爭的行為才是她走向皇位的真起原因;高宗對其助力,主事體現在他登基之後,對於武則天言聽計從,並將武則天帶入了政治生活之中,培養了她的政治才能,積累了她的政治經驗,開拓了她的政治視野;真正拓取皇位的主要時武則天自身因素!


希望星晨58298869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武則天之所以能夠從男性掌控話語權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女皇,而且在她執政期間還保持了國家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狀態,實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

如題目所問,武則天能夠成為一代女皇,是她的強勢、霸道,還是李治的無能、軟弱,我認為題目中所說的是她成為一代女皇的一個方面,但是僅僅靠強勢、霸道,即便能夠矇蔽了李治,但是當李治去世後,她是保證不了大唐王朝繼續向前發展的,唯獨有真才實學才能坐穩皇帝之位。

【1】我們先看武則天的強勢和霸道。

這一點是在武則天的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她的這種強勢霸道突出表現在對於命運的抗爭,武則天本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未得到太宗的寵愛,但是與太子李治卻暗生情愫,在李世民去世後,她被迫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是她抓住了唐高宗李治這跟線,最終也是這根線實現了她的翻身。在翻身之後,為了獨得寵愛,她用各種辦法逐步打擊各個受寵的妃嬪,甚至掐死自己的女兒而打擊對方,最終實現獨寵,最終成為皇后。而在成為皇后之後,她又開始對高宗的兒子們進行打擊處理,最終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一代女皇。

【2】武則天能夠成為女皇,她的治國理政才能是不一般的。

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毛主席評價她說:武則天確實是一個治國治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這些都說明武則天不是一個僅僅靠色相侍君的女子,而是腦中有才、胸中有格局的女子。再加上高宗李治身體不好,經常耳鳴眩暈,由於夫妻恩愛,李治就讓武則天幫助處理很多政務,最終李治把關審核,在這個過程中武則天處理政事的才能得到了不斷的提升,對於如何治理國家、調和臣子之間的關係、如何解決一些棘手難題等等方面才能都得到了鍛鍊和提升,這為她日後登上女皇之位統領整個國家提供了重要基礎。

【3】唐高宗李治的政治需要,為武則天提供了大平臺。

在李治登基之後,朝中很多臣子都是父親太宗時期遺留下來的忠臣,這其中包括長孫無忌、褚遂良等等,這些老臣忠臣在太宗時期都非常受到重用,但是當高宗繼位後,這些老臣為首的文官集團對高宗的權力有很多的束縛,使得高宗的皇權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為了爭取皇權,唐高宗與這些老臣之間逐漸產生了鬥爭,於是武則天自然而然成為高宗的合作伙伴,這其中重要的事件就是“廢王立武”,最終王皇后被廢,武則天成功被立為皇后。“廢王立武”沉重打擊了關隴貴族,李治實現了君主集權,同時武則天也實現了自己地位的提升和處理政事中的地位,為當上女皇奠定了基礎。

除了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當然還有唐高宗自身的原因。唐高宗對武則天的情愫由來已久,在父親健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特別自己登基之後,他對於武則天的寵愛超出任何人,而且是他將武則天帶入了大唐王朝的政治生活之中,逐步培養了她的政治才能,同時也培養了她的野心,尤其自己前後經歷兩位皇帝,而且自己又有治國理政的才能,而且掌控了當時朝中的很多臣子,所有這些加起來,在高宗去世之後,武則天的野心逐步暴露出來,一步一步打擊各方勢力,尤其是李家子弟,最終登基坐位當上了一代女皇,自此開闢了自己輝煌的事業。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公子靈均


李治,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氏皇后的第三子,大唐第三任皇帝。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立年僅8歲的長李子承乾為太子,誰知本來聰明伶俐、禮賢下士的太子隨著年齡增長竟變得縱情聲色,男寵被爸怒殺,居然幾個月稱病不上朝,老師勸諫他以國事為重,就派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怕儲君之位不穩,又暗殺胞弟李泰,失敗後乾脆勾結漢王李元昌、駙馬都尉杜荷、凌煙閣功臣侯君集逼宮。

次子李泰面對太子之位,也是昏招頻出,最後向老爸提出個“殺子傳弟”,等自己死時會將自己的兒子先殺掉,把位子傳給弟弟李治,連自己的愛子都捨得殺,還有什麼人不能殺?這讓李世民後背陣陣發涼。

李世民以“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為了保全兩個兒子的性命,立了“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的李治為太子。

真正的智者,不會火中取栗,而時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從這點看李治是大大的狡猾。

武則天,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一把鐵鞭,一把鐵錘,一把匕首”馴服獅子驄事件成了她的滑鐵盧,潑辣和愛出風頭的性格惹太宗不喜,於是有了長達十二年的冷落人生。

人的本性使然,這更加刺激了武則天,李世民生病期間,她將寶押給了太子李治這個潛力股,李治將天底下最大的綠帽子戴在了皇帝老爹頭上。李治的膽大包天,簡直令人歎為觀止!

公元649年,李世民仙逝,依唐後宮之例,武則天到鹹業寺削髮為尼,李治登基稱帝。

李治登基之初,勤勉執政,將太宗時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重用太宗舊臣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君臣上下蕭規曹隨,嚴格執行太宗時期法令,“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公元650年5月,李治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與武氏互訴相思之苦。這時,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來了神助攻,而後武氏二度入宮,不久生下兒子李弘。

此時李治為大展宏圖,政治上不再受制於人,所以欲除掉親舅舅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集團,武則天眼睛盯上了皇后之位,此時的夫妻成為並肩戰鬥的革命戰友。

公元655年,武則天的親生女兒將她送上了皇后寶座,武則天隨後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立李弘為太子,又為丈夫出謀劃策,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李治實現了大權獨攬。

公元660年,李治因頭痛而經常頭暈目眩,無法正常處理國家大事,太子又年幼,此時李治對武則天很是信任和依賴,讓她部分參與朝政,武則天已不足於專寵後宮,趁勢排除異己,培植自己的私人勢力。

公元664年,李治儘管重病纏身,但頭腦始終清醒,他已看清了武則天的目的,領略了她的權謀,命宰相上官儀起草廢掉武氏皇后之位的詔書,但為時已晚,上官儀被滿門抄斬。

得寸進尺的武則天“建議”李治當天皇,封她為天后,兩人一起上朝,二聖聽政。李治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天皇,自此武則天成為大唐的實際老大。

公元683年12月27日晚,李治病逝於貞觀殿,終年56歲,他遺命太子李顯在自己的靈柩前即位,同時遺旨:“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這分明是對李顯能力的否定。

李治在位期間,任用賢臣良將,先後滅西突厥、滅百濟、滅高句麗,當時唐代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北到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是唐朝最大版圖,打贏了他老爸親征都沒打贏的戰爭。

李治完善科舉制度,為平民百姓打開了通過讀書上進的渠道,並且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全國人口從648年的360萬戶,增加到652年380萬戶,這都說明李治是位明君。

李顯繼位後武則天臨朝聽政,武則天為目的不擇手段,當年為皇后之位不惜掐死自己的親生女兒,怕自己的兒子來奪權,又將兒子李弘毒殺,虎毒不食子。現她又貶走李賢,流放李顯,軟禁李旦!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她要除去所有的擋路之人,不論功臣還是柱石,不管是骨肉還是宗親,有記載證明,當時李唐宗親一共二百多人,在她登基之前就殺了一百多。

公元690年,67歲的武則天經過足夠的權力籌劃和輿論造勢,被擁戴稱帝,定都洛陽,國號為周,成為了天下一女帝。這時候李治已經死去多年了,哪裡管得了身後事,要說無能也是他兒子李顯無能。

武則天在位期間採用男人都少有的鐵血手腕,重用酷吏,殘殺異己,但也重用賢才,勸課農桑,改革吏治,輕徭薄賦,政績斐然,有貞觀遺風。在“神龍政變”中交出權力,全身而退,死後以皇后身份葬入乾陵,留下無字空碑,供後人評價。

 毛主席說“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武則天能稱帝,有武則天太強勢,但不是李治的無能,而是他的健康。


美麗青春您真痘


首先說下武則天的家庭背景,武則天本人並非出身貧寒,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yuē),是一個由山西木材商人上升為長安新權貴的暴發戶,624年武則天出生的時候,她的父親已是職位顯赫的工部尚書、應國公了。

武士彠畫像

武則天的野心和自身的傲慢是和她父親有關的,其母親是隋朝宰相楊達之女,知書達禮,還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受母親的薰陶,武則天也信仰佛教,從小習讀經書,聰明睿智,兼涉文史,又寫得一筆好字。這樣的女性別說放在唐朝,放在今天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李治繼位以後,全身心投入到朝政中,希望可以做一名聖明的君主,但這位皇帝沒有他父親那樣的文韜武略,做起事來往往不能免於優柔寡斷,缺少一國君主應有的剛烈之氣,李治對武則天非常信任,因為他們有相同的政治理想,每每當他軟弱猶豫時,有武則天在身邊給他支持和鼓勵,這使得武則天的智慧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出色的發揮。

李治畫像

李治對武則天的依賴越來越強,甚至對朝中大臣說,朝中的大事和大臣的奏摺都是武則天處理的,這些奏摺回覆的井井有條,條分縷析,很讓大臣們佩服。

後來,李治患病,導致視力下降,處理朝政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李治開始不在上朝,只是隔日而視。這樣武則天由一個輔助高宗處理政事的角色,開始漸漸地挑起大唐王朝的大梁來。


有史記載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能成功上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內因是自己具備政治才能,外因是丈夫李治軟弱無能。第一個方面尤其重要,否則給你機會也抓不住。

武則天為了登上皇位展開的鬥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後宮。第二階段在朝堂。

武則天自幼聰慧過人,受過良好教育,精通文史,膽略過人,計謀善變。14歲入宮,成為39歲李世民的才人。雖然才貌超人,入宮12年沒有什麼進步。在李世民的病榻前抓住了太子李治這個後來改變人生的大貴人。經過殘酷鬥爭消滅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時年31歲的武則天晉升皇后。

武則天接著將戰場轉向朝堂。皇帝李治施政無能,性格懦弱,身體欠佳給了她參政機會。她積極尋找自己的戰友,對敵人鬥爭手段殘忍,消滅了兩個政敵: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按照唐朝國家規定,病體纏身的皇帝李治死後應該由太子繼位。武則天有四個兒子。為了皇位她採用鐵血手段對自己的親兒子下手了。用毒酒消滅了24歲的皇太子皇長子李弘。次子李賢成為新太子,她設計先廢掉太子身份成為庶人然後派人殺死。這時候皇帝李治在病痛與恐懼中駕崩了。第三個兒子李顯繼位做了皇帝,僅僅兩個月後被廢。第四兒子李旦上臺做了傀儡。武則天又不擇手段消滅呼籲皇帝親政的對手。

公元690年九月九日重陽節,67歲的武則天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建立大周王朝。李氏唐朝暫時休假了。15年以後,公元705年武則天82歲,病死於洛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