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说,可以将餐饮制度改为一日两餐,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你能接受吗?

竹篱茆舍墨客


一日三餐,觉得有道理。

早晨不吃饭,容易得胆结石,那么早晨指7点到8点时间,或者更早点。这顿饭吃完,还剩一餐,安排哪个时间段为好呢!

如果干重体力活,不补充能量,体能从哪来,只干活不吃饭,那是机器。我们的饮食习惯,不像外国人,早晨一般就是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容易消化掉。过几个小时就要补充能量的。中午再吃,就是能量的补充。

晚饭不吃,那胃里的胃酸如何消耗掉?时间长了,得胃病的人也大有人存在。

吃饭早晨吃饱,中午吃好,晚饭吃少,我觉得科学。

有的人早晨不起来,能睡快到中午了,还吃啥早饭,吃2顿就不错了,生活习惯养成了,很难改。

我吃三餐,身体健康。


zyh10001


看自己情况。至少在我个人来说,一日两餐没什么问题,反而肠胃很舒服。从三餐到两餐,有个过程,刚开始中午不吃会很饿,就吃些水果或喝个汤,后来饿的时间慢慢推移,从一两点到三四点再到五六点,基本也就是晚饭了。现代人营养过剩,劳动量又不大,两餐的营养绝对够用。当然,对于体力劳动者或许这样不行,所以还是要看个人情况。


无言的老任


在家的日子里,我每天两顿,早饭八点左右,晚饭三四点左右。我不是听了专家的建议,而是,为了健康,为了吸收不了的能量,为了晚上睡得安宁,必须这么做。我们的老祖宗,也没有规定必须一日三顿;在山西山村,当地的农民,也是一日两顿,没见什么不好。中国人,必须要改掉晚餐胡吃海塞的毛病,为了胃,也为了眠,部分人尝试两餐制,是完全有益的。


胡杨2020


位置:西部小县城,农村

从小一直都是两餐制,上午9-10点吃饭,下午4-5点吃饭。一天两餐制,没有任何问题。现在依然是这样,不过上学的小孩,要跟随学校的作息,是三顿饭。

其实吃两顿还是三顿,主要还是看作息,白天工作安排的计划。

今年疫情期间,在家办公,我就是在家吃两顿饭,早上8点起来,洗漱好,开始做饭,做好差不多九点多,吃完饭10点,然后开始办公到下午3点多,然后开始做饭,5点左右吃饭,吃完饭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再做一会就到7点。

其实吃几顿饭主要还是看时间的安排,因为上班,所以人都必须保持一致,所以才是三餐制,但是你会发现大家到4点左右都会饿。

农村人的作息:早上六点起来地里干活,到九点多回来,做饭,10点吃饭。休息一下,再去干活,5 6点吃饭,吃完饭,再干活到7.8点。

两餐制最大的好处是,不会太晚吃饭,晚上不会饿。当然前提条件是你11点前睡觉


文行忠信


过去,我小时候,早上上学,九点回家吃早饭,然后十点到校下午四点半放学吃饭,农业社劳动也是同样,一日两顿饭。只有老人饭后还要劳动,晚上吃两片馍倒头便睡,没有夜生活。

老人瞌睡少,四五点在被窝里讲故事,蛮有意思。


用户684665180674


专家说改一日两餐益于身心健康。这位专家的角度可能是看现在身体超重与肥胖的人很多,三高人群以及脑梗心梗的也是高发,让人们少吃一点。

“管住嘴”少吃一餐肯定会益于身心健康。

但是吃东西的时候能分泌多巴胺,使人非常愉悦,所以对很多人来讲,三餐改两餐可能做不到。

附:我小孙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一段吃东西的视频,看他吃的多享受,所以吃的诱惑力太大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6efa3ba1247417f8c95984c49829bc5\

跑者博士


我国的“一日三餐制”是建国后形成的。解放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多为“一日二餐”,这个习惯可能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粮食不足有关!国人目前的“一日三餐制”是建国后苏联专家向中国政府建议的,是介于人体营养的需求考虑,有些人甚至一日四餐,因为解放后我国很多人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在工厂上班多为“三班倒”形式,有些上夜班的人回家后还得加夜餐……改革开放后,大家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一日三餐都跟丰富。但问题也出在这个“丰富”上,目前我国患“三高症”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已经过亿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原因出于“营养过剩”!出于健康的考虑许多专家提出国人的“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二餐”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也就是说让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让身体充分吸收而不能过剩,因为营养过剩就会给健康带来威胁!当然在营养摄入上是不能一视同仁的比如: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的营养摄入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脑力劳动者因为工作环境原因体力消耗少出汗少(空调),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以尝试“一日二餐”。而体力劳动者体力消耗大、出汗多清淡的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而出现各种疾病,可以继续保持“一日三餐”但切忌暴饮暴食,应时刻观察是否出现“三高症状”。我个人觉得不管是“一日三餐”还是“一日二餐”必须因人而异绝不能过于教条!同时我也建议向西方国家那样实行“分餐制”的饮食习惯,这才是防止疾病传播和健康的饮食标准!


拂晓的泉水


自古以来,无论是在文化层面,还是在实实在在的生理健康层面,一日三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早餐作为休息10多个小时候的进食,又要为一天上午的工作提供能量,因此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吃早餐,糖类物质供给不上,很容易造成低血糖症状。不吃早餐还容易造成胃部不适,分泌出大量胃酸,长期容易形成胃病。科学的饮食方式是要倡导早餐要吃好、少吃。

二、午餐是全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必须要吃好吃饱,保证全天的营养所需。特别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孩来说,午餐就是保证身体营养,补充体类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的主要途径。因此,午餐是必不可少的。

三、晚餐作为全天最后一顿饭,要补充适宜的能量,提供接下来的10多个小时的能量所需。虽然我们在夜间休息的时候,能量消耗相对减少,但我们体内仍然要紧张呼吸作用等,仍然需要能量维持。但是,科学的饮食方式建议,晚餐最后少吃,这样更有利于晚上更好的睡眠,以及减少对肠胃的负担,也让肠胃能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所以,从科学的饮食规律来说,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醉山水


难道自己一天吃几餐还要什么专家决定或提倡的吗?这专家是闲到蛋疼了。他一天天轻轻松松拿着高薪吃着好饭菜,农民们脸朝地背朝天累死累活,一餐吃了还没到下餐就饿得肚皮贴后背,傻子才听这话


开挂了的人生


有这种提议的专家,说明他(她)们已经老了,胃肠功能衰老了,一日三餐已经消化吸收不了了,对于他(她)们,一日二餐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中青年人,尤其是工作生产第一线的人、活泼好学的学生,一日二餐肯定就不够了,长期下去,就会成长发育不好,体质衰弱,整个民族就危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