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小学生太累了,学的课本越来越难了,有的小学把中学的课程都学了,有这个必要吗?

北方的阳光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来聊聊自己看法!

是否有必要,是否学中学课程,我想,这并不是一线老师说了算的。从学校角度来说,是不会这么做了,一来是违背教育规律,一来不符合学生的学情。

不可否认,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累了,尽管说一直在喊减负,可是,减到了最后呢?似乎成了口号,似乎只在开学时提一提,至于说作用,那就,应该用两个字呵呵来形容!

为何这么形容呢,大的规则没有变,高考指挥棒还在,这种真减负是很难实现的!

什么时候小学要学中学课程呢?那是六年级考虑的事情。而且更多的时候,当地家长需要择校,这样一来,就需要到中学考试,一考试问题就来了,就有家长开始学初中知识了。

教育这种风气,一旦有人带着,马上就会影响到更多的人。毕竟,现在谁不想让孩子有一个好学校呢?

于是,可能就出现了您所说的这种情况!

累,是难免!

快乐学习,恐怕更多的时候很难落实到我们自己孩子身上!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学差事,想快乐,只怕成绩就得靠边站了!

所以,最终得看家长的需要,想让孩子想一所好的学校,好的中学,提前学一学中学课程,的确是有好处的!

列位怎么看呢?


说文写作


完全没这个必要。

记得我小时候书包里只有两本书,一本语文,一本数学。甚至连铅笔和作业本都没有。那时候经济条件很差,买一支铅笔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我们还发明了自制铅笔的方法,就是把铅笔芯插到麻杆心里面去。然后就可以用来写字了。

我上小学是在一个大队的小学读的书。那时候孩子们都没有家庭作业。我们放学之后要么帮家长干活,要么就是在山上打滚。挑水浇菜园子,捡柴火,打猪草,是我小时候最经常干的事。一直到上初中,我们甚至都没有什么复习资料。仅有的几张资料还是老师用铁笔刻出来油印的。

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学习的条件也很差。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痛苦,后来学得也不错。

现在的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的老师更是层层加码。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虽然学得很辛苦,但并不比我们那时学得好。

跟我们的教育模式完全相反的是美国,德国和芬兰。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主要任务就是玩和习惯养成。虽然看起来他们的基础很差,数学和阅读能力都很差。但他们发展的后劲却比我们大得多。作出杰出成就的人也比我们多得多。

说穿了,小学不就是认几个字,学个加减乘除吗?有必要搞得那么紧张兮兮吗?

记得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晚上做作业都要做到深夜。往往是写着写着就睡着了。我让她不写了,但是孩子害怕老师批评,责任心又非常强。往往是我把她弄醒了,她又接着写,看着真让人心疼。

想起这事我就想骂人。网上还有报道,博士毕业的爸爸也做不出儿子的家庭作业。我不知道这样的作业有什么意义。用它来彰显小学老师的水平很高吗?还是用这样的作业来彻底打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的孩子到了大学往往都厌恶学习。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没有目标更没有人生的规划。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混日子。

我们的教育忘记了初心,忘记了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英语老师王帆


谁说有的小学把中学课程都学了,有这样的学校?如果真有,倒是让广大读者朋友们开了眼界。如果说个别家长为了抢时间,抢进度,提前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让孩子在小学就把中学课程学了,那还是有可能,但这也是极少数,不能成为主流。

再说现在的学生上学累,这要看累字谁来理解了,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上学,学校离家4公里,每天步行去,步行回,夏天不管多热,冬天不管多冷,都着背着书包往来于家和学校,我们那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累。原因很简单,累是大人们喊出来的,传到孩子耳朵里,才会像扶不起的阿斗,这疼那痒痒直喊累。

至于学习的难度,我不否认,现在的课本知识相比20年前,那肯定要难多了,且知识量也大了。但是这也不是累的借口,真正懂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培养孩子们的时间意识,让孩子学会主动管理时间,既而提高做事和学习的效率。但是现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极少,因此都是在用推车的方式推孩子在学业这条路上前行,家长和孩子自然都感觉到累。

对于学习难度,确实有很多孩子从小学一起步,就显得吃力,是孩子智力偏低吗?也不见得,现在有智障的孩子就入不了正常学校,只能去特教学校。除去智力因素,其实影响孩子学习轻松度的恰就在于家庭教育,凡是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无一不重视对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让孩子早早学会基本生活技能的独立。

同时,通过围绕与学习能力有关的培养,都从幼儿期已经开始,如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家长能多抽时间来陪伴孩子室内外玩耍,做亲子游戏,做亲子陪伴阅读,让孩子在认知和理解能力上得到很好的发展。我接触过很多父母重视家庭教育的孩子,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远远要超出同龄孩子,而这恰是他们拥有学业和心理优势的关键所在。

当很多家长在那哀叹现在孩子学习有多累,课程有多难的时候,实际上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孩子,而这恰是优秀家长和普通家长的最大区别。谁重视做育人工作谁就会占得先机。好成绩不是靠学校老师单方面给予的,而是靠家长下功夫去做好家庭教育基本功才得来的。你不付出就想让孩子优秀,做梦吧。


寒石冷月


超前学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在学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学校整体性的超前学,也有,但肯定是少数。

我们这里比较好的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鸡兔同笼了,虽然我没上清华北大这种顶尖的学校,但也上了一个算是别人口中的“好学校”吧,但我觉得以我的智商,一年级就要把鸡兔同笼这种奥数题搞清楚,怕还真是难。




所以真要放到现在这种整体鸡血的环境中,恐怕我也得早早的就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不同个体之间发育的早晚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强行拔高所有孩子的学习进度,显然对多数孩子是有伤害的。

但是有些学校可不管,学校需要成绩,尤其是有些好一点的所谓名校,更需要绝对拔尖的成绩,所以他一定会把进度拉的非常快,你跟不上是你的事,反正他不缺生源,废掉一波还能再来一波新的。


学校需要的是在本来已经比较好的生源里,在竞争出更好,这样学校的成绩才能不断精进。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个过程中被废掉的孩子有多少,废掉的孩子是谁?不是学校关心的,而是家长们应该关心的。

家长如何抉择?

奥数只适合5%的人学,超前学习呢,大概也就是这个比例吧,当然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前5%,但是按照数学规律来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学校总体超前学,进度很非常快的话,多数人注定是要成为炮灰的。


我了解到有一个孩子,小学五年级已经学完了初二的内容,这孩子考试是全区第一,也只有他超前了这么多。

所以家长真的是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多数人肯定都是普通人。不要本着拔尖的愿望,最后把孩子弄废了。


超人爸爸说教育


我是觉得学的太难了 我孩子算是轻松的 一年级数学就是应用题 语文是阅读理解 二年级乘法 排列组合 想下自己那会几年回这些的 只是庆幸崽还算聪明 零基础上学 除了一年级学拼音和最近排列组合 其它都基本不用辅导 每次考试基本都是95左右 但是但是感觉真的太难 所以我都劝家里有幼儿园的同事 要提早学习。


BB猴24185105


唉!现在的学生真的累,周末,累得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在快餐店(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豪客来等等……店内打游戏。)女孩子们逛超市,公园,商业街等等……要不就被家长送进这个补习班,那个培训班。累得世界奥数榜上多年没有了名。都被美国,日本,等等国家占有。只想说,两可么卷子占一半只写ABCD,还有就写几个字。只有解答题写字写得多一点。想当年我们数理化做作业都得抄题并解答。至于小学,我们读小学晚上的晚自习培优班十几个学生,不但学习初中知识,还会有高中老师给我们讲高中课程。


令狐青云89088282


9年的义务教育不应该市场化,公立学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逼着好学生的家长把学生往私立学校送。我女儿读三年级了,所有成绩全班第一,班主任老师都和我说,这个学校的初中不好,建议去私立初中,不要埋没了小孩的才华。


阿德1986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累了!没有春游,没有秋季运动会(现在孩子的运动会就剩跑了),没有课间十分钟,没有下午的学校大课间……孩子们现在失去了太多!现在的教育就是学习,我们小时候的德智体美劳呢?现在一要开学就得家长打扫教室,我们小时候是每周都有大扫除,用抹布、锯末把楼梯走廊擦出本色来!当时觉得也挺快乐,现在想想更是受益匪浅!自己独立过日子,只要有手啥都能干!以前每周都有大课间,就是全校师生在操场上跳集体舞,虽然不是冷就是热,但那时真很开心!春游,小学市内公园游,初中郊区公园游,高中省内景点游!自己背着吃的,喝的,老师带队!


宝宝妈622


坐标内蒙,所以教育水平偏差。20年前我上学时,我们高中(那时内蒙升学率12%左右,我们学校省中点,但是还是很差),每年应届生300多人还有不少补习生,反正是前100名肯定能考上本科。我只知道全年级前50名的初中就肯定学完高一的课程,高一学完高中全部。


甜馨们的家


前些日子,看过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了美国,南非,日本,各自拍摄了孩子成长系列片。作者以日本为例写下的文章:拍摄者花了20年时间,追踪记录了中产阶层家庭的14位孩子,最终得出了结论: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归于平凡。

对此,笔者感触颇深。

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确是太累了,起早摸黑,背上沉甸甸的书包,上学,完成学校的各种学习任务;放学,参加各种培训班。还有各种各样的的考试,竞争。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还在小学阶段,就被家长强迫,提前学习了中学的课程。总之,现在的娃娃就是不停的奔跑在学习的路上,不是在去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家长的强烈愿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孩子会更优秀,也因此,逼着孩子们更加拼命的学习。

而孩子们,正处于长身体,长心智的年龄阶段,需要时间来调节自己的身心,结果由于过重的学习任务,压力山大,整得身心疲惫。学习效果反而差了。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其结果就是,孩子们害怕学习,不想学习,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学习完全是被动的,逼迫的,甚至是鞭打的。

现在学生的各种课业负担太重。学科特别多,每一门学科都要考试。以前的小学,就只有语文、数学两门需要考试的科目,其余学科为非统考科目,学生学习轻松,对学习反而有兴趣。后来全民学英语,小学增加了英语为考试科目,再后来,又增加了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越来越多。老师们为了考试成绩,也猛打时间账,题海战术。学生不得不完成超负荷的学习任务,承受难以逾越的压力,小小身躯,早已疲惫不堪。

提几点建议

  1. 作为家长,我们要降低期望值,不要只盯着别人家优秀的孩子,不要过高估量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出类拔萃,人中龙凤的孩子,长大后成为社会精英,走入上层社会的,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长大以后,都会归于平凡。只要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平安就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建全的心志,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独立的性格,一份善良的品性,一双勤劳的小手,长大后,能够成长为一个正常的有责任,有担当,不啃老的人,那样,我们做父母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2. 作为学校,不要只看到成绩评比,要放眼未来,着眼全局,要把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养成终身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学会做人,当成学校的终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从重压中解脱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到学校中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
  3.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立德树人,以德为首,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担当的精神,良好的习惯,善良的天性,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学习,逼迫他们去努力,为取得优秀成绩为牺牲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4. 作为社会,我们也要更多的关注、关爱我们的下一代,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传播正能量,启迪新思想,展示新形象。

在家长、学校、老师、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从重压中解放出来,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不给社会、不给家庭带来麻烦的,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的普通人。真正优秀的社会精英,就他们自己去拼搏吧,因为那是别人家的孩子。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