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鄉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農產品是什麼?

快樂農民頭


 中寧縣是枸杞的原產地,也是中國枸杞主產區和新品種選育、新科技研究推廣開發區,有600餘年的枸杞栽種歷史。近年來,全縣各級政府和農戶共同努力,以民營企業深加工為載體,充分挖掘中寧枸杞的品牌優勢、產品數量的比較優勢、加工轉化的潛在優勢和產業發展的綜合優勢,使枸杞經濟在縣域經濟中得到了較快發展。如今,枸杞產業已成為中寧縣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穩定協調發展的支柱產業。

  寧夏是枸杞原產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而中寧枸杞則是寧夏枸杞中之上品。中寧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功益於當地適於枸杞生長的土壤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其二是利用黃河水與含有各種礦物質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條件決定了中寧枸杞的與眾不同,中寧枸杞色豔、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質超群,是惟一被載入新中國藥典的枸杞品種,國家醫藥管理局將寧夏定為全國惟一的藥用枸杞產地,引入全國十大藥材生產基地之一。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將寧夏枸杞列為本經上品,稱"全國入藥杞子,皆寧產也"。

  長期以來,中寧枸杞子一直以品質純正、產量豐盈而居全國之冠。據史籍載,中寧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的歷史,明弘治年間即被例為“貢果”。編纂於清乾隆是的《中衛縣誌》稱:“枸杞寧安一帶(今寧夏中寧縣)家種杞園,各省入藥甘枸杞皆寧產也”。時人曾賦詩讚曰:“六月杞園樹樹紅,寧安藥果擅寰中。千錢一斗矜時價,決勝腴田歲早豐。”《朔方道志》中也有“枸杞寧安堡者佳”的記載。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讚譽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中寧枸杞通常每年開花兩次,夏採者稱“夏果”,秋採者謂“秋果”。鮮枸杞子色澤豔紅,似紡錘形,壯如棗核。經傳統工藝加工後,幹枸杞子,久貯不腐。

 

靈武長棗,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特有品種,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優良,所產鮮食果味鮮美,質地酥脆,汁液多,果肉白綠色,可食率和營養價值高。

  靈武長棗又名“馬牙棗”,本地優良品種,樹勢強壯,樹姿直立,發枝力強,易萌發棗頭。果實中大,長橢圓形。平均單果重18.1g,最大單果重26.8g,果梗長。梗窪深廣,果肩平整。果皮紫紅色,果點紅褐色,不太明顯。果皮薄,肉綠白色,質緻密酥脆、汁液多、酸甜適口、品質極上。鮮棗含糖量30%,含酸0.25%,可食率95.5%,制幹率37.2%。該品種抗寒性強,耐鹽鹼,喜水肥,遇雨輕微裂果。是鮮食、加工兼用優良品種。最適生食,加工酒棗別有風味,是寧夏引黃灌區重點推廣品種。( 靈武)

  2006年,靈武市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中國靈武長棗之鄉”,靈武長棗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07年,靈武市當選為中國棗主產區協作組首屆輪值主席單位。先後在上海、深圳等地成功舉辦了第二、三屆靈武長棗節。2008年“靈丹”牌靈武長棗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靈丹牌”、“靈武紅”等7個產品品牌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A級認證。“靈丹”牌靈武長棗分別於2003年、2004年榮獲中國北京沙產業博覽會名優產品獎和中國上海林博會銀獎,2萬畝靈武長棗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得到了產地認證;建立了“萬畝靈武長棗全國標準化示範園區”、“寧夏靈武長棗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靈武長棗有機食品生產示範點”。

灘羊是一種多用途的尤以生產輕裘皮著稱的地方優良綿羊品種,2000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保護的我國獨特的綿羊品種。寧夏鹽池縣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有適於灘羊生長特定自然條件。日照長,熱量資源豐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牧草營養物質積累。由於特殊優異的地理位置、草原質量和歷史積澱,“鹽池灘羊”一直以優質的毛皮和肉質口感譽滿全國和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

  地域範圍,寧夏鹽池縣全縣16個鄉鎮中的15個鄉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