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增強意志力?

HypocriteXD



如果某件事你每次做之前都需要思考,你很可能不會長久堅持這件事。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維持現狀對我們有莫大的吸引力。

大多數人總是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他們不知道,事實上,每一次的變革都是艱難的,單憑意志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想想看,每次做一件需要付出代價的事情前,是不是需要你付出很大的心力來說服自己?

你還沒有做,就已經耗費了巨大的心理能量,而這個恰好成為你繼續做事的最大障礙。

平日裡,我們會羨慕那些執行力很強的人,認為他們意志力堅定,說一不二,繼而埋怨自己的無能懦弱。


不過,如果你深入接觸這些所謂意志力堅定的人,你會發現,他們做事並不覺得多麼糾結,需要克服重重障礙。

因為他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儀式性的習慣”。

什麼是“儀式性的習慣”?

大意指的就是定義明確、具有高度計劃性的行為。

比如刷牙,你不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去做,到了一定的時間,你自然就會自動去做。

儀式性習慣的優勢在於,可以確保我們儘量減少意識精力的消耗,讓它可以節省下來用在其他需要的方面。


換言之,執行力強的人是靠習慣自動推著走,下意識地就開始做事了,相對於時間管理來說,這樣的人更重視管理自己的精力。

事實上,我們做一件事總是虎頭蛇尾,不能善始善終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1)對做的事情失去興趣;

(2)某一天忘記做了;

(3)目標感不強;

(4)被其他瑣事幹擾。

看到了麼,並不是單純的意志力薄弱或者時間管理不善。


人往往容易忽視一個現實,那就是自己是一個人,而不是一臺機器。

是人就會有情緒起伏,就會有精力盛衰,就會在平日裡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到千絲萬縷的瑣事。

這一切都會損耗你的熱情,影響你做成一件事。

如此一來,我們就應該把養成“儀式性習慣”的重心放在管理精力上,而不是管理時間。


那麼,如何管理精力呢?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關注自己的身體。

比如,休息時間不跟他人談論公事,休息就是休息。

吃早飯,補充高蛋白食物和水果,每天定時喝至少1.8升的水,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

每天鍛鍊,別找沒時間的藉口,哪怕是跑步、跳繩、瑜伽或冥想,不用很久,半個小時就夠。


其次,管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能量。

常常體察自己的情緒,與自我對話,即使是負面情緒,不要急於自責,承認它,面對它,寬容而不是苛責自己。

注意力應該集中在每天按自己的價值觀生活,而不是去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

為積極的情感不斷充電,無論是讀書,還是聽音樂、看電影,有收穫即可。


最後,做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

只有真正符合自己內心決定的事情,才能促使我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而走出舒適區會讓人感覺不舒服,絕大多數人,往往在還沒等到效果凸顯時就放棄了。

總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味地消耗只能適得其反,我們只有像鐘擺一樣,在使用和恢復精力的正向循環中,我們才能跑得更快更遠。


小鎮青年孫聰聰


在生活和職場中,想要完成一件事都需要意志力。但是同樣地,每一件事情都會消耗我們的意志力。我們該如何增強自己的意志力呢?


一、保持體力

將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一天中的開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早上起來精力充沛,心裡想著等會可以搞個學習。但是事實上是怎麼樣的呢?起來洗漱一下,再洗個頭發吹頭髮,洗個衣服晾衣服,一看時間10點多了。時間不早了,自己也有點困了。等到坐下來學習的時候就心猿意馬。


所以建議最好一起床就學習或者完成工作,這時精力最好,意志力也最強,記憶力也最好。

二、制定計劃

制定計劃是必要的,不過在開始時不要給自己安排太多的任務。每完成一個計劃就在後面畫個勾,這樣能給自己心理暗示,覺得自己還是很棒的。


一天完成了任務,一個星期完成了任務,都可以根據完成程度給自己一個獎勵。這樣能激勵自己堅持下去。

三、正向思考

一個正向思考的人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處於什麼位置都保持著樂觀的心態。也正因為保持愉悅的心情,所以總是能化險為夷,為自己帶來好運氣。


一個總是愁眉苦臉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太好。有些人會說運氣不好我怎麼笑得出來?這是不對的。比如小王初入職場,他很擔心和同事處理不好關係,害怕會遇到小人同事,所以面對同事總是一副疏離、小心翼翼的表情。同事看到他這樣,會以為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也自然對他不太友好。小王就想果然,職場沒有那麼簡單,同事也沒有那麼好相處,就對同事更加警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負循環。


反之,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如果你抱著開放的態度,每天以笑示人,同事一定願意和你相處,你也會更開心,工作也會越來越順利,你做事的意志力也會增強,因為你知道你會得到回報。

綜上所述,增強意志力需要以上三點:

①保持體力

②制定計劃

③正向思考


——END——

你有什麼增強意志力的方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在普通心理學中,意志的堅持性品質指個體在行動中能以堅韌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而堅持到底的品質。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由於小學低年級兒童有意注意能力比較薄弱、情緒穩定性較差、意志的自制性較弱,因此,他們在遇到困難時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動,較易放棄已開始的活動。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中高年級兒童由於有意注意、情緒、能力以及意志自制性都有了較快的發展,因而能夠有意地去抵抗不符合行動目的的主、客觀誘因的干擾,能夠較長時間維持業已開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動。因此,發展心理學研究者指出,學齡初期兒童的堅持性隨年級升高而迅速發展,其中一年級至三年級發展最為迅速,年級間差異非常顯著,三年級以後有一個發展緩慢的階段,到了五年級,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年級間差異也較顯著。

鑑於以上心理學研究結果,建議家長採取以下方法幫助改善孩子的意志力的品質:

首先,教師應當通過遊戲培養兒童的意志力。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遊戲是培養小學生意志力的有效途徑。家長可設置各種情感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嘗試受挫之感,從而鍛鍊意志力。在遊戲中,家長應不斷給予目標激勵,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在承受艱難,承受難堪的過程中,品味艱苦奮鬥取得的快樂。

其次,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參加勞動不但可以產生對勞動的正確情感體驗,而且可以鍛鍊他們不畏勞苦、勇於克服困難、自覺遵守紀律。

最後,家長應通過中長跑鍛鍊的方式來培養兒童的意志力。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中長跑鍛鍊對於培養個體克服困難,磨鍊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健康心理學表明,中長跑是項有益的體育運動,是有利於思考,有利於思維的健康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有利於個體的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中長跑帶來的是生命的張力,帶來的是充沛的精力,它能增強人的體質,培養人的毅力,還能提高人體對外界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希樸羊


成功人士都各有千秋,但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日積月累的持續努力。這當然離不開堅定的意志力。才能面對誘惑,拋棄雜念,持續向前。

這裡介紹可以鍛鍊意志力的10個習慣。所有配圖都是喵星人哦

1. 冥想

科學研究表明,定期冥想還有禁菸和減肥的效果,對於藥物和酒精等的依賴症也有良好的療效。

做法:靜坐 ,把意識集中到呼吸上

2. 減緩呼吸

把呼吸的節奏控制在1分鐘4-6次,可以激活自我控制的前額皮質,讓心率上升,把身體調節到容易發揮意志力的狀態。

3. 運動

根據澳大利亞的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研究表明,運動不僅可以提高注意力,還有助於減少煙/酒的攝入量。另外,運動加快心率,可以鍛鍊腦神經,提高自我控制的生理機能。

4. 綠色訓練

綠色訓練是指讓身心融入大自然中的訓練。可以減輕壓力,轉換心情,讓人開朗,集中注意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5. 每天睡眠6小時以上

睡眠不足,會影響能量源(糖)往細胞內的運送,讓細胞能量不足。要讓前額皮質細胞活躍起來,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

6. “做”與“不做”

如果不能做到“早睡”,那麼就有必要去尋找妨礙“早睡”的原因。比如,如果是因為“睡前做了很多沒用的事情”的話,那麼就“睡前不做沒用的事情”。像這樣,把“做”變成“不做”,會有助於達成目標。

7. 再給自己取個名字

要強化意志力,必須提高自我認識力。給衝動的自己取個綽號。比如把吃貨的自己叫做“貪吃蛇”,把拖延症的自己叫做“樹懶”等。

8. 生理學上的放鬆

可以提高意志力的“生理學上的放鬆”,是指身心都在徹底放鬆的狀態。具體來說,就是心跳變緩,呼吸變慢,血壓下降,肌肉放鬆的狀態。有助於減壓,有助於從“因過度自我控制而帶來生理上的不良影響”中恢復過來。

9. 吃甜食

能量不足會導致腦部疲憊。有科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兩組實驗對象,都喝甜的檸檬汁;不同的是,一組的檸檬汁含有糖分,而另一組的檸檬汁只是添加了有甜味的人工添加劑。實驗結果表明:攝入含糖分的一組,的自我控制能力明顯高與另外一組。

10. 鍛鍊“意志力肌”

肌肉可以鍛鍊,意志力也一樣,越練越發達。態度決定一切,從小事做起,比如端正坐姿,記錄消費等,持續努力,會全面提高意志力。


跑者阿飛


我們會感到疲憊不堪,是因為面對太多選擇不斷做決定讓人精神疲憊。

你的身體在盡責地按時上班和工作時,你的思想隨時可能開小差。每當你決定包括是否繼續專注做項目、是否要去看一看名人八卦、一個抖音視頻、是否去淘寶逛一下。你瘋狂剁手10分鐘,就可以把全年預算安排都毀掉。實際上,所有重大的、微小的決定,都會積累起來,對意志造成影響。早餐吃什麼、去哪裡度假、僱用誰、花多少錢——這些事都會消耗你的意志力。

人們很難自覺感受到這些誘惑,以及不斷做決定所累積影響力,這不像你在跑馬拉松時會氣喘吁吁,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跑不動了,沒有症狀會透露你的意志力處於低谷。

自我意志損耗在潛意識之下,但是會讓你後續經歷更加疲憊。相關實驗表明,當人們的自我意志力損耗後,大腦調控能力減弱,更有可能與他人爭鋒相對。在做決定時,他們會走不合邏輯的捷徑,傾向追逐眼前利益,延後付出成本(彷彿後果可以分期付款一樣)。受到挫折感後比往常更沮喪,而胡吃海喝、亂花錢、說蠢話的衝動則變得更強烈。

良好的決策能力並非一個人的持久的個性特徵。它是一個起伏不定的狀態。研究顯示,自我控制能力最強的人,是那些合理安排自己生活規律,以保存意志力的人。他們不會僅依賴意志力讓自己一整天都保持精神奕奕,而是會保存自己意志力,在緊急狀況和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刻才使用它們

他們不會沒完沒了地連環開會,避免吃自助餐,不停網購。他們養成各種習慣,從而減少做決定之苦。他們和朋友約好定期一起鍛鍊,這樣就不需要每天醒來都為是否去晨練做一番思想鬥爭。

即使是最聰明的人,在休息不夠和葡萄糖水平低下時,也無法做出好選擇。這就是為什麼真正明智的人不會在下午4時改組公司。他們也不會在雞尾酒會時間做出重大承諾。他們從不餓著肚子做決定。“最好的決策者”是那些知道什麼時候不能相信自己的人。


硅發佈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很多因素。需要運氣,也需要方法,同樣還需要去做。只有前兩點不足以做出成績,而想要做到第三點則需要勇氣和意志力來實現。

當我們努力時,一定有一些東西促使我們前行,讓我們不放棄。而連接堅持的橋樑就是意志力。一個人的意志力的大小是無法想象的,我們很難估測意志力究竟能給我帶來多大的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增強意志力呢?

1. 學會沉思

沉思是我們鍛鍊意志力的最好方法,通過沉思,

我們可以訓練自己的總結能力以及大腦的專注力。不僅如此,通過沉思,我們還可以加強腦部神經元的活力,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獲取力量。

2. 改掉壞的小習慣

一點一滴的積累在於每一次小小的改變。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改掉自己說髒話的習慣以及亂丟垃圾的習慣。積少成多,只有這樣強大的意志力才會伴隨著這一點一滴的改變而成就。

3. 利用最後期限

我們可以給每一件事情都設置一個最後期限,當我們快要達到這個最後期限時,加倍努力工作。這樣不僅能夠訓練自己的意志力,還能夠提高自己的效率。兩全其美。

4. 強迫自己拒絕誘惑

這是最有效的辦法。同樣也是最艱難的辦法。我們的意志力體現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是在於自己能否抵制得了誘惑,對那些無利於自己的東西要敢於堅決的說不。這樣才能夠在抵制干擾的過程中快速成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在心理學領域,已經有大量跟意志力有關的研究。應該說,這個領域仍然存在著不少爭議。但跟以前這個領域裡充斥著的說教和雞湯相比,已經進步了很多。

以下是一些得到較多心理學家認同的觀點:

1 有研究者認為,意志力可以比作肌肉,經常鍛鍊就能增強自控力。所以可以做一些自我約束的小任務,就會慢慢增強參與者的耐力。比如時刻提醒自己的坐姿,而不要一直“葛優躺”、“北京癱”。持續練習,留意關注點,慢慢就能增強“意志力肌肉”。

2 充分的休息,特別是良好的睡眠,也非常有助於恢復自控力。體力是意志力的前提。如果你的體力到了極限,那麼也很難進行一些消耗腦力的任務。

3 每天的晚些時段,像是忙碌了一天之後的晚上,意志力會變差。所以,儘量提前安排好一些相應的策略,不要指望這種時候意志力仍然很強。

4 積極情緒的增加,有助於自控力的恢復。多去發現身邊讓人心情愉悅的人或事,參與進去,你會發現它就像是“興奮劑”。

5 做一些有觸發條件的計劃,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增加自控力的好辦法。比如告訴自己,“每天看完新聞聯播以後就去跑步”。這種觸發條件的計劃,讓你在即使很累,無法開始行動的時候,也能開展鍛鍊。研究表明,這種計劃常常能自動觸發,幫你抗衡掉自律削弱的影響。

6 意志力和可供血糖含量有一定的關係。即使是自我約束的一個小的動作,也能反映出血液中血糖含量的減少。所以,隨身帶一些小零食,在感覺自己快要“頂不住”的時候,吃一點,往往會有效果。

特別說明:關於最後一點,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之前實驗裡表現出的效果,是一種安慰劑效應,不是真的起作用。但即使是安慰劑,如果對你有用,也不妨試試看。


戰拖成長學院


迴避誘惑是維持自控力的一個有效方法

\n


\n

就像在Mischel的棉花糖實驗裡,那些一直盯著棉花糖看的孩子,往往難以抵抗棉花糖的誘惑,而那些把眼睛遮住,把頭扭開或者自己做些什麼事分散自己注意力的孩子,更好地抵擋住了棉花糖的誘惑。

\n


\n

這就好像維護感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去考驗它,因為感情經不起考驗。意志力也一樣,每個人的意志力有強弱之分,但是都是有限度的,只要有誘惑的存在,多多少少都會影響意志力。在面對誘惑的時候,你以為你臨危不懼,其實這個誘惑的存在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你拒絕其他誘惑的能力。所以在面臨潛在的誘惑的時候,只要你可以選擇迴避誘惑,就首選迴避。

\n


\n

我記得曾經看過的一期康熙來了節目,裡面採訪一對婚姻很美滿幸福的夫妻,主持人問男嘉賓,當你在婚姻中遇到誘惑的時候怎麼辦?男嘉賓很認真地回答說:我結婚以後遇到美女,或者長得好看的女生對我有好感,我第一反應是趕緊逃跑。在婚姻裡遇到誘惑的時候,不要想著你可以去抵抗誘惑,很難的。我只有遇到可能的誘惑,就第一時間逃跑,誘惑也就不存在了。誘惑的存在對意志力的影響,其實就是意志力損耗。

\n


\n

可以把這個方法叫做眼不見為淨原則。比如一個研究發現,當上班族把糖果放在桌面上,吃得就會比較多;當把糖果放著關著的抽屜裡,吃得就會比較少。所以當我們整天強調要增強意志力的時候,其實首先要認清楚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最好的方法不是去考驗它,而是儘量保護它維持它,只要可以遠離誘惑,就儘量選擇遠離誘惑的方式,而不是去考驗自己。


酷炫腦科學


學界關於意志力的定義其實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很多人對於意志力的看法也存在不同,但有很多學者都將意志力看成是一種心理能量,對於心理能量來說,我們常常認為,他是很難發生改變的,如同一個人的個性一般,它很穩定,難以受到影響。因此增強意志力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我們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來替代它,最好的方法便是習慣。為什麼是習慣,因為習慣一旦養成,它就會非常頑固,難以改變。

習慣是指後天習得的,在某一特定情境不用思考就會自動重複去做的事情。

很多人認為,自己每天大部分時候的行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但實際上,我們大約40%的日常活動都是自動發生的習慣。由此可見,習慣的力量,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日常的行為,基本都是基於我們過去的常態,我們一般說的刻板印象等等,其實也是思維方式的一種習慣,我們說的思維定式,其實也是一種習慣。這些習慣加快了我們處理事情的速度,所以養成習慣,可能遠比增強意志力,更有可操作性。很多時候,我們拖延,放棄,達不成目標,甚至做出自相矛盾的事情,感到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這些都是源於我們無法甩掉舊的習慣,建立新的習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養生習慣呢?其實如同行為主義的觀點一樣,我們需要大量的行為重複,在重複進行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會慢慢記住這些動作,進而成為的自動化的加工過程,當然對於一些難以堅持的習慣,我們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的刺激,例如獎勵機制,或是外部的提示要素。


Miss張小豆


在TED演講裡,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Angela Duckworth 用實證的方法,得出結論:決定是否成功的一個關鍵,最重要的因素是:意志力(Grit)。
Gift在古英語裡的意思是砂礫,是“在沙灘中耐磨的顆粒”的意思。
Grit也可譯為“堅毅”,但其涵義遠比毅力、勤勉、堅強都要豐富得多。Grit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是一種包涵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徵。

智商是與生俱來的,而堅毅是每個人都可以練習與開發的。

此有以下的建議:
1.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集中做一件你覺得最重要的,或者最難的事情。會讓接下來的事情更加容易。
2.培養習慣可以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難來進行。
讓自己始終在堅持,然後不斷增加難度。
比如我報名了馬拉松
今天決定了跑5km,在感受到5km沒有難度的時候,慢慢增加到7km。最後達到21km的效果。
3.不要指望一次成功,總結失敗,覆盤並繼續行動。
嘗試改變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困難的,不要把一次失敗當成是毀滅。找出失敗的原因,總結它並繼續行動。
4.定期記錄、按時總結,根據變化做出相應的行動。
記錄自己的行為,並在一週/半月/一月的時間做總結,看見自己的變化會更加有動力。
5.利用外部環境幫助自己、監督自己。
e.g.你有瘦身的想法,在外部環境如何做呢?
可以讓老公不要在買零食了,把家裡的零食送人。
在網上加入瘦身小組,或者對外做出承諾等等
6.設立獎勵。
在達成小目標的時候獎勵資金,比如養成了好習慣獎勵自己買一個喜歡的東西,

在不斷的激勵作用下是不是更有動力了呢~

來~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