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学生,你觉得读书苦吗?能举个具体例子吗?

解员


我是一名大学毕业两年多的人,以我现在的经验和感受来说还是在上学的时候好,以前觉得读书苦,但是现在一直后悔读书的时候没有刻苦用功,感觉自己浪费了自己最珍贵的那几年。

刚开始实习那会总是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找工作会很简单。结果显示啪啪打脸,我是大专毕业,那是后感觉读书没有用,上学的时候就是在虚度光阴,出来社会这所谓的大专文凭根本不值一提,好的公司连大专这个词都不会提到,不好的地方自己去了总觉得对不起这几年的学费,结果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瞎过。

那我现在的工作来说吧,我是汽车模具行业,我们这个行业看的就是能力,我所在的工厂里面人家老师傅都是中专就出来干活,现在是有房有车有技术,我们这把时间放在学习上但没有学习的人,进来人家都会说是还大学生那,啥也不会。顿时心里不是滋味呀,但是有气只能自己咽下去,因为好的地方去不了,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更努力一点。


钢筋混合土


做为一个上了17年学校的学生,我来说说自己的观点吧。

毫无疑问,读书是很苦的,但生活就是这样,你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其他的苦,而其他的苦要比读书的苦难吃百倍。

读书中吃过的那些苦

在父母和家人以及亲戚朋友邻居眼里,我从小就是那种乖孩子,从小到大上学,没有让父母操过一点心,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自己打理,成绩则属于中上等。

如今我心里所认为的读书中的苦,大概是从初中开始。

一是思家之苦。

在没有进行寄宿制生活之前,我一直都是呆在家里的,小学毕业后,进了全县有名的初中,刚去的第一天晚上,各种不习惯,一个12岁的小男孩第一次因为想家在课余时间的床边潸然泪下。

回到宿舍后,老师去查寝,看我状态很不对,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后来这种情绪随着时间就慢慢淡化了。

二是生活之苦。

我上初中的时候,住宿条件很差,全班30多个男生就睡一间小屋子,大通铺。

上下铺放满了整个屋子,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30个男生睡22个铺,很多人都是三个人挤两张床,冬天还好,夏天根本就不行。

每天晚上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找拖鞋,因为即便你放的好好的,也会找不到,有些人会一不小心给你踢到床底下,还有的人就直接穿走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过分的是有些人明知道自己有脚气还乱穿拖鞋。

早上要上早自习,要上早操,初三的时候因为体育加试,每天早上都要去跑3000米锻炼速度和耐力,跑得快就可以早点回学校。

晚上要上晚自习,下了晚自习30分钟洗漱时间还要排队,熄灯后即便没洗也不允许在外边。

那个时候,每天都睡不醒,课余10分钟的时间都能做个美梦,上早读的时候手稍微撑一会头就能睡着,放假回家永远都是睡觉。

冬天的时候,外边的水管子会上冻,经常没有水用,最高纪录是7天没有洗脸洗头。

上厕所要排队,因为是全校所有男生共用一个厕所,也就十来个坑位,什么时候去都是满满的人,上厕所都要错开时间。

所以有便意了就憋回去,那时候有的同学甚至一个星期都不去上一次大的,因为太麻烦。

初三毕业的时候,我们真的很开心,我们班一起在餐厅唱了我的未来不是梦,算是我们的毕业典礼。

去收拾行李的时候,家里一个嫂子去帮我收的,隔着那个行李袋,她摸到我的被子都是湿的。

惊讶到,孩你在学校怎么过的?我说我也不清楚。

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过下去的,如果要现在的我去过那样的日子,我一定过不去,时常对自己这样说。

后来上了高中,又是县里边最好的高中,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作息时间却苛刻了不少,无数个披星戴月的夜晚,从15岁到18岁,总有一个眼里有光的少年在奋力前行。

就连门口摊煎饼的大妈都知道:新一中的孩子可不容易了。

三是学习之苦。

如果说前两种苦都不足以让人难过的话,这个苦足以把人折磨到崩溃。

学习为什么很苦?是因为从见到到掌握一个知识点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而在初中高中阶段中,这样的知识点有成千上万个。

很多孩子努力了,依旧得不到好成绩,很多孩子真的拼尽全力了,也考不上好大学。

其实他们不知道,在踏入高中的那一刻,命运基本上就已经被注定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就生在罗马,那是剩下的大多数人穷尽一生都到不了的地方。

你们明白那种天道不酬勤的崩溃吗?

学习很苦,生活更苦

这一点在我家人和兄弟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当年上初中有一个好兄弟,中考时成绩并不差,可当时因为家里一些原因,没能上得了高中。

在我们坐在冬暖夏凉的教室里奋笔疾书的那些年,他一个人在外边吃尽了苦头。

大冬天,刮很大风情况下,一个人骑着个三轮车去给人家送货,再给人家摆好理好,一个伺候不好,下次就不用来了。

把人家的货架里里外外都擦一遍,就是为了让人家能定更多的货。

没钱吃饭的时候,就饿着。

没有几年,一个白白净净的帅气小伙变得精明能干,人情世故,谈及学历,是他一辈子的痛。

生活的苦吃够了,想去学习,再没可能了,只能去成人高考,那段本该属于他的青春,没有及时把握住,转瞬即逝。


生活不易,你得努力

学习绝对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最好的捷径。

古代时期哪位官人中了科举,那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自己过好足够了。

笔者表哥就是这样的例子。

郑大的本科,北理工的硕士,在毕业的第五年就在北京买了车子和房子,从地下室到自己的家,从公交地铁到自己的车子,从北漂到北京人,这个年轻的小伙不知吃了多少生活的苦,只是他更多的成就应该更多都是他的学历给的便捷。

读书没用吗?

读书当然有用。

读书苦吗?

读书当然苦。

只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真的。


家里蹲大学毕业生


如果我还是个学生,我也会觉得读书很苦。

我们都是从学生过来的。学霸,永远不会知道学渣的苦。

为什么觉得的读书是很苦的事呢?以前小学只有两门课。后来三门四门五门六门课。不断的增加。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小学的时候成绩还是非常的好。但是后面慢慢的就出现了,偏科的现象。是因为不喜欢那个老师。

后来呢,就出现了偏科。当成绩出来的时候自己因为赌气,也觉得反正不喜欢那个老师,成绩好不好的都无所谓?

气死他。但其实这样做是。唉,不懂事啊!这样的想法太天真了,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最终气死的还是自己跟家长。后来想通了学习成绩想跟上去了,但是因为这门课文。基础没打好,学起来非常吃力,要从头开始学。

有一些不懂的题目, 也不知道问谁那时候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在家的时候做不出题目来,只能只能等开学的时候去问同学跟老师。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真是气死自己。

想想那时的想法,说多都是泪啊!所以还是要认真读书,虽然说读书苦,但是读书是走向成功,唯一最不苦的苦。最迅速的捷径。

特别是工作以后。你就知道。如果你没读多少书,你连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所以一定要认真读书啊!读书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


幼教柚子老师


读书挺辛苦的,但是有那么多同伴,心中还有目标,苦中带着乐带着充实。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小学属于学渣,年少无知毕业准备出去打工,然后迷迷糊糊的上了周边最差的中学,可是到了中学竟然发现我的成绩是班级前三,当然了,并不是这个初中学校差到掉渣,只是小学自己从来没关注过成绩,老师也不太喜欢我这个贪玩的穷孩子。可是上初中就不一样了,老师天天有事就叫我,从班长到课代表轮了个遍,真有种毫不费力就稳坐榜首的感觉,不是我得瑟,实际情况就是这么欠揍,不过迟早要还的,且容我慢慢道来。

初中三年转瞬即逝,毫无意外考上了县重点中学,那可是无限荣耀啊。欢天喜地上了高一,生活学习平平淡淡,成绩一直在班级十二三,毕竟最好的高中,太多高手和别人家的孩子在这里了。后来上高二分文理科,那可是崇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强强联合,成绩好的更多了,进理科班排名就二十二名,不过这会我还是很淡定的,别人那么优秀,我二十多名太正常了。然而分班后第一次考试是转折点,我要开始还债了。印象特别深,考完试打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说排名还没出来,让我来数数,22、23、24…一直数到30多才停下来,就在这个瞬间自尊心突然碎了一地。从此奋起直追,除来吃饭睡觉都在学习,应该称之为小霸王学习人,成绩也跟着突飞猛进,冲进班级前五。后来失眠、焦虑、过敏(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写篇文章,细细道来如何走出各种深谷)…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即使这样成绩依旧在前五,基本都在前三,黑色高三说多了都是泪啊,当时感觉那种辛苦真的是永远不想再经历一次了,真的是苦不堪言啊。

如今踏入社会,再回头看高中那些学习的事,并没有觉得有多苦,再辛苦我有目标,我勇往直前,我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可是现在的我却迷茫了,有一种无法道出的苦。


游小鱼儿


我是85后农村人,读书条件不好,但还是觉得工作更苦。

以前老家在农村,五年级的时候就得离家到镇上读书,一个星期回家一次。那时候在学校吃饭的米都是得自己从家里带过去学校换饭票。家长不会帮你送米的,一个学期大概吃七十斤米,都是自己每次大概20斤左右挑到学校去。

学校条件差,没有澡堂也没有热水,学校不能洗澡,每周日在家洗澡之后去学校,周五回家才能洗澡。

学校只有一个蒸米饭的食堂,只提供饭不提供菜,大家都是用罐头的罐子从家里装两罐带到学校,需要吃一个星期。当然带的菜是不可能有肉的,都是家里坛子里的咸菜,萝卜干之类的,最好的也就是一点香干了。

学校也不提供热水,冬天有时候下雪也是冷水洗漱,冬天一两个月的时间都是只有-2°-5度的天气,每次冷水洗漱,手和脸都是僵的。

学校的开水也是限量提供的,食堂只有每顿吃饭的时候,给每个班就是一个以前那种铁桶提供大半桶,大家都是吃饭的时候分得一杯开水,一天也就是三杯开水。

学校也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都是学生自己硬抗着,有时候坐在教室里脚都要冻哭了,下课了就是在走廊里跑着取暖。

也许是那个大家都一样,也没有觉得哭,大学毕业在外工作后,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读书的时候最轻松,高三也都不觉得比工作更辛苦。


清风徐来的摩羯


我觉得是苦的。正因为读书是苦的才会有读成书后的甜。尽管我已不是学生,但我曾经是学生,而且我的孩子现在是学生。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要远比现在的学生读书更苦些。不必说家长的关爱和老师的态度,单是生活状况和学习环境就已经比现在的孩子苦多了。但现在的孩子似乎并不知足,仍然觉得读书辛苦。其实,读书的确是苦的。所谓十年寒窗。在古代自然是以条件艰苦为之寒的。但就拿十年的时间每日每时在固定的时间里做着固定的事情,日复一日,这个过程便是苦极了的。而且并没有所谓的个性张扬和自由可讲,有的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与机械性的汲取。遇到勤奋的自控力强一点的还好,有兴趣支撑,反之便会度日如年,枯燥不堪,也痛苦不堪。我小的时候,记得冬天有一次轮到给班上生炉子,晚上睡觉总睡不踏实,有一次半夜醒来一看天色大亮,以为已经迟到了。赶忙跑到学校,出了院门才知道是下了雪,把天映白了,有不知道时间,干脆就去了学校。待生完炉子爬在课桌上又睡了一大觉同学们才来上课。几乎每个冬天都是如此。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是好多了,但学习压力却大了许多,无休止的补课和没完没了的作业,还有周日周末的爱好兴趣特长班,真是令孩子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处藏身,只能挣扎在这个尘世间为了能有一个好一点的未来,为了能让父母挣扎在荣誉和脸面的街口多一些自豪,更为了自己将来似乎可以通过读书得到一个好的归宿,日复一日的奋斗着,年复一年的残酷着,代复一代的无奈着,但愿今后若干年后,我国的教育体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改变,如若不然,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迟早会给孩子们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也会给人类历史带来深刻的反思和沉痛的教训的。


川蘭


读书是苦的,赛过苦瓜,胜过黄莲,一碗中药一口闷,苦的我涕泗横流。

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每天早上六点跑操,生物钟五点半就醒了,想睡都睡不着。跑完操,嘴里还咬着半个肉包就已经要开始早读了。

从早上五点多,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钟躺在床上,每天有十八九个小时是在书海里沉浮。有道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霸登山坐的是观光电车,像我这样的学渣,爬的是珠穆拉玛峰;学海中,学霸在肆意翱翔,菲尔普斯也被甩在身后,而学渣如我,被海水呛的死去活来的。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继续到大学,六年加三年,三年又四年,统共一十六年。从稚子孩童到少年再到青年,寒窗苦读数十年,真真是数十年如一日,就算是绝世佳肴吃上十年那也是谈之色变吧。

虽说读书苦,可也苦中有乐。

遇一难解数学题,紧锁眉头,苦思冥想,如坐针毡,忽灵感一现,豁然开朗,那感觉,就像三伏天来一瓶冰镇可乐,爽到头顶通风。

通读语文,感慨范进的中举前的落魄和中举后的滑稽,当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历历在目;敬佩苏武的忠义;佩服蔺相如的大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秀色可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天骄可叹……

读书让我精神世界充实、丰富,让思维得到训练,提升人的言行举止,开阔了人的视野,胸中能藏有一方世界。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在读书过程中,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美的词句,写作时就可以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读书教我认识了世界,建立了我的价值观,为我心中构建了道德框架。与人当为善、与朋当为诚、与亲当为孝;遇人有难,当举手为劳……

学习时,很苦,苦尽甘来时,必不悔当初。


觅青山


读书当然苦啊!

读书是体力活,又是脑力话。读初中高中时,学校离家好几公里,有时挤公交,有时走路,至于为什么走路,还不是怕挤不上公交车迟到!人群一波一波挤公交,那个刺激!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在学校又有各科课程学习,周考,月考,模拟考,期中考,期末考。身心俱疲,压力山大。

中学时吃两碗饭,体重年年差不多。出到社会工作,同样吃两碗,体重却年年上升。所以,我感觉读书苦。


地上雷雨


读书苦!这是肯定的答案,因为想读的苦,不想读的更苦!

我左邻右舍就有两个不一样的读书郎,都是在念初中,要上早自习和晚自习,早晨一样要起的早,晚上一样要睡得晚,都是为了要上一所好高中!

现在问题来了,都是因为读书苦和读书哭!

想读的是人苦,心不哭:

(1)比别人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2)他做的作业,是想越做越多。

(3)他想进步,他的压力越大。

(4)他因学习入迷,很累很疲惫。

(5)他为了去解决一个问题,求一个星期的人家才得到解决。

(6)他感冒了为了不掉队,就得忍着。

(7)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他着急到哭。

(8)在他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他连吃饭

都没有尝到美味,苦不?

还有许多……

关于不想读的那个学生,我只用一句话来总结就够了。他人苦,比他人苦的是他的心因为不想学而更苦!

按住一头不想喝水的牛去喝水,希望你能体会个中滋味!


湖北闻金刚


这是分阶段的,在我上高一高二的时候,我觉得还挺好玩的,学习一点都不苦,可是上了高三,都开始努力了,就觉得学习太难了,上了大学之后,我才发现,我还是尽量多多的学习,一定要努力考研,增加我的学习时间,因为,出了社会,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在学校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