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上月薪是8k-12k,如果去应聘,期望薪资报多少合适?

悠悠然8548


求职者期望的薪资和企业招聘信息上的薪资标注没任何关系

  • 关于求职者的期望薪资

求职者期望的薪资是求职者对自己的能力、技能、经验等的认可,它是求职者对自己的付出所换来回报的期盼。

这个期望的薪资,无论它是一个范围也好,还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罢,它是求职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然后给自己将来的价值所确立的一个可度量的数字。

说句大实话,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求职者就如同商场里面的商品,而每个商品的标价就是求职者的期望薪资,有的打折,有的不打折,当然也有的还会上调,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卖的好价钱。而企业就是顾客,它们有选择权利,有讨价权利。

求职者这个期望薪资的界定,一般会参考他们自己的能力、技能、经验,然后结合他们现有的薪资水平而确定。

如开头所提到的,这个期望薪资是求职者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认可,也就是说求职者认为自己值这么多,所以它的确定不会依赖外部因素,但它会随着时间,随着求职者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上下浮动。

当求职者发现自己的能力超出预期的话,他的期望工资也会随之而上涨,当求职者发现自己的期望超出市场整体行情的时候,求职者会根据具体情况将期望薪资下调。


  • 期望薪资和企业岗位工资要求无关

招聘企业在岗位下设置工资范围,这是企业对该岗位所要付出的用工成本(当然也会参考企业的薪酬体系),虽然这个数值会影响和限制求职者,但这个数值的确定,和求职者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求职者的期望薪资和企业对于岗位上的薪资要求,是两码事情。

有关联的是求职者与企业要在期望薪资和岗位薪资要求上找到平衡点,达成一致,这个才是面试时讨论薪资的目的。

企业在招聘信息上标注薪资范围的目的

很多公司都会给员工定级别,它依据的是员工的能力、技术、经验、学历等。一个大级别里面又会设定数个具体的小的级别,每一个级别都对应了一定的工资范围,当然,每个级别对员工的要求也不同。

这就是给员工一种希望,职业发展上的希望,工资晋升上的希望,这就是所谓的薪酬体系、薪酬制度。

企业在招聘信息中对岗位工资设定范围,它肯定参考了企业的薪酬体系以及人员成本,但它与薪酬体系中的工资晋升又不是一回事。

如果求职者入职之后的工资是8k,12k为工资晋升空间,那么工资达到12k后是不是就没空间了? 如果求职者入职之后工资是12k,那之后又该怎么办?

所以企业设定这个薪资范围的目的就是

  • 告诉求职者该岗位的大概成本范围。
  • 为了吸引求职者的关注,以此引来求职者的应聘。



求职者的期望薪资应该如何报?

  • 企业通知你去面试,说明你简历上标注的期望薪资在企业可接受范围中。

一般求职者的期望薪资在简历上都会有标注,而一些能力强、技术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人,简历上标注的期望工资往往是“面谈”而非数值,当然,如果没有标注,那么HR在初步沟通的时候,也就是说在邀你面试时也会问到。(这个必须要问,每个岗位都有成本,一旦求职者的期望工资超出这个成本太多,就会被HR忽略掉)

一般初步沟通之后,企业依然让你去面试,那说明企业初步接受了你的期望工资,而你期望的工资大概率也在企业相应岗位的成本范围之内。

这个时候,你简历中的期望薪资是多少,你就报多少,甚至稍微高点也没有关系,这和招聘信息上的8K-12K没任何关系。

  • 如果求职者自己投的简历,然后被通知去面试,期望薪资要根据面试情况灵活确定。

同样的道理,某岗位标注工资的范围是8k-12k,你自己投了简历来应聘该岗位。既然你投它的简历,说明你肯定也认可该岗位的相关要求,包括这个工资范围,也就是你的期望工资也在这个范围之内。

在面试当中,如果你们谈到最后的薪资,那你应该报多少呢?肯定采取报多不报少的原则,你应该报12K。

如果你通过面试,感觉自己还有欠缺,那不妨你取个中间值10k。

最低的8k不要报,即使最低8K你也能接受,但这个最低值作为和公司在薪水谈判上的最后底线,最后筹码,要由公司来提出。



记住一个原则:薪资是谈出来的。

假如求职者和该岗位匹配度确实非常高,面试官以及公司都高度认可你,那你的薪资不会受到8k-12k约束。

现在都是双向选择,所以求职者在和企业谈工资的时候,没必要遮遮掩掩,要切合实际,大胆提出自己的诉求,切记不要狮子大开口,但也不要委屈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