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石演講裡看深圳的方向和未來,原來是這樣的,盲者必看。

作為深圳房產中介的我,我越來越像一個諮詢服務者,平時會遇到很多業主,客戶,朋友,購房者,諮詢者,問及深圳已經夠好了房價還會漲嗎?房子價格已經到頂了吧,深圳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應該是一個頂尖的存在誰也不知道社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平時說東京,紐約,法國,曼哈頓等世界名城,其實很多人也沒見過,沒去過,也沒感受過那邊的體制到底是如何發達,如何好,甚至還有人說那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跟我們國家的體制有所不同結果也不會一樣,下面這一篇演講也許會給我們指出來一點思路,肯定會對你有指點迷津,撥雲見霧的作用,必看好聞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從王石演講裡看深圳的方向和未來,原來是這樣的,盲者必看。

王石最新演講:深圳對標以色列,向國外先進經驗學習的大戲,才剛剛開始

第四屆深圳社會組織年度盛典召開,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會長王石先生談了「公益+創新」與城市發揮相融合的心得,在對話環節中作了《三架梯子》的主題演講,以下是王石先生的現場發言:

香港是深圳的一架梯子,深圳的發展離不開香港的支持,兩者關係密切。香港對深圳而言就如同登山中不可或缺的梯子。

從王石演講裡看深圳的方向和未來,原來是這樣的,盲者必看。

就萬科發展的歷程來說,我83年來深圳學做生意,30年之後將萬科打造成世界房地產第一品牌。這源於我的老師的教導,如今他已經功成身退,成為深圳交響樂團的主席,我也學他創辦了一個深圳的交響樂團。現在我們可以一起做文化和公益。

萬科做房地產第一個學習的公司是香港的新鴻基,後來有一天,新鴻基突然要來萬科學習。嚇我一跳,他們說萬科跨地發展的速度值得我們學習。現在可以看到,我們已經是互相引領,互相學習。

直到現在,我仍然感覺香港是深圳的梯子。深圳和香港,我認為是大灣區最重要的城市。

第二個梯子,是日本。我當年出國考察,第一個去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在企業管理方面值得學習的很多,尤其是質量管理,我在日本收穫很多。在日本的經濟泡沫破滅後,大家學習日本的熱情不高了。我們卻將1000名工程師送到日本學習質量管理,這時我們第一個千人計劃。後來又派出1000人學習物流管理,再派出1000名學習服務質量提升。就這樣,我們萬科的質量誤差已經從中國的釐米級做到了毫米級。這是萬科的學習成果。

從王石演講裡看深圳的方向和未來,原來是這樣的,盲者必看。

再比如中國的改革開放。面對未來,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我們該如何應對?這點日本走在前面。甚至如何讓中國企業長壽?這也是可以向日本學習的。目前持續200年以上的企業,日本有3,000家,中國一共只有16家,大陸9家,臺灣7家。

談下高科技產業如何轉型升級,介紹下

第三座梯子中國GDP 這麼高,但我們的容錯沒有過去高了。前年秋天我到以色列學習,見到當地環保公益的一些故事。他們的環保公益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知道深圳有個紅樹林基金,做得非常好,這是從香港學習借鑑,處理好了人與候鳥以及紅樹林的關係。我們看下以色列在相關領域是怎麼做的。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就在這個城市中間,有個阿拉伯野生羚羊的保護區,有50英畝地,約合 300畝地。就在城市的最中央,從最初的11只羚羊,繁衍到50多隻,現在地不夠羚羊生活了,甚至要把一半的遷走。

還有耶路撒冷的國會大廈,一進門左手一拐彎,竟然是一個生態的觀鳥站。人與自然的融合,讓人大開眼界。這裡有2種鳥,有候鳥,還有常駐的留鳥,每隻鳥上都有電子牌,將觀賞、保護及研究融合起來,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甚至耶路撒冷的國防軍保護區,這約佔了30%的國土,為了不影響野生動物生息,他把有影響的鐵絲網都拆了。

以色列的創新能力世界領聞名,他們在納斯達克上市了80家企業。我就介紹一個他們的專利保護和轉讓的案例。以色列有家魏茨曼私人研究所,主要是研究製藥和化學。然後拿專利出來和企業合作,轉化成商業價值,從銷售額中抽取費用。2018年研究所的營業額上升到400億美金,盈利達到6億美金。這是很獨特的,是值得我們深圳特區借鑑的。

2018年,以色列GDP是3696億,深圳是3660億,據說深圳的GDP去年已經超過以色列。但是要算人均,我們就差很多,這說明我們效率還不高,要向以色列學習。這是否也是我們深圳的梯子呢?

以色列在世界500強只有1家,我們深圳7家。我預計深圳在改革開放下一個四十年中世界500強的企業達到20到30家是不成問題的。

我認為,深圳對標以色列,向國外先進經驗學習的大戲,才剛剛開始。

從王石演講裡看深圳的方向和未來,原來是這樣的,盲者必看。


王石在全球深商大會上的演講——

激盪深圳40年:如今要與以色列對標!

兩者有太多共性!

1月13日,第六屆全球深商大會在深圳開幕。開幕式上,萬科創始人、深商總會理事會主席王石作了主旨演講。他認為,深圳面臨“雙區驅動”的重大機遇,面臨著轉型發展的要求,就要與以色列對標,因為兩者有著太多共性。

王石問,剛剛過去的2019年,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網上用的最多的是兩個:一是焦慮,二是難,困難的難。王石說,我也用了一個詞,但既不是焦慮,也不是難,而是激盪——激動的“激”,動盪的“蕩”,不僅僅適合形容去年,也適合形容前年。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面對的就是一個激盪的局面,不僅僅中國,全世界都面臨著新的變化:激盪,激情、激動是正面的,蕩是上下,既有正面,也有負面。作為深圳經濟特區成長起來的第一批企業家,回想更多起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激盪歷程。2019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立40年的深圳經濟特區面臨著新的激盪。

王石說,我是前年秋天到以色列希伯萊大學訪學,我想談點體會。2018年,以色列GDP總產值是3696億美元,1元人民幣兌0.145美元,這樣換算2018年深圳的GDP比以色列差一點,是3400億美元。2019年,深圳的GDP是2.6萬億,摺合成美金是3600億,以色列今年公佈的數字是3700億。按照GDP的增長,明年深圳GDP超過以色列沒有一點懸念,我們要不要來一點掌聲?這個城市只有40年的歷史,以色列的建國時間比我們長得多。

再看人口,以色列人口是800萬,深圳常住人口是1500萬,實際上有2000萬甚至2更多,也就是按人均GDP,深圳還要低一些。我們要不要向以色列學習?五年前我曾經以企業家的身份給深圳尋找對標,當時找的是西雅圖。今天我作為深商企業家,覺得深圳未來應該對標的是以色列——再比GDP已經沒有意義,因為深圳的人口比以色列多得多。深圳與以色列有很多共性,比如匯聚、流動、開放、包容。之所以說激盪深圳,很重要的變化就是如何從高速增長向質量增長、效率增長、創新增長轉變,顯然深圳要走在中國城市的前面。但是,按照國際參照系來比,以色列是深圳非常好的對標參照學習。同時,通過在以色列的一年半學習,我能明顯感覺到中國做的許多事,猶太人非常佩服,中國創新的東西也值得以色列借鑑學習。這就是文明互鑑。

在這個激盪時代,大家都認同變、變、變,我想說是不是還有不變的?我們會不會為了變、為了不掉隊、為了快速,最後反而我們失去了我們的方向?

哪些不應該變?王石說,當年我到特區是想改變命運,想物質豐富起來,但更想求學。後來在深圳創業,我不懂貿易,也不喜歡當生意人,只想賺兩三年錢就留學去。但我把握了幾條,我一直牢記著家庭的教育、社會的教育以及最基本的三條: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正因為此,我今天年紀站在這裡還能得到尊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這個人可信,我這個人做事負責。

其次,要知道感恩。第二人生階段到第三人生階段過渡時,我參加了深圳很多公益組織,就是感恩深圳這座城市。我們作為創業的成功者,都應該感恩。不僅對深圳,對全國,對世界都要感恩。

王石說,以色列國土面積是彈丸之國,可以說很小也很大。提到以色列,大家會想到猶太民族、希伯萊民族如何優秀,但實際上2000年來猶太民族流散在世界各地,真正形成新的文化是1948年之後。全世界猶太民族匯聚到以色列,到以色列後才感覺到以色列的文化已經是全世界的文化——流散到世界再匯聚回來,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全帶去了,以色列和書本上理解的猶太人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再頭再說深商,深商有什麼特點?深商並不僅僅是指深圳、珠三角這一帶的企業家,深商的最大特點就是包容、海納百川。

在一個激盪的時代,不變肯定會被淘汰掉。王石認為,關鍵是是主動變還是被動變。你不願意變,它在變,是一種結果,如果你主動迎上去變,是另外一種結果。他說,我最初是想出國留學,到50歲我知道留學沒機會了,於是放棄了,沒想到60歲一不小心機會又來了,從哈佛到現在正好十年。如果當時我堅持不變,可能和現在的結果不一樣。我當時變了,一心一意做企業,做十年之後再學習,所以該變的還是要變。如果不變,可能會出問題,變,才能掌握主動,才會隨著社會的變化往前走。比如騰訊剛起來時,我們是跟不上的。比如想既然互聯網這麼賺錢,我們也去搞互聯網?在萬科看來,互聯網是一個工具,如果不用這個工具,萬科會被淘汰。因此任何新生的工具萬科都要用。正因為主動求變,萬科才走到今天。剛剛過去的2019年,僅僅在社會責任方面,萬科納稅超過1000億,在深圳企業中排名第二。

從王石演講裡看深圳的方向和未來,原來是這樣的,盲者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