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石演讲里看深圳的方向和未来,原来是这样的,盲者必看。

作为深圳房产中介的我,我越来越像一个咨询服务者,平时会遇到很多业主,客户,朋友,购房者,咨询者,问及深圳已经够好了房价还会涨吗?房子价格已经到顶了吧,深圳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应该是一个顶尖的存在谁也不知道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平时说东京,纽约,法国,曼哈顿等世界名城,其实很多人也没见过,没去过,也没感受过那边的体制到底是如何发达,如何好,甚至还有人说那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跟我们国家的体制有所不同结果也不会一样,下面这一篇演讲也许会给我们指出来一点思路,肯定会对你有指点迷津,拨云见雾的作用,必看好闻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从王石演讲里看深圳的方向和未来,原来是这样的,盲者必看。

王石最新演讲:深圳对标以色列,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的大戏,才刚刚开始

第四届深圳社会组织年度盛典召开,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王石先生谈了「公益+创新」与城市发挥相融合的心得,在对话环节中作了《三架梯子》的主题演讲,以下是王石先生的现场发言:

香港是深圳的一架梯子,深圳的发展离不开香港的支持,两者关系密切。香港对深圳而言就如同登山中不可或缺的梯子。

从王石演讲里看深圳的方向和未来,原来是这样的,盲者必看。

就万科发展的历程来说,我83年来深圳学做生意,30年之后将万科打造成世界房地产第一品牌。这源于我的老师的教导,如今他已经功成身退,成为深圳交响乐团的主席,我也学他创办了一个深圳的交响乐团。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做文化和公益。

万科做房地产第一个学习的公司是香港的新鸿基,后来有一天,新鸿基突然要来万科学习。吓我一跳,他们说万科跨地发展的速度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是互相引领,互相学习。

直到现在,我仍然感觉香港是深圳的梯子。深圳和香港,我认为是大湾区最重要的城市。

第二个梯子,是日本。我当年出国考察,第一个去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在企业管理方面值得学习的很多,尤其是质量管理,我在日本收获很多。在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后,大家学习日本的热情不高了。我们却将1000名工程师送到日本学习质量管理,这时我们第一个千人计划。后来又派出1000人学习物流管理,再派出1000名学习服务质量提升。就这样,我们万科的质量误差已经从中国的厘米级做到了毫米级。这是万科的学习成果。

从王石演讲里看深圳的方向和未来,原来是这样的,盲者必看。

再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面对未来,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点日本走在前面。甚至如何让中国企业长寿?这也是可以向日本学习的。目前持续200年以上的企业,日本有3,000家,中国一共只有16家,大陆9家,台湾7家。

谈下高科技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介绍下

第三座梯子中国GDP 这么高,但我们的容错没有过去高了。前年秋天我到以色列学习,见到当地环保公益的一些故事。他们的环保公益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知道深圳有个红树林基金,做得非常好,这是从香港学习借鉴,处理好了人与候鸟以及红树林的关系。我们看下以色列在相关领域是怎么做的。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就在这个城市中间,有个阿拉伯野生羚羊的保护区,有50英亩地,约合 300亩地。就在城市的最中央,从最初的11只羚羊,繁衍到50多只,现在地不够羚羊生活了,甚至要把一半的迁走。

还有耶路撒冷的国会大厦,一进门左手一拐弯,竟然是一个生态的观鸟站。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大开眼界。这里有2种鸟,有候鸟,还有常驻的留鸟,每只鸟上都有电子牌,将观赏、保护及研究融合起来,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甚至耶路撒冷的国防军保护区,这约占了30%的国土,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生息,他把有影响的铁丝网都拆了。

以色列的创新能力世界领闻名,他们在纳斯达克上市了80家企业。我就介绍一个他们的专利保护和转让的案例。以色列有家魏茨曼私人研究所,主要是研究制药和化学。然后拿专利出来和企业合作,转化成商业价值,从销售额中抽取费用。2018年研究所的营业额上升到400亿美金,盈利达到6亿美金。这是很独特的,是值得我们深圳特区借鉴的。

2018年,以色列GDP是3696亿,深圳是3660亿,据说深圳的GDP去年已经超过以色列。但是要算人均,我们就差很多,这说明我们效率还不高,要向以色列学习。这是否也是我们深圳的梯子呢?

以色列在世界500强只有1家,我们深圳7家。我预计深圳在改革开放下一个四十年中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20到30家是不成问题的。

我认为,深圳对标以色列,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的大戏,才刚刚开始。

从王石演讲里看深圳的方向和未来,原来是这样的,盲者必看。


王石在全球深商大会上的演讲——

激荡深圳40年:如今要与以色列对标!

两者有太多共性!

1月13日,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在深圳开幕。开幕式上,万科创始人、深商总会理事会主席王石作了主旨演讲。他认为,深圳面临“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要求,就要与以色列对标,因为两者有着太多共性。

王石问,刚刚过去的2019年,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网上用的最多的是两个:一是焦虑,二是难,困难的难。王石说,我也用了一个词,但既不是焦虑,也不是难,而是激荡——激动的“激”,动荡的“荡”,不仅仅适合形容去年,也适合形容前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激荡的局面,不仅仅中国,全世界都面临着新的变化:激荡,激情、激动是正面的,荡是上下,既有正面,也有负面。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企业家,回想更多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激荡历程。2019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立4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面临着新的激荡。

王石说,我是前年秋天到以色列希伯莱大学访学,我想谈点体会。2018年,以色列GDP总产值是3696亿美元,1元人民币兑0.145美元,这样换算2018年深圳的GDP比以色列差一点,是3400亿美元。2019年,深圳的GDP是2.6万亿,折合成美金是3600亿,以色列今年公布的数字是3700亿。按照GDP的增长,明年深圳GDP超过以色列没有一点悬念,我们要不要来一点掌声?这个城市只有40年的历史,以色列的建国时间比我们长得多。

再看人口,以色列人口是800万,深圳常住人口是1500万,实际上有2000万甚至2更多,也就是按人均GDP,深圳还要低一些。我们要不要向以色列学习?五年前我曾经以企业家的身份给深圳寻找对标,当时找的是西雅图。今天我作为深商企业家,觉得深圳未来应该对标的是以色列——再比GDP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深圳的人口比以色列多得多。深圳与以色列有很多共性,比如汇聚、流动、开放、包容。之所以说激荡深圳,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如何从高速增长向质量增长、效率增长、创新增长转变,显然深圳要走在中国城市的前面。但是,按照国际参照系来比,以色列是深圳非常好的对标参照学习。同时,通过在以色列的一年半学习,我能明显感觉到中国做的许多事,犹太人非常佩服,中国创新的东西也值得以色列借鉴学习。这就是文明互鉴。

在这个激荡时代,大家都认同变、变、变,我想说是不是还有不变的?我们会不会为了变、为了不掉队、为了快速,最后反而我们失去了我们的方向?

哪些不应该变?王石说,当年我到特区是想改变命运,想物质丰富起来,但更想求学。后来在深圳创业,我不懂贸易,也不喜欢当生意人,只想赚两三年钱就留学去。但我把握了几条,我一直牢记着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以及最基本的三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正因为此,我今天年纪站在这里还能得到尊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这个人可信,我这个人做事负责。

其次,要知道感恩。第二人生阶段到第三人生阶段过渡时,我参加了深圳很多公益组织,就是感恩深圳这座城市。我们作为创业的成功者,都应该感恩。不仅对深圳,对全国,对世界都要感恩。

王石说,以色列国土面积是弹丸之国,可以说很小也很大。提到以色列,大家会想到犹太民族、希伯莱民族如何优秀,但实际上2000年来犹太民族流散在世界各地,真正形成新的文化是1948年之后。全世界犹太民族汇聚到以色列,到以色列后才感觉到以色列的文化已经是全世界的文化——流散到世界再汇聚回来,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全带去了,以色列和书本上理解的犹太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再头再说深商,深商有什么特点?深商并不仅仅是指深圳、珠三角这一带的企业家,深商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海纳百川。

在一个激荡的时代,不变肯定会被淘汰掉。王石认为,关键是是主动变还是被动变。你不愿意变,它在变,是一种结果,如果你主动迎上去变,是另外一种结果。他说,我最初是想出国留学,到50岁我知道留学没机会了,于是放弃了,没想到60岁一不小心机会又来了,从哈佛到现在正好十年。如果当时我坚持不变,可能和现在的结果不一样。我当时变了,一心一意做企业,做十年之后再学习,所以该变的还是要变。如果不变,可能会出问题,变,才能掌握主动,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往前走。比如腾讯刚起来时,我们是跟不上的。比如想既然互联网这么赚钱,我们也去搞互联网?在万科看来,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如果不用这个工具,万科会被淘汰。因此任何新生的工具万科都要用。正因为主动求变,万科才走到今天。刚刚过去的2019年,仅仅在社会责任方面,万科纳税超过1000亿,在深圳企业中排名第二。

从王石演讲里看深圳的方向和未来,原来是这样的,盲者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