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白鹤岭古官道现今是宁德人民休闲登山的好去处,但在此前的八百年间却是闽东北通浙江、南接福州的重要通道。昔日官民往来、商贾云集、文人荟萃,造就了古官道上精彩绝伦的摩崖石刻,古官道因此于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蕉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零的突破。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古官道上的摩崖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字大多笔力遒劲,在高高的石壁上更显得气势磅礴,如“沧海一粟”、“海鹤雄观”、“海阔天空”等。但是,在那十几二十处石刻中,却有一处甚为尴尬,即落款为汪大润立的“俯视一切”,这四个大字在古官道较中心位置,但题字石刻本身却书写拙劣,线条生硬,看起来毫无美感,令过往的每个旅客心里都不免疑惑一番。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汪大润何许人也呢?据相关资料记载,他是河南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例贡任宁德(今蕉城区)知县,在任十一年,是宁德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知县。他平易近人,与下属们同心戮力,建三元观,修白鹤岭路、石壁岭路,浚西湖,皆捐俸为之,不以烦民。三临霍童发动乡人鼎建文昌阁后,霍童文风蔚然,科第蝉联。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利民的大实事,理所当然深受百姓爱戴,如今霍童文昌阁前仍立有“汪侯功德坊”。他与宁德士民互动也挺频繁的,金涵乡廉坑村尚存其书赠 “望重乡评”匾额,赤溪镇夏村尚存其书赠“望重庐江”匾额,从这些作品看,书写工整匀称,颇有书法功底。

那他为什么要在白鹤岭古官道的交通要道上留下一块书写拙劣的作品呢?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在网上阅读到一篇文章《蕉城白鹤岭古官道三处摩崖石刻解析》(陈仕玲),原来那作品不是汪大润书写的,而是当地工匠以他的名义所立,目的是为了抹去前人李率泰的题字石刻。清顺治年间,为了切断郑成功所部的物资与人员的资助来源,清廷下达“禁海令”,之后又下达 “迁界令”,要求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分别内迁30至50里。

福建总督李率泰是“迁界令”的倡议者及积极实施者,他下令扩修白鹤岭古官道,并让老百姓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兵起,宫庙、民房焚毁一空,男女老幼,提携号哭,东南北路尽绝人烟”。“迁界”的过程是悲惨的,后果是严重的,当地士民对李率泰自然是深恶痛绝,对他刻在石壁上记载奉命开路的“勒石小引”及路修成后题的“新开大路”也是怨恨不已。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三十几年后,1698年汪大润带头捐俸重修白鹤岭古官道,当地士民在路边石上刻立“恩主汪侯捐俸重修官道功德碑”,又乘机在“勒石小引”正下方刻上”俯视一切”四个大字,把“勒石小引”的具体内容覆盖掉了一部分。这是清朝初年的事情,但事情并没有结束,直至200多年后清朝灭亡了,民国四年(1915年),时任福建巡按使的许世英视察宁德,在白鹤岭题写了“白鹤”二字,刻石路旁。因为李率泰题的“新开大路”犹在,当地士民尚有怨意,就依葫芦画瓢再来一遍,在“新开大路”下方另外再刻两个大字“白鹤”;明明有模板在,但这两个字就是故意刻的生硬死板一些,所以古官道上有两处“白鹤”题刻,正宗与山寨的,相距不远,了解起来,也是有趣。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还没呢,再过100多年后的今天,笔者特意找出近期登临古官道拍的照片,把“俯视一切”那张放大看,果真上面有模糊的字迹,依稀可见“勒石小引”、“白鹤岭”、“己亥秋余奉命”等字,已经很淡了,没有清洗,没有上漆,再过几十年应该就会湮没在自然中了,与下方红漆勾勒上色的“俯视一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今天的蕉城人民依旧在用无声的行动去遗忘历史的伤痕,而铭记历史的恩情。

李率泰、汪大润作为白鹤岭官道的修缮者,后世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因为他们的目的不同,对百姓的利弊也不同,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另一个人,即组织开辟白鹤岭古官道的宁德主簿丁大全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白鹤岭原有陡峭险峻的山道,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丁大全任宁德主簿,有感于交通往来的极度不便,就力主开辟了白鹤岭官道。丁大全后来官运亨通,从小小主簿一直当到宰相,但官越当越大,坏事却越做越多,陷害忠良,误国误民,被后世列为南宋奸臣。由于这个缘故,白鹤岭官道也几经存废。堵塞废弃的时候,就说“岭路直射县城,有伤文运。”“是皆丁主簿之奸谋。”而更多时候是开通并修缮的,且举例论证说宁德县“终宋朝尚十进士,而阮登炳且大魁矣。元一朝三进士,明一朝二十一进士……皆蔚然可观。”

在白鹤岭古官道上没有看到对丁大全的直接评价,但丁大全任主簿时做了另一件事情,当地乡民对此态度还是可以说明一些。时年大旱,丁大全前往百丈龙潭祈雨,遇有银瓶变瓦瓶、潭中现龙爪等奇异现象,祈雨成功。之后丁大全当宰相的时候,特意向皇帝奏明此事,御封龙王。潭边建石龙亭,丁大全亲自撰写对联“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如今在金涵乡百丈村重建了龙王亭,亭柱上赫然刻的就是上述对联。丁大全年青时候在宁德县做的实事,还是得到了认可。

任职宁德最久政绩突出的县官,为什么会在白鹤岭古官道留下最丑字


真的,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称,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最终会称出来往过客的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