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3月7日,应伊拉克红新月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志愿专家团队一行7人从广州飞赴巴格达,支援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名医疗专家“逆行”出征。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广州医科大学素有呼吸领域“国家队”之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科研专家、志愿者等已在多个“战场”一线奋战。

援鄂、援粤、援外,“广医战队”有哪些“战疫”经验?Plus君带你揭秘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日前,以广医一院副院长张挪富带领的广医附属医院系统23名骨干为主组成的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广医一院副主任医师桑岭、谢佳星和主管护师黄敬烨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这是众多冲锋在“战疫”一线广医人的缩影。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在广州,我们是接最重症的病人。在武汉,自然也要接最危重的病人。”张挪富是广东援鄂医疗队钟南山院士团队的领队,迄今已在武汉协和西院ICU病区忙碌了40天。

1月23日,该校首批驰援人员奔赴武汉,至今已有来自广医一院、广医二院、广医三院、广医五院、广医肿瘤医院等医院的医务人员奋战在武汉、荆州的多家医院。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在广州,该校7家直属医院中,有5家参与新冠肺炎“战疫”。其中,广医一院、广医二院是广州市定点收治医院,广医一院同时是省级定点收治医院,收治了广州最多的危重症患者。

此外,广医一院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这也是继广医一院ICU、武汉协和西院ICU之后,该校为“战疫”开辟的又一个重症救治主战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一定赢!”出征前,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写下这句誓言。1月23日,他被选派参加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队驰援荆楚,成为广东首位奔赴武汉战“疫”前线的骨干医生。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2月1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徐永昊顺利完成广东首例ECMO支持下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在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在西藏林芝“援藏”的他申请“援粤”,回到广州救治最危重的患者。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广医一院内分泌科驰援武汉汉口医院护士李颖贤是一名“90后”。为方便工作,她剪去长发,从一个“萌妹子”变成拿着扳手去更换氧气筒的“女汉子”。3月2日,由钟南山院士庄严领誓,李颖贤、徐永昊“火线入党”。

从珠江之畔到荆楚大地,广医人用行动践行誓言,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利刃!科研攻关推进“战疫”加速度

战“疫”,是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也是一场科研与时间的赛跑。病毒致病机理研究、疫苗和抗体研制、药物筛选、检测试剂研究、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研发……广州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埋头实干,以数据和样本为支撑,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加快研发进度。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表示,疫情发生后,该校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顾问、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冉丕鑫教授为组长的抗击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小组,在病毒溯源、检测技术、中医药防治、临床诊疗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基本涵盖疫情研究的几个主攻方向。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对病毒多一分认识,战胜疫情就多一分底气。2月10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团队联合多家科研单位,首次从广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毒株。紧接着,该团队又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和尿液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2月26日,在钟南山院士指导下,赵金存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多个单位,成功建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2月28日,钟南山院士等多名专家联合完成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

另外,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凌教授课题组联合多个单位,研发出新冠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完成初步评价,有望与核酸检测等技术联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

成立于1979年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是国内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南粤科技“战疫”行动中一张亮眼的名片。

2月上中旬,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杨子峰教授带领团队,筛选了50余个已上市的中药和化药,开展抗新冠肺炎病毒的体外药学研究,初步发现连花清瘟胶囊等名优中成药能在体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并证实了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瑞德西韦等化学药物具有体外抗病毒作用。

泪目!弘扬南山风格和抗非精神

“南山风格、抗非精神在我们广医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得到弘扬,这是我们的优势。”2月27日,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广州医科大学专场新闻通气会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说。

每逢险情危机,总有“逆行者”的身影。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授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武汉的路上,年过八旬的他倚靠在高铁餐车座椅上休息的照片,令许多人“泪目”。

在防控疫情战线上,广州医科大学师生早已“全体参战”。公共卫生学院于2月3日向广州市防控领导小组递交了请战书。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分批次组织师生志愿者共计44人前往广州市疾控制中心、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南站等单位和场所,全力参与疫情调查分析、12320疾控热线调查、密切接触人员追踪、智能防控技术开发等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并联合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防疫科普视频,视频被广泛转载和播放。

广东超级战队|钟南山领衔,呼吸领域“国家队”的“战疫记”

学生志愿者也冲锋在一线。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医科大学分批次组建了学生志愿队,参加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其中,首批志愿队由50名学生组成。他们在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带领下,前往广州南站等广州主要交通站点开展测量体温等志愿服务。后续组建的师生服务队伍,又参与支援广州部分社区的网格“三人小组”,深入居民小区开展入户排查复查补登工作,防范发生社区感染。

“一线医务人员特别是最美‘逆行者’,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榜样。身为医学生,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应该勇敢站出来,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广州医科大学首批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公卫学院预防医学2016级学生钟绮菱说。

【记者】龚春辉 朱晓枫

【通讯员】广医宣

【作者】 龚春辉;朱晓枫

【来源】 广东健康头条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