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有四境界:人练拳,拳练人,拳在人中,人在拳中


习武有四境界:人练拳,拳练人,拳在人中,人在拳中

  陈师曾给我多次讲过, 习武有四境界---人练拳, 拳练人, 拳在人中, 人在拳中. 而我当时好奇, 是铁师祖的教导吗? 陈师说不是, 乃综合一生所学所见所闻而提出. 陈师之四境界大有妙趣, 有心者可以好好体会.

  其实综观各大门派, 或多或少都会提出一些武学阶梯分野, 太极拳有虎形鹤形蛇形架之分, 又有南天门的十叁台阶, 祖师爷杨露禅还只爬到第八阶呢, 十叁阶有点复杂, 那形意门比较简单明瞭, 郭云深提出最有名的明暗化劲理论, 而八卦门董老一技不断发展, 虽没有统一说法, 但老八掌, 活步掌变化掌的进化总有的, 而孙存周先生提出实战叁阶(整, 知拍, 与性相合), 大侠师兄也提出整合变化空灵六字诀, 都是精奥的分类.

  其实每个人练拳到一定程度后, 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进阶梯形武学理论, 当一个方向, 或一种理趣打发时间都好. 好比古代禅师爱讲几首打油诗, 借机表达自己的佛法深到何处.


习武有四境界:人练拳,拳练人,拳在人中,人在拳中


  这裡我提出我的武学进阶, 权充一个参考:刚劲-灵劲---醉功境-----轻功境

  甲是打刚劲, 这个刚劲是四稍齐, 六合聚的刚劲, 而非西洋拳击的拳力, 练成这一阶段刚劲后, 周身灌气似铁铸, 内劲贯通手足顶心, 听闻孙禄堂弟子齐公博叁年桩功及达到此一状态, 我后来又听闻南拳铁桥叁大师, 一个四平大马手一伸, 若有人将他手抬动, 则必将铁桥叁整个人桩形不动地抬起浮至半空, 这已是刚劲(整劲)的极致表现! 可见不论南拳北腿, 修炼至深中国功夫理则一耶.

  尚云祥说再给我叁十年阳寿, 我就再打叁十年刚劲! 此一说非尚老只达刚劲, 而是指出刚劲是一切的至关基础, 没有刚劲, 后面的东西都是空中楼阁, 刚劲越强, 后叁重天境界进展是一日千里.

  乙乃灵劲, 拳谱中所谓灵劲上身地翻天, 但这边的灵劲我把他简单化一点, 就是刚劲加上灵动的身法, 也就是在灵动身法中还要保持着刚劲的力度不变, 甚至更大!

  现在很多定步发劲很好的拳师一动起来就不行了, 漏气了, 就是没有修练到灵劲的缘故.如果速度快, 力道大, 那已是一般人很难对付的一流拳手了. 这一点儘管细部要求中西不同, 但我们不可否认, 目前许多世界级别的格斗选手都可以做到这一步, 天下武功, 惟快硬不破, 洋鬼子真做到了, 中国拳师可要加油呀!

  丙为醉功, 不是醉八仙醉九仙的醉拳套路, 而是指打拳进入醉意矇眬的那个状态, 这个状态装可以装的出来, 但裡边没劲, 一碰上动真格的就散.

  真正的醉功醉意矇眬, 空空洞洞, 若有似无, 裡边却是杀机四伏, 龙蛇狰狞, 其实此一状态是内劲揉合身法后所产生的一种"化劲"---不是化解的化, 是好比糖掉水里化掉的化, 老前辈曾比喻, 好似一急转陀螺, 外形不动裡面可像通上电一样碰不得. 用科学方式讲, 这是叁度空间多方向中产生的复合旋转力. 因为裡面的劲是凝合拧转, 因此在外形上表现出来好似醉汉, 外人摸不透看不清其劲力身法所指.

  这第叁阶醉功真真正正是西洋所无而我所擅长, 可惜现代很少人练到如此地步, 炎黄子孙们若有发现师父有此好功夫, 可一定要加倍珍惜, 并争取自己练出来, 别失传! 过去我的启蒙师傅, 潘师曾说到, 中国功夫最高就是这一阶了. 而我也一直深信这是武功的最高境, 直到遇到陈守孚大师, 才知道有第四境---轻功境.

  丁为轻功境, 陈师认为这才是中国武功的极致表现, 并说自然门徐矮子, 杜心五都练到的. 而李仲轩老人回忆形意门唐维禄, 孙禄堂两位老前辈也练出来了. 而我听人言, 八卦门李荣贵(董海川养子), 宫宝田两位先生也是练到轻功境的. 但轻功境具体内容不展开说了, 免与无聊之人争议. 权充虚设即可.

  这四阶功夫层层递增, 却又是叁回九转是一式, 可以迴圈练习, 可以没有前后高下优劣之分, 但要有明师指导, 则事半功倍. 而从头到尾未举本门人物? 非本门无此潇洒人物, 而怕落入吹嘘之嫌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