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致胜黄金时刻:考前3个多月,孩子这样复习是关键


中考高致胜黄金时刻:考前3个多月,孩子这样复习是关键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有网课可以替代现场教学,但是很多学生还是希望能早日回到校园。

对于将要中高考的学生而言,只剩下3个多月的复习时间了,这期间还要准备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大事儿”不断的年后,3个多月的复习,学生该如何计划,才能既保持复习连贯性,又能大幅度提分呢?建通教育老师为大家做详细的汇总和整理。


考前三个月 复习是关键

1.了解自己 明确目标

进入下学期,同学们一定要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自己的中考目标并对目标分解,才能快人一步制胜中考。

第一步就是要找好自己的位置,通过对自己过去成绩的分析,合理定位,锁定合理的目标。要找准自己在班级、年级中的位置,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才更有信心;否则,盲目地制定过高的目标、与别人比较只能打击自信心。

第二步了解自己的现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分析,是制订切实有效的计划的前提。才能确定在关键学期中的主攻方向。

光有目标还不行,还要有实现目标的计划,将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有的学生喜欢打疲劳战,认为学的时间越长,学的东西就越多,这是不可取的。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过度疲惫,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建议同学们制定一个每日学习计划表,按计划复习,将大目标分解为各个小目标,如月考要达到的成绩、一模考试要达到的成绩等。这样有助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既能安排好各科复习,又能保证充足睡眠。


2.关注效率

学会自律,丢掉浪费你时间的事件。

在初三下学期的复习过程中,中考实验复习、体育训练,这两项又不可防止地占用学生的复习时间。所以,提升效率就是个很关键的事情了!要学会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交替进行、理科知识和文科知识交替进行的复习方式,这样才能“张弛有度、劳逸联合”。


3.发现问题

其实整个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我们自身知识体系进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这也是复习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一定要做好。

发现问题的两种重要手段就是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

查漏补缺:

是指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不足和缺陷进行整理和检查,这个工作的主题就是查找自己学习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进行错题整理、试卷分析。现在个阶段的考试,其实就是对当前阶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一个考察,分数就是最直观的表现。在每一次的分析中,就是发现自己薄弱环节的时候,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练习,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举措。

总结归纳:

是指对自己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回顾。这是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和立体化的关键一环。

可从两方面进行总结:

  • 内容上,分科、按体系、分章节。
  • 时间上,每节课后、每次作业后、每轮测验后、每日、每周、每月,都应及时梳理、巩固知识点。

最好每天睡觉前理一理今天复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睡觉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通过睡前的小结,会使内容更加印象深刻。


4.解决问题

解决疑难和困惑的手段和办法是以下四种:

提问:由于对某些概念或问题还存在疑问和不解,需要向老师或家长进行请教。

讨论: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是发现自己问题的一个快捷方式,更是提高自己对概念等理解的好方法啊。

思索:其实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自我深省,来达到对问题的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练习:通过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发现有些概念点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来达到掌握的目的。


学会正确刷题 学习事半功倍

不少学生潜意识中认为试题多做就多得,其实不然。反思一下,一年要做多少题?又有多少题是白做的?

因此,学生要学会舍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偏题、难题、怪题要果断舍弃,要重视做题的质量而非数量。

只靠题海,什么都不懂,永远摸不着高分的门;

不靠题海,什么都不熟,永远都是失常发挥!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刷题的正确模式呢?

1.怎么选题?

做题要有所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参考书,选经典题、听老师或用过这些书的人推荐,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做题时要多做那些自己存在劣势的部分,做那些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还存在理解模糊的题,做那些曾经做错过的题,如此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


2.做题时注意什么?

做题要特别注意三度,即速度、准确度、独立度。你做得是快还是慢?你的准确度有多高?你是独立完成还是需要提示?考试时对速度、准确度、独立度的要求是缺一不可。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1:做题不能硬“抠”,要运用知识点

(1)做题时,通过读题,抽取可用知识点;

(2)通过一个可用知识点,回忆与其能够产生关联的其他知识点。

注意2:刷题顺序

第一步,按照知识点练习,针对自己知识点的薄弱区,来练习错题。 

第二步,按照题目难度练题,看看自己在哪个难度以后正确率上不去,准确把握自己目前水平,针对性突破。

注意3:刷题之前打好基础很重要

刷题前要把基本的知识要搞懂。比如材料分析题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基本的公式,这些都要提前熟知。

还有一些解题的方法技巧,可以在刷题中慢慢总结、学习,有效的“题海战术”才是完美备战中考的诀窍。

注意4:重质量而非数量

很多同学认为做题越多越好,也不看题怎么样,买了一堆题,质量参差不齐,或者网上的一些题库,就开始盲目的刷起题来,这样的刷题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建议同学们不要贪多,先不说试题的质量,埋身题海很容易使人疲倦,因此要适量。所以说,不要去大面积地乱做题,最好选择相对权威的题库来钻研,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5:学会总结归纳

在刷题过程中,将每一次做错的错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标注好每道错题运用的知识点,总结该知识点规律和自己做错的原因,将积攒起来的错题归纳成一本错题集,下次刷题直接用上自己归纳好的题集。 

注意6:要善于使用集错本

(1)集错主要集平时练习及考试中的错题;

(2)独立完成错题后,要注明当时做错的原因(如看错题、没有掌握方法等),并归纳出完成这一类题的基本思路或方法(注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清楚!)


3.怎样进行深度思维训练?

(1)构建知识网络

“悟”的前提和基础是弄清基本概念和规律,构建系统和立体的知识网络,这也是做题的首要任务。

一道题不会做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识点不会,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漏洞;二是概念和规律都知道,但不会运用,这些都是要在做题中逐步补充完善的。所以做题的第一步是重视看课本或者教辅材料里面对知识点的归纳。

(2)研究中考题型

研究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平时复习就不会盲目,复习内容才能学会取舍。拿来几套历年的中考题,周末的时候研究一下,极其必要,这比做多少重复劳动的效果好得多。

(3)课上头脑风暴

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是紧紧抓住课堂,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维,带着质疑听老师的讲解:老师推理严密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老师是怎么想到的?要大胆参与课堂讨论,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深度思维,才能对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出什么题都会做。

(4)课下独立悟题

精选一道老师所留的模拟题,先不动笔,而是先阅读这道题,然后按下面的步骤来“悟”。

悟题意:阅读题目,审题,然后确定题目中的研究对象是谁,找出已知条件,思考有没有隐含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题目要求什么结果等,判断出题者的考查意图。

悟情景过程:想象题目中叙述的情景,尝试描述这个情景,说出变化的过程。通过这种训练,使题目情景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清晰,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悟解题思路方法,悟一题多解:悟解题的整体思路,找出列方程的依据,总结解题的方法,努力寻求更多的解法及其中最简单的解法,在此环节中充分展开自己的发散思维,形成头脑风暴。

悟题目变式:思考如果改变题目中的条件,题目又该如何解,解法有何不同。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提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对这一类问题理解更为深刻。通过思考“改变题目的条件”,此题实质变成了很多道同类型的题,看起来只在一道题上做文章,实质解决了一大类题型的问题,真正实现走出题海的理想。

此环节关键是悟“变”,变解法,变条件,一道题,要充分利用它的价值,做到不管以后它穿什么“马甲”出来,都能认识它,都能解决它。

悟解题收获:做完一道题目,还没有结束,还要总结解题的收获,总结解题的方法,重温解题的思路。没有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就没有达到做题训练的最终目的。


4.在错题中淘金

在考试中,做错题很正常,而且暴露出问题是好事,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良机。关键要寻找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正确的思路是什么,要把走过的弯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梳理一遍,在错题中淘金。改错切不可只在卷面上改正答案,那并没有解决问题。


5.及时回顾“三清”

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的题“悟”一遍,穷尽一道题的来龙去脉,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这叫“天天清”;每周都对这一周的内容回头看,做到没有疑问点,这叫

“周周清”;每月再巩固一次,这叫“月月清”

建通教育老师希望大家能在刷题中找到方法,找到窍,找到快乐~慢慢地把书读薄,把题做少。如需获取更多中高考最新资讯,名校真题等,可联系建通小七xqls177哦~~

中考高致胜黄金时刻:考前3个多月,孩子这样复习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