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人要知道的5個用料“好學問”,經典又實用

養豬不易,且行且惜,特別是在養豬用料的選擇和使用上,更是如此,可以說養豬處處皆學問。

學問一:想豬皮紅毛又亮,但未必就是用料好

不少養豬人都以為,豬隻皮膚髮紅,毛色發亮是因為喂的飼料好,或許你的想法未必正確。

飼料中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的多少,以及科學合理的搭配,以滿足每個階段的組方,才是好的飼料,飼餵過後可以使豬皮膚顏色變紅潤和毛皮亮度增加。

正因為如此,不少違規飼料廠在生產飼料中添加過量的鋅、銅,目的就是讓豬皮紅毛亮,而當豬吃了這樣的飼料後,體內會殘留大量的重金屬,容易導致體弱多病,不咋見長,即使後續長大出欄,人吃了這樣的豬肉,對身體健康也沒有什麼好處。

養豬人要知道的5個用料“好學問”,經典又實用

學問二:豬睡是好事,別吃過就去睡才真好

一般情況下,豬群的生活習慣是吃料、運動、睡覺。尤其是體重在80斤以下的小豬,每天中午都會玩耍會,如果說豬群吃完飼料不運動就去睡覺,就很可能說明養豬人給豬群喂的飼料有問題。

違規飼料中如添加有鎮定劑,豬群吃了之後會破壞其生理功能,最終導致吃過就去睡覺。鎮靜劑會降低豬隻的血壓和體溫,甚至降低豬群心跳次數,更嚴重的是:豬隻體內會有藥物殘留,不利於藥檢賣豬,而當人吃了這樣的豬肉,也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學問三:養豬人莫裝假聰明,把顆粒飼料摻水餵豬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養豬人都喜歡將顆粒飼料兌水攪拌成粥狀餵豬,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因為顆粒飼料兌水,就破壞了其中的營養成分,從而使這樣餵豬是降低顆粒飼料的價值,正常情況下,養豬人應該先給豬飼餵幹飼料,等豬群吃完飼料以後,再給豬群喂一些清潔乾淨的水,這樣豬豬才能生長的更健康。

養豬人要知道的5個用料“好學問”,經典又實用

學問四:豬咬尾,莫多憂,未必是飼料營養不全

如果豬長期得不到必需的營養物質,像鹽、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就容易出現異食癖,從而導致咬尾。

一般情況下,正規的飼料廠生產的飼料,不至於嚴重缺乏上面的這些營養物質。所以,導致豬咬尾的原因還有可能是:飼養密度大、豬舍環境不好、光照強度大等。一般體重在20kg左右的豬群咬尾現象最嚴重,體重超過40kg的豬群幾乎沒有咬尾現象,你家豬群是這樣嗎?

因為體重在10kg~30kg的豬隻,正是喜歡玩耍的時候,豬隻在玩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咬尾巴的現象,嚴重了還會咬破流血,甚至成為舍內其它豬模仿的對象。所以養豬人一定要將尾巴破損嚴重的豬,隔離飼養,養豬人也可以在仔豬剛出生的時候進行斷尾工作,避免後續的咬尾發生。

學問五:科學選料,合理用料,養出好豬

養豬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選擇飼料。要通過看料肉比等選擇優質高效飼料,選用預混料或濃縮料時,須按配方配好原料,才能滿足豬的營養需要。

養豬人要知道的5個用料“好學問”,經典又實用

(1)要按豬的不同生理階段用料,否則會造成飼料浪費或豬生長不良。

(2)對仔豬要"抓三食、過三關"。抓乳食,過好生長關;抓開食,過好補料關;抓旺食,過好斷乳關。切勿喂得過飽,防止精料過多,以免引起仔豬拉稀和誘發水腫病。

(3)不要突然換料,要把原來的料和新料摻和喂,逐漸減少原來的料,並增加新料,一般要經過5~7天完成換料過程。

(4)豬飼料中粗纖維不能過多,適當搭配青綠飼料,防止飼料營養不足或營養不全。

綜上所述,養豬不容易,處處皆學問,養豬人要根據自家豬場情況,以及自己積累實用的養豬經驗,參考引用,使大家能更好的輕鬆養好豬,利國利民又利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