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狼不凡


亲 ,这个无法估计。因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媒介是气溶胶,大气层里到处都有,你说它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呢?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多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小时,外出回家一定记着洗手,给自己消毒一下。疫区的人家房间内每天消毒一次 ,

门把手每天消毒一次 ,自我防护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


喜洋洋2169


#汕头头条#

从建筑上讲究,高楼住房,7一10层是扬尘层,11.层及以上尘埃飘不到。

新型冠状病毒,如果从患者的咳嗽喷出,只有在周围通过空气传播或气溶胶传播,但存在的时间短,範围小(1一3米左右,呈扇形散开→裸病毒分散在空气中),避免与患者接触並出门戴口罩就可以减少受感染机会。

但是,住高层的人只有依法抗疫才是上策!新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电梯到达高层,也可通过管道到达高层。

因此,在当前,我们遵守汕头的政府及疾控中心指示:①无事不出门;②出门戴口罩;③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和便后冲厕所;④出入电梯要用纸包手指按压指示標记,出电梯后把纸丢到垃圾桶;⑤上班者,回家处理好口罩,洗头洗手,处理好外套;⑥家居注意通风,定期清洁;⑦无事不窜门;⑧不吃野生动物;⑨有发热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以及不信谣不传谣,多看中央电视台发布信息等。

目前,汕头已经一周无新发生新冠肺炎病例。相信,只要群策群力,隔离並治疗患者,切断传播途径,全国一盘棋,我们一定会取得抗“疫”的胜利!


桂花芳香77105282


前几天内蒙古通报的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无外出,无接触住患者楼上被感染”。是不是病毒飘上去感染了楼上的住户呢?下面小僧就来聊聊病毒可以飘几层楼高这个话题。

根据事后的报道,楼上住户并非完全没有和楼下接触

根据事后楼上住户的回忆,他曾经从楼下家门前经过,门前堆有大量垃圾。他的外甥也有从楼下家门前经过,并且楼下门是开着的,楼下患者在门口和屋内人聊天。当时患者没有戴口罩。他和它的外甥都被传染了。

新型冠状病毒除了飞沫传播还有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虽然他和他的外甥都只是经过患者家门口,但是由于楼道内空气流通比较差,而且患者家门口有垃圾,还开着门未戴口罩聊天,空气中会留下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

携带有病毒的气溶胶可以飘多少层楼高

气溶胶是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如果是在空旷的环境下气溶胶很快就会飘散了,具体能飘多高,这个真不好说,要根据当时的风向来决定。这样的话单位体积内空气中的病毒量就会很少,被感染的风险就会很低。但是如果在密闭的空间的话,就会长时间停留,感染风险会比较大。

如何预防楼上楼下住户之间感染

昨天新闻报道了广州一处住宅内有住户隐瞒接触史,最后导致整栋楼被隔离。所以有接触史的人千万要诚实,到规定的隔离点隔离,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所有邻居负责,还有就是小区居民尽量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回家记得洗手,少在电梯、楼梯逗留。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学扫地僧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不少人是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在疫情期间,确实是稍微紧张一点好,因为你会紧张,那才会重视,但是太过紧张、害怕、胡思乱想就容易引起心理问题了,如焦虑、烦躁、恐惧等等。话说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可以飘多高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是怎么回事?

①相信题主所提出的新冠病毒能飘到多高楼层应该是考虑到“气溶胶传播”这一因素吧。近段时间关于新冠病毒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总能迅速成为热门,就像气溶胶传播一样,但是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看过之后还是云里雾里,注意了,气溶胶传播虽属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中的一种,但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②我们先把气溶胶的概念了解一下,它其实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和飞沫相比气溶胶更小。而飞沫是人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 而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排出的液滴,其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其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


③下面谈到它浓度问题,大气里气溶胶本身就有很多,但都是看不见的,因为其粒子粒径小,相信灰霾大家是最了解不过了,给大家打个比方,在露天公开的场合有人打了一个喷嚏产生了气溶胶,这个量其实是非常小的,和整个大气比,浓度很低。但是,如果是在密闭的环境、公众场合、医院等,它的浓度可能就会偏高,为什么在重症隔离病房里面为病人器官插管很危险,就是因为在插管过程中短时间内产生的气溶胶浓度是很高的,所以我认为脱离了“环境”讲传染,就是耍流氓!


既然空气中有可能存在有新冠病毒气溶胶,那还可以打开窗户通风吗?

①我说的通俗一点,新冠病毒离开了人体,在空气中即使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但是它进入大气中浓度是非常非常低的,而且它一旦在空气中干燥了,病毒也会慢慢消除掉或者活性下降,我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在太平洋中你仍下一个石头,激起的浪花相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在一个小水池中仍下一个石头,那就值得商榷了。那言归正传,可能你这片区域目前连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都没有,何来的新冠病毒气溶胶呢?所以相对于家庭中密闭、狭小的空间来比,开窗通风是必须的,而且每天都要保证室内通风。


②在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在会上也表示,初期实验显示,最有效、最切实的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依然是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密切的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只有在非常极端情况下,如同时满足密闭空间、长时间、高浓度病毒暴露三个条件(如同收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中的隔离病房),才可能存在,“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如果这一点也有人抬杠,那我告诉你天上是随时有可能掉陨石下来的,但是你见过没有呢?所以望大家理性思考。


③像之前的一个热点新闻说内蒙古达拉特旗一个新增病例无外出、无接触史,住在确诊病例楼上”,很多人就疯传是楼下那个确诊病人窗户开着,然后新冠病毒通过空气在楼上住户开窗通风后传染了,这其实是一个听起来很“正经的谣言”,很多人听了感觉蛮有道理,有一定的说服力,其实后续经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考虑是楼上的住户曾多次上下楼经过楼下确诊病例住户门口,楼下住户家门经常敞开、门口常有生活垃圾堆放,随后对确诊病人的活动轨迹也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考虑可能还是和近距离接触有关,通过楼上楼下开窗后气溶胶途径传播不具有说服力。


针对新冠病毒,该如何预防?

①即使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病毒进入人体都还是通过粘膜,即口、鼻、眼等方式,主要是口、鼻,所以这里有两点一定要掌握,那就是正确规范的佩戴口罩,接触过公共物品或者有可疑行为的不要去揉眼睛、扣鼻子,一定要及时正确、规范的洗手,与人交谈时最好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②针对于家庭中的预防,每天做到开窗通风至少2次,注意地面卫生,必要时可以用泡腾片兑水后拖地,擦拭各种公共用品,这也可以有效灭活新冠病毒,所以新冠病毒可以飘到多高楼层和你开窗通风会不会感染上病毒基本是没有关系的,而且在疫情严重的武汉地区也从未报道一例小区中因开窗通风而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我们要不信谣,不传谣,共同战疫。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张垒医生


大家大可不必惊慌,因为我们常说抛开剂量谈毒性毫无意义。就像非足够量的小龙虾配维生素C并不会致死,对于病毒传播一样道理。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先来了解下气溶胶这个概念。在物理上,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它是悬浮在空气中大小为0.001—100微米的固体或液体小粒子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是空气的一种物理状态。因为处于这个大小范围内的颗粒不易沉降,所以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可以作为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载体而传播疾病。

气溶胶能飞多高的楼层呢?如果你想到烟雾,烟雾属于气溶胶。但是也不要害怕这个。气溶胶在外界空气中会很快被稀释,感染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通风不畅的环境中,包含病毒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病毒可以通过电梯到达任何的楼层,而且病毒可能会沉降在电梯壁上,其他人通过接触也会传染。所以,从这点看,病毒可以借助电梯飞到任何楼层。

总体来说,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主要是近距离接触传染源。如果病毒飘散在空中,往往病毒浓度非常低,一般不会导致感染,因此开窗通风可以预防病毒感染。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除了开窗通风,最重要的一点是居家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如果需要出门,要戴口罩。千万别小看出门戴口罩,这是预防病毒最有效的手段,甚至医护人员面对确诊患者时,只要戴口罩都能极大概率避免被传染。切记!切记!

另外,可以通过注意个人卫生来进行预防。日常要做到勤洗手在洗手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流水打香皂要在20秒左右的时间,能够将手部的细菌全部清除,平时也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和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肉蛋一定要煮熟再吃。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新冠病毒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新型冠状病毒能飘多高不好说,但是它可以随着电梯、随着人、随着物到达任何一层楼。



携病毒的飞沫从传染源口中喷出后,大飞沫传播距离较短,一般在1米左右,而且会迅速下沉,但是小飞沫就不一样了,它会在空气中、迅速干燥、收缩为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飞沫核,而这飞沫核以满足气溶胶的传播条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突破一米限制而开启气溶胶传播。


虽然携带病毒的气溶胶会比飞沫传播的远和高,但气溶胶不仅容易沉降,也会被流动的空气不断稀释。随着气溶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来越低,人被感染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

因为,病毒致病也要达到一定的量,在空旷、人少的环境里,气溶胶被稀释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太可能让人“中招”。它只有在密闭、通风不好的情况下,才容易感染。

我们平时只要勤开窗、多通风,可以降低可能存在于空气中的携病毒气溶胶浓度,从而也能降低通过空气吸入而造成感染的风险。


中西医林医生


内蒙古自治区有一名男士最近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他并没有明显的外出史,没有接触过发热病人,未到过农贸市场,也没有野生动物接触史。随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他住在另外一位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楼下。就有人担心,是不是病毒飘上去感染了楼上的住户呢?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目前的研究表明它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传播方式不同,可能传播的楼层高度就不同。飞沫直径大于100微米是大飞沫,很快降落,小于100微米是小飞沫,即便在空气中漂浮,但也不会飘太高太远的。有很小一部分飞沫到空气中变成特别小的飞沫核,就可能形成气溶胶,如果是在空旷的环境下气溶胶很快就会飘散了,但是在通风不畅的环境中,包含病毒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病毒可以通过电梯到达任何的楼层,而且病毒可能会沉降在电梯壁上,其他人通过接触也会传染。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预防?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期间、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尤其是在手触碰过容易沾染病毒的地方后,如经常有不同的人出入的公共场所,活禽养殖地,或者刚刚才照顾了有发烧,干咳等现象的病人等,应该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口罩要定时更换。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

(3)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使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流动。如果有发烧,干咳等症状,一定要减少外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门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避免密切接触。

避免直接接触野生动物;避免直接用手触碰活禽排泄物等;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5)良好安全饮食习惯。

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并将烹饪乃至熟透才能使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处理生食时注意一定要生熟分开,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器具一定要做到使用前使用后均清洗干净。加强锻炼,加强自身抵抗力,作息规律。

结语

病毒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也不用过度恐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预防意识,减少病毒的传播渠道,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众志成城,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药师方健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前一阵子看到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病毒会被大风刮到其他地方传染给人吗?”,“疫情情况,到底是应该开窗通风,还是不开窗?”这些问题,其实和这个问题都类似,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有这方面疑惑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超出了很多人的甚至是很多专业人士的预估,不得不说,这个新型病毒的传染性还是很强的,在人和人之间有很强的传播性,又有一定的隐蔽性,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可以传染给其他人,在潜伏期也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导致大家觉得这个病毒传染性强,甚至于病毒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被传染,但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科学,也千万不要被这样不科学的想法吓坏自己。

很多朋友对于传染性强的病毒,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想法,那就是病毒从感染者的身上飘出来,然后在空气中飘啊飘,不定飘到哪里,被谁吸进去或者沾到身上,于是就形成了传染,其实不管是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其他的病毒,其传播途径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并不会那么容易就形成传播,如果出现那样的病毒,病毒又能传染人致病的话,那真的是太恐怖了。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其传播途径目前已经基本明确,主要是经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否能够经过消化道传播,还没有明确的确认,气溶胶传播方式,在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中也做出了明确,通常在封闭环境下,高浓度气溶胶长时间暴露,才有可能会发生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这几种传播方式中,飞沫传播的方式最容易理解,就是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讲话时喷溅出的飞沫,传播给附近的人,出现传染的一种传播方式,新型冠状病毒本来就是主要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因此,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是非常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也好理解,通过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沾染病毒的物品或其他东西,然后又通过不干净的手接触口鼻,从而导致的病毒感染,就属于接触传播的情况,这也是此次病毒疫情经常会出现聚集性发病的重要原因。

气溶胶传播就比较吓人了,有的朋友知道相对于在1.5米以外就几乎不会出现飞沫传播的可能来说,气溶胶内的微生物存活时间相对更长,而能在空气中悬浮的气溶胶,其传播距离也更远,所以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恐慌,而这次的新版诊疗指南来的很及时,指南中对于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做出了解释,也就是气溶胶传播需要3个条件,密闭空间中,高浓度,长时间暴露,要达到这种条件,其实是很难的,如果您居住的楼上甚至是小区里,都没有确诊病例,又到哪里去形成高浓度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呢?

从上述3种目前确认的传播途径来说,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只要您不是处于疫情的重灾区,对于大风吹来病毒,不能开窗通风,高楼层会有病毒吹上去这样的担心,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空气流通的地方,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在不接触病毒感染者,不距离病毒感染者1米以内的情况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我们对待此次疫情的态度,应该是既要重视,又要理性对待,千万不要被一些看似科学,但实际上没道理的说法蒙蔽,让自己恐慌焦虑,更不要去听信一些这样那样的谣言,既要重视,又要科学理性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李药师谈健康


放轻松莫要怕,科学防治喂你话,病毒不要太嚣张,还想飞升把楼爬,不要急莫要慌,他可没有这能耐,南山院士发过话,满足条件才能爬,仔细听我把话讲,科学科普替你把理拿。

新型冠状病毒的可怕之处在哪里?

渲染过得照片其实看着也挺美的,果然妈妈的话是对的,长得越是好看其越不可以貌取人。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已经导致2348例患者死亡,目前累计确诊76396例。

病毒的可怕之处在于他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再双方都不戴口罩的前提下,一个确诊患者可以感染3-4个健康人,这也是为什么前期感染者人数直线上升的原因。

但是做好防护措施,在戴上口罩的前提下,其传播风险也就是可变再生数可以降低到0.?,做好保护措施之后保持在指定的距离(1米以上)风险几乎不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让大家带好口罩的原因。

气溶胶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肺炎诊疗方案第6版》明确指出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

  • 封闭环境
  • 长时间
  • 高浓度暴露

封闭环境是指不通风的场所如电梯、集体宿舍、卫生间等通风较差的场所;

长时间: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最离谱的传播时间在于重庆市一市民乘坐公交车发生感染。没人敢给这个长时间定义。

高浓度:患者的一个喷嚏,一声咳嗽,甚至日常安静说话,近距离接触足够满足感染的量。

很多人喜欢用SARS楼层地漏来描述本次病毒的传播,针对本次疫情很多地方我们无法考证,也无法给出证实,只能说存在可能。

所以病毒能够飘多少楼层

我认为只要做好日常通风,即使有病人在室内,病毒在短时间内满足不了上述气溶胶传播的三个条件,也就与第六版诊疗方案相左。病毒是无法实现气溶胶传播跃迁的。

未雨绸缪

不要管他能飞多高,做好防护措施最重要。带好口罩和手套,手卫生平时要强调,不聚餐来不外出,保持1米距离切记要。勤通风,多消毒,我们相信病毒一定不会把你要。😂😂强行押韵最为致命,还望海涵。

祝您生活愉快!



大家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呢,病毒很小很小,比细菌还要小,如果问一个小到几个纳米的病毒可以飘到几楼高的话,你可以看看烟雾或者尘埃,最直观的就是雾霾,这些能够飘多高,随着风可以飘散,这时你一定会担心的问,能飘到楼上的话,这也太危险了吧,是不是不能开窗户透气了呢?你大可不必这样慌张,我可以放心的告诉您,病毒要想引起致病感染,是需要一定浓度的,就像飘到你家楼上的烟雾,已经被空气稀释了,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城市的高层建筑

新型冠状病毒都有哪些传播途径呢?

钟南山院士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很多人对气溶胶不熟悉,可能没有啥概念,我给大家举个简单一点的例子,气溶胶是非常小的微粒,空气中非常多,比如我们常见的烟雾就是一种气溶胶。病毒如果附着在气溶胶微粒上,必须有一定的浓度,才能引起人们致病,所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比如避免狭小的空间,像电梯里人员比较密集的时候,卫生间冲马桶的时候等,所以电梯内一定要戴口罩,即使没有人;冲水的时候一定要盖上马桶的盖子。

飞沫传播方式

都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

  1. 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呼吸道的飞沫中可以附着病毒,当患者打喷嚏、咳嗽、讲话的时候都会有飞沫喷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有些人讲话的时候就是唾沫星星直飞,这些就是呼吸道飞沫,大一些的飞沫直接落到地上,或者物体表面,小一些的会飞出去一米左右。传播出来的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的粘膜感染,也有报道病毒会通过结膜感染,所以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有效距离。

正确佩戴口罩方法2、密切接触主要是指手上污染的病毒,通过摸鼻子、嘴巴、揉眼睛等,会将病毒带入粘膜引起感染。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洗手,用肥皂清洗双手20秒以上,用清水冲洗干净。记住在外面手脏的时候不要揉眼睛,摸鼻子等。如果您出门不方便洗手,我建议您可以随身携带酒精棉片等消毒产品,及时对手部消毒。
正确洗手的方法

总结一下:根据以上分析来看,飞沫多数都会下落,即使病毒附着在气溶胶上飞上高空,也会被稀释,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我认为,开窗通风还是非常安全的。日常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多通风,就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希望疫苗早日研制成功,疫情早一天结束。

我是一名药师,抽时间为大家科普一些小知识,如果您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就点赞支持一下,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