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受到排擠,不讓你做什麼有價值的工作,工資照發,還有必要待下去嗎?

大俗大雅小蘇打


在單位感到被排擠,自己的重要工作也被調整,這背後應當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作為當事人,你此時很有必要通過冷靜地反思做出正確的決定。以下為你提供“三步思考”法,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步:回顧重點細節,客觀分析原因。

密阿瑪斯沒有巧合,同樣,從感覺被排擠到被調整的實質階段也不會事出無因。所以想想在哪些重要節點,你曾處理得欠妥當,或者與公司的要求不一致?為什麼?這個回憶筆錄如果足夠客觀,就能幫助你整理出幾個重要的判斷:

一是有無侷限性問題,比如說信息不充分,缺乏及時的溝通匯報;理解偏差,行動方向失準;受崗位或部門侷限,全局觀不夠等;二是有無失誤問題,比如操作不當,險些引發事故;處理不當,導致人際關係緊張;設計漏洞,可能潛藏損失等等;三是有無達標問題,比如業績、技術、等級等出現達標困難等;四是有無原則性問題,比如曾執行的準則是不是正確可靠等等。

梳理以上問題的意義在於亡羊補牢,為今後工作彌補不足。這一步很重要。

第二步:重新評價當前,清晰評估自己。

如何評價調整後的工作價值以及自己勝任的可行性,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包括:①新的工作內容有無可以挖潛的價值;②新的工作環境和資源是否對自己更加有利;③自己的特長能否用到新工作中;④自己的侷限性是否阻礙新工作的開展。

第三步:高築牆、廣積糧,去如何、留怎樣?

這一步是在梳理前兩步的基礎上對決策進行的思考,無論去留都需要鋪墊和準備。

(1)去留的前提必須先搞清楚。離開的前提是自己和公司要求的差距無法縮小,所以眼下工資雖照發,但滿足於溫水煮青蛙是很危險的;而留下繼續工作的前提是決定改變自己並有信心勝任新工作。當然也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自己年齡大了,能力也有限,找不到更合適的工作而被迫接受調整。

(2)去留的基本功課還是要做。是去是留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沒有離開前,對眼下的工作還要認真擔當,同時要積極思考如何抬頭找路,並且不能因為幹了一段時間新工作感覺還行就鬆懈了,因為時機真得不等人;如果決定留下,應當再做三步:一是主動找領導溝通,反思不足,對新工作表態或者提出思路請領導指正;二是主動學習新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經驗,要讓自己有勝任的能力;三是全方位改善自己以往給公司留下的印象。

總結一下,在職場上遇到生存困難,離開與留下都是合理的。但是,畢竟機會成本是存在的,所以要三思而後行:要思考過去得失的原因,要評估當下的情況,最後對於去留都要做足準備。時下疫情還沒有過去,企業受到的衝擊不好確定,請務必慎之又慎,切忌不計後果的魯莽行為。

再奔命也要往前走,關注我去收穫小世界的感動吧。


小世界的感動


這個要看個人情況來定,我用身邊的實際例子來分析一下。

一. 我們學校有一位年輕的物理老師,教課教得不好,學生和家長有很大意見,儘管她努力去改正,但是仍然沒有效果,於是學校要安排她轉崗,她受到很大的壓力,在家休了一段病假,然後又回到學校。她想在其它非教學部門工作,但是其它部門,也沒有接納它,最後學校安排她在校門口看大門。其實,學校是有門衛的,只是因為沒有地方安排,給她安排在那裡。後來我發現,她的笑容越來越多了,以前我看到她的時候,都是滿臉陰雲密佈,愁眉苦臉。但是後來,她變得主動打招呼,有說有笑。

所以我在想,以前她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教不好課,自己的精神壓力越大,身體越差,而調整了崗位,在一般人看來,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她可以調整自己的身心,照顧好家裡的孩子,在此期間有時間給自己充電,提升自己。這對她來說,就當時的情況看是有益處的。

二. 另外一個例子是,有一個從韓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她到了學校的國際部,但是因為沒有教師資格證,她無法教學,只能安排一些行政工作,按職員待遇。後來,學校想安排她做宿管,因為宿管的工作很重要,需要懂韓語的老師去管理住宿的韓國學生。但是,她無法接受,於是就辭職了。

我認為她做得很對,因為她在學校不適合,不意味著她到其它的單位也不適合。學校必須得有教師證,不然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她從年輕時就做宿舍管理員,對於一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是沒有任何發展的。

三. 建議:

你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是否還繼續在單位工作。如果你想換到其它的單位,你可以先試著找一找工作,然後判斷自己是否是用工單位所需要的人才。

如果你想繼續留在原單位,那麼首先,要幹好自己的工作,處理好跟領導的關係,找適當的機會與領導溝通,這樣來扭轉領導對你的偏見或認識。

在這個期間,要分析自己,是不是有工作上水平和能力的不足?儘快提升自己,使自己在今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不是一味的自暴自棄,或者怨天尤人。

機會總是給每個有準備的人,有句話說得好,越努力越幸運。祝福你!


世界達達


堅持下去,會有轉機的,這段時間正好給自己一個反思問題,積累經驗的機會。我們單位就有類似的人,跟原任領導關係不好,被架空了一年多,後來換領導了,又重新被啟用。如果不是找到更好的去處,建議還是留在單位等待機會。當然,如果想好了更適合自己的去處,再離開不遲。


一花一世界9386549551


哈哈,我就在單位受排擠,不給有意義的工作,被邊緣化,考勤也不嚴,用領導的話說:找個地方一塞了事。但我的工資照開。這種情況已有七、八年了。但那又怎樣?我不明白體制裡的一些人是咋想的?一個單位就那麼點小天地,一般人能達到處級已非不易了,又能怎地?工資並不高(現在也不過到手八千多點),灰色收入不是人人都有的,且風險極大。每天累得跟孫子似的。我這幾年被邊緣化後,走出單位小天地,在外如魚得水,美!有收入,有心情,還不累,沒煩惱,時常到單位點個卯,餘下時間自由行動,神仙過得日子。


草狼的平淪


題主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接觸不到有價值的工作,首先不得不考慮到是否有這種情況:一份本身對自己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為逐漸熟手從而不能再帶來以往的成就感,而公司平時也很少有新的挑戰性項目,即便有也都被領導安排給了個別他認為更優秀的員工,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算是被擠兌了,綜合這種思考,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原因:

1.出現新機會,領導覺得別人各方面能力都比你更合適;

2.因為某些原因,領導對你有意見。

一、領導認為他人更合適接受新機會

職場上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裡從事的工作都是那些早已熟悉的內容,而有挑戰性且有意義的新項目新工作都是較為稀缺的,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所以領導在分配任務時,也會綜合考慮員工的能力以及做事風格甚至做事的態度。

所以需要做到兩點:

1.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積極正向主動的工作態度等素質;

2.讓領導看到你,可能通過你優秀的工作能力,也可能通過一些細微的小事。

剛畢業的曉莉和其他幾位應屆生一同入職到一家公司,公司要求所有人員每天都要在群裡發佈工作計劃和包含當日心得的工作總結,一個月過後,單單學歷背景一般的她被領導挑中進入公司新項目做助理,驚喜之外不明就裡的她在後來跟項目組長聊天時才得知,領導正是通過他們對待工作計劃和總結的態度和反映出的用心選擇了她。

二、領導對你有意見,晾著你

如果這種被擠兌感是從某一時間突然開始的,則有可能是你在某一事上讓領導失望了,或者讓他不爽了,他想通過冷落你的方式提醒警告你,或者打算就此邊緣你。

阿斌在公司負責行政工作,但是公司也鼓勵全員銷售,於是近段時間工作不太繁忙的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銷售上,後面以至於本職的行政工作受到影響,且在領導提醒後依然沒有及時調整回狀態,這之後領導分配新工作時,一改以前新任務都讓阿斌牽頭的作風,開始大力扶持另一位同事,瞭解領導的人都清楚,這是領導在故意晾著他,讓他明白工作的重點。

當然這也跟領導性格以及遇到的事有關,有可能也會因此而被領導直接疏遠。

三、比離開更重要的是搞清楚狀況,解決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

“打不好球,換個場地也解決不了問題。”

沒有搞清楚造成結果的原因,更沒有嘗試去解決問題,直接賭氣離開就像是上面這句話所說,更像是逃避問題,換個環境,還有可能繼續發生相似的狀況。

所以結合自身以往的表現和領導對自己的態度,審視思考是否在某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自己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解決問題才是當下更應該做的事情和應有的態度。

以上。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既然您已經說了是在單位受到排擠,那麼咱們就不去深究您為什麼受到排擠了,至於說是否要換工作、換崗位這樣的情況,深層次的問題其實是要對人生有規劃,因為形勢行事,先看形,再依形判斷趨勢,所以我認為應該從三點來判斷:

首先就是要看年齡。

看有沒有韜光養晦的時間,如果說只是個年輕人、且您的年齡和您的崗位相匹配,那麼可以等形勢發生變化,畢竟當年姜子牙日日垂釣遇到明主周文王時,已是須發皆白;此外郭德綱段相聲中提到,怎麼樣說好相聲?要身體好,因為不管前面有多少人罵你,您把他們都熬死了,您就有話語權了,那群人再能耐,他在盒裡呢。

第二就是要看行業。

看您的行業是流動性大的、還是流動性差的?有沒有能夠把對*立面循環走的可能?如果是一些循環性很強、流動性大的行業,那麼這些工作人員的變動會非常的快,人際關係的形勢隨時發生變化,也就是說,現在您受到排擠,但未必過一段時間還會受到排擠,很可能反而會受到重用了。

第三個就是看心態。

您在這個期間是否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要靜下心來思考,在這個期間將幾個問題想明白:首先這個行業是否適合您?這個崗位的收益有多少多大?發展趨勢如何?然後您的才能、技能在橫向對比中的情況,出了這個崗位是否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是留下發展潛力大、還是另謀高就容易脫胎換骨?現在不安排有價值的工作、工資照發究竟是因為什麼?因為你的背*景還是您的能力?是出於善意還是惡意?這樣的時間會持續多久?之後最可能發生的進一步後果會是什麼?等等,都要想清楚。

還有最主要的一點,這樣下去,你和老闆誰的心態會先崩?

因為我曾經看過一種老闆腹*黑的言論,說:我公司招來一個人才,xx方面頂尖的高手,但我高薪聘他不是因為我需要他,而是我知道我的對手正需要這樣的人,我招到他,別的競爭對手就不能招到他了;然後我也不用他,每天給他安排清閒的工作,天天在辦公室裡喝茶看報,現在電子行業發展這麼快,過不了幾年,他的技能就過時了,到時候他就不算人才了,然後我就可以把他開了。

那時聽到就覺得脊背發涼,所以人在職場,多一點思考總沒錯,看清別人,也看清自己,把握現在情況,預判發展趨勢,然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如果是我,我覺得最理想的方式是:

收藏過去。整理好自己在職期間的工作資料,在面臨進一步懲罰、或者人際關係發生大變動時,證明自我一直兢兢業業努力工作;
創造工作。不能一味待著,自己找活幹,沒有價值的工作也給它整出價值來,實在沒有工作就為公司和自己做發展規劃、思路創新;
充實自己。在崗位上加強學習,準備考試,拿下進一步的學歷學位,同時悄悄做著線上兼職,加強對自己各方面的鍛鍊,然後也結合自己的能力,物色著其它更能夠展現自己價值的工作,這樣韜光養晦、厚積薄發,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必定會迎來更加光明的日子。

以上,您知道怎麼做了嗎?

————————

@薄荷星火,清涼的光~


薄荷星火


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和義務回答一下,因為或許很多人在職場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類似被排擠的經歷,先不說工資照發不照發,這個現象自然不算是一個好兆頭,至於該不該再呆下去?我的看法有三種觀點,下面我就具體解讀一下:



一、被同事排擠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似乎是感情層面的話題,但是這句話套在職場上,有時也是有一定的分量,比如今天題主的提問在單位收到排擠,這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許你在單位人際關係糟糕透頂、或者你能力跟不上同事們的節奏、或許你因為某件事得罪了一些同事……,各種原因這裡就不具體詳細羅列。總之你被同事們視為眼中釘了,以我自己看,這還並不是最糟糕的處境,這個時候我覺得你應該好好去反醒下自己,捫心自問自己究竟哪裡出了問題?這種反醒當然要用理性和客觀的角度去反思面對,如果你想通了,然後能正視自己去改變自己,我相信你還是可以能贏得同事們的認可的,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二、被上司排擠

題主的意思應該更多是這種情況,不安排有價值的事讓你做,雖然工資照發,想必你心裡更難受,這種信號已經很明顯了,領導是想讓你知趣而退,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在工作中並沒有犯下“滔天大罪”,而且在平時工作中也得力,在公司也有一定的聲望,那麼這顯然是你領導個人的情緒在作祟,明顯是針對你要至你於不利之地,這種情況你完全可以去找公司老闆或者單位總負責人去反映此事,我相信後面的結局會是可觀和向好的,因為你是無辜的;當然另外一種情況也存在可能,那就是你在單位確實不受大家待見,那麼這個結果就悲劇了,離開也是必然的選擇。



三、被老闆或總領導排擠

這個情況相對要複雜很多,說明你在單位中或者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所謂“高處不勝寒”,被老闆和總領導有所“看法”的人,基本是位置難保的了,這是圈子利益和價值觀的有了分歧的結果,這個具體情況我不敢去猜測,總之到了這個級別被老闆所看不順眼,基本也就拜拜了,另謀出路也是在所難免了。

至於工資照發,還該不該再待下去?這個因人而異,一部分人還真是可能為了工資寧願做“忍者神龜”,選擇痛苦地熬下去……,做司馬懿一樣的笑到最後的人,這類人一般是有心機的;而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離開,在職場如果一直被排擠和不被信任,那是一種很無趣和很難受的事,沒有快樂和被認同的工作是索然無味的,白開水永遠沒有茶的味道耐人尋味。



我是職場油條,專注職場分享和交流,期待更多的良師益友,歡迎交流和關注。

職場油條


如果這個問題擺在疫情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你先忍一忍,等把外部形勢看明朗,分析清楚自己的內在需要以後再決策。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各位朋友參考。

一、職場上思考這類問題,不要單向思維!

我們許多人考慮這種人際關係或者工作價值的問題,思維就很簡單,要麼辭職走人,要麼熬下去,這就是一種”非黑即白“的直線式思維模式。

用這樣的思維模式來考慮重大的職業選擇問題,我覺得是很可惜的。

難道受排擠、不給你做有價值的工作,就只有辭職走人這一條通暢的道路嗎?

我想顯然不是的。

一般來說,單位受到別人的排擠和不給自己做有價值的工作,往往背後是有內在聯繫的。

比如得罪了領導,所以領導動用自己的權力來對你進行打壓,逼迫你離職。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那麼得罪了領導,是否還有挽回的可能呢?不嘗試你怎麼知道?

首先,要搞明白哪裡得罪了領導,這一事情後果嚴重不嚴重,有沒有彌補的可能性。

其次,要爭取和領導進行一次溝通,確實自己有錯在先的,可以誠懇地道歉,取得領導的諒解。

這些行動都是可以採取的,目的當然是改變自己目前被動的局面,重新贏得主動。

二、考慮自身的市場價值,是否具有脫離平臺的能力

如今的職場,其實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就是”價值關係“,很少再有穩定的平臺,只有穩定的價值。

如果你自己的能力很強,能給企業做出較大貢獻的,那麼即使在這家公司受到打壓,另外的公司也會歡迎你去加盟。

關鍵是你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強不強,能否給組織帶來價值。

要是沒有什麼價值存在感,即便你賭氣離開這家公司,其他地方想必也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單純考慮受氣這個問題也許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解決。

放在疫情這個時期,我建議你做兩件事:

第一,瞭解目前你行業的生存狀況,有沒有出現經營上的打擊,招聘人員是否大幅萎縮;

第二,瞭解目前你目前的能力可以匹配到什麼樣的offer,你可以聽聽專業獵頭或HR的建議,他們對整體市場把握的敏感度更強,能給你很好的參考意見。

把上述兩個問題考慮清楚,再決定不遲。

三、辭職能否解決你目前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在工作上遇到不開心、不痛快了,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辭職,換一份新工作。

短期來說,也許的確可以解決自己的煩惱,你可以不需要再受氣,情緒上好了很多。

但是如果你自己原來存在的”冰山”下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到了新平臺上一段時間後,也許就又會爆發出來。

最直接容易理解的就是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原來你做人做事容易得罪人,難道換一個新平臺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嗎?

我想大概率還是會重複出現類似的問題,因為那不是環境造成的,而是你個人所造成的。

歸納起來說,我的建議就是辭職前先冷靜思考下,是什麼導致你遇到了目前這一尷尬的狀況,即便辭職也要想要解決問題的對策再辭職,而不是為了“逃避”的離開。滿足了情緒上的需要,卻沒有滿足職業發展上的需要。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支持我觀點的朋友,請幫忙點個贊,謝謝!

作者:丁路遙知事,公眾號:竹節先生。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多年上市公司/企業集團職業經理人,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假如題主說的受到排擠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了!我的建議是如果在單位前景很好,又不影響收入,那就呆下去;如果單位一般,照發的只是基本工資,那何必受這份氣呢?

題主沒有介紹自己的單位性質,是公務員還是別的,還有不讓做有價值的工作工資照發是不是會影響其他收入,比如獎金等。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幫題主分析下。

第一,單位發展前景如何?

如果你現在就職的單位發展前景特別好,比如你是公務員,那你可以繼續堅持,畢竟這種工作非常難得,如果僅僅是因為受了點排擠就離開,顯然是得不償失的,可能還會正中別人下懷。

如果你不是公務員,但是你現在的單位在行業裡非常有名氣,那我也建議你繼續呆下去,哪怕想跳槽也先忍個三五年,這就跟去國外留學一樣。你呆在這裡就是鍍金,有了這裡的工作經歷,三五年之後再跳槽也會事半功倍!

第二,收入會不會受到影響?

題主說公司不讓你做有價值的事,但是工資照發,我不知道題主這個工作的收入組成是什麼?是單純的工資收入還是基本工資加上業務的獎金提成。

如果是前者,對你的收入並沒有什麼影響,如果你對職場沒有什麼追求,呆在這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是後者,其實就沒有多少堅持的必要了,畢竟一份工作,沒有前景,工資又低,還不受人待見,完全沒有堅持的理由。

第三,你對職業發展的要求如何?

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目前職業生涯正處於發展階段,這樣的狀態顯然是不適合你的,這時候你應該當斷則斷,不能為了這點蠅頭小利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如果你已經年長,可能快退休了,家裡沒有什麼經濟負擔了,工作只是為了找點事做,那你可以繼續呆在這,畢竟別人只是排擠你,眼神又殺不死人。

第四,你的這個行業自己你現在的能力,換工作是否有難度?

如果你的行業非常好就業,並且對工作經驗等要求不高,那麼你想跳槽就跳吧,如果你的行業本身就就業困難,並且需要攜帶一定的技能和經驗,那麼我要勸你慎重了,起碼找好下家再決定也不遲。

總之一句話,是去是留一定是你經過慎重考慮後做的決定!同時你要弄清楚自己被排擠的原因,不然哪怕你離開了這家公司,下家公司的同事又因為這個原因排擠你呢?


職場仙女


你現在這種情況,其實刀已經架到脖子上了,砍與不砍只是時間問題,沒有必要堅持下去了,趕快為自己的出路做打算吧,越早越好。

而且這招也是比較“損”和“狠”的,猶如溫水煮青蛙,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喪失鬥志、排擠出局。其“損”和“狠”之處在於:

充分利用了人“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的天性,為你佈下了溫柔的陷阱。

人的骨子裡都是有“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的天性,都想幹得少、拿的多,但這種天性又與單位領導追求成績、效益的價值取向相違背的。領導都希望團隊中的每個人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個人能力,為單位作出貢獻,以創造更大的成績與效益。

因此,領導的這種做法,完全違背常理,“事出反常比有妖”。其目的就是喚醒你骨子裡“好逸惡勞”的天性,沉浸在“不勞而獲”的快感中,慢慢喪失鬥志。

待你在溫柔的陷阱裡,進取心一點點被耗盡,安於“不勞而獲”的現狀時,業務能力、人際關係等也隨之退化,也就等於自廢武功,變成了案板上生機全無的一條死魚,仍人處置而喪失了任何反抗的慾望和能力。

在眾人面前樹立你可有可無的的負面形象,為向你動刀獲取輿論支持。

一個團體對某個人的需求程度,是由其承擔工作的重要性決定的。你承擔的工作越重要,表明你在單位的價值越大,單位對你的需求越大,你在單位也就越重要。

現在你在單位從事的工作相比以前,重要程度下降,表明你對單位的貢獻自然減少,單位對你的需求度也在降低。就好比單位的保潔人員,因為其工作中的技術含量較低,因而承擔這些工作的個體對單位的重要程度也較低,換了誰都可以幹。你現在的狀況可以說正在朝這方面發展。

職場中人,都是憑本事吃飯。而你現在,幹著沒有價值的工作,工資待遇卻和大家差不多,長此以往,受攀比心理的作怪,必然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和排斥。

在單位收到排擠,而實施排擠的某個人、某個團體的最終目的肯定是把你置之死地、掃地出門。如上所述,當你變得可有可無,並引起眾人的反感和排斥之時,最終不管領導如何處置你,都會得到輿論的支持,而你也無話可說、無處伸冤。

誅人誅心,採取這種手段,耗盡你的鬥志、磨滅你的血型、昭示你的無能、斬斷你的聲援,其“損”其“狠”不言而喻,大家常說的“職場險惡”大概如此吧。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沒有絕地反擊、扭轉戰局的能力,你還是馬上下定決心,趕快另謀出路,哪怕從頭再來。如果再猶豫不決,當你以一個“無能者”“失敗者”的形象被掃地出門時,對你心理上的打擊一定是巨大的,其留下的後遺症也應該是非常嚴重的。


從這一職場中每時每刻不斷上演的活生生的事例,對才進入職場的新人非常具有教育意義,也定義了以下幾條職場法則:

1、乾的多不是壞事,至少說明你有存在的價值。

2、在職場享受安逸是要付出代價的。

3、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使自己變得更強大,永遠是職場生存的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