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能不能发展成为二线城市?如何发展?

夕阳物生


赣州是江西省下辖的一个普通地级市,目前它与江西省内的上饶、九江同为三线城市;而省会南昌则是一个二线城市。那么未来赣州能否发展成为二线城市?小编认为是有可能的。赣州是江西省内综合实力仅次于南昌的城市,江西省下一个二线的城市最有可能就会是赣州。




赣州,别称“虔城”,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其陆地面积高达3.9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70多万。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赣州的钨与稀土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美誉,是我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

2018年赣州GDP达到了2807.24亿元,仅次于南昌位居全省第二。稀土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电子信息、铜铝有色金属、现代轻纺等产业是赣州的支柱产业。2017年赣州就已经获批成为江西省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未来赣州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相信未来赣州会挺近二线城市之列。


锦绣中源


平心而论我认为目前赣州进不了二线。

小斑马回答的很好,很鼓舞人心,但他毕竟不是专业做城镇规划的。我这回答可能也会被喷,引用客观事实可能会夹杂一些黑的成分。从我的角度来说下理由有三:

1虽然我不是赣州人,但是对于城市发展方面我认为还是要量力而行,切合实际。赣州当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同时兼顾民生。

既然是要进二线,那么几个关键指标得看一下。有人喜欢谈gdp,我个人更喜欢关注比例,gdp受企业盈利及大环境影响。而城镇化比较稳定,工人和农民的比例这个更能反应出一段时间内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城镇化程度高(我个人觉得不应该低于65%,宿迁53%三线吊车尾,至于赣州还有的是追赶空间。)

如果要完成城镇化那么就得拆迁,拆迁必然带来房价上涨,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尽管生活便利了,但是钱都被吸纳到房地产上了。

2.这个二线的目标并不准确,不论是各级官方还是地方政府都从没有把一线二线三线当做目标。现在淡谈gdp了,但是考核和考察的指数仍有许多。具体可以见赣州的年度总结,里面有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民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东西,那些才是衡量一届地方官的晴雨表。一切都是指标为王。

一线二线这个词本身就很不专业,这个来源是经济机构用于测评城市的一个考量标准,有人说这个是房价的趋势表。要是跨线了说明房价涨幅达到要求了,可以继续涨了。我虽然不认同,但是说的确实话糙理不糙。

3.退一步说二线这个有具体参数指标可以修订成规划。但是这个规划犯了大忌就是不切实际,设置的目标在天上。无法量化的目标无法执行,远不如那些具体可执行的目标:比如今年要18个镇通自来水,开发区要引进20亿的项目2个;或许比如今年要修10座桥,赣州要修2条铁路,2个综合站点,具体下发到各部门发改委负责什么,交通负责什么,财政负责什么,国土资源负责什么,社区负责什么。

望山跑死马,嘴上说说,累死千军。不希望看到键盘侠,但是有时候确实会有这类问题,本来不想回答,但是被邀请了,正好这段时间也在做这个相关课题。

真正做起来还是基层工作人员来执行,设置个二线。这个考量标准本身他们就无法完成,或者起码需要好几届才能完成。所以根本不会当成目标来做,笑笑就算了。

所以这个问题是伪命题,衡量的机构和地方不是同一个,当然了,如果给那个经济机构塞钱的话,还是可以实现的。来年给他100万,让他手抖一下,立马跳二线,但是这除了被喷还有可能吸引炒房团过来,别无他用。

刚有人留言问:二线城市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说没有标准。或者说某一时刻是有标准的。

假设2018年设定个标准是3500亿gdp,假设那么要不了20年会有30-70个都变成二线。再过50年是不是所有城市都是二线了。那么二线之前的叫什么?准一线城市,一线城市,超一线城市,特大一线城市。我觉得玩这个文章游戏没意思。最后结果肯定是一个。

评定的标准也随之提高。所以你发展的同时别人也在发展,水涨船高。最后还是没有离开大海。

所以我的结论是与其争虚名不如搞民生。









宿迁朝牌饼


赣州,江西省省辖市,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赣州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下辖3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970.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5万人。


先申明一下,本人是土生土长的赣州地区老表,赣州有它的优越条件,在江西全省为大市,辖区面积最大最广,户籍人口也近千万。笔者在赣州地区工作了二十年。见证了赣州的发展,对赣州还是有一定了解,下面简单说赣州的优势;

  • 赣南是中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境内发现的砷钇矿、黄钇钽矿为中国首次发现的矿物。

  • 赣州是中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赣龙铁路、昌吉赣铁路客运专线、赣州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赣州至韶关铁路复线、赣井铁路、赣州黄金机场。105国道、323国道、319国道、206国道为骨架通达四面八方的公路网络,已初步建成以G35济广高速、G45赣粤高速、G76厦蓉高速、G45大广高速、G72泉南高速石吉段、S66赣韶高速、赣州绕城高速公路等为骨架的高速公路交通。赣江源头的赣州港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

  • 赣州高等教育较发达,市内拥有众多高等院校,拥有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近十万人,数量居江西省第二,仅次于省会南昌,赣州大学城已有多所高等院校设立新校区。


去年赣州经济增速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接近百分之十,这无异于是直接性证明赣州整座城市未来上升空间巨大。此外“京九高铁”的建设,我相信能重新将赣州乃至整个江西的经济发展都拉上快车道。


赣州和毗邻珠三角、闽东南三角等地方经济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笔者认为赣州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城市道路、高铁建设以及网络信号等还要进一步加强完善,所以说未来赣州发展任重道远。

  • 赣州至今仍然依赖的钨矿开采、冶炼加工产业拉动经济。但是这种矿业资源利用水平偏低、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有色金属制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下,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有限。一些矿山环保设施较差,废石、废水、尾砂随意排放,对赣州新兴产业和投资的引进是致命打击。

  • 赣州缺乏产业联动与承接的次级城市。在江西省21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赣州就占了8个。赣州市辖区仍然找不到足够强的次级城市。唯有瑞金占据了红色旅游业资源,且在交通和政策扶持上有所优势。

  • 赣州新兴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滞后。作为赣江和珠江的源头,赣州丝毫不缺山水旅游资源。但是在赣东龟峰、大觉山等开发较晚的景区都创国家5A景区成功时,赣州还是只有瑞金的共和国摇篮景区。就连这唯一的5A景区,相关的服务业等也是布局落后。


赣州如何发展呢?这届政府提出“两城两谷一带”。“两城两谷一带”建设,即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南康现代家具城、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以及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

  • “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围绕打造我国南方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已落户投资80亿元的国机智骏、投资15亿元的山东凯马等7个整车及配套项目,今年将实现整车下线,并启动汽车配套产业园建设。

  •   “现代家居城”致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家具集散地,目前建成了国内首个家具制造云——康居网、全省首个家具设计中心,“南康家具”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特别是依托赣州港开通中欧、中亚班列,实现“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家具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300亿元。

  •   充分利用赣州“稀土王国、世界钨都”优势,打造“中国稀金谷”,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着力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话语权。今年将重点引进和培育1-2家核心企业,做大做强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全市稀土和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1200亿元。

  •   “青峰药谷”主要以龙头企业——青峰药业为引领,集聚药企入驻,打造集药材种植观光、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旅游休闲、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   “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围绕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电子产业基地,着力建链、延链、强链,已引进投资100亿元的合力泰电子产业园、投资超20亿元的比邦科技、志浩电子等60多个新型电子产业项目,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近两年多来,“两城两谷一带”已成长为赣州产业聚集新高地、经济核心增长极,赣州市工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2019上半年,赣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7%、9.3%、17.1%。相信“两城两谷一带”建设,赣州一定能发展成为二线城市。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基层财政所工作人员甲,很高兴和大家交流财经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


基层财政工作人员甲


个人觉得能保住三四线城市排名靠前就很棒了,赣州市是举18个县市的力量才有现在的规模,赣州下面的县市有几个是比较发达点的,没有一个。18个县市的有钱人撑起了赣州房地产虚假的繁荣,下面的县市输血也让赣州光鲜点。一个城市有没有发展,首先看实业和有没有相关的产业能带动经济的能力,赣州市的坞矿业和南康的家具赣南脐橙,除了这些好像也没拿的出手的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这一点就注定难持续发展。实体产业没有,但房地产却发展的真不错,房价能和二线城市接轨了。这一点值得赣州房地产人骄傲。

国家对赣州支持力度很大,有利政策一批批的支持,奈何自身打铁不硬,也奈何地理位置限制,成也山,败也山,山区给革命带来希望,革命成功给带来革命老区的荣誉,却也因为山多难发展经济,没办法和先进城市接轨。

赣州市中心人也普遍自大,一口一个赣州话,一口一句“家马得白”,自以为高人一等,却不知道是坐井观天,自我感觉良好。

虽然说这么多,但还是希望赣州能发展好吧!


泉州石材护理韩


本人就是赣州人,但没在赣州工作。现在的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公司销售负责广东全境的销售经理。但纵观公司同等职位的人员来看,江西省是没有办法设置这样一个职位的,甚至于加上福建省,其整体销售指标依旧低于广东省。而且和几个不同行业的朋友聊时,也是相同的情况。那我们从这就不难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江西尤其是赣州的消费力太低了。消费力低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比如就业难、创业也难,更别说形成一个产业链。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年轻人员的流失,或确切的来说是人才的流失。只有让年轻而富有创造力的大学毕业生留下来,赣州才有消费力,赣州才有创造力。只有买和卖这两种业态越来越多,让钱滚动起来。赣州才能慢慢的发展起来。


皓月蛟天


从小就生活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我觉得赣州经济实力确实有些落后。2018年经济总量2800亿,人口将近一千万,超过中国97%以上的城市。2018全国GDP排名赣州88位,赣南十八个县,一千万人口=等于2800亿,怎么看都觉得少了点。每年外出务工人口流失严重,18—45岁人居多,过年了才会想回家小住几天。赣南地区的大山真的是太多了,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群山环绕,交通实属不便,只有章贡区和南康信丰有些盆地。国家对整个江西的投资扶持力度也是不多。据了解赣州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慢慢的加快了脚步,振兴赣南苏区发展有了点起色,2018年赣州经济增长9.3%,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比全国各省高2.7, 0.6个百分点。赣州发展成为一个二线城市只是时间问题,以后的成长道路任重而道远。




小友鹏飞


在赣州人眼咧,赣州市已经是一线城市了。在赣州人眼里,九江一直在和赣州争。其实,赣州人不知道,九江这十几年一直在和连云港,芜湖比。。。。。因为九江从不屑于和赣州比


用户9895179751102


有意思么?广东佛山市应该算是一个三线城市,工业发达,中国很多知名企业都在那!很多村村民都有集体分红,自家多余房子可以拿去租给外来务工人员赚房租,生活医疗保障都很高,老百姓生活幸福感指数很高!希望我们大赣州也多注重民生,控制物价!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把各县市的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拉上去才行!不然光赣州市几个区发展在好也是头重脚轻,就算给你评个一线城市,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也是……呵呵!


梦想成真的期待


完全有可能,加油吧!



鑫润铨


从我们普通人来讲,都希望和有这个可能每个城市都能年年有进步有发展,赣州这么好个城市更不会例外。能否进入上一线城市,首先应该具备该有的硬性条件,在我们老百姓眼里看起来就简单了,高大尚才行。赣州有它的优越条件,在江西全省为大市,辖区面积最大最广,户籍人口也近千万。不知国民生产总值现今多少,每年增长幅多大,可能这些都是衡量标准。不管怎样,国家如要发展二线城市,从地域的划分和有利于各省的经济的均衡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该给赣州这个江西领头羊的。

在各项硬件标准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软件建设也必须跟得上,因为我们没有天生那么好的临江或临海的优势和资本,所以必领要花上多于别人数倍的努力才行,比如说在当地人的文明程度,城市公益卫生等等。能有些个人想法突出的就在一点上,文宣造势。感觉上这些年山东威海不大个地方在这方面做的有模有样,一年比一年好,不妨可借鉴一下他们的做法。在各种宣传媒体上威海有些铺天盖的感觉,年年时时只要你进入媒体,就会有威海的文字、图片、宣传片等进入你的视线,把知道威海的加深了印象,不了解威海的,这回也知道威海的人也在成倍的增加,把一个本来没有了人气的地方都搞活了。这些都应来自该政府领导和宣传部门信念的坚持和他的连续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