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我,学习好,直接上了中专。而同学上了高中,最后考上了大学,我损失了吗?

大漠绿海和谐音


上中专生寻求的是一个饭碗,上高中升大学追求的是人生!____一位中专生人生感悟!


姊依文轩


我就是70后中不上中专,上了高中的考上了大学的,我想我有资格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你有没有损失。

我家里有五个姐妹,幸运的是我是最小的,我读初中时大的姐姐们都工作了,家境好了。

我的三姐很有天份,但是因为家庭条件差,她初中毕业上了中专,读的师范,当时师范每个月还有生活补贴,是家境贫寒学子的首选,我姐姐上了中专,也是很不甘心,我父母觉得对她很亏欠,于是到我头上,他们常说的就是,只要我愿意,他们就一直供我读,大概听多了姐姐的抱怨,我从来没想过读中专,我要上大学。

我初中时算是个学霸吧,毕业考数学物理化学三门都是满分,但是当我信心满满的进入重点高中时,这成绩真的不算什么,因为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初中完全不一样,第一次物理考试我只考了前所未有的四十五分,把我都砸昏了,从没受过打击,我第一反应就是放弃这些,我要学文科,这样我的成绩才稳定下来了。那些认为初中成绩好上高中就能上大学想法太简单了。

三年的高中生活是非常辛苦的,那时没有课外辅导班,大家都是课堂学习,有的同学家境优越,能买到一些好的教辅,有的有些背景,甚至有其他好学校内部印的练习题和复习大纲,这些东西他们都视为至宝,不轻易借给别人,我借过,一天就要还,那时没复印机,于是熬通宵把书抄下来:全抄时间不够,抄重点,和没见过的题型,拔高题。以前辅导儿子做作业,当年学过的课文文言文还能清晰完整地背下来,儿子总说我记住好,他是无法理解当年的人是多么认真几近疯狂。

大学毕业确实是一个比较高的起点,我分配在事业单位工作,可是在事业单位就是排资论辈,同样年纪中专毕业的,他们进入单位后,参加成人高考,什么电大函大,国家承认的各种鱼龙混杂的学校,轻轻松松就混到大学文凭,分房子他工龄比你长,提干评职称等等他资历比你老,有点事就挤兑人:这些大学毕业的大知识分子也只这样......

人一生只有其实站的角度不同,永远只能负重前行,没有纯粹的得与失,但是人有时又很浅薄,永远只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讲点历史小八卦


初中毕业考的中专俗称“小中专”,区别于高中毕业考的“大中专”。考小中专,在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热门,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一个200-300人的学校,符合报考小中专资格的人不超过10个。

我有一个表哥,92年以全县状元的成绩考上中专,上省外贸学校。当时外贸行业非常红火,他毕业时包分配,直接进入省外经贸委。这个工作,当年即使大学毕业的人也不一定进去,所以他家里、他本人都非常满意。但后来形势变了,机关单位看重学历,他在机关上升空间有限,因此他选择了离开机关,到下属公司任职。经过几年发展,他现在是一家公司的副总。

我曾问过他,是否对当年选择上中专感到后悔?他反问我:有什么可后悔的?意思当然很明确:不后悔。因为:既然考上了,就没有勇气放弃。一旦放弃,意味着还要参加中考,能否考进重点高中不确定,即便考上高中,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也不确定。当年凡是拥有考小中专资格的人,没有一个放弃。用世俗的、功利的眼光来衡量,小中专解决了编制和饭碗问题,那时候很多人的眼界没那么宽,所以他们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现在,跟当年考高中的人来比较,我觉得没有可比性,当年你已经享受了红利,现在没有理由看到别人学历高就后悔,选择是你自己做的,有没有损失都得自己受着。


飞飞飞飞的鱼儿


这个话题说起来真的很沉重。

我是93年毕业的,全校只有我一个人考起了中专,很多同学及老师都祝福我却高兴不起来,很犹豫。当时班主任还是建议读重高,可家里实际情况不允许。最后读了学医的中专,四年,交了一点学费,每个月还有生活补贴40多元,感觉还是蛮好的。当时学习也很认真,老师也管得严,其实学的跟成都中医学院的学生差不多,教材都是用的中医学院的,记得是五版教材。反正学的感觉不错。因为实习在成都,毕业后没有回去,就失去了分配的机会,意味就失去了编内的机会。

上班就找了没有编制的,收入少做事多,人年轻没有关系,工作之余自考大专,然后本科。考资格证,职称证。今天这个证明天那个证,一点都不敢松懈。现在已经过去了20年,虽然感觉还可以,职称也到了副主任医师,马上就要升正高了。房子也有了车子也有了。老婆有了孩子也有了。但过中辛酸谁能体会。

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期间想到更好的单位更高的平台,特别是医学这个专业,基本就是全日制把你卡死,更不要说本科研究生了,想动也动不了。关键无论什么时候别人看到你的初始文凭,崇拜的眼神就减半。梦想中的大学校园生活满头萦绕挥之不去,无人理解。

2年前在成都碰到初中同学,惊喜与惊讶,当时关系也好惺惺相惜的,交流后得知他没有考上中专就读了高中,然后大学,现在在银行上班。来成都六年了,家住南门近200平米,开的大指挥官。我来成都20年了,与之没有比,当然也不是羡慕,但确实是差距。

这是那个年代的产物,选择了的注定一生的心里都有个坎,悠悠着痛。你说亏不亏?


吴242358850


我出生在70年代末,95年考上中师。当年学习好考上了中专,看起来赢在当时,但却是我人生最大的损失。此生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大学。假如给我一次高考的机会,我一定会万分珍惜,认真对待,一定会用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考进理想的大学。

中师截了我大学的胡。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中专盛行的时代。只要能考上中专,那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基本上就算挤进公家人的门槛。读完中专工作包分配,这是一件多么光耀门楣的事啊!所以,我走了一条短平快的中专就读和就业道路。虽然中师给了就业的机会和稳定的工作,就像老人们口中说的,我终于端上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但此生没有上大学却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我的内心深处始终埋着一颗大学梦想的种子。直至现在,我仍然能时时梦见自己走进考场考进大学。

中师毕业,知识结构先天贫血,让我尝尽了就职、发展、提升的苦头。

我的工作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安排,中师毕业时,正赶上中学语文老师极其的短缺机遇,而我在毕业生中算写作比较好的,所以就直接拔高分配到了初中任教。任教之后,真的是边教边学,但始终感觉到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所以在教好学生的同时,我比学生时代还要用功的学习和自研自修。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成家的压力,真的是让我倍受煎熬。

进修学历,几乎耗尽了我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

3年大专进修,3年本科进修,6年时间把我从19岁带到了25岁大龄青年。青春已逝,时光不再。进修学历几乎全部耗尽了我最为美丽的一段青春年华。

然而进修的学历只能是进修的学历,始终都无法代替真正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所以,大学梦仍然还在我心中深埋。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师、中专生的难考程度绝不亚于现在的985。

那时候,最优秀的学子走进了中师、中专,把自己的青春放在了中师、中专,把自己的梦想也放在了中师、中专。毕业后,把自己的一生都定格在中师、中专毕业这个无法改变的历史框架里。这是每一个中师、中专毕业人一辈子都无法更改的痛。

截至目前为止,这些人40岁到50多岁,正是社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优秀和卓越一定不低于那些所谓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目前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几乎都在领导岗位,指导岗位,组织管理岗位,业务骨干岗位,以及师傅级别的岗位等。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和奉献,是能够彪炳史册的。

大学梦给了我无限的畅想,时时将我带进青春岁月。

我多少次给我的学生讲,假如还能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考不进985决不罢休。但青春不再来,时光已逝,空有悲叹!

后来,去各个大学学习培训,每到一所大学就有一种大学的情怀,觉得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氛围,就是自己梦中的景象。所以,每一次去学习时,都非常用功,非常珍惜,非常享受。我知道,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的大学梦又被从深埋的心底激发出来。

没有上大学,是那个时代一大群人共同的遗憾。

我相信,所有上了中师、中专,或因家庭缘故,各种原因没参加高考,没上成大学的人,都和我一样心中永远都有一个大学梦,心中永远都留着一个抹不掉的遗憾。

假如,再能给这些人一次机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和我一样,会拼尽全力,会自信满满的走进高考考场,考进理想的大学。

假如青春还会来,时光能倒流,假如把考中师和考大学同时摆在我面前,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走进大学的考场,我也相信我一定能够考进理想的大学。

学习好,上了中专,却被永远关在了大学的门外,岂能一个“我损失了吗”了结?那简直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


赵广宇教育漫谈,与您一起见证正在发生的教育!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真诚交流探讨教育,欢迎教育同仁,喷子人品绕道!


教育探微


对于70后和部分80后的人来说,能上中专,就意味着可以跳出农村,可以到城里“吃公粮”,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所以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往往都会选择中专,然而,此一时彼一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好的行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曾经成绩优秀的中专生,现在来看多数都是比较吃亏的。

70后的中专生,成绩都是最优秀的,那个时候的中专,包括全国招生的中专和地区招生的中专,其中前者的分数是非常高的,后者要好考一些,但是都比考高中难,所以上高中的学生,多数都不如上中专的好,当然上高中的学生,成绩也很优秀,虽然那个时候考大学比现在难很多,但是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复读,考上大学,而现在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和领导了。

但是,那些上中专的人呢?

有些人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比较灵活的脑瓜和人际交往能力,走上了领导岗位,然后通过进修,拿到更高的学历,事业一帆风顺;但是,更多的人,都没有这么幸运。

那些中师生,一辈子扎根农村,工作环境不好,工作待遇不高,晋级受到学历限制,直到退休都可能进不上高级职称,而他们那些成绩不如他们却通过高中考上大学的同学,很可能都当上了局长、市长,有可能成了国企的老总,活得风风光光,这让这些中师生更加后悔。

当然,还有更惨的,有些中专生分配的国营企业改制或者破产,这些人只能面临下岗的命运。

然而,这些中专生,真的亏了吗?

我看未必!如果说再来一次,让你选择摆在眼前的是两个选择:一个是上三年或者四年的中专,然后就可以有一个铁饭碗;一个是上三年的高中,有可能上大学深造,前途光明,也可能落榜,一事无成。你会怎么选择?

我想多少人还是会选择中专吧!在那个年龄,如果没有中专,很多人必定会被挡在工作之外的,如果不读中专,很多人混得可能并不比现在好,不要老是和别人比,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咬牙坚持,是你没经历的,当你已经上班,拿着不错的收入,干着不错的工作时,别人还在吃着咸菜,挑灯夜战,而且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前途未卜,这些经历,你没有经历过,自然也就不要再抱怨。

好事情,不能全让一个人占了!所以,现在来看,你并不亏!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这个问题直接戳中我心中最痛的角落。


我生于70年代初,17岁以全乡第一、全县第三的成绩考入了中师,20岁走上教坛,在讲台上耕耘已近30年,职称高级,薪资过万,房产2套,车1部,老妻一位,孩子一枚,除此无他;按说,平凡人生也还算美满,但是提起误入中师,内心依然遗憾。

要问损失了什么?第一学历的羞涩永远无法抹去。

当年,能够考上中师的确是一种荣誉,因为当年的师范生都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就读,可是那毕竟属于过去了。现在周围同事,不是学士就是硕士,厕身其间,常感自卑形秽。

学校每年年度考核表,都有一栏:第一学历。每次填到这里,我常内心惕息,仿佛伤疤被揭开又流出鲜血似的。先天的不足,后来即使用再多的努力都无法弥补,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要问损失什么?很多机会曾与我擦肩而过。

我一毕业时分在乡村一所小学任教,轻轻松松就把平行班老民办教师的平均分拉出30分差距(卷面满分100分),别看学校小,人事可复杂。我不习惯于学校的蝇营狗苟,于是托关系找门路想往城里调,可是学历就被卡住了,也就短短几年,不知从哪里冒出了那么多本科生!

公办学校进不去,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公办学校辞职去了民办学校。因为读了几本书,常有大丈夫志在四方之豪迈,也想走出去,闯荡一下外面的世界,可是几乎都是因为第一文凭实在拿不出手,被拒之门外。

所以说,今天谁以为文凭不重要,我第一个啐TA的脸,除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文凭可能不重要。你只要心还未老,愿还未了,就不能说文凭不重要。

我初中一位学长,当年和我一样,都是年级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他读高中,上大学,现在已是南京某商业银行副行长,和他相比,怎能令人心平气和呢!

当年去读中师,是我今生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这个错,我已用大半生卑微的辛劳去偿还。

我是中学老师玉溪轻云,欢迎关注,共话教育。

青衫李探花


我就是70后,我当年有不少同学都考的中专,为什么呢?因为那时考中考早毕业,早参加工作,且还是包分配工作呢。而同期选择考大学的同学,至少晚工作四年以上(包括复读补习)。对于这样的便宜事,从那个时候来讲,当然是考中专最划算,也最经济了。

我初中时一个班有两个考上中专的同学,现在一个在县委当领导,另一个当镇长。而班上考上大学的同学,大部分都没有走上行政岗位,如果这么比较的话,当年考上中专的同学自然是捡了便宜。我不知道题主现在从事什么工作,你的追求是什么。如果你拿进职场的职务比较,自然没有中专生进步的快,仅凭这点是否感觉有损失呢?

但是从后期普遍发展来看,中专生又不占优势。上面我举过两个同学的例子,他们由于在学历上不占优势,严重影响了升迁进步。再看其他中专学历的同学,有些因为毕业后去了企业,在后来企业改制过程中下岗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现在大都发展不错,从长远发展来看,70后当年考上中专生和大学生相比,机会相对较少,选择的空间也不大。

若论损失,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存在变数的因素,因为每个人后期发展机遇不一样,个人综合能力不同,不管是中专生也好,还是大学生也罢,都要靠自己去努力。甚至有些时候,有些人还不如一个既没考上中专,又没有上高中的同学发展好呢。我就有这样一个同学,他初中毕业后就自己做生意,结果现在有了自己规模很大的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路,最初谁也无法预见到未来。

最后,我要说的是,当年很多能考上中专的70后,那可是最优秀的学生,只有特别拔尖的同学才能考得上,可比考大学难度大多了。但是难归难,当年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直到今天,70后都已经人进中年,和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相比,可能会从整体上来讲,在事业上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自然心理会有落差。但是,既然当初你做出了选择,现在就是接受现实,不必有心理失落感。


寒石冷月


人生的选择是无悔的



题主说自己当年,学习不错直接上了中专,而且后来有的同班同学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认为自己是否有所损失,其实70后那个时候应该是考上中专,是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径。

我是80后, 20多年前中考结束以后,我手上有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上当时,区上的重点高中。一份是去师范学校读书,毕业以后当老师。记得那一年暑假,在这两者之间,让我很难作出选择。中途有一次回到自己的母校,跟班主任聊天,其实他打心眼儿里让我选择上高中考大学。

她总觉得男孩子应该走出农村这一片天,去外面要看看,也许让自己的人生会有一片新天地。我记得当年在招办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招办工作人告诉我,全区考上师范学校的人数只有20人左右,录取比例不是很高。



那年暑假,面对人生的第一个选择,我自己乱了阵脚,不知何去何从。后来在家人以及亲戚朋友多番做工作下,我选择了师范学校。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更多的会告诉我,经过三年学习,毕业以后直接就包分配,而且是国家正式编制的教师,有了铁饭碗旱涝保收不受国家经济状况影响。

读三年高中,三年以后能不能上大学可能还是模棱两可的,可能还是可能很难说。大学毕业以后也要面对找工作,是否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都是未知数。与其面对很多的未知数,不如选择能看到前途与光明的中等师范学校。

现在想想那时候,选择上师范对于我来讲可能有点儿后悔,应该去上高中,后来在中学成绩不如我,或者是跟我相差很远的同学,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绝大多数人都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有不错的工作,收入比较稳定。



三年师范毕业之后,按照当时的分配政策,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农村从教。让我记得清清楚楚,第一个月发了工资,我的工资才300来块钱,这让我感到很迷茫。难道我辛辛苦苦读了三年书,每月300元工资,以后还有什么前途?

其实后来所有一切发生的变化,让我改变了对这个职业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重视教育,教师的收入比20年前工作的时候,增加了不少,而且自己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家里打理商店,有着不错的收入。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买车买房,而且可以说生活上可能衣食无忧,经济上比以前宽裕多了。

后来经过自己的学历进修,现在已经达到了小学教育本科学历。过年聚会的同时候有同学相邀,是否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最近我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结束语:看到题主所说的选择上了中专后悔吗?其实我觉得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人生没有后悔药可吃。既来之则安之,人生的发展是多元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也许当年题主选择了高考,选择了大学,未必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境况。尽管有人说人生选择大于努力,我认为 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能更多的需要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时候, 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人生有可能会出现另一幅画卷,让你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来!


汇智坊


当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就没有什么损失了。我是九十年代的中师生,当年的愿望,或者说从小学起,就认准将来做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授知识。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心里立志长大也要当一名人民教师。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那个年代,物质贫乏,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书,爱看书的我,经常把父亲放在家里的语文参考书拿出来品味,记得父亲还有一本《红楼梦赏析》,没有读原著,我是先看赏析,后来上初中看《红楼梦》电视剧,上了师范才读上原著。

小时候最喜欢去爸爸的学校,爸爸担任初中语文班主任,当时那个班是全乡镇合并的重点班,人才济济,都特别优秀。一到那个学校,我就喜欢看哥哥姐姐们的作文,我仍记得有些词语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积累的。比如: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欣喜若狂等等,到现在我还记忆深刻。


上了初中,爸爸教我语文,其他的数学英语老师也都非常优秀,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神圣,使我更加坚定选择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还记得这个愿望差点与我擦肩而过。参加中招考试,考数学,我当时非常快做完了,见其他同学都在埋头沙沙不停地写着,我心里还想,这么简单,还都没写完。后来,我右边同学一个动作,试卷翻到另一面,我才猛的醒过来,坏事了,还有一面。先安慰自己狂躁的小心心,不慌不慌,必须稳住。还好,每道题都很熟悉,三下五除二,二十分钟搞定。成绩放榜那天,语数英都是全乡第一名,政史地综合第三名,顺利实现我的梦想。不知是有缘还是命中注定我是一名教师。


每每和我的初中教师做在一起,经常听到的就是,如果你选择教师,上高中考大学,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就不会在这个小县城教书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身边的同学许多没有考上师范,上了高中,考取了各类大专和本科,有的在市委,有的在大学当教授,还有的在其他事业单位,比自己体面风光许多,他们见到我,替我遗憾,我还是那句话,我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亘古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