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蒋玉菡知道袭人的秘密,在女子从一而终的年代,为啥还会娶袭人为妻?

我就是竹韵


古代女子讲究从一而终,失节或失德都是大事,但失节主要指婚前失节,婚后侍奉自己的夫君则是天经地义。袭人虽不是宝玉的妻妾,可作为通房丫环,她侍奉宝玉也是天经地义,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失节”。

最后离开宝玉是因为宝玉让她离开(古代男子有这个权力),而不是她变心,所以她也没有失德。此处可参考和离与休妻,和离是双方同意离婚,和离后的女子名声可保,就算再嫁也不难;而休妻就等于宣告女方失德,别说再嫁,就是回娘家都给娘家丢人。袭人显然不是因为失德而被宝玉抛弃,身上并没有什么污点,嫁给蒋玉菡再正常不过了。


薇娜的Vlog


《红楼梦》根据八十回前曹雪芹留下的线索,花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可二十八回贾宝玉初识蒋玉菡,明确说蒋玉菡知道花袭人是贾宝玉房中人。蒋玉菡为什么不介意袭人并非完璧的身子,慨然娶了她呢?这事现在人疑惑,认为古人更重视贞洁,实际上是误解!


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宝玉没好意思起来,说:“薛大哥,你该罚多少?”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

薛蟠的大嘴巴将贾宝玉的房中人名字在朋友聚会中说出来。作为贾宝玉房中人,袭人之名薛蟠能知道,足以证明是第一等人。上流社会通房丫头是惯例,以蒋玉菡的经历,只要一听袭人是贾宝玉的房中人,必然明白袭人与贾宝玉的关系。蒋玉菡起身赔罪,也是他的酒底“花气袭人知骤暖”无意中唐突了贾宝玉的“宝贝”!

八十回结束前袭人还在贾宝玉身边,根据袭人的判词,她在八十回后一定嫁给了蒋玉菡。通行本《红楼梦》是这么写得:

…那夜原是哭着不肯俯就的,那姑爷却极柔情曲意地承顺。到了第二天开箱,这姑爷看见一条猩红汗巾,方知是宝玉的丫头。原来当初只知是贾母的侍儿,益想不到是袭人。此时蒋玉菡念着宝玉待他的旧情,倒觉满心惶愧,更加周旋,又故意将宝玉所换那条松花的绿汗巾拿出来。袭人看了,方知这姓蒋的原来就是蒋玉菡,始信姻缘前定。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

八十回后情节人物性格薄弱了很多,真正成了纸片人。其实关于袭人嫁给蒋玉菡,脂砚斋留下批语,袭人出嫁时,贾宝玉还在家。


【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袭人嫁给蒋玉菡时,贾宝玉在家,无疑是贾宝玉牵的线。有人说朋友妻不可戏,蒋玉菡为什么要娶袭人?这个观点太极端了。

第一,袭人不是贾宝玉的妻,也不是贾宝玉的妾。她之前在贾母房中是贾母的丫头。哪怕照顾贾宝玉,也在贾母名下,拿着一两银子的月钱。王夫人看好袭人,将袭人划到王夫人名下,给她二两银子,属于王夫人的人。袭人从来不是贾宝玉房中丫头。她就算与贾宝玉有通房之实。可通房丫头还是丫头,可以通买卖,也可以不纳房放出去婚配。

贾家崩溃边缘,养不起那么多人,袭人不可能再给贾宝玉做妾,出嫁是最好的选择。贾宝玉作主将她嫁给蒋玉菡就是互相成就好姻缘。不然以蒋玉菡的出身,娶不到好老婆!

第二,蒋玉菡是伶人下九流,社会地位非常低。虽说有一定积蓄,可社会地位比丫头出身的袭人不如。袭人不是贾家家奴,本是买的好人家女儿。只要拿回卖身契,袭人就是自由身,出身远高于蒋玉菡。



王熙凤曾说:“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

袭人综合素质比普通富贵人家的小姐强,何况还有积蓄,贾家对不起袭人,再穷也会给一份不错的嫁妆。以她受的教育、见识许配蒋玉菡不但不低就,还是蒋玉菡高攀了!

古语说“礼不下庶人”。蒋玉菡的社会地位决定清白人家女儿不会嫁他,要么娶个社会底层粗鄙女子,要么就在同行找个女伶人成亲。那样生了后代还是下九流,生生世世抛不掉戏子的出身。娶了袭人,不说袭人性格有多好,只说可以提升蒋玉菡的身份,后期蒋玉菡有钱转个行,轻而易举。

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叹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中鲜花破席指出花袭人。但花是花袭人,席也通戏,指蒋玉菡。花袭人是鲜花,破席既指袭人非完璧之身,也指蒋玉菡“破戏”!蒋玉菡私逃忠顺王府被找到后怎么样,八十回前没有交待。“破戏”指出蒋玉菡很可能被迫害再也不能唱戏了。那时候他和袭人谁也不用嫌弃谁,都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又都是好性格,正是天造地设一对。曹雪芹说:堪羡优伶有福,就指出二人的余生应该很幸福!也算红楼遗恨留一线幸运,您觉得呢?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袭人别嫁,对象是琪官蒋玉菡。人们印象中,古代是非常讲究贞操的,所以奇怪蒋玉菡为何愿意娶“失 贞”的袭人,难道他并不知道袭人与宝玉的私情?

在续书中,蒋玉菡求娶之时,的确不知道。虽然当初行酒令,已经知道宝玉有妾名叫袭人,还曾为无心说出袭人的名字而道过歉,不过按古代风俗,结婚以前未必要了解新娘的名字。况且“袭人”也不是原名,而是宝玉给起的。虽然有“问名”之礼,如果按续书中所说,是回家后再出嫁,也可能顺便恢复了原名。所以蒋玉菡是在结婚之后,才知道袭人的真实身份。

续书中细节方面,一向处理得比较粗糙。让我们摒弃续书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从八十回中寻找蛛丝马迹,来推测袭人的婚姻和婚后生活。

蒋玉菡是什么人?戏子。而且他并不是自由的戏子,更不像今天的艺人一样拥有叫人羡慕的社会影响力。古代戏子地位是很低的。而蒋玉菡,据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说,“一向好好的在府里。”

这句话说明了蒋玉菡的身份,也揭示了长史官敢于向贾府讨要的内在原因:蒋玉菡本来就是忠顺王府的家伎,是芳官与潘又安身份的结合。潘又安私自逃走,贾府能不找吗?蒋玉菡几天不回去,忠顺王府当然也要寻找,倒不是故意欺负贾府。

是家伎,又被宝玉“出卖”,结果肯定会被忠顺王府追回。回去之后,惩罚也是免不了的(宝玉挨打后,已经梦到蒋玉菡向他“诉说忠顺王府拿他之事”)。但是蒋玉菡很圆滑(跟北静王、冯紫英都处得不错,可见他的手腕),应该在忠顺王手下很快过关。

虽然过了关,也不可能因祸得福,就此“放出去”脱离奴籍。《红楼梦》里有赖尚荣脱离奴籍,那是几代的总管;再有就是周瑞的女儿嫁给古董商人冷子兴,大概也不再是奴隶,但周瑞夫妻是王夫人的陪房,身份也不一般。蒋玉菡犯过“私逃”之罪,又因“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忠顺王不可能很快放弃他。

蒋玉菡是唱小旦的,过几年年纪渐长,生理发生变化,难以维持其艺术魅力,忠顺王也许会对他失去兴趣。你想想,长胡子的小旦,忠顺王会“断断少不得”吗?到时候再想办法谋求,不是不可能离开王府。

离开王府,脱离奴籍,这是最好的结局,但也改变不了他“戏子”的出身,社会地位仍旧很低。社会地位低的人,能在婚姻上要求绝对的贞 操吗?

这不是想当然的事。作品中写过贾珠、贾琏的屋里人被打发,你以为她们会被打发到哪里?会到尼庵道观,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还是会被嫁给地位低下的穷人?这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红楼梦》写得还不够明白,请去看一看《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金瓶梅》等世情小说。你会发现,不管是被收房过的婢女,还是中等和小户人家的主妇,或者贵族的侍妾,转卖、改嫁的比比皆是。仅《金瓶梅》一书,仅西门庆的六房妻妾,就有五个改嫁过,其中孟玉楼、李瓶儿还改嫁过不止一次。

古代的贞操观,是一种倡导,而不是硬性要求。尤其在生活的压迫之下,“从一而终”并不是妇女的底线。相应的,下层男子对女方的贞操要求,也没那么严格。


栖鸿看红楼


袭人嫁给蒋玉涵,那是高狗的流毒。因为这只曲子就是唱他的妻子的,她妻子年轻貌美,跟袭人根本就不搭界!袭人流过产,吐过血,跟林黛玉说过她要死,贾宝玉听到葬花吟的时候也想到了她,她又和黛玉同一天生日,又姓花,所以,她八成会死!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

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

度青春,年正小;

配鸾凤,真也着。

呀!

看天河正高,

听谯楼鼓敲,

剔银灯同入鸳帏悄。




屠尔佳哈知玉斋


袭人,拆字法,“龙衣人”也,即龙袍也。她确确实实是宝贝!是那些偷窥帝位的人,梦寐以求想得到的。这也是脂砚斋为什么要痛骂贾宝玉的真正原因。贾宝玉是一枚传国玺的化身。原型贾宝玉乃太子之身,未来的皇帝。而贾母就是孝庄文皇后。贾母将袭人给了贾宝玉,更是不言而喻,暗射孝庄文皇后将龙袍赐给了太子胤礽。她指定了胤礽为未来大清的帝位继承人。拥有通灵宝玉(传国玺)的人,必是袭人(龙袍)的拥有者。最后贾宝玉失去了帝位的凭证——通灵宝玉(传国玺),意味着被废,自然也就失去了袭人(龙袍),贾宝玉与帝位彻底无缘!而抢走了袭人(龙袍)的那个蒋玉菡,可能要令那些“红学家”大惊失色,他竟是雍正帝!

第六十三回。怡红群芳夜宴上,袭人抽到了是桃花签,上面题着“武陵别景”四字,另一面则写着一句诗,诗云:“桃红又是一年春”。明确暗示袭人最后要改嫁。原来贾宝玉(胤𧘌)吃酒回来,将蒋玉菡所赠的红带子系在了袭人的身上,预示着袭人最后嫁给蒋玉菡。秘密就在“桃红又是一年春”的前面一句,是“寻得桃源好避秦”。显然,这一句诗和《桃花源记》有关,自然也和大观园里的“武陵源”大有关系!这也是袭人抽到的花签,为什么上面题“武陵别景”四字的真正原因,它们互相呼应!大观园其实是清王朝的皇家御园——圆明园。他就是雍正帝!自然也就是“武陵春色”的主人。“袭”,按拆字法,龙衣也。袭人是龙衣人,她是龙袍的化身!棋官。棋,禛也(字形相似法)。暗射胤禛,也是雍正帝!所以真相大白,袭人在最后其实是嫁给了皇帝!龙袍自然归皇帝。 于是,我们也清晰看到:《红楼梦》作者最后虽然没得到皇位,无法实现“补天梦”,对雍正帝有怨恨,但还是实事求是地承认袭人(龙袍)是属于他的。

雍正即位是合法的!


伯仲679688


蒋玉菡知道袭人是宝玉的大丫头,没有表现出其他,反而对她很好,这在古代社会里是很难理解的,本来要求女子从一而终的,为啥蒋玉菡不在乎呢?

袭人嫁给蒋玉菡,是续本中写到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写的非常好的一部分,因为对两人的情感,前文多个地方有描述,也就是说两个人的情感底线,是一开始就铺好的,比如第五回说袭人和蒋玉菡缘分的判词: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就是说袭人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可惜宝玉没有福气,没有和她从一而终,最终袭人将会和一个优伶在一起。而这个优伶是谁呢?

和袭人缘分最深的,不是别人,是蒋玉菡。

有人会疑问,两人本来没有见过面的,为啥说两个人的缘分很深,这里我们要说说宝玉的作用,虽然和宝玉第一个发生关系的是袭人,和宝玉关系也很好的男性,是蒋玉菡。而宝玉和蒋玉菡第一次见面互换的汗巾子,虽然表面上是宝玉和蒋玉菡在换,其实是宝玉中间做了一个二传手,和北静王一起,给蒋玉菡和袭人做了一个媒,袭人的汗巾子,通过宝玉给了蒋玉菡,而蒋玉菡的汗巾子通过宝玉,给了袭人,就像是月老的红线一样,很早就二人联系在一起。

再来,就是宝玉和蒋玉菡在喝酒时,蒋玉菡行的酒令是“花气袭人知昼暖”,无意间说到了袭人的名字,被薛蟠逮住不放,纠缠半天,蒋玉菡还为此向宝玉道歉。其实就是在说两人的缘分。

如果说袭人不是完璧之身,其实蒋玉菡来讲,他虽然后面有了自己的家宅,可是在当时的社会里,三教九流的阶层分类还是蛮厉害的,可以将,蒋玉菡是一个身份很低微的人,也是被王公贵族包养的小戏子,所以他的身份地位导致他很大以后才结婚,这都是有影响的。、

而袭人后来在宝玉出家后,在当时的婚配年龄看,也是大龄女青年了,如此二人在一起,也算是一种善终了。在某一种程度上看,两人的结合,是对宝玉生命的延续。


大野泽的风


袭人的判词说明袭人嫁给了蒋玉菡

第5回,太虚幻境袭人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首判词说,袭人性情温柔,照顾贾宝玉无微不至,最后她却嫁给了蒋玉菡。蒋玉菡是演员,当时叫做优伶,这是对演员的蔑视性的称呼。



第28回蒋玉菡说的酒令暗示的袭人命运和结局

蒋玉菡酒令:“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这是暗示了袭人的命运,将来贾宝玉流亡在外,她无依无靠了。“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这就预示着袭人要嫁给蒋玉菡,而且婚后两人非常和谐。最后蒋玉菡拿起了一朵木樨,他念了一句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这个诗句来自于陆游的《村居书喜》,前四句: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越是无意中念出,越说明蒋玉菡和袭人的缘分,蒋玉菡才是袭人托付终身的人。



席间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出来赔不是。因无意念出袭人名字,显得唐突佳人。贾宝玉一看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

这里,曹雪芹还写了一个伏笔,就是蒋玉菡讲自己的茜香罗的汗巾子,与宝玉的松花汗巾作了交换,而这条松花汗巾本是袭人的,回家后,袭人抱怨宝玉不该把自己的东西送人,宝玉就哄袭人,把蒋玉菡的这条偷偷围在袭人腰里。等着宝玉出去,袭人就解下来,扔在一个空箱子里。

这是一个伏笔,八十回后曹雪芹如何处理这条汗巾子,我们看不到了,以曹雪芹善于伏线的笔触,一定会有很好看的文字,使蒋玉菡和袭人因汗巾子聚首、成婚。



蒋玉菡会嫌弃袭人吗?

我认为蒋玉菡不会嫌弃袭人。他会认为这是前世注定的缘分。

1.蒋玉菡无父母,自己做主娶妻

在古代戏子地位很低,好人家的儿女没有学戏的。以大观园戏班十二个女孩子来说,都是贾府买来的。后来贾府解散戏班,王夫人想把这些女孩子送回本家,她们中绝大多数不想走,或者说已无父母,或者说回去怕被父母再转卖,最后芳官宁愿出家也不回见老家。

蒋玉菡成为戏子,说明家中或者穷困,不得已把他卖入戏班,或者父母双亡,自己为讨生路才走了学戏这条路。

没有了父母亲人的管束,蒋玉菡婚姻可以自己做主。袭人就少了讨公婆嫌弃这一关。



2.袭人作为怡红院首席丫头,地位较高。

袭人作为怡红院首席丫头,漂亮自不待说,其在贾府多年,受到很好的教养和熏陶,举手投足实比一般人家人家的小姐还强。蒋玉菡娶到袭人不亏。

3.蒋玉菡走南闯北,作为优伶,被王爷等“包养”,不会在乎名节二字。

最为一般男人,可能会在乎袭人是否已经和别人发生关系。袭人在宝玉屋里多年,两人关系薛蟠和云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一般人肯定会在乎的。但蒋玉菡作为名伶,自己本身也曾被忠顺王爷所包养,而且和北静王爷关系也不一般。所以他对所谓的名节不会看重。



4.知道袭人是贾宝玉的丫头,不仅不恼,反而会喜,以照顾故人之人而自豪。

蒋玉菡和贾宝玉惺惺相惜,引为知己。贾宝玉落难,袭人才不得不离开贾宝玉另嫁他人。作为贾宝玉的好朋友,蒋玉菡遇到袭人,娶袭人,代替贾宝玉照顾袭人,会很欣慰。


我就是竹韵


蒋玉菡娶袭人时虽有房有地有铺面,但他戏子的身份永远摆在那儿,一般人家的女儿不会嫁他。

袭人虽和宝玉有云雨之实,却无侍妾通房之名分。贾琏婚前的房里人有名有分都被凤姐打发嫁人,李纨也是把贾珠侍妾打发了。所谓规矩礼数,一般是士大夫官宦人家豪门旺族的规矩礼数。小门小户的贫寒百姓,生存是头等大事,娶妻生子很是不易,哪里还有挑三拣四的说道。袭人虽为宝玉服务,却是贾母名下丫头,外嫁合情合理,更有一句俗话叫: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玉。蒋玉菡能娶上袭人算是烧高香攀高枝。

袭人之前因宝玉和戏子互换汗巾换打就听闻蒋玉菡大名,而且那蒋的汗巾也是袭人收着,蒋得的却是袭人的,冥冥之中宝玉其实做了一回月老。蒋玉菡吃酒联诗道出袭人二字被薛蟠戏弄,也在潜意识里认识袭人。他二人最终成为夫妻,有着同是天下沦落人的感受,也有惺惺相惜的味道。他俩做贫贱夫妻,过田园生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介农夫w


对女子贞操零容忍的年代也不是人人都是对女子贞操零容忍的,那需要条件与资格,能提倡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人没有一个是吃不饱饭,娶不上媳妇的。这就是所谓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对女子贞操零容忍的都是一小部分人,这一小部分人中还有一部分人是表面上对女子贞操零容忍。比如贾府里的贾赦贾珍贾琏贾蓉,他们都是国公府中的公子,但他们却是贞操一点也不在乎。父子同麀,勾搭下人,公媳爬灰,哪里有半点贞操观念?



古代自然少不了守节的女子,但也有寡妇再嫁的例子,如尤二姐尤三姐的老娘就是带着两个女儿改嫁的,但尤老娘却说起来一点也不避讳。至于一些大家公子之间互赠小妾,长辈赐晚辈自己用过的丫头等风雅之事也时有发生。至于爷们用过的丫头赏给其他下人,下人感激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嫌弃?



说了那么多题外的,下面回到袭人与蒋玉涵。蒋玉涵是什么人,他还嫌弃袭人?他只不过是个伶人,根本不够格好不好,知道什么是伶人吗?是戏子,现在这些戏子的地位高了,成为许多人的追捧对象,但是在那一个时代里,却是大家的玩物,是与娼伎一般的下九流,死了都不能入祖坟的。而袭人这样的"大家婢”,却因为存身大户人家,有一定的教养,懂一定的礼节,并且常常有不菲的陪嫁,常常是一些小户人家争相求娶的对象。



在那一个时代,蒋玉菡一个伶人,而且有可能已经变态了的伶人,能够娶到袭人那样一个大家婢,已经应该在心里念阿弥陀佛,哪里还会嫌弃袭人曾经是贾宝玉的玩物!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家宴上,贾宝玉和冯紫英、薛蟠、蒋玉菡和锦香院的云儿行酒令。蒋玉菡说了一句“花气袭人知昼暖”。被薛蟠囔囔道:该罚酒,你怎么把宝贝说出来了!经过云儿解释,蒋玉菡和冯紫英才知道“袭人”是怎么一个来历。

这一段,有着那么一种香艳暧昧的气氛。大家伙儿都懂,宝玉丫鬟众多,袭人当然不是宝玉一个普通的丫鬟,而是和宝玉关系相当的不一般。豪门公子大家都差不多,点破不说破。蒋玉菡连忙起身赔罪,众人说“不知者不为罪”。这事就算过去了。

事情是过去了,但袭人的名字算是被大家记牢了,更为有意思的是,这时袭人就是个丫头,只是偷着和宝玉有过云雨之事,这点闺房秘事竟然流出了贾府,连妓院的云儿都知道,这下子连冯紫英和蒋玉菡都知道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脂砚斋在第二十八回回末有总评写道:

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从脂砚斋批语得知,袭人后来是嫁与了蒋玉菡,而且在贾府败落后,夫妻俩还供养了宝玉宝钗一段时日。对蒋玉菡袭人两个人的举动,脂砚斋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说他们很仁义,“得同始终”。

问题来了,蒋玉菡早就知道袭人和宝玉的关系不一般,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贞操极为苛刻,对一女侍二夫的行为几乎是零宽容,那么他为什么还愿意娶袭人呢?

屏山分析,或许有三个因素让蒋玉菡没有计较袭人的过往。

第一:蒋玉菡和贾宝玉的友谊超出了正常范围

三条证据:

1、二人第一次相见就互换了汗巾子,也就是系内裤的裤腰带。

2、没有用多久,宝玉就帮助蒋玉菡逃出忠顺王府,惹来了忠顺府到荣国府来要人。

尤其是长史官的一番话将宝玉的隐秘之事都说了出来,宝玉一听是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想他既然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于是只好招了供。这里证明了他和蒋玉菡关系不一般,否则他没必要这么心虚。

3、宝玉挨打后,半睡半梦间,蒋玉菡向他走来哭诉忠顺王府拿他之事。

这是亲密之人才有的表现。

宝玉和蒋玉菡的这种关系,面对宝玉的女人,以蒋玉菡的人品,他收留袭人再正常不过了。

第二:蒋玉菡处于社会最为鄙视的阶层

蒋玉菡虽说是忠顺亲王眼前的红人,但他是优伶,和荣国府唱戏的十二官性质一样,这十二个女孩子是为贵妃元春服务的。虽说他们服务的对象很高贵,可是他们的身份却是极其低贱的,有多低贱,在清代雍正之前,像这些戏子和妓女等都属于贱籍。

主流社会,没有人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可以积累财富,但论社会地位,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袭人不同,首先袭人不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她是被卖到贾府的,因为后来得到王夫人的信任和承诺,对于袭人,王夫人是怀有一份责任的,在贾府败落之际,她还袭人一个自由身是有极大的可能的。

贾府的家生奴才,是奴籍,是主人的财,尽管这些人如此的低贱,但也高于戏子。

而袭人,她是属于平民阶层的,袭人和蒋玉菡相比,论在社会上被认可,袭人要高得多。在这样的身份差异下,蒋玉菡也没有什么资格嫌弃袭人。

第三:蒋玉菡的价值观比较接近宝玉和北静王

《红楼梦》是一部褒扬女性、贬低男性的作品,小说里的坏女人很少,同样,好男人也没有几个,而蒋玉菡,很明显是曹雪芹很喜欢的一个男性形象,尽管在那个社会戏子的社会地位极低,曹雪芹笔下的戏子,绝大多数都有着丰富而正常的人格追求,我们读者读起来,丝毫没有感觉到他们身份的低下,这一点,贵族出身的曹雪芹是很了不起的。

蒋玉菡与北静王和贾宝玉交好,好到了共用一条裤腰带的地步,证明无论是北静王还是贾宝玉,他们认为蒋玉菡是他们志同道合的朋友,根本不在乎他贱籍的身份,而忠顺亲王是拿他当孪宠的,这种价值观的差异是蒋玉菡逃出忠顺府,到紫檀堡藏身的根本原因。

既然和宝玉志同道合,也就是说,蒋玉菡和宝玉是同一类人,贾宝玉对女性态度,估计也是蒋玉菡对女性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尊重女性的,并不唯贞操论。

蒋玉菡能接受袭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