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粤评|34万亿投资是新一轮“大水漫灌”吗?

近来,全国多个省市发布了2020年重点投资项目计划,有媒体计算投资总量达34万亿元,有声音认为这是4万亿升级版,引发“大水漫灌”之忧。事实是这样的吗?

南方经济智库认为,这是混淆概念。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投资刺激计划”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具有可比性。且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只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

所谓“投资刺激计划”,它是特殊时期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而媒体这次报道的34万亿,则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它和强刺激有明显的区别。

34万亿元乍看是很大的数字,但因为重点项目建设周期往往持续多年,甚至超过5年,10年,经记者测算,这批项目在今年的年度投资额接近5万亿元。而对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1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4万亿元。这样看,20多个省份34万亿元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并不夸张。

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一下成为网络热词,南方经济智库发现,在已发布的20多个省市的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新基建身影随处可见。透过这些长长的项目清单,我们观察到以下三个趋势。

趋势一:新基建注重投资的有效性

从各地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看,基础设施建设仍旧是重中之重,在投资额的占比往往在一半以上。

不过和2008年的一揽子“四万亿”不同,“新基建”成为此次重点项目建设的关键词。

经济粤评|34万亿投资是新一轮“大水漫灌”吗?

从江苏、江西、上海、浙江等省市的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清单看,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回到广东来看,赣州至深圳铁路广东段年度投资计划120亿元,广州至汕尾铁路、汕头至汕尾铁路年度投资计划分别为80亿元、35亿元,广州至湛江铁路年度投资为70亿元,这些均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

在信息通信方面,5G/4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将投资171亿。此前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广东今年力争全年建设5G基站6万座,5G用户数达到2000万。

城际加速、5G领先,这就是广东“新基建”的大手笔。

经济粤评|34万亿投资是新一轮“大水漫灌”吗?

从整个社会收益看,高水平、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都是“一本万利”,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项目建设本身带来可观的用工需求、产品需求、技术需求和创新需求,从而打通经济全链条。

其二,项目建成后,往往可以降低全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激发消费潜能。

其三,拓展新的产业空间、消费空间和经济增长空间,最明显就是5G对信息消费、无人驾驶和工业互联网的带动。

其四,人、物、信息等要素的加速聚集和流动,让市场的灵活性大大拓展,社会经济的活力大大提升。

因此,重点基础项目建设,牵一发动全身,打基础利长远,对经济社会将产生持续深远影响。

此外,各地还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今年重点工程的实施还将突出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数占比将不低于50%,投资额占比不低于70%。

趋势二:高精尖项目着眼未来

每年3月前后公布当年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原本就是例牌菜,不过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被赋予了对稳经济的更多期待。

可以预判,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抢占产业新高地的竞争将再次进入白热化。

这从此次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上表现明显。

经济粤评|34万亿投资是新一轮“大水漫灌”吗?

南方经济智库梳理发现,在产业工程方面,多地都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作为主要发力方向。

北京依托全国一流的科研基础,安排100个高精尖产业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52亿元。其中,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18个交叉研究平台及大科学装置项目;中芯北方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5G中高频组件创新中心、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一期)等4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

江苏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2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5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包括南京台积电集成电路、南京中兴5G通信设备、无锡SK海力士半导体二工厂等,芯片产业发展态势加快。此外在高端装备、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也有重大布局。

广东同样不乏亮点:

广州百济神州生物产业园、珠海市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组成生物医药方阵;

珠海格力电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顺德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谷等项目凸显广东在高端制造持续发力的雄心;

位于汕尾的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工程项目,位于广佛两市的多个汽车制造项目,显示出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雄厚实力;

揭阳中委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首期等大石化项目在广东沿海串联起绿色石化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各地扎堆上马高精尖项目,无疑将冲击中高端产业赛道。从全球看,这些领域都是举足轻重的超级产业集群,本身就有足够的规模和发展容量,并非一个城市或区域就能“吃干榨尽”,不同区域的良性竞争或许可以更好地鼓励创新,刺激效率提升。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前产业项目投资的水平和量级,将可能决定各地未来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和能级。

广东能在哪些产业拔得头筹?起跑已经再次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

趋势三:民生补短板项目正加速上马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很多国家持续蔓延,已经成为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发展走势的重要因素。

如何应对此类疫情的再次发生和提升防控水平,正为各地的课题。显然,当务之急是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要加强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其科技水平。

2月27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黄华东透露,针对本次疫情暴露出的一些领域短板问题,广东将新增一批具备开工条件的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计划年内投资不少于500亿元。

经济粤评|34万亿投资是新一轮“大水漫灌”吗?

南方经济智库获悉,具体补短板项目清单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但从已经发布的信息看,将主要聚焦与疫情防控和物质保障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物资保障、农产品加工流通、环保、农业农村、老旧小区改造和其他运营配套等领域。

从目前广东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看,民生保障方面的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共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医院建设、宜居城乡、应急保障等领域。

和京津冀、长三角相比,广东在高等教育和源头创新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

按照清单,广东将更加侧重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不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项目将继续推进,多个高校建设进入关键期——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一期)今年计划投资32亿元,深圳技术大学建设项目(一期)等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均超过此前数年累计投资额。

近年来,“惠民生”一直是广东的政策主线之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此一“疫”,将会赋予其更多内涵。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策划】黄应来

【记者】王彪 实习生 黄敏璇 翁锜

【作者】 王彪

【来源】 南方经济智库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