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周採用清朝的制度,會統一中國嗎?

用戶9870338335254


北周又叫做宇文周,是鮮卑宇文部建立的漢化政權,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立基業,後來軍政大權由其侄子宇文護所掌。

公元557年,宇文護廢黜西魏恭帝並輔佐宇文泰之子宇文覺稱帝,同年因宇文覺不聽話宇文護便殺之另立其弟宇文毓為帝,三年後宇文毓也不聽話宇文護又殺之再立其弟宇文邕為帝,再加上廢黜後被殺的西魏恭帝,宇文護是歷史上弒君最多的權臣,沒有之一。

有兩位犧牲的哥哥做榜樣榜樣,小弟宇文邕只好忍辱負重,好在最終成功的反殺了宇文護,成功親政掌握大權,並於公元577年成功消滅同由北魏分裂而來的北齊高氏,繼北魏帝國之後重新統一中國北方。

軍事上北周採用由宇文泰創立的府兵制,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府兵制在唐朝時達到鼎盛時期。

而清朝採用的八旗制度,與之有點類似,都是脫胎於遊牧民族的管理方式,但是八旗制相對更落後更接近奴隸制時代一些,有的時候並不是越文明越先進,在冷兵器時代很有可能越落後越野蠻。

因為當朝北方在人口、經濟、軍事等方面都大大領先南朝地區,所以只要再給北周十多年時間,便能夠統一華夏全境。

可惜天不假年,宇文邕在滅齊的第二年便去世,去世之前他本來是想進攻突厥的,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其子宇文贇繼位,尊宇文邕為高祖。

宇文贇在位三年便去世了,他對中國歷史最大的貢獻就是娶了楊堅的女兒,使隨國公楊堅順利取得朝政大權,最後接替北周建立隋朝。

幾乎是完全繼承了北周衣缽的隋朝,在九年後派晉王楊廣為統帥渡江滅陳,最終成功攻入建康城,陳後主被生擒,其餘州縣隨即紛紛歸降,隋朝成為自西晉滅亡以來重新統一華夏全境。

所以,哪怕是北周不採用清朝的制度,也能夠在十餘年後成功統一。


飛凡看歷史


北周是南北朝時期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它是隋朝建國之基礎,北周滅北齊,統一了北方。而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至此北周亡。

但是對比北周和清朝,會發現這兩個朝代有諸多相似之處,歷史沒有如果,如果北周採用清朝的制度,也改寫不了滅國的命運。關於北周和清朝的一些歷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一、北周和清朝的少數民族根基

北周是鮮卑族的後裔,而清朝時女真族(滿族)的後裔,這兩個朝代都是位居北方以遊牧文化起家的民族,所以在軍事制度上,都有一定的“優勢”。

北周的宇文泰對軍隊統轄系統進行優化改革,形式上採取鮮卑舊日的八部之制,立八柱國。而清朝的在軍隊上,則採用“八旗”的方略,其建制上確有很多相似之處。而“馬背上的文化”似乎天生賦予了鮮卑族和女真族的驍勇善戰的精神。


二、北周和清朝在文化上的漢化

北周時期的宇文泰雅好儒術,以儒家學說作為思想武器,努力去除鮮卑族的一些落後習俗,並摒棄當時思想文化領域中風靡一時的空談玄理、崇佛論道一類的腐朽風習。而清朝的康乾盛世時期,同樣極大的吸納中原漢文化,並修訂和編撰了工程浩大的《四庫全書》和《康熙字典》。


三、北周滅亡的必然結局

北周宣帝在鄴宮將皇位傳給宇文闡之時,宇文闡才年滿七歲,少不更事,而隋文帝楊堅卻是有名的軍事貴族,時任左大丞相,統攬朝政,百官都聽命於楊堅,這便給楊堅篡位立國奠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政治基礎。而無論此時北周採用什麼樣的“良策”,都難以擺脫大權在握的楊堅。


所以,綜上所述,雖然北周和清朝在民族文化、軍隊建制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北周的統治集團內部的“崩塌”,是再好的制度都無法挽救的。


草竹道人


清朝統一全國,不是因為制度好,而是,因為運氣好。

“八旗制度”說白了就是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制度”的一種形式罷了。遊牧民族之所以這麼搞,也是為了適應搶掠的生活環境。

在古代,遊牧民族居無定所,又缺少日常生活用品。為了獲取這些生活用品,就要去農耕政權搶掠。正是這種搶掠的習性,讓遊牧民族都使用“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家家都要出人,搶掠回來東西,才能人人有份。

無論是“土木堡之變”的瓦剌軍,還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手下的八旗,軍事行動都是以搶掠為目的。他們一是搶劫財物,二是掠奪百姓和工匠,供他們奴役,為他們生產。搶完就走,也不跟你死磕。

例如,皇太極率領清軍第一次入關,史稱“己巳之變”,就是因為遇到了災荒。

《清史稿·太宗本紀》:“是歲,大飢,鬥米值銀八兩,銀賤物貴,盜賊繁興。”

而且,這種軍事制度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內部爭權!清朝最初四大貝勒,互相都看不上眼。皇太極雖然是皇帝,可是,其他貝勒手裡也有兵權,也敢跟他爭執。清史記載,皇太極繞道蒙古第一次南下的時候,大貝勒代善和三貝勒莽古爾泰就敢反對他,多次找皇太極理論。

《清實錄》:大貝勒代善、莽古爾泰於途次私議,晚詣御幄,止諸貝勒大臣於外,不令入,密議班師。

皇太極沒辦法,不敢硬鋼這兩個貝勒,只能讓八旗旗主一起商議決定繼續南下。

回師的時候,皇太極刷了個心眼,安排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防守佔領的城池(永平、灤州、遷安等地)。。。皇太極這是想弄死阿敏啊,山海關還在明朝手裡,這麼長的補給線,阿敏肯定守不住的。果然,兩個月後,阿敏就棄城逃回關外了。皇太極就以這個理由,把阿敏拿下了。阿敏的鑲藍旗也被皇太極交給了自己的鐵桿手下。這就是在奪取兵權。這也反映出八旗初期“軍權”不穩的弊端。

不過,後來滿清趁著農民軍起義(崇禎死了),在漢族降將幫助下入主中原。其主要矛盾,由內部的爭權矛盾轉向外部的民族矛盾。滿清反而比以前團結了!

再加上多爾袞和孝莊不清不楚的關係,皇權在順治手裡得到了鞏固。一切都是運氣,沒有李自成滅明,清軍拿不下山海關,最多就是佔據蒙古和東北。然後,滿清會因為內部爭權奪利而自我消耗。

北周沒有統一中國,是因為主弱臣強,被下面將領給篡位了。

北周的奠基人是宇文泰,他和他的侄子宇文護都是西魏的權臣。宇文泰死後,他的兒子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支持下,建立了北周。可是,北周的權利都在宇文護手裡。皇帝宇文覺想除掉宇文護,結果反被其害死。之後,宇文護先後擁立宇文毓、宇文邕為帝。

宇文邕有點本事,弄死了宇文護。在他的領導下,北周統一了北齊,基本完成北方統一大業。北方統一之後,統一南方就只是個時間問題。

可是,宇文邕馬上就死了,再傳位給兒子宇文贇後,北周大權又被外戚奪取。等宇文贇死後,岳父隋國公楊堅趁著皇帝年幼,就篡了位。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如果北周武帝在多活20年,估計歷史改寫,沒沒隋唐什麼事了!可惜35歲就英年早逝了!兒子太小給丞相楊尖做了嫁衣!監國三年後改國號為隋!北周就此結束!

宇文邕是北周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勤於政事,精心治理國家,使得當時北周的朝政清明貪官汙吏減少,百姓安居樂業!

周武帝滅齊,統一北方,在歷史上也是具有重大的意義,它結束了自東西魏分裂後近半個世紀的分裂割據,為隋朝滅陳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XuMenShu


完全是個偽概念,滿清一個垃圾王朝,怎麼能跟一個實現了鮮卑人與漢人真正意義上完美融合的北魏北周相提並論的?北魏北周之後迎來的是隋唐大一統,他們是奠基者。滿清300年給中國帶來了什麼?餘毒餘禍至今未解。一群滿洲人處心積慮不肯漢人化不肯融合。一說滿清作賤中華。他們就一堆的理由與藉口。半絲半毫的中華責任感都沒有。滿清入關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統一過。不要忘了,明朝在南洋的領土舊港宣慰司。他根本沒有統一,而是把舊港宣慰司送給了幫助滿清入主中原的西方侵略者。你們不要忘了滿清入關所搞的所有大屠殺都有西方人的一部分功勞。廣州大屠殺80萬口,荷蘭人拉著大炮幫的忙。


頂端學術切磋


會。清朝有八旗,北周有八部制,北周在周武帝時候已經統一中國北方,古代中國,北方人口,經濟,武器均非常強大,統一混沌不堪的南方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