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延续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在这条“蜈蚣街”的两边有16条连接南锣鼓巷主街巷的“蜈蚣腿”一样的胡同:

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等;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这一期,我们继续避开南锣鼓巷的人流潮涌和店铺鳞次,一起去看看这16条幽静的胡同。


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这里将其编号为4W,明代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管辖,始称帽儿胡同。胡同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地安门外大街,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北与豆角胡同相通。45号院曾是清代步军统领衙门所在地。此外,胡同内还有清代大学士文煜府邸和花园、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以及北洋军阀冯国璋住宅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41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41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婉容旧居,北京东城区鼓楼南帽儿胡同35、37号的旧宅院,原为清末代皇帝溥仪之皇后郭布罗·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所建。

青莲错植宫闱中,惊鸿一瞥顾游龙。

荒冢不解春风意,梦里曾经紫禁宫。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在这座宅院中,郭布罗·荣源喜得千金,他根据《洛神赋》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诗句为爱女起名为婉容。这个女孩,就是清代后宫最后一任主人。这座原本只是较普通的住宅,在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其父封为三等承恩公,该宅升格为承恩公府。作为“后邸”,加以扩建。西路四进院落。东 路为三进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东有家祠。西路正房 即为婉容所居。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35-37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37号院婉容故居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33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29、31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26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24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28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11号院文煜宅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文煜宅位于帽儿胡同7-13号,是一处由五座院落并联而成的大宅第,占地面积共11000平方米,规模广阔,布局谨严,山池亭榭俱全,在现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见。这座宅院 中的“可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范围包括其他四座宅院。


文煜(?-1884)为清满洲正蓝旗人,费莫氏,字星岩,历任刑部侍郎、直隶霸昌道、四川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后曾一度被免职,同治三年(1864年)重新起用,历任福州将军、刑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七年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年复拜武英殿大学士,不久病故,身后赠太子少保,谥号“文达”。文煜身后,此宅被其后人售予北洋政府要人冯国璋,日伪时期又归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此宅被分隔作不同单位的宿舍,其中9号、11号院还曾一度用作朝鲜驻华使馆。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北京可园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帽儿胡同,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11年)大学士文煜的宅第花园,文煜,字星岩,满州正蓝旗人。这座宅园是他出任外官回京后修建的,始建时仿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园主将其命名为“可园”,建成后文煜命其侄兵部尚书志和撰文勒碑以记其事。可园为北京保存较好的宅园之一,也是中国北方私家宅园中保存较好的实例,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006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7~13号院可园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13号院可园鸟瞰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9-11号院可园平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14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7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6号院达贝子府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5号院,坐北朝南,前后四进院落,现存建筑面积近900平米。有垂花门、过厅、正房、厢房、后罩房等,院内环以游廊。该院落结构严谨、布局合理,2001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5号院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5号院平面图

老北京南锣鼓巷之帽儿胡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