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丁克,最早在1960年的美国中产家庭流行,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逐渐在中国兴起,而如今30多年过去,第一批丁克家庭也迎来了“退休潮”,没有孩子的他们晚年真的像外界以为的那样幸福吗?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u0001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第一批丁克家庭迎来“退休潮”,没娃的晚年幸福吗

少时自由,老来孤独,他们真的幸福吗?

在我国的丁克家庭已经超过60万,他们通常是指夫妻俩都有稳定收入,但坚定不要孩子的家庭。这就使同龄人都囿于养娃和教育的困境的时候,丁克夫妻拥有着常人最羡慕的自由。而浪潮褪去,退休年迈又没有孩子的他们晚年又过得怎么样了呢?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李大爷:我和老伴今年都65了,无儿无女之前找养老院好几个都不收,说是没有送养人,逢年过节其他老人都会被接出去团聚,面对冰冷的护工只觉得晚年凄凉。

王奶奶:执意丁克的我们双方父母都承受了一辈子的闲言碎语,知道临走前都在担心我们夫妻的养老问题,为人子女到这个地步,我们内心有愧也有悔。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张大爷:上次老伴突发疾病,要不是路边好心人帮忙,我们到了医院都不知道怎么办,医院程序太复杂了,还有出行买票,现在买个菜都要用手机,也没有孩子教我们,好像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陈奶奶:老头子前两年走了,身边的亲人都慢慢离开了,现在真的很后悔没要孩子,连个说说话的人都没有,唉。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对于丁克家庭而言,年轻时候的享乐自由可能是他们追求的生活,但老来的种种困境却不可避免的会让他们陷入后悔,主要还是因为现实的这几点原因。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丁克家庭为什么会后悔?

1、子孙后代

对于我们传统的国人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一个家庭,选择不要后代的时候,必然会遭受到父母亲戚的反对,以及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根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89%的人认为生孩子是人生必然阶段。

而到了晚年没有子孙后代的丁克夫妻,不仅要承受自己的父母年迈甚至离去的伤痛,还要承担自己无人养老送终的后果。逢年过节看到别人家都子孙满堂,承欢膝下也难免感到心酸凄凉。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再加上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无纸化操作和移动支付的兴起,纸质火车票都开始退出市场,没有子孙后代的帮助,部分丁克夫妻老去后很可能与社会脱节,被时代所抛弃。

2、心境变化

年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着眼前享乐,但逐渐年迈之后,人的心境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自己的父母离开之后,思想会更成熟。

演员高亚麟就曾说过:“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道墙,父母走了,就会更加的看见自己的尽头。”在丁克家庭步入老年之后,会更明白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担心没有后代,他们至临走也还在担心孩子晚年处境。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丁克夫妻到了晚年,心境自然能感受到这些,再加上父母之前为了自己承受的流言蜚语,很可能陷入愧疚与后悔之中。

3、现实压力

虽然大部分丁克家庭都有钱有闲,但是养老院除了要送养人之外,更现实的问题是钱,它们是盈利机构,中高端养老院每月都在5000左右,不能自理的会更贵。

而且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人生没有意外和疾病,医疗纪录片《紧急救护120》里面就有一个例子是独居老人发病在家几天后才有邻居发现报警的事例。在这种时候如果有子女在身边尽孝,就不会出现这种晚景凄凉的情况。

首批丁克家庭进入退休潮,四位老人亲述晚年凄凉现状,让人同情


第一批丁克家庭在退休之后的想法并不是很乐观,着实令人唏嘘,由此可见,在选择丁克的时候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将来的准备才能下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