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寫詩有必要標註中華新韻嗎,為什麼?

雲遊24735908485


中華詩詞學會《21世紀初期中華詩詞發展綱要》指出:“為促進聲韻改革和推行新聲韻,很有必要組織學者、專家儘快編出新韻書。新韻可先出簡本,以應急需,然後在簡本試行的基礎上再出繁本。”據此,《中華詩詞》編輯部進行了分析、研究、比較和歸納,徵求了一些詩詞作者的意見,經過集體討論,整理出了《中華新韻(十四韻)簡表》

舊體詩的標誌並不僅僅是韻,而是體式,風格、神韻等諸多方面。韻僅僅是其中一個形式因素,而且不是決定因素。《平水韻》,是以宋音為依據劃分的。時過“音”遷,代有新韻,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其實,古和今是相對的,《平水韻》對於宋以前的古音來說,也是“今韻”;與《詩經》《楚辭》,相去甚遠;即於唐韻,亦多異處。難道宋以前的詩詞,就不算舊體詩了麼?

寫舊體詩應標明中華新韻,以別於平水韻。


清河時訊


現代人寫詩沒必要標註中華新韻,拘泥於條條框框,用普通話漢語拼音作,用韻基礎就好。

昨天寫了一首詩,今天跟我推薦了這個問題讓做作業。

冬去春來桃自開。

賞花信步閒悠哉。

可惜門禁今難出,

雅趣惟從畫中來。

今人寫詩給今人看,有感而發,隨心隨性,一揮而就,且都是業餘愛好。

中華新韻,平韻沒工夫研究琢磨。

中國國粹京劇,謝瑤環,俺初中時熬夜看,聽到韻味十足的唱段,抑揚頓挫,如醉如痴,血液,呼吸都為之舒暢勻稱。但京劇也在改良。一種藝術形式,一如中華新韻,過若干年後老了,衰了,就要嫁接,改良,與時俱進,滋生新芽。

中華新韻也和京劇一樣,提倡者自提倡。

改良者自改良,百花齊放。

除卻巫山不是雲。





桔紅蘋果


按照中華詩詞學會的指導意見是:現階段的傳統詩詞創作實行新、舊韻並用,但同一首詩裡不能新、舊韻混用。如果加上前年頒佈的《中華通韻》,目前傳統詩詞創作常用的韻主要有三種:舊韻(詩用《平水韻》,詞用《詞林正韻》),新韻和通韻。

那麼在三種韻並用的情況下,是有必要標明哪種韻的。按專業的詩詞刊物或者傳統詩詞創作大賽約定俗成的做法是,用舊韻無需註明,用新韻或通韻必需註明。

下面先說明一下中華詩詞學會和三種韻:

一、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是中國作家協會下屬的以弘揚和促進傳統詩詞發展的學術機構,也是國家語言改革委員會的會員單位。應該說是當今詩詞界的權威機構。

二、平水韻和詞林正韻。平水韻是金代的山西平水人劉淵以杜甫詩集所用的字,並採用一些杜詩沒出現的字,分為107個韻部,編成《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元代官員王鬱文在它的基礎上歸納成106個韻部,編成《平水新刊韻略》。詞林正韻是清代學者戈載根據宋人寫詞用的字歸納為19個韻部。詞的用韻比較寬,一個詞韻部裡實際上包含了幾個詩韻;而詩的用韻是很嚴格的,鄰韻是不能混用的。《紅樓夢》裡香菱學詩那段就舉過例。

三、中華新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新韻。中華新韻是中華詩詞學會根據現代漢語聲韻歸納,於2005年頒佈的,共分十四個韻部。

四、中華通韻。中華通韻也是由中華詩詞學會於2018年頒佈的,根據現代漢語拼音韻母順序分為十六個韻部。

總而言之,詩詞用韻的問題也是隨著時代變遷和音韻的變化而變化的,唐朝人用韻是當時的白話,宋朝人用韻也是當時的白話,所以中華詩詞學會適時頒佈新的韻表,作為通行標準,也是與時俱進的行為。學平水韻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古詩詞,而用新韻來創作是今後的方向。今天,由於處於新、舊韻並用的過渡時期,用新韻創作並註明,才能避免別人的誤判,認為詩詞不合格律。





騎馬的牧羊人


如果古人寫詩詞也是先研究詩詞發展史,還能寫出優秀的詩詞嗎?那些少年唐宋詩才,哪一個是先研究好,再寫詩詞的?

研究只是學者的事情,詩詞是生命體在生活實踐中感悟、昇華的妙筆,所以完全兩碼事。不管舊韻、新韻都是誤人子弟。扼殺人才。我的話未免偏頗,未免傷人,但是是苦口良藥。

宋及以後之所以沒有媲美盛唐的詩作,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把詩的韻律格式化,教條化、死板化。同樣的,宋以後之所以沒有媲美唐末及宋代的詞作,主要原因也同樣是因為把詞的韻律格式化,教條化、死板化。

今人以為根據現代語言特點,把古韻發展成新韻是詩詞的進步與發展,是對格律詩的繼承與發展,其實正好相反。這僅僅是繼承,是在錯誤的道路上為錯誤畫蛇添足,這是更加的倒退。

本來現代人已經逐漸忘卻了韻律的固定模式,只是通過模仿、臨摹,通過詩詞欣賞背誦,領悟優美的古韻詩風,然後循著規律,自由創作,達到了不僅合韻,關鍵是合了神韻,所以能夠海闊天空的自由發揮了,結果又被研究古詩詞的學究們,把詩詞的天然美學,再次給格式化、框架化,再次被閹割了。

誠然,有許多沒有韻律的詩作,難登大雅之堂,像順口溜一樣令人不齒,然而,唐宋以來一樣有太多的切合韻律的詩作沒有任何質量連順口溜都不如。詩詞作品的好與壞,與是不是嚴格參照韻律,關係重大,但不是必須。韻律要懂,韻律要儘量契合,但是不能求之過切,不能照韻填作。應該是在基本結構大致合韻的情況下,更加註重於興致、感悟和情懷;注重於詩詞的語言流暢、朗朗上口、遣詞優美;更加註重於心境、詩境、意境的奇妙與優美。這才是詩詞的靈魂。而是否行雲流水,是否一氣呵成,是否妙筆昇華,是否膾炙人口,是否容易理解、深入人心,令人過目不忘,不覺反覆吟誦,這才是做出好的詩詞作品的正道。在此基礎上,韻律要循,得體即可,不必拘泥。否則作者就成了只會咬文嚼字的書呆子,不會寫出任何語驚四座的好篇章。


小曾156761276


時代的步伐總是留下智慧的結晶,如今有多種表達形式,可以讓我們自由發揮,經典永遠可以給予我們很多啟發。

在紅樓夢中說到:

紅樓夢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小說名著之一,這本書很偉大恢弘,寫之前沒有書能比過它,寫出之後,也沒有書能比過它,在世界文學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紅樓夢中有相當多篇幅的詩詞歌賦,很引人注目。作者曹雪芹不僅寫了許多美麗聰慧的女子,把她們描寫的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地,而且把她們每個人都刻畫成了詩人,有著自己獨特的詩的風格,有自己創作的詩作,可以說是真正的女詩人了。而且她們寫的詩藝術價值極高,她們所做的詩,當然是曹雪芹按照她們的人物形象的特點為她們寫的,由此看來,曹雪芹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大家,也是一名偉大而獨特的詩人。

俗話說得好,字如其人,但不僅僅是字如其人,而且也是文如其人。在紅樓夢裡,每個人有每個人獨特的文風。比如林黛玉自身多愁善感,詩也是哀婉靈巧,纏綿悱惻,薛寶釵為人大氣周到,做的詩也是積極樂觀。其他的女孩做的詩也各自有各自的風格。儘管如此,還有人質疑紅樓夢不說曹雪芹的原創,那可以太可笑了,小瞧我們的詩人曹雪芹了。如香菱不會寫詩,就很認真地向林黛玉學寫詩,最後終成一個詩人。在紅樓夢中借林黛玉之口,我們學會了如何去讀詩,品詩,寫詩,也從側面可知歷來的大詩人在曹雪芹心中的排名和地位。細讀可知,林黛玉曾說:不能夠學習這樣的詩,你們不能因為不懂詩,所以看見了如此淺顯的詩作就喜愛,一旦學了這種簡單的詩,熟悉了它的寫作格局,就再也學不會其他的好詩了。你暫且聽我的,你要是真心想學習詩,我有王摩詰的所有詩的全集,你讀上一百首他的五言律詩,仔細熟讀,用心思考,然後再讀一百或是二百首杜甫的詩,還要讀一百到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的古詩。讀完這些人的這麼多的詩,然後這樣腦海裡就有了這三個人的詩,這就作當作基礎。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院等人的作品看一看,你本身有好學靈巧,聰慧靈敏,照我說的做,用不了一年時間,你就會寫詩了。



怡蘭國學文化


沒有必要,語言是活的,它的演變和進化是自然規律使然,最大的特點就是和當下的人聯繫最緊密,所以沒有必要在形式和韻律都求古近古,很多發音乃至平仄在如今都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更沒必要一味的以遵古為準。

倒是嚴格按照格律或古詩、近體詩寫的可以特別標註一下。



八風吹一一老獸


現在寫詩詞可分為二種格式。

1.新詩

新詩自由體,無格式,無拘束。以真情實感表達對人物對事情的謳歌和評擊。

2.格律詩

格律詩分為四種。有五絕,五律。七絕,七律。這其中有平水韻,中華新韻。一般是用平水韻寫絕句七律。如果你詩裡面的韻字是用的新韻,那就必須註明中華新韻。這樣詩才能通過,所謂格律師必須要嚴格遵循平仄規律。


桑榆晚華靜


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底蘊深厚,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根據語言、詞彙、以及格律、韻部等等的豐富進行了改革和創新。但不管如何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則可尋。寫詩詞必須學習和研究詩詞的發展史,遵循詩詞的發展規律去創作。新韻 古詩詞、中華新韻、中華通韻、詞林正韻等等等,所謂的標註,可以讓大家欣賞你大作的時候,首先知道你寫的是不是順口溜,其次,知道你用韻的種類,不會錯誤的判斷你的詩詞的正誤。其三,也是約束自己按照詩詞的規範法則去創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歡迎交流。



吟風閣主人


從春秋時期《詩經》以起,下迄晉漢唐宋明清,歷代詩人從未在詩題之下,註明取韻的根據和出處。當今許多古體詩作常常標註“平水韻”,“新韻”。實在是一種奇特的怪現象。詩法自然,詩的韻聲取用,當然也是自然而然的過程,過份拘泥形同枷梏,有礙詩思。宋代之後的諸多韻書,大多是為了便於學詩者習作詩詞,也並非硬性規定。現在有些詩刊詩協,對作品審查過嚴,實無必要。白居易有“交情鄭重金相似,詩韻清鏘玉不如”之句。韻音選擇得好是一個條件,但詩情還是更為重要。


信敏498


已會寫詩的人都會用舊韻的,新學寫的因無法掌握舊韻,只能用新韻寫。但寫了一些後又會追求舊韻寫作,因為知新韻卻無法欣賞古典詩詞之妙,無奈只好再往上爬,以期求得與古人同氣連聲。不然,入聲詞不能作,入聲詩亦不可讀,這還是詩人嗎?想當個詩人的,終究會追求古典美的,新韻不過是塊踏腳石-,畢竟普通話方便學習,寫打油詩順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