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写诗有必要标注中华新韵吗,为什么?

云游24735908485


中华诗词学会《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为促进声韵改革和推行新声韵,很有必要组织学者、专家尽快编出新韵书。新韵可先出简本,以应急需,然后在简本试行的基础上再出繁本。”据此,《中华诗词》编辑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

旧体诗的标志并不仅仅是韵,而是体式,风格、神韵等诸多方面。韵仅仅是其中一个形式因素,而且不是决定因素。《平水韵》,是以宋音为依据划分的。时过“音”迁,代有新韵,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其实,古和今是相对的,《平水韵》对于宋以前的古音来说,也是“今韵”;与《诗经》《楚辞》,相去甚远;即于唐韵,亦多异处。难道宋以前的诗词,就不算旧体诗了么?

写旧体诗应标明中华新韵,以别于平水韵。


清河时讯


现代人写诗没必要标注中华新韵,拘泥于条条框框,用普通话汉语拼音作,用韵基础就好。

昨天写了一首诗,今天跟我推荐了这个问题让做作业。

冬去春来桃自开。

赏花信步闲悠哉。

可惜门禁今难出,

雅趣惟从画中来。

今人写诗给今人看,有感而发,随心随性,一挥而就,且都是业余爱好。

中华新韵,平韵没工夫研究琢磨。

中国国粹京剧,谢瑶环,俺初中时熬夜看,听到韵味十足的唱段,抑扬顿挫,如醉如痴,血液,呼吸都为之舒畅匀称。但京剧也在改良。一种艺术形式,一如中华新韵,过若干年后老了,衰了,就要嫁接,改良,与时俱进,滋生新芽。

中华新韵也和京剧一样,提倡者自提倡。

改良者自改良,百花齐放。

除却巫山不是云。





桔红苹果


按照中华诗词学会的指导意见是:现阶段的传统诗词创作实行新、旧韵并用,但同一首诗里不能新、旧韵混用。如果加上前年颁布的《中华通韵》,目前传统诗词创作常用的韵主要有三种:旧韵(诗用《平水韵》,词用《词林正韵》),新韵和通韵。

那么在三种韵并用的情况下,是有必要标明哪种韵的。按专业的诗词刊物或者传统诗词创作大赛约定俗成的做法是,用旧韵无需注明,用新韵或通韵必需注明。

下面先说明一下中华诗词学会和三种韵:

一、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是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以弘扬和促进传统诗词发展的学术机构,也是国家语言改革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应该说是当今诗词界的权威机构。

二、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平水韵是金代的山西平水人刘渊以杜甫诗集所用的字,并采用一些杜诗没出现的字,分为107个韵部,编成《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元代官员王郁文在它的基础上归纳成106个韵部,编成《平水新刊韵略》。词林正韵是清代学者戈载根据宋人写词用的字归纳为19个韵部。词的用韵比较宽,一个词韵部里实际上包含了几个诗韵;而诗的用韵是很严格的,邻韵是不能混用的。《红楼梦》里香菱学诗那段就举过例。

三、中华新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韵。中华新韵是中华诗词学会根据现代汉语声韵归纳,于2005年颁布的,共分十四个韵部。

四、中华通韵。中华通韵也是由中华诗词学会于2018年颁布的,根据现代汉语拼音韵母顺序分为十六个韵部。

总而言之,诗词用韵的问题也是随着时代变迁和音韵的变化而变化的,唐朝人用韵是当时的白话,宋朝人用韵也是当时的白话,所以中华诗词学会适时颁布新的韵表,作为通行标准,也是与时俱进的行为。学平水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古诗词,而用新韵来创作是今后的方向。今天,由于处于新、旧韵并用的过渡时期,用新韵创作并注明,才能避免别人的误判,认为诗词不合格律。





骑马的牧羊人


如果古人写诗词也是先研究诗词发展史,还能写出优秀的诗词吗?那些少年唐宋诗才,哪一个是先研究好,再写诗词的?

研究只是学者的事情,诗词是生命体在生活实践中感悟、升华的妙笔,所以完全两码事。不管旧韵、新韵都是误人子弟。扼杀人才。我的话未免偏颇,未免伤人,但是是苦口良药。

宋及以后之所以没有媲美盛唐的诗作,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把诗的韵律格式化,教条化、死板化。同样的,宋以后之所以没有媲美唐末及宋代的词作,主要原因也同样是因为把词的韵律格式化,教条化、死板化。

今人以为根据现代语言特点,把古韵发展成新韵是诗词的进步与发展,是对格律诗的继承与发展,其实正好相反。这仅仅是继承,是在错误的道路上为错误画蛇添足,这是更加的倒退。

本来现代人已经逐渐忘却了韵律的固定模式,只是通过模仿、临摹,通过诗词欣赏背诵,领悟优美的古韵诗风,然后循着规律,自由创作,达到了不仅合韵,关键是合了神韵,所以能够海阔天空的自由发挥了,结果又被研究古诗词的学究们,把诗词的天然美学,再次给格式化、框架化,再次被阉割了。

诚然,有许多没有韵律的诗作,难登大雅之堂,像顺口溜一样令人不齿,然而,唐宋以来一样有太多的切合韵律的诗作没有任何质量连顺口溜都不如。诗词作品的好与坏,与是不是严格参照韵律,关系重大,但不是必须。韵律要懂,韵律要尽量契合,但是不能求之过切,不能照韵填作。应该是在基本结构大致合韵的情况下,更加注重于兴致、感悟和情怀;注重于诗词的语言流畅、朗朗上口、遣词优美;更加注重于心境、诗境、意境的奇妙与优美。这才是诗词的灵魂。而是否行云流水,是否一气呵成,是否妙笔升华,是否脍炙人口,是否容易理解、深入人心,令人过目不忘,不觉反复吟诵,这才是做出好的诗词作品的正道。在此基础上,韵律要循,得体即可,不必拘泥。否则作者就成了只会咬文嚼字的书呆子,不会写出任何语惊四座的好篇章。


小曾156761276


时代的步伐总是留下智慧的结晶,如今有多种表达形式,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经典永远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在红楼梦中说到: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小说名著之一,这本书很伟大恢弘,写之前没有书能比过它,写出之后,也没有书能比过它,在世界文学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红楼梦中有相当多篇幅的诗词歌赋,很引人注目。作者曹雪芹不仅写了许多美丽聪慧的女子,把她们描写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地,而且把她们每个人都刻画成了诗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诗的风格,有自己创作的诗作,可以说是真正的女诗人了。而且她们写的诗艺术价值极高,她们所做的诗,当然是曹雪芹按照她们的人物形象的特点为她们写的,由此看来,曹雪芹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大家,也是一名伟大而独特的诗人。

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但不仅仅是字如其人,而且也是文如其人。在红楼梦里,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文风。比如林黛玉自身多愁善感,诗也是哀婉灵巧,缠绵悱恻,薛宝钗为人大气周到,做的诗也是积极乐观。其他的女孩做的诗也各自有各自的风格。尽管如此,还有人质疑红楼梦不说曹雪芹的原创,那可以太可笑了,小瞧我们的诗人曹雪芹了。如香菱不会写诗,就很认真地向林黛玉学写诗,最后终成一个诗人。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读诗,品诗,写诗,也从侧面可知历来的大诗人在曹雪芹心中的排名和地位。细读可知,林黛玉曾说:不能够学习这样的诗,你们不能因为不懂诗,所以看见了如此浅显的诗作就喜爱,一旦学了这种简单的诗,熟悉了它的写作格局,就再也学不会其他的好诗了。你暂且听我的,你要是真心想学习诗,我有王摩诘的所有诗的全集,你读上一百首他的五言律诗,仔细熟读,用心思考,然后再读一百或是二百首杜甫的诗,还要读一百到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的古诗。读完这些人的这么多的诗,然后这样脑海里就有了这三个人的诗,这就作当作基础。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院等人的作品看一看,你本身有好学灵巧,聪慧灵敏,照我说的做,用不了一年时间,你就会写诗了。



怡兰国学文化


没有必要,语言是活的,它的演变和进化是自然规律使然,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当下的人联系最紧密,所以没有必要在形式和韵律都求古近古,很多发音乃至平仄在如今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更没必要一味的以遵古为准。

倒是严格按照格律或古诗、近体诗写的可以特别标注一下。



八风吹一一老兽


现在写诗词可分为二种格式。

1.新诗

新诗自由体,无格式,无拘束。以真情实感表达对人物对事情的讴歌和评击。

2.格律诗

格律诗分为四种。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这其中有平水韵,中华新韵。一般是用平水韵写绝句七律。如果你诗里面的韵字是用的新韵,那就必须注明中华新韵。这样诗才能通过,所谓格律师必须要严格遵循平仄规律。


桑榆晚华静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底蕴深厚,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语言、词汇、以及格律、韵部等等的丰富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不管如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则可寻。写诗词必须学习和研究诗词的发展史,遵循诗词的发展规律去创作。新韵 古诗词、中华新韵、中华通韵、词林正韵等等等,所谓的标注,可以让大家欣赏你大作的时候,首先知道你写的是不是顺口溜,其次,知道你用韵的种类,不会错误的判断你的诗词的正误。其三,也是约束自己按照诗词的规范法则去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欢迎交流。



吟风阁主人


从春秋时期《诗经》以起,下迄晋汉唐宋明清,历代诗人从未在诗题之下,注明取韵的根据和出处。当今许多古体诗作常常标注“平水韵”,“新韵”。实在是一种奇特的怪现象。诗法自然,诗的韵声取用,当然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过份拘泥形同枷梏,有碍诗思。宋代之后的诸多韵书,大多是为了便于学诗者习作诗词,也并非硬性规定。现在有些诗刊诗协,对作品审查过严,实无必要。白居易有“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之句。韵音选择得好是一个条件,但诗情还是更为重要。


信敏498


已会写诗的人都会用旧韵的,新学写的因无法掌握旧韵,只能用新韵写。但写了一些后又会追求旧韵写作,因为知新韵却无法欣赏古典诗词之妙,无奈只好再往上爬,以期求得与古人同气连声。不然,入声词不能作,入声诗亦不可读,这还是诗人吗?想当个诗人的,终究会追求古典美的,新韵不过是块踏脚石-,毕竟普通话方便学习,写打油诗顺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