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被分成南美洲與北美洲。實際上,這是比較後現代的分法,因為巴拿馬運河直到1913年才完工。此外另有一種分法,同樣將美洲分成兩部分。

距今9000多年前,人類開始移居美洲大陸,當時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還連在一起。移居美洲大陸的人經過好幾代的努力,創造了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接著又建立了印加帝國。然而,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征服者相繼到來,先後征服了阿茲特克與印加。英國人和美國人也緊隨殖民者前輩的腳步,迅速佔領了美洲北部。於是,按殖民者的區別,美洲以現在的美墨分界線為界,又被分為北美和拉丁美洲。

北美指美國和加拿大,主要是英國人的殖民地,由於英國人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後裔,故北美又被稱為“盎格魯美洲”。與之相對的墨西哥以南,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由於深受這兩個拉丁民族國家的影響,故被稱為“拉丁美洲”。

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拉丁美洲各國及其建國時間

拉美世界贏得獨立

獲得香料和黃金等貴金屬,同時進行殖民活動,是歐洲人向海外發展的目的。

拉丁美洲原本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憑藉馬匹與槍炮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歐洲人征服了這裡,並強迫印第安人為他們從事種植業和礦業。由於勞動條件嚴苛,加上歐洲大陸帶來的流感病毒,印第安人人口銳減。其後,歐洲列強又從非洲大陸販運大量黑奴來到美洲大陸,奴役他們從事高強度的勞動工作。拉丁美洲因而成為印第安人、白人與黑人共同居住的獨特世界。

最初,只有一些“冒險家”或“征服者”在這裡進行開發與經營。不久,西班牙政府為了更好地統治這片新大陸,派遣總督擔任最高指揮官,帶領高級官員和神職人員前往管理。這些從伊比利亞半島移居過來的人,當時被稱為“半島人”,而在當地出生的白人則被稱為“克里奧人”,即殖民地白人移民的後裔。這些人接受了歐洲啟蒙思想的洗禮,在19世紀成為當地獨立運動的領導者。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爆發,歐洲各國局勢陷入混亂,同時也影響到殖民地,各地紛紛宣佈獨立。其中,最早成功獨立的國家是加勒比海沿岸的海地。

這個時代的獨立運動並沒有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存在。墨西哥以南的獨立戰爭,都由一些軍人身份的啟蒙思想家主導,他們以西班牙的總督轄區為據點,開始獨立建國。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中心領導者有兩位,一位是聖馬丁,他的父親是阿根廷軍人,另一位是西蒙·玻利瓦爾,他則是委內瑞拉的名門望族。當然,除他們外還有許多領導獨立的人,只不過影響力都遠不如他們。而他們之所以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力,與他們所在的總督轄區的重要性有關。

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西蒙·玻利瓦爾與聖馬丁

拉普拉塔

秘魯總督轄區位於南美大陸靠近太平洋沿岸的中央位置,過去統治這個地區的印加帝國曾經十分強盛。從16世紀中期開始,這裡的波託西地區周邊山脈的礦產開發,成為了西班牙的經濟支柱。因此,管理秘魯的總督在所有總督中地位最高,可以說統治了整個南美大陸。

18世紀,西班牙在南美新設了兩個轄區,分別是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和拉普拉塔總督轄區,前者統轄現今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等地,後者統轄如今的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和玻利維亞等地。秘魯總督的管轄區域因此被壓縮,但即便如此,該地區仍是西班牙勢力的重要據點,守備森嚴,直到最後才成功解放。

拉普拉塔河灌溉著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三國,因此這裡也被稱為“拉普拉塔”地區,拉普拉塔總督轄區也由此命名。另外,阿根廷在西班牙語中就是“拉普拉塔”,意思是“銀”,轉為拉丁語發音則成“阿根廷”。

拉普拉塔河是當地賴以生存的重要河流,也是殖民地居民的命脈,由三個國家聯手開發。

位於拉普拉塔河下游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在16世紀30年代開始建設,計劃後因遭到當地土著的襲擊而擱淺。其後,拉普拉塔河中游發展起一座城市,就是現在巴拉圭的首都亞松森。又過了大約100年後,布宜諾斯艾利斯才開始重新建設,然而這時周遭已無礦物,因此這一帶的經濟持續低迷。當時,拉普拉塔河對岸,即如今的巴西南部,還有一片葡萄牙殖民地,為了與其抗衡,西班牙建設了一座要塞,名為蒙得維的亞,如今已是烏拉圭首都。

獨立前的拉普拉塔三國原本關係不錯,但隨著不斷向外開拓,很快便產生了一些對立。巴拉圭地區的土著個性較溫和,與白人關係融洽,也開始聯姻,但下游地區與白人幾乎沒有聯姻關係,於是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風土民情。為因應這種變化,西班牙開始在巴拉圭和拉普拉塔下游分別設置總督,不料卻更激化了雙方的對立。

衝突終於爆發,拉普拉塔總督轄區遭到了英軍的攻擊,結果總督轄區的軍隊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這讓該地區的人民充滿了自信。正是在這個時候,原本在西班牙本國發展的聖馬丁回到了阿根廷,又為拉普拉塔總督轄區的正規軍注入了新的活力。

趁著這個氣勢,殖民地自治議會下達命令,讓聖馬丁鎮壓上秘魯,即如今的玻利維亞的叛亂。聖馬丁率軍越過安第斯山脈,很快征服了智利,緊接著解放了秘魯。但在與上秘魯正規軍交戰時,由於兵力不足,他向西蒙·玻利瓦爾求援。1831年,兩人首度會談,但西蒙·玻利瓦爾拒絕出兵支援。聖馬丁感到非常失望,於是回到了歐洲,在法國過著隱居生活。

玻利瓦爾曾醉心於歐洲的啟蒙思想,但在看到拿破崙加冕成為皇帝從而背叛了革命後,心中的理想也隨之幻滅,於是決定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解放新大陸的事業。他在南美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但也曾敗給西班牙的正規軍,暫時逃亡至牙買加。

聖馬丁離開南美后,西蒙·玻利瓦爾取代了他的位置,在1824年的阿亞庫喬一役中,他打敗了上秘魯正規軍,解放了這一地區。於是,這一地區便以西蒙·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為玻利維亞,這個國家還有個重要的城鎮直接就叫玻利瓦爾。

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聖馬丁與玻利瓦爾會商

大哥倫比亞

1819年,西班牙正規軍戰敗,哥倫比亞地區獲得解放,如今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地區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這都得歸功於西蒙·玻利瓦爾。後來,他與聖馬丁的合作雖然沒有談成,但他很快又解放了上秘魯,以至整個秘魯總督轄區,即西班牙最強戰力之所在。

此時,南美大陸幾乎已全部解放。玻利瓦爾呼籲南美各國團結合作,但這個理想終究沒能實現,最後在失意中離開了人世。原本由他整合而成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也隨之分裂成三個國家,整個拉丁美洲經過很長時間才步入正軌。

後來,厄瓜多爾與秘魯為了亞馬遜叢林地帶的國界問題產生過對立,並且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1942年在美國、巴西等國的協調下才告一段落。但是到了1978年,厄瓜多爾竟派兵攻打秘魯,三年後,兩國正式爆發武力衝突。這場對立在聯合國的舞臺上也不斷上演。厄瓜多爾為了牽制秘魯,和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緊密合作,不停地向敵人施加壓力,雙方關係十分緊張。

1998年,兩國終於簽訂和平協議,厄瓜多爾放棄了此前佔領的亞馬遜叢林地帶,從此和秘魯恢復了正常的外交關係。

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總督轄區變化

四處引火的智利

在美洲大陸獨立初期,並沒有形成正式的政權,因此,一些掌握軍事武力的“軍閥”在各地擁兵自重,被人們稱為“高地酋”。

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在拉美世界獨立後,政治上依然不安定,當地的高地酋勢力之爭仍舊持續著,特別是智利北方的安託法加斯塔地區。隨著這一地區的硝石、鳥糞石及銅等礦物資源逐漸受到外界關注,玻利維亞和秘魯也捲入其中。區域內的軍閥勢力相互攻訐,三國的對立愈演愈烈,使得這一地區成為南美最不穩定的火藥桶之一。

和玻利維亞的對立最初是由智利的硝石公司引發的。1879年,智利派遣軍隊到安託法加斯塔,而玻利維亞早已和秘魯私下籤署了共同防衛協定,因此,兩國共同抵禦智利的侵犯,南美太平洋戰爭爆發。一開始,智利就陷入了苦戰,但隨後憑藉強大的海軍實力,智利佔領了秘魯的利馬,從而逼迫敵人屈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1883年,雙方簽訂《安孔條約》,智利吞併了該地區。

通過《安孔條約》,玻利維亞建設了一條從行政首都拉巴斯通往智利港口阿里卡的鐵路,並獲得了自由使用阿里卡的權利,但這場戰爭也使玻利維亞變成了內陸國。1975年,玻利維亞要求智利割讓迴廊地帶,雙方未能談妥,因此斷絕邦交。自由使用阿里卡港,無法解決國內經濟的根本問題,玻利維亞人民的不滿一直持續到今天。

另外,曾參與南美太平洋戰爭的秘魯,也向智利提出過類似的交涉,同樣遭到了拒絕。

智利是一個南北狹長的國家,19世紀中葉,曾向南方擴大版圖至麥哲倫海峽,並在此建設了一個據點城市,名為蓬塔阿雷納斯。直到巴拿馬運河開通為止,約有半個世紀,麥哲倫海峽曾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這又涉及到與阿根廷之間的紛爭。1881年,阿根廷與智利簽訂了國界劃定條約,雙方確認這條海峽屬於自由航行海域,兩國矛盾才得以緩和。

不過,兩國爭端仍未徹底解決。因為麥哲倫海峽南方有一部分是阿根廷領土。同時,南方各島嶼間還有一個比格爾海峽,自從在這一海域發現石油後,這個地區的歸屬問題就浮上了檯面。阿根廷拒絕承認國際法庭所作的判決,直到1979年,梵蒂岡介入調停,兩國才達成決議,判定比格爾海峽周邊數個島嶼屬於智利領土。

梵蒂岡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可謂無處不在,原因很簡單,拉丁美洲各國幾乎都信奉著同一個宗教,即天主教,而且十分虔誠。

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南美太平洋戰爭

精神上的政教合一

2013年,方濟各即位,成為教宗。以前的羅馬教宗絕大多數是意大利裔,方濟各雖然也是意大利移民的後代,卻是阿根廷人,因此算是首位拉美出身的教宗,羅馬教廷由此再度掀起熱議,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前文提到過,西班牙人往美洲殖民地派遣總督的同時,還派遣了大批神職人員,他們的任務就是傳教。於是,印第安人逐漸失去了原本的信仰,轉而信奉基督。移民至此的白人原本就信奉基督,而被從非洲大陸販運過來的黑奴,也在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潛移默化下開始信奉基督,就這樣,整片大陸信奉同一宗教的局面就基本形成了。

拉美獨立後,不同地區各自建立起國家。這些國家雖然不像梵蒂岡那樣,在形式上實行政教合一,可在精神上卻如同政教合一,因為幾乎每個國家從上到下都信奉基督。

幾百年來,拉丁美洲一直是天主教的勢力強盛區,是全世界基督徒最集中的地方。這樣的歷史背景,正是促成首位拉美裔教宗誕生的主因。

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世界三大宗教分佈圖

苦惱的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在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敗給智利後,失去了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在內陸方面,也與巴西、巴拉圭因領土問題存在著紛爭。

巴拉圭河東方有一個地方叫查科。而巴拉圭和阿根廷以皮科馬約河作為國界,分別處於這條河流的南北岸。1884年,阿根廷鎮壓印第安人時將查科地區吞併,然而當時巴拉圭擁有查科地區北部,於是兩國爆發了衝突。同時,玻利維亞為了利用巴拉圭河,經由拉普拉塔河通向大西洋,也開始入侵查科地區。後來,在查科地區發現了油田,周邊各國的對立隨之變得更加激烈。

從1928年起,玻利維亞與巴拉圭為爭奪查科地區就開始了局部衝突。1932年,兩國之間爆發了正式的戰爭,史稱查科戰爭或大廈谷戰爭。直到1938年,兩國才簽訂了《查科和約》。期間,有10萬人因為這場戰爭喪命。

根據《查科和約》,巴拉圭主張的領土幾乎完全保留,因此,和約的簽訂並不意味著兩國之間的仇恨一筆勾銷。查科戰爭給兩國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進而延長了雙方政治對立的局面。

另外,玻利維亞與巴西在阿克雷地區也發生過沖突。這個地區幾乎全是叢林,1867年,巴西與玻利維亞之間簽訂了國界條約,決定此地屬玻利維亞所有。但當地從事橡膠種植的農場主群起反抗玻利維亞,發動了數次叛亂。後來巴西派兵進駐,隨著人口的增加,巴西宣佈將該地區收歸本國。玻利維亞自然不願承認。雙方經過多次交涉,最後由巴西出資購買,該地區仍被巴西納入版圖。

拉美世界內部紛爭:歷史和信仰同源,也會在利益面前對立

查科戰爭

一切為了利益

圭亞那,在土著民的語言裡是“水源豐沛之地”的意思。

這個地區歷經荷蘭、英國和法國的相互爭搶,在拿破崙戰爭後被分割成了三塊。英國佔領了圭亞那,荷蘭取得了蘇里南,後來這兩個地方都各自獨立建國,只有法屬圭亞那仍持續處於殖民地的狀態。時至今日,這三個國家或地區仍未邊界問題爭執不休。另外,圭亞那和西方鄰國委內瑞拉也有深刻的矛盾。

1899年,圭亞那與委內瑞拉劃定國界,委內瑞拉雖然對結果不滿意,卻又害怕與英國交戰,是以一直隱忍不發。1966,圭亞那脫離英國,完成獨立,委內瑞拉立刻入侵圭亞那,隨後派軍隊進駐爭議地區。1982年,雙方在國際社會的協調下約定,爭議地區屬圭亞那領土,但委內瑞拉並未因此放棄佔領該地的野心。

在圭亞那與委內瑞拉對立期間,圭亞那地區的民族主義開始形成。同時,該地區又發現了金礦與鋁土礦。於是,巴西、蘇里南、法屬圭亞那也捲入了紛爭。如今,這一地區的局勢已變得更加複雜。

圭亞那問題,可以說是整個拉美世界的縮影。牽涉其中的,包括不同的拉美國家,每個國家內的本土克里奧人、白人、黑人、土著民,以及每個國家背後各自代表的歐美強權。把圭亞那地區放大,便是整個拉丁美洲。

19世紀,隨著德國和意大利的統一,歐洲各國紛紛建立起民族國家,各國間展開了激烈的經濟競爭,並致力於增強國家實力。從那時起,拉丁美洲各國便從殖民地、次殖民地,逐漸轉化為發達國家的糧食與原料供給地。這個新角色使得拉丁美洲在國際社會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拉美世界始終無法解決一些根源性與結構性的問題,這自然得歸咎於當初殖民者留下的禍根,但他們無法團結成一股力量也是主因。

從歷史淵源來說,拉美世界脫胎於殖民統治,可謂同源;就精神世界而言,他們也信奉同一位神,尊崇同一宗教,也可謂同源。最後為了各自的利益,不但不團結,反而衝突不斷,紛爭難解,實在是不可思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