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告訴你:當領導必須絕對理性,當下屬必須聽從指揮

【出處】《資治通鑑·漢紀一》

【原文】漢王道逢孝惠、魯元公主,載以行。楚騎追之,漢王急,推墮二子車下。滕公為太僕,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今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故徐行。漢王怒,欲斬之者十餘;滕公卒保護,脫二子。

【臣光曰】這是《資治通鑑》中一段非常有畫面感的記錄:

劉邦在與項羽的一次戰役後開始逃亡,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兒子(即後來的孝惠皇帝)和女兒(即後來的魯元公主),於是就帶著他們一起逃命。但是當楚軍快要追趕上的時候,他卻加快車子逃跑速度把兩個孩子推下車去。而他的司機滕公夏侯嬰見狀後就下車又將兩個孩子抱上車來,“如是者三”(就這樣反覆好多次),導致逃命的車子慢慢前行。劉邦大怒,有十多次想要斬殺夏侯嬰。而夏侯嬰終究還是保護著兩個孩子脫離了險境。

《資治通鑑》告訴你:當領導必須絕對理性,當下屬必須聽從指揮

儘管整個逃亡過程有點滑稽,但是卻成為後人攻擊劉邦的一個重要證據:只顧自己活命、不管兒女死活,為人自私自利,做事心狠手辣……

其實,劉邦作為一名從底層殺出,白手起家的農民革命家,領導當時最優秀的“革命”團隊,並且在你死我活的廝殺中淘汰了同時期眾多英雄好傑,自私自利、心狠手辣幾乎可以是必要條件。甚至可以講,沒有與眾不同的個性、超凡卓越的智慧以及特殊的手段,劉邦是不可能創建大漢帝國的。

而《資治通鑑》中上述這一段的描寫,恰恰反映出了劉邦作為一名大政治家出色的利益權衡和智慧光芒。

《資治通鑑》告訴你:當領導必須絕對理性,當下屬必須聽從指揮

劉邦在逃亡過程中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很自然地把孩子拉上車一起逃,這是每一位父親都會做的事情

但是當楚軍的騎兵追上來的時候,他卻將兩個孩子推下了車,儘管非常殘忍,但是卻是危急關頭最理性的選擇:

1、基於個人與集體的考慮,劉邦必須這麼做。此時的劉邦,不再僅僅代表他個人。他的背後,是十多個一起對抗項羽的諸侯王,是數千名跟著他從沛縣起家的“革命者”,更是數十萬活生生的將士。保證自己的活命,就是保證整個革命隊伍中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歷史上很多的戰爭中,失敗一方往往選擇棄車保帥,反映的也是這個道理。

2、基於對保護孩子的考慮,劉邦應該這麼做。項羽要抓的是劉邦,只要劉邦活著,即便項羽抓去了他的兩個孩子也不會殺害他們,因為這是項羽威脅劉邦、與劉邦鬥爭的籌碼。換言之,

只要劉邦活著,孩子肯定會是安全的。而如果被抓,不僅劉邦自己不能保證安全,全家老小都沒有生還的可能。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個道理,劉邦的父親和老婆即便被項羽抓了,最後還是安全回來了。

《資治通鑑》告訴你:當領導必須絕對理性,當下屬必須聽從指揮

在這生死取捨的瞬間,劉邦迅速擺脫了個人私情、道德底線和基礎情感的束縛,從大局出發,公私分明,極度理性地作出了這個拋下孩子的艱難決定。

保持絕對理性是一個好領導者的基本素質,尤其是在生死關頭、利益衝突之前,能夠擺脫個人的利益侷限、感情侷限,必須要作出有利於大局、有利於長遠的抉擇。

反觀劉邦的對手項羽,經常以孩子般的方式發洩個人情緒,動不動就搞大屠殺(坑殺20萬秦降兵)、大破壞(屠咸陽,燒秦皇宮)、大掠奪(收咸陽貨寶、婦女而東),甚至還烹燒地方實力人物王陵母親的屍體,如此情緒化的人物焉能與劉邦爭奪天下?

《資治通鑑》告訴你:當領導必須絕對理性,當下屬必須聽從指揮

反觀為劉邦駕車的滕公夏侯嬰,由於工作崗位(劉邦的御用司機)的緣故,考慮問題的站位不高,沒有從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劉邦“拋棄”孩子的行為,多次做出了看似人道、實則有害全局的危險行為。

放在當時異常危及的情況中,夏侯嬰的首要任務是快速駕車,帶著劉邦活著逃出楚軍的追擊。任何不利於首要任務(逃命)的人、事都必須無情地拋開。

當然,夏侯嬰屢次救人的行為,在做人上無可厚非,可是救了一次兩次已經能夠體現自己的人品和誠意了,但是後面還是多次不顧劉邦的命令、反覆救孩子上車就有點不顧大局、不停指揮了。如果劉邦被抓了,不僅兩個孩子沒得救,而且主帥劉邦也會被殺,整個“革命”事業將陷入低潮,甚至毀於一旦。

這就是典型的好心辦壞事。所以劉邦才會“大怒”,十多次想要斬殺夏侯嬰。

《資治通鑑》告訴你:當領導必須絕對理性,當下屬必須聽從指揮

在一個組織中,一名下屬首要的任務是聽從指揮,執行命令,其次才是去思考工作的對錯、優劣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

如果認為領導的命令是錯誤的,自己可以提意見、提想法。提出後仍然無效的情況下,切不可自認為自己正確就去領導爭辯。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爭辯的結果如何,你都是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