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想修一座跨海大橋,溝通本土與阿拉斯加,美國為何不同意?

蘇小傻


白令海峽是俄羅斯楚科奇半島和美國阿拉斯加之間的一條狹窄海峽,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海峽長約60千米,寬35千米~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目前白令海峽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

根據俄羅斯的規劃,俄羅斯準備修建一條105公里長的海底隧道,穿越白令海峽,將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和美國的阿拉斯加連接起來,其中包括一條高速公路、一條鐵路、以及多條輸油和輸氣管道,預計總投資約660億美元,建設工期約10-15年。白令海峽隧道一旦建成,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長度約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2倍多。

白令海峽海底隧道一旦建成,將連接美國、中國、歐盟世界三大經濟體,輻射亞洲、歐洲和美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使60億人口受益。這一規劃雖然很美好,但是要想變成現實卻面臨巨大的困難。

第一、白令海峽及周邊建設條件較差。

白令海峽位於高緯度地區,靠近北冰洋,北冰洋的浮冰會流向這一地區,導致一年很長時間都不能通航,那麼這些浮冰的存在也會對工程建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白令海峽及其周邊冬季氣候異常寒冷,零下40℃都是很正常的,在這樣的極端低溫下,海峽周邊廣大地區分佈著多年凍土,這對於修建鐵路和高速公路來說困難較大,低端氣溫對於修建建橋的材料要求也具有特殊性,這些無疑都會增加施工和難度和增加工程成本。

白令海峽兩側很多地區都是無人區,遠離經濟中心和城市,在這一地區建設項目不但建材難以就地取材,而且由於交通條件差,難以將施工設備及建材運到這一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項目建設的困難。

第二、美俄兩國處於對抗狀態,目前難以達成合作意向。

白令海峽海底隧道項目是由俄羅斯提出並推動的,但是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和孤立,美國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遏制俄羅斯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兩國難以達成合作。


銘蘇先生


羅剎想修一座橫跨白令海峽的跨海大橋,為什麼美夷卻不答應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孤獨的人先說一下中國和蘇聯之間的往事。在中蘇蜜月時期的1950年代,兩國政府已經簽定了第二亞歐大陸橋的協定。就是說,從中國新疆的阿拉山口,修建一條鐵蹄向東連接中國的連雲港,向西進入蘇聯的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打通中國和蘇聯,以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聯繫。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隨著中蘇關係的迅速惡化,以及緊接著中國和除了阿爾巴尼亞之外的東歐社會主義兄弟國家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中蘇兩國關於共建第二亞歐大陸橋的協定,就變成了一紙空文。在漫長的中蘇邊境線上,兩國之間的局部衝突持續不斷,差點釀成一場全面戰爭。直到1990年,中蘇國家關係正常化之後,第二亞歐大陸橋才得以貫通。

同樣是在中蘇蜜月時期的1950年代,中國就向蘇聯提出了兩國修建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跨江大橋的建議和要求,但是當時的這位老大哥卻顧左右而言他,找出種種理由來搪塞和拒絕中國的建議和要求。哪怕是在蘇聯解體後羅剎的困難時期,羅剎對於兩國修建黑龍江的跨江大橋也是無動於衷。中國黑河的那一段跨江大橋,早在N年前就已經峻工,而羅剎對面的海蘭泡(布蘭戈維申斯克),卻是連一塊奠基石都沒有放下!以曾經親密的中蘇關係,以及現在親密的中羅關係,區區幾座跨江大橋,尚且是落不到實處,更何況形同水火、誓不兩立的羅剎與美夷之間的國家關係?
地球人都知道,羅剎與美夷這一對歡喜冤家,除了在八國聯軍侵華,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短暫合作外,在其他的時間裡,都是彼此之間橫挑鼻子豎挑眼,針鋒相對的。兩國之間的關係惡化得到了這個地步,你還要希望它們能夠握手言歡,那豈不是白日做夢?所以,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羅剎向美夷提出兩國共建白令海峽的跨海大橋的建議,在美夷看來,不止是居心不良,而且是與虎謀皮了!在這種情況下,美夷會答應羅剎的建議嗎?根本就不會!


孤獨之人


美國和俄羅斯最近的領土相距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大約只有4公里。在分隔傑日尼奧夫角(俄屬)和威爾士親王角(美屬)的白令海峽上分佈著兩座面積十分有限的小島:大代奧米德島(俄屬,29平方公里)和小代奧米德島(美屬7.4平方公里);兩島相距僅不到4公里。

而囊括了大小代奧米德島的白令海峽最窄處約37公里、最寬處也僅為86公里,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這些自然條件也使部分人於很早之前就構想著有朝一日能在美俄領土之間修築起一座跨海大橋。而就美國和俄羅斯現有的技術、資金等方面來看,理論上建設“白令海峽大橋”並非難事。

可以預見,一旦“白令海峽大橋”落成,勢必將會產生許多前所未有的影響。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自此以後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將被真正連通。此外,很多人還羅列出了修建“白令海峽大橋”後的種種好處:縮短兩地往返時間、加強貿易往來、提高洲際運輸效率等等。

但自俄國於1867年將阿拉斯加以720萬美金出賣給美國,時至今日已逾152年,可隔海相望的兩塊土地間卻始終從未架起過橋樑。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在這段歷史沿革期間,華盛頓和莫斯科確實多次商討過在該地區進行合作的事宜,而並非美國不同意。比如美國和蘇聯就曾計劃建設一座包括白令海峽在內的“跨國公園”、進入俄聯邦時代後莫斯科也與華盛頓商討過修建海底隧道的方案。

歷史為鑑,美國和蘇聯的“跨國公園”已經隨著後者的解體化作泡沫,但修建白令海峽海底隧道卻仍有很大的可行性;但這項工程對於美俄的經濟、技術、時間、關係等等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按照俄經濟特區局副局長貝斯托夫介紹:海底隧道工程預計耗資650億美金、工期10到15年。

坦白而言,僅以美俄固有的關係和當前的自身情況來看,無論是修建橋樑還是海底隧道都只是停留在討論階段。首先,華盛頓和俄羅斯雖然在冷戰後加強了包括政治在內的多方面的往來,但雙方根本上還是處於敵對狀態;因此,在無法確定兩國未來關係走向的前提下,貿然連接起雙方的國土並非明智之舉。

其次,當前俄羅斯在經濟方面本身就捉襟見肘,莫斯科恨不得一塊當作兩塊花,此時讓其拿出數百億美金修建一座充滿理想主義的橋樑或隧道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美國儘管財大氣粗,但也不願和一個連工程款都拿不出的夥伴合作,而且在事關自身根本利益的邊境牆問題上都不願多掏一分的美國,怎麼可能願意耗費巨資去修建一條很可能是引狼入室的隧道(橋樑)呢?

最後或許還有一點也需要考慮,那就是地理上靠近北極的白令海峽自然環境相對惡劣,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對工程的可行性產生影響;不過綜合而言,相比惡劣多變的環境,人類的勾心鬥角才是最不穩定因素。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道不同不相為謀,美國為首的北約信奉普世價值觀!你們一群信奉馬克斯,遲早要翻臉的搭什麼橋!各走各路,你們走獨木橋人家走陽光道!



往事化為失憶


俄羅斯有錢嗎?有錢會建嗎?,更何況沒錢又不會建,明顯是沒話找話,一個比聖彼得堡和莫斯科還富有的阿拉斯加,普京想修大橋讓遠東的老毛子們偷渡嗎?


晨耕暮讀1


老特朗普沒膽引熊入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