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濱“浮”磬(下)

玩靈璧石的朋友大概都聽過“泗濱浮磬”的說法,它出自《尚書·禹貢》,講的是作為特產進貢的、音色優美的靈璧磬石。《尚書》的語言很有特色:它高度精煉,每一個字皆有講究。



『接上期』

說法四:無根之石


大意:

磬石在土中單獨成塊,所以說“浮”。


解釋:

如《禹貢錐指》引宋末元初的大儒金履祥的說法:“浮磬……蓋石根不著巖崖而特生,故謂之浮”。可以想象一下,石之浮於山,猶如魚之遊於水,這就是浮的意義了。

泗濱“浮”磬(下)


說法五:浮於土層(石層)表面


大意:

有點像今天說的“頭皮石”的意思。


解釋:

明朝宗室朱載堉寫的《樂律全書》:“磬非可浮物,而謂之浮者。猶俗語所謂:浮頭一層也”。


這個說法聽起來很科學,有點像我們現在說的“頭皮石”的意思。玩靈璧石的都知道,早年出的那一批頭皮石,皮殼油潤、質地精粹,其質量遠非深埋地底的那些靈璧石能比。

泗濱“浮”磬(下)

這個說法也似乎能得到現代音樂學的支持。《中國音樂》1996年第3期上曾發表過一篇小文章《釋“浮”》,作者楊浚滋寫道:“受振動而發音的物體,音響效果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跟物體的比重、質量、密度、聲速、彈性模量等等都有直接關係……1978年在古泅水流域滕州市出土的十三枚東周編罄,音響效果令人折服。它的密度為2.6059/em3,它的聲速為261.4oom/s,它的彈性模量為18950kgc/mZ,也就是說比重比較大,比一般的石頭重。

泗濱“浮”磬(下)

‘浮’字有多種含義,其中之一作表面講。如浮皮、浮土,指表層的皮,表面的土,‘泗濱浮磬’中的‘浮’字,應該作為這種解釋,即指山涯表面的石頭,裸露在山涯表層的石頭。只有以表層的石頭和埋在深處的石頭作對比,才會恍然大悟,發現表層的石頭特別好。雖然都是同一的響石,聲音優者當屬‘浮石’。因而便對“浮”字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此一字值千金”。

泗濱“浮”磬(下)


結尾:我的質疑

最後這種說法,雖然聽起來最合理。但我也不敢100%的確信。


第一個疑點是:現在考證出來的、有宋代開採痕跡的磬石山是岩層狀的,磬石並不是單獨成塊的巧石。而且處於岩層表面的磬石原料,因風吹日曬,往往更疏鬆散碎,不太可能是好磬的材料。


泗濱“浮”磬(下)


第二個疑點是:因為《尚書》用字太精煉了。它既然說是“泗濱浮磬”(而不是“浮石”),那麼意味著,它應是製成“磬”,作為成品上貢的。


因此“浮”字,更可能是在描述磬的特色,而不是原石的生長狀態。不過如果你要用《尚書》的“夔曰予擊石拊石”來反駁我,認為石即磬,那我一時倒也沒想好該如何應答。


泗濱“浮”磬(下)

言歸正傳,上述所有猜想,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古人信賴《尚書》的精準才產生的。只是古人長於訓詁,卻並非長於考古和地理考察,而後兩者正是今人進步之處。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作為古籍世代流傳的《尚書》,並不是它真正的原貌。或許,藉助考古發現與地理考察,我們能夠給泗濱“浮”磬作個更合理的回答。


以上是我的一些讀書小感。姑妄言之,博君一哂。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