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费是不是由当地物价局定?物业管理费的收取标准是什么?

莫扯把子哦


物管费一般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指导价,比如经适房、两限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另一种商品房小区是市场调节价。

指导价就不重点讨论了,由政府做主,价格低,标准不高,物业必须接受。

市场调节价的依据是《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发改价格[2003]1864号)和《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2755号)两个文件。

每个小区的物业服务,即便同样的标准,也很难给出统一的价格。

物业服务的成本,与小区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

小区大门数量,决定保安数量;设不设楼管员,决定人数配置;垃圾桶是否下楼,涉及保洁人数;有开办公司的,电梯磨损率就高;业主交费意识,决定催费人员数量;草坪面积大,维保费用就高。有电梯的,公区能耗会受影响……

假设以上配置相同,如果小区收费面积大,所有的成本均摊到每平米,单价就会降低;面积小,单价就会升高。

总的来说,面积小的小区,人工成本占物业费的比例更高。

这也是本人一直在建议的,选聘物业时,尽量邀标小区周边较好的在管物业,目的是适当的共享前台客服、工程维保、项目经理、维修设备等,有助于降低物业公司的成本,在投标竞争时,会体现在投标报价里。

也希望国家协助推进物业竞争,让物业行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既保证服务质量,又节约业主支出。

当然,这会影响一部分人就业,也会迫使从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市场经济下,不养懒人。


姜姜聊物业


物业费不是当地物价局定的,而是物业主管部门,比如住建局根据当地的行业情况制订一个符合行业实际情况的指导价格,然后由各物业公司和小区业委会协商一个合理的价格,并报经物价局进行备案。

物价局主要管理的是当地的物业水平有没有超过最高限价,没有业委会的小区,物业公司在进驻小区之前必须进行物业服务价格的备案,不仅仅是物价局的备案,还有住建局的备案。只有在各方备案后,这个价格就是最终的受法律保护的价格。

住建局是属于物业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行业情况。物业服务企业可把相关情况和住建局进行反应,制订一个合适的最高限价。在2018年前,所有的物业服务企业都是进行物业服务资质评级的。只有获得一定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才能获得更优质的物业服务项目,获得更高的物业服务标准。

物业的收费标准就是业委会和物业商谈的最终价格标准,并经公示后,业主没有很多人提出异议才能够使有效的可执行的价格和物业服务合同。具体可以参考《前期物业合同》的相关定价和服务标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考核,也可以根据周边小区的物业服务情况做一个合理的评估。其实更多的还是遵照住建局的指导价格进行收费的比较多。

其实物业费主要的问题还是要物有所值,不能让业主“花了牛肉的钱买了烂白菜”。物业公司也唯有真心为业主服务,才能真正的获得业主认同。业主也要支持物业公司的服务工作,不能吹毛求疵,理应相互理解。唯有相互之间的合作理解,物业服务工作才能做的更好。




如果认同作者观点请赞并关注,我们会有更多的共鸣。


说天评地盐城哥


物业管理服务费的价格形式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指导价,一种是市场调节价。其中,市场调节价是从2014年开始实行的。

简单来说,政府调节价是一种政策性价格形式,是由有定价权限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同房地产主管部门根据物业管理服务标准等因素,制定的相应基准价,及其价格浮动幅度,并且定期公布。收费标准由业主与相关的物业服务公司根据地方规定的基准价和浮动增幅价之内,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目前,市场调节价在廉租房中比较多一些,也比较适用。

2、市场调节价是指物业管理服务的标准是由物业管理企业与小区业主委员会或者小区的产权人代表、使用人代表共同协商签订在物业管理合同里中约定物业服务收费价格。然后再将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向当地物价部门报告备案的一种价格形式。

简单来讲,市场调节价也可以理解成相互协商和相互选择的服务形式。市场调节价形式下的签订好的物业费价格,物业公司不能单独随意调节提高物业费的价格,需经过业委会和业主大会的决议同意。


天空散云


党的十八大决议,市场,基础,决定作用。物价部门是管物价的合理性。对非法经营的物业,不支持。住建部门,应取缔非法物业。


海边人74577358


撒销害人的物业公司,一切都解决了,物业只办两件事,一收钱,二看门,


用户6837679220561


取消物业换百姓一片净土


夜穿们


全民动员取消物业。


用户1811737347630


有谁在监督物管公司呢,他强制执行权。


骑乐无穷7149


2014年之前的全国住宅小区物业费全部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根据一二三四线城市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平均人工工资不同、区域不同、小区档次不同、管理及服务标准不同等因素制定物业费标准。2014年国家发改委放开部分社会服务费用定价,不再由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简单讲就多数业主愿意接受五星级的享受就付五星级的价钱,多数业主愿意接受大排档的享受就付盒饭钱,丰俭由人。

因为物业费涉及千家万户,目前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不涨物业费的住宅小区还是多数,五年、八年甚至十年的人工工资、社保、福利、材料等成本都是几何倍增长,所以物业管理利润都非常的微薄,相当一部分物业企业收支处于持平或亏损状态。

物业企业不能单方面上涨物业费,必须经过二分之一以上的小区业主同意才能合法通过执行。很多中国人只想物美价廉,质优价廉的好事,不明白质价相符,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被弃管,物业企业从物业费低的老旧小区撤场将会成为普遍现象。

住宅物业企业的纯利润低于5%,在2019年全员征缴社保的政策之下,成本上涨30%,而物业费不变,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很多中小微物业企业将面临着关门倒闭,新的社会问题将出现。

至于商业性质的项目物业费从来就不存在政府定价或指导价,100%的市场行为,无论多高多低,都是甲乙双方自愿原则,政府从来不行政干预。

未来的住宅物业实行酬金制模式将会成为社会主流趋势,目前已经进入死胡同的包干制模式将会消失。没有利润物业企业必将关门,只有合理的利润才能生存。


杨君波2018


衙门与物业利益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