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長壽祕密,一生勤練「六字養生訣」,借發音促五臟安寧

《六字訣》之起源,可遠溯於《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到南北朝時代,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寫道: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再到唐代名醫孫思邈,奠定了六字訣治病之基礎。傳至明清時期,便逐漸規範形成了當今的《六字決》。

1、“吹字訣”,調理腎。

在五臟之中,腎乃封藏之本,不宜洩;練習時,腰部進行丹田開合運動,能夠排出腰腎疲勞之氣;

通過運動,從腰部、尾骶部向下按摩,在腰腹部按摩,增加身體收攝之力;做完後向內抱,進行收氣;

為避免腎氣過度耗散,吹字訣的練習要適可而止。可以不出聲,只做動作,不去吐氣,從而調節腰腎。

藥王孫思邈長壽秘密,一生勤練「六字養生訣」,借發音促五臟安寧

2、“呼字訣”——調理脾胃、按摩人體胃腸、促進腸胃蠕動

呼字訣,對應人體的脾胃,因此在吐氣時,能吐出胃腸、胸腹中的濁氣,從而調理脾胃。其動作是以腰腹和丹田為中心,進行開合運動,同時將口腔打開,形成身體中外特定的氣性。四季長呼脾化餐,表示呼字訣統攝其它五個字訣,動作雖簡單,卻是五行中最重要的此外,這種開合動作能直接按摩人體胃腸,促進腸胃蠕動,達到養生目的。

藥王孫思邈長壽秘密,一生勤練「六字養生訣」,借發音促五臟安寧

3、“嘻字訣”——疏通膽經、少陽經、三焦經,調整全身氣機

嘻字訣的練習,要有喜悅之相。通過腰腹部的開合,與胸腹腔上焦的開合,疏通膽經、少陽經、三焦經,調整人體全身氣機。

練習者從膻中按到肚臍,再帶著愉悅心情,做向上伸展動作,猶如心花綻放,一層層展開。做向下內按壓動作,將濁氣按到下肢,通過腳底排出。針對胸腔鬱悶、工作久坐導致的氣機不暢,練習嘻字訣,能起到放鬆身心的作用。

藥王孫思邈長壽秘密,一生勤練「六字養生訣」,借發音促五臟安寧

4、“呵字訣” —— 吐氣降心火;

運用動作,配合身體氣機的升降循環,在插掌、捧掌中,吐氣並沿任脈下降;它能鍛鍊人體的腰、膝及肩肘,達到心腎相交的目的;此節主要包括撥掌、轉掌、捧掌等動作,需進行六遍;而人體唾液會增多,應自然地吞嚥到小腹中去。

藥王孫思邈長壽秘密,一生勤練「六字養生訣」,借發音促五臟安寧

5、“噓字訣” —— 調肝臟,疏通肝經

噓字訣,以丹田開合,轉腰穿掌,對應帶脈的核心穴位——章門穴。其動作特徵,是懸腰向左右穿掌,口吐濁氣,使用逆腹式呼吸,令真氣下降。最後明目瞪睛,曰為上開眼竅,下通大腳趾。練習噓字訣,具有練帶脈,調肝臟,疏通肝經的功效。

藥王孫思邈長壽秘密,一生勤練「六字養生訣」,借發音促五臟安寧

6、“呬字訣” —— 梳理肺經

呬字訣,對應肺,吐出肺腔濁氣同時能梳理肺經。展肩擴胸動作能按摩人體背部的肺俞,調理腹部經絡。藏頭縮項動作能充分打開人體肺腔,此時使用呬字決,能讓肺腔緩緩像手風琴一樣回收,按摩肺部。肺在人體是華蓋之髒,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在吐氣之後,松腰沉氣,讓肺氣降到腰腹部,使肺腎相交,從而以精潤肺、以腎養肺。

藥王孫思邈長壽秘密,一生勤練「六字養生訣」,借發音促五臟安寧

7、收式動作雖然簡單,卻很重要。

廣大的練習者在收式結束後,需要閉目靜養充分後,再進行別的工作或活動。要不急不慌,徹底定心收神。此外,《六字訣》在練習時,吐氣容易將人體津液耗散,因此練習結束後,注意要吞津咽液。這就提示練習者,若口此時腔乾燥了,可以停止或休息一段時間再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